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湘缽缽,這家窗明几淨的湘菜好吃不一般
BY小企9999
湖南常德,北枕鄂西山地,西臨貴州重慶,氣溫從冬天酷寒,夏季熱。口味偏好香辣,炊食一體的缽子菜,是當地人驅寒去溼的常年首選。也許因為物產,也許因為習慣,湘人用缽子煮菜,又區別於東北,隱隱顯得更講究搭配和章法。
寶龍一城對面的柳葉·湘缽缽,窗明几淨,口味不俗,非常受喜愛湘菜的食客們的歡迎。
湖南特色牛肉燉粉:在常德,牛肉粉是深得人心的重要小吃,地位絲毫不亞於廈門的沙茶麵。這家有著常德傳承的湘缽缽牛肉燉粉很有特色。光潔雪白的粉條和紅豔誘人的牛肉湯分別上桌,由客人自行將粉倒入飄著肉香的沸騰牛肉湯中。耐辣能力低者抓緊撈,此時粉條滑溜,辣口不辣心;重口味者可以讓粉條在湯中多煮一陣,充分吸收湯汁中的肉味辣素,吃起來更是醇厚辛香,意猶未盡。搭配的牛肉塊也是各個紮實爽口,越嚼越香。
石門肥腸:肥腸深受國內眾多饕客喜愛,各種各樣的肥腸菜餚或小吃都有自己忠實的粉絲。尤其西南一隅偏好香辣的族群,他們做出來的肥腸菜,可以用一句網絡語贊曰:「肥腸好!」石門肥腸的做法先經歷幹炒,再佐花椒,辣椒等辛香料用土家族傳統的方法燉著吃,上桌時熱乎乎的肉腸口感恰到好處,綿軟適口,香中帶辣,辣後回鮮,拌飯拌麵吃都是極好地。
燈絲牛肉:類似川味的火邊子牛肉乾那麼油潤,又似滇南的牛乾巴那麼厚味,放一絲絲在嘴裡慢慢品嘗,就可以吃得口水恣肆,欲罷不能。
香辣缽缽煮魚:湯汁濃鬱,鱖魚肉用筷子鏟下來一瓣一瓣的,肉色潔白,吃起來嫩而彈性好。雖然看起來比之前幾道菜下來更多的紅椒,其實吃起來主要覺得香,辣度倒不是特別強。
小炒肉:各地都有的小炒肉,湖南的做法最家常,五花肉皮和青椒,蒜子,薑片的簡單搭配而已,卻怎麼吃都吃不膩。是一道典型的下飯菜。
永州血鴨:第一吃這道我其實是在桂北大山裡,那鍋做法粗獷卻非常好吃的鴨子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既然這家湘菜館裡有,必須點來嘗嘗看。賣相比桂北的漂亮,肉質緊實,頗有嚼頭,幹香肉香中透著酸鮮,越嚼越有味,用來下酒實在棒。
酸菜炒粉皮:這道屬於實惠而又好吃的家常菜,地瓜粉皮口感極好,軟糯而帶有柔韌的彈性,酸菜和辣椒搭配而成的香辣和酸鮮賦予了那粉皮生動的氣韻,相當不錯。
臘肉雜筍缽:香脆可口的雜筍,帶有3分的辣意,爽催可口,配上兩隻冰鎮的啤酒,別提有多愜意了。
有機水庫大魚頭:菜單上有湘菜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剁椒魚頭,因為點了香辣魚,換個做法吃白湯的。記憶中這種做法的魚頭湯江浙做得好,沒想到這家湘菜館出品也是可圈可點,湯濃肉鮮。如果能再來點胡椒粉就完美了。
四季長青缽:並不是所有的湘菜都是辣的,這盆原滋原味的青菜缽,其實也是湖南人餐桌上的常客。
冰鎮銀耳湯:上菜之後服務員又端出一大盤燉盅,我們以為上錯了。沒想到這是送的,說是讓大家解辣的。這樣的服務實在太貼心了,冰鎮的銀耳湯夏天喝起來確實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