長沙這家隱藏在鬧市中的常德缽子菜,每一口都能解鎖鄉愁

2020-12-18 有料長沙

/本欄目由察爾汗天然湖鹽獨家冠名/

/點擊上方藍色標籤了解更多/

對於喜好美食的中國人而言,「韻味」,往往是因迥異的地域、氣候、特產條件以及飲食文化所帶來的獨特感受。

「煎炒烹炸煮」等不同的烹飪方式以及色香味上的差別,讓不同地域的人們都能得到「韻味」這種美好的味覺體驗,但沒有一個地方的人像湖南常德人一樣,韻味,只因為一種特殊的盛裝食物的器皿——缽子而生。

位於西洞庭湖流域的常德市,原本是由一個個漁村組成,為了克服湖區陰冷風大對飲食帶來的弊端,發明了用缽子煮菜、炊飲一體的方法。直到今天,缽子菜仍然是常德最常見也是最具特色的菜式。

常德的缽子菜可謂是每個常德人餐桌上的靈魂。無論是誰家來了客人都要燉幾個缽,否則不成敬意,三朋四友小聚,燉幾個缽,暢酣淋漓,胃口大開,缽子越燉越有味,更樂此不疲。

一缽缽熬爐子咕咕滴煮著,不過一會,一縷縷青煙嫋嫋飄起。

夾上一塊,濃鬱的香味從嘴裡蹦發出來,以濃味為主打味型的缽子菜,深受常德人的喜愛。

在常德,是無缽不成席

坐落在木蓮西路的拐角處有一家<拾缽記>,老闆是位常德女婿,每逢過年過節在嶽父家吃的缽子菜讓人唇齒留香,一回到長沙又叫人難以忘懷,索性在長沙也開了一家正宗的常德缽子餐館。

醬板鴨牛蛙缽是發哥心中排名NO.1的一道菜,買過超市裡的醬板鴨都知道總是給人一種硬、難撕、不新鮮的感覺,稍微好一點的像品牌金元源,也是優差評摻半,可是只要是常德本地人都知道最好吃的非「金丹」醬板鴨莫屬。

入口酥軟,醇香可口,新鮮爽辣,皮肉酥香,只要吃一口,就再也無法忘懷。

這道醬板鴨牛蛙缽正是選用金丹醬板鴨,色澤都是樸實的醬色,從骨頭啃到肉都有味,頗有嚼勁,無論你怎麼啃,它都有能讓你魂牽夢繞的味道!

牛蛙缽的蛙肉鮮嫩有彈性,蛙腿肉也是性感飽滿沒話說,尤其是牛蛙腿,緊緻飽滿,吃起來別說有多滿足!

醬板鴨的醬香味充分融入到了牛蛙中,入口還微微帶有些焦香。還有最後慢慢上來的麻辣刺激著味蕾,不由得感嘆,醬板鴨撞上牛蛙還真是天生一對!

醬板鴨和牛蛙的口感之間的碰撞融合,一個鮮嫩無比入口即化,一個唇齒留香富有嚼頭,秘制底料逐漸混合,吱吱的冒著熱氣,香氣逼人。再來一碗米飯,人生不留遺憾。

常德缽子菜的特點就是選料十分廣泛,可葷可素,主輔料搭配又非常豐富隨意,製作出來的缽子菜風味自然各異,精彩紛呈,可以說無所不能燉。

看似簡單的一道菜,當爐子點燃,鍋子裡升騰嫋嫋的霧氣,感覺身體的寒氣也隨著霧氣慢慢的散去

肥而不膩的腸,才是真正的好貨,入口之後,你就能感受到它家肥腸的妙處了,肥腸處理的非常乾淨,幾乎吃不到肥腸內部附著的那層「肥津津」。

再缽子文火慢燉,裡面的湯汁隨著溫度的升高一點一點的進入到肥腸中,越吃越有滋味,越吃越香,想不上癮都很難!

大片牛腩靜靜的躺在燒熱的缽子內,鐵爐燒得炙熱起來,耳邊隱約察覺的滋拉聲或是鼻子吸入的微熱香氣,濃濃的香味迸發並迅速充滿口腔,原來不只愛情會讓人沉醉,食物也會讓人沉溺。

每一口都帶著微微的糊辣味,夾雜著的牛排的香味,滿口筋道彈牙敲有滿足感。

吃完牛腩再下一碗常德圓粉,那種十分的滿足感不用我說你也知道!

常德缽子菜並不追求菜餚的複雜與精美,簡單的食材,簡單的烹飪,剩下的交給翻騰的缽子來完成。而且素來喜愛熱食的常德人裡,流傳一句「一滾當三鮮」,從這一句話來看,缽子菜滿足了常德人們的品味要求。

腊味是很多許多湖南人記憶中的年味,自然也成為舌尖上的鄉愁。臘肉色澤如臘,嚼在口中滿嘴生津,唇齒之頰有著獨特風味,臘肉吃起來口感十足,滿口都是濃鬱濃稠的味道!

這道臘乾子燉臘肉,臘肉濃香,臘乾子入味,是下飯首選!尤其是裡面的臘乾子更是老闆不遠千裡從常德運過來,為的就是還原一碗地道的常德缽子菜。

地木耳又名地皮菜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一般生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暗黑色,有點像泡軟的黑木耳。地木耳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

用地木耳熬出來的湯汁也更濃鬱喲,喝起來特別像小時候奶奶燉的鹽菜肉沫湯,有家的味道。

這碗常德缽子菜,每一口都有奶奶的味道

對於南方長大的孩子來說,甜酒一定是生活中最甜蜜的部分吧,不僅僅是名稱裡面帶了個甜字,生活在南方多年的發哥,記憶中的南方向來多陰雨,尤其冬日,潮溼寒冷,所以在冬日來一碗暖暖的甜酒是孩子們最愛的甜品。

炸的甜酒小編還是第一次見,先將是凍好的米塊先過甜酒水、然後麵粉、然後雞蛋液、最後麵包屑,再用高溫炸酥。炸出來的產品類似炸小餈粑,香香脆脆的,咬一口過食不忘,它保留了甜酒的獨特的酒香,甜而不膩。

對於常德人而言,眾人圍坐一桌,看著熱氣騰騰的缽子,吃得大汗淋漓,那才真真是痛快得不得了!

暖人脾胃 解鎖鄉愁滋味

圍坐而食 重拾舌尖美味

暖人心扉 品嘗家鄉味道

這便是缽子菜的獨特體

拾缽記餐廳

營業時間:11:00-14:00 17:00-21:00

電話:0731-89704557

地址:天心區木蓮西路與林大路交匯處(長沙農村商業銀行旁)

導航:支持各類手機導航「拾缽記餐廳」

步行指引

這家店在天心區青園路的小巷子裡,建議仔細研究路線圖就能找到它。

編輯 / 三Y

主編/向美美

攝影/三金

排版 / 三Y

尋味湖南是長沙美食發現新開闢的一檔欄目。由「察爾汗天然湖鹽」獨家冠名,以「尋找最地道的家鄉美食,重拾被遺忘的舌尖美味」為主題,尋找長沙最地道的湖南美食,及每個地方最具特色的菜品。

例如:瀏陽蒸菜,湘潭毛氏紅燒肉,邵陽豬血丸子,永州血鴨等。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推薦,歡迎私信發哥喲!!同時也歡迎特色商家自薦

相關焦點

  • 尋味長沙馬欄山夷望溪的常德缽子菜
    在湖南常德,有一種特殊的餐飲器具,缽子,可以說在常德一年四季,早中晚餐都一切皆可缽。 在長沙馬欄山有一家開了10多年的老店,夷望溪缽子菜,夷望溪它景色秀美、山水怡人,被稱為常德的的「小桂林」。今天就帶大家來吃吃寒冬暖心菜,缽子。
  • 小店子,大特色,探店長沙「老常德」,品嘗美味缽子菜!
    長沙的吃貨們又要有口福了!都說常德的缽子菜最為出名,今天我們不去常德,就在長沙本地,跟著湘菜大師們去嘗一波正宗的常德缽子菜吧!缽子菜一滾當三鮮,常德缽子菜當之無愧!常德缽子菜並不追求菜餚的複雜與精美,簡單的食材,簡單的烹飪,剩下的交給翻騰的缽子來完成。
  • 常德家家戶戶的缽子菜
    「不願朝中為附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這句民謠就非常寫實地講述了缽子菜的魅力。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甑缽爐子照樣燉得熱氣騰騰,大汗一出,酣暢淋漓,胃口大開。到了寒風刺骨的冬季,爐火熊熊,缽內熱氣翻騰、香氣四溢,驅盡了嚴冬的寒氣,缽子菜成為了常德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 超正點的常德米粉、缽子菜在廈門也能吃到,過冬就靠它了!
    瑟瑟發抖的冬天,來一頓暖暖的美食補冬,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印象中的湘菜,大多是剁椒魚頭那一類,紅綠辣椒交錯,看起來就讓人饞嘴。其實湘菜也有非常細緻的劃分,比如這家柳葉湘缽缽,做的就是湘菜中非常特別的一種-缽子菜。
  • 首家湖南常德缽子菜登陸廈門,這個冬天,一起沸騰起來
    和朋友逛寶龍到晚餐飯點,幾個人都是重口味,一合計,去對面吃新開的缽子菜吧!缽子菜,還是前不久去湖南旅遊時了解到的概念,湖南菜有眾多分支,常德的缽子菜算是很很有代表性的一支。常德原先由不少小漁村組成,打漁為生的常德人為了克服湖區陰冷環境進食的不適,發明了用缽子煮食的烹飪方式,邊煮邊食,圍著沸鍋進食取暖,大抵也成了常德人性格中的熱情的一個重要來源。柳葉湘缽缽,這家店就在寶龍一城對面臨家閩南菜的旁邊。
  • 在廈門,終於能吃到彈牙的常德米粉、永州血鴨和湖南缽子菜了
    除了經典的火鍋,熱辣鮮香的湘菜也是一個好的選擇,特別是缽子菜,圍坐一桌熱乎乎的聊家長裡短、談段子八卦,笑聲滿屋,其樂融融。廈門寶龍一城對面,就有一家主營缽子菜的湖南菜館,柳葉湘缽缽。之前在臥龍曉城附近以會所的形式經營多年,如今搬到金山路臨街,喜歡湘菜的小夥伴又多了一個好去處了。
  • 常德缽子菜宣傳片震撼出爐!紅燒洞庭甲魚上榜十大缽子菜之首!
    用層巒疊嶂的雲封霧鎖   用水系縱橫的風朗氣清   締造了著名的常德缽子菜   缽子菜  常德人的餐桌,自然不能少了缽子菜   可謂無缽子菜不成宴,來的客人越尊貴,桌上的缽子越多
  • 天冷了,來柳葉吃常德缽子菜,一整桌的「湖南火鍋」在冒熱氣!
    好友喊吃湖南菜,腦海中立馬浮現出剁椒魚頭、口味蝦等火辣辣的菜餚。結果來了金山路2-101號的柳葉·湘缽缽,卻意外地發現了新大陸。這家餐廳位於廈門寶龍一城對面,軟體園二期附近。湘缽缽,指的是湖南常德著名的缽子菜。它可以說是湖南人自己的火鍋。常德缽子菜,是將初步烹製好的原料,用陶製的燉缽、砂鍋或金屬小鍋盛裝,隨小火爐上桌,邊煮邊吃。霸王別姬,選用來自洞庭湖的甲魚。個頭大,保證新鮮現殺現做。
  • 「缽子菜」領銜角逐常德「十大名菜」
    尚一網訊(記者 李萌 通訊員 田遠斌)桃源土雞、石門肥腸、花巖溪榨筍……昨日下午,常德「十大名菜」預選活動開始,來自各區縣(市)的名廚匯集武陵,各顯「神通」,只為作品入選「十大名菜」。 常德「缽子菜」是古老鼎食文化的遺風與土著文化相融合發展形成的飲食方式,是常德旅遊文化的名片,也是「德菜」的代表。
  • 常德缽子菜,帶著土氣的家常菜你可喜歡
    常德缽子菜形式多樣,味別豐富製作簡便,出菜快捷>缽子菜原本是常德民間極其普通的飲食方式,現在隨著常德廚師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受到人們的鐘愛。在當今鄉土菜流行的時候,城市裡到處可見「常德缽子菜」耀眼的招牌,不起眼的土菜被大賓館推上了席面,為廚者被高薪聘請者有之,外地大廚來常德學習者有之,上書見報者有之,著書立說者有之,一時間常德缽子菜火了。「常德缽子菜」即是一種餐飲形式,又是一種美味佳餚,也傳承著一種古老的飲食文化。它來自遠古時代,來自於民間,帶著濃重的泥土芳香。
  • 常德米粉、缽子菜,入冬就要這麼吃!
    這種日子,當然得吃辣呀~湘菜又分很多派系,其中的常德菜以缽子菜出名。桃源民謠日:「不願朝中為駙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據說常德宴客,桌上至少要有4個缽才算得體。這樣的缽子菜,也是特別適合寒冷的天氣,邊煮邊吃,想想就熱乎。而近日,廈門總算開了第一家常德菜,柳葉·湘缽缽,降溫的日子最適合去拉。
  • 無德不成湘,正宗常德缽子菜柳葉湘缽缽,天冷就要吃點辣
    在湘菜中,長沙炒菜重口味;衡陽土菜風味足,湘西腊味全國聞名;洞庭湖區河鮮第一。但無德不成湘!常德缽子菜源遠流長,百煮入味,暖人脾胃,圍坐而食。前幾天還在嘲笑廈門沒有冬天的你,此時此刻都在冷風中瑟瑟發抖,天冷就要吃點辣暖暖身。
  • 小波魚嘴巴正宗常德缽子菜,咕嚕咕嚕真有愛.意想不到的美味體驗,痛快!
    老闆親自拜師,勤苦學藝,為株洲人民帶回了缽子菜這一美味!百煮入味暖人脾胃追尋家鄉的味道圍坐而食暖人心扉這便是缽子菜的獨特體驗——想體驗美食就在小波魚嘴巴而常德缽子菜是將事先初步烹製好的原料,用陶製的燉缽、砂鍋或金屬小鍋盛裝,隨小火爐上桌,由食者邊煮邊吃,這種方式更加完好地保留著古代先民「鼎食文化」的古樸遺風。小波魚嘴巴的缽子菜主體特色為常德鄉土缽子菜,用獨具特色的土爐子炭火慢熬,越熬越好吃,越吃越有味!
  • 常德缽缽菜,意猶未盡
    柳葉湘缽缽,這家窗明几淨的湘菜好吃不一般BY小企9999湖南常德,北枕鄂西山地,西臨貴州重慶,氣溫從冬天酷寒,夏季熱。口味偏好香辣,炊食一體的缽子菜,是當地人驅寒去溼的常年首選。也許因為物產,也許因為習慣,湘人用缽子煮菜,又區別於東北,隱隱顯得更講究搭配和章法。寶龍一城對面的柳葉·湘缽缽,窗明几淨,口味不俗,非常受喜愛湘菜的食客們的歡迎。湖南特色牛肉燉粉:在常德,牛肉粉是深得人心的重要小吃,地位絲毫不亞於廈門的沙茶麵。這家有著常德傳承的湘缽缽牛肉燉粉很有特色。
  • 常德人的自創美食——缽子菜
    在常德街頭除了隨處可食的米粉,就是缽缽菜了。無缽不成席,大概是很好的說明了缽子菜在常德人餐桌上的地位。不管自己做飯請親朋好友,還是在酒店大擺宴席,都會搞上幾個甚者十幾個缽缽菜,以顯示主人家的熱情和重視。
  • 無缽不成宴,帶著煙火氣的常德缽子菜,冬季首選
    湖南菜缽子菜就是各種:燉缽爐子菜、燉缽菜、火鍋等主的菜色。廈門缽子菜首推柳葉湘缽缽,尤其是牛肉特色燉粉,那可是超讚的,一鍋下去,全身發暖。   柳葉湘缽缽,當然是主打湘菜了,而這裡的湘菜有些特別,是以缽子菜為主,尤其適合當季來食,每個缽子基本都有火慢慢加熱,邊吃邊喝,超級爽快。
  • 這幾家開在長沙的店子已向常德人發出「心動信號」!
    即便是在湖南這個美食數不勝數的省份,常德的美食仍舊可以拔得頭籌,無論是他們的缽子菜還是牛肉粉,都叫人流連忘返。如果當常德人來到長沙,又該如何吃到正宗的家鄉味道?!辣妹為此探了多家店鋪,準備來一解你們的相思之苦。常德人對於自己的粉是非常驕傲的,無論是粉的口感,還是碼子的調味,都有他們各自出重的地方。
  • 在長沙過年,這些地方也能吃到全國各地的招牌菜
    最好吃的,是那一小根晶瑩剔透的蹄筋,綿軟而有嚼勁,一顆顆圓圓的豬趾咬下去脆而不韌。湯汁上一層透亮的油光,底層是濃鬱的湯汁,味道完全深入進豬蹄的每一寸肌理。那種美食在舌尖纏繞的愉悅感,只有吃過才能懂!鍋裡的蛋餃和肉丸可以從菜市場買,也可以自己在家裡早早做好。還會搭配鵪鶉蛋、豆筍等配菜。
  • 蔡鍔北路這家小缽子蒸菜,開了二十年連店名都沒有,卻天天爆滿!
    這家開了20多年的小缽子蒸菜,沒有任何招牌,因為好吃,所以粉絲就乾脆以水風井為它命名。 這家店不僅沒有店名,也沒有菜單,但來這裡的熟客們基本都知道,小缽子5元,白碗葷菜15元、素菜5元,大缽子20元,米飯1塊錢一碗。
  • 誰說四川才有火鍋,魔都老牌湘菜帶你吃「常德缽子菜」!
    悄悄告訴你們他家還藏著一個隱藏私房菜!讓外國人都趨之若鶩的創意新湘菜火遍上海灘20年!正值冬令吃羊的好時節,這鍋讓老食客心心念念一整年的古意羊肉爐,限時回歸3個月,一上桌就帶著咕嚕咕嚕的香氣兒,勾了我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