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年味,二爺過年玩龍燈

2020-12-17 品味書齋

二爺過年玩龍燈

( 作者 趙西嶽)

玩龍燈

上世紀五十年代,鄭州郊區的農村沒有什麼娛樂形式,玩龍燈則是極受農民喜愛的文藝表演。

在我的記憶裡,二爺個頭不大,精瘦機敏,人稱「龍仔」。

父親曾告訴我,二爺小時候最愛看玩龍燈,每年春節前後的一個多月裡,他都跑到外村去看表演,好多次都是赤著腳踩著雪,半夜才回到家裡。

後來聽說,那是二爺從師學玩龍燈時,人家故意叫他跑龍尾。

跑龍尾是最叫勁的角色,龍頭動一動,龍尾跑十程。

一口氣下來,腳上穿的鞋襪早就跑飛了,二爺硬是咬著牙跑到底,從不當狗熊。

緣此,便感動了玩龍燈的掌班,掌班破例收他為徒,連學三年,終於修成大果,二爺也便成了我村火神會龍燈隊的掌班了。

玩龍燈

玩龍燈每年都集中在春節前後的一段時間裡。

每入臘月,二爺就放下我家裡的活,開始籌備玩龍燈的事兒。

龍燈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九節組成,每節之間,由連綴著的竹圈相系。

做龍頭是十分講究的,按當時廟會的規矩,每年的龍頭都要新做,意味著新龍才有真龍氣。

按會規第一場玩龍燈,是除夕晚上,地點在火神廟前。

因當時沒有好的照明工具,就用油捻子作照明用。

二爺把我家好多舊布撕成條條,一縷縷纏在竹籤上,然後在棉油鍋裡浸泡,撈出涼幹。

玩龍燈

每場演下來,要用一大籃子油捻子。我二奶屋裡所有能做捻子的布料都讓二爺給用了。

連鋪在床上的藍布單子也未倖免,氣得我二奶敢怒不敢言。

晚上掌燈時,二爺已把二十餘人的隊伍召集齊備。在我家的空院裡,燃著明火的油捻子在龍身上閃閃發光,龍體被映得通亮通亮。

這時再看那一條欲騰空而起的火龍陣,真讓人眼饞神懼。

騰起前,要有個祭龍儀式,二爺要身束黃龍衫,頭戴龍鬚帽,腳蹬步雲鞋,腰間繫著黃銅鈴,立於祭桌前,把九盅血酒倒在燃燒的銅鼎裡。

這時由擎龍尾的小夥子,抱來一個未滿周歲的小男孩遞給我二爺,在冒著煙火的銅鼎前繞一周,繼而再把小孩從張著嘴的龍口裡填進去,再從龍頭的後部銜接處傳出來,孩子有哭有叫,這才算祭響了龍。

只聽三聲火炮響,二爺和其它八位玩龍手,一聲「起龍」,便把九節龍燈高高擎起,在空中滾動著奔向火龍廟的看臺。

玩龍燈

這時,趕來看龍燈的人已是如海潮在湧動,有的從十幾裡外趕來開眼界。

二爺高擎龍頭,他一打口哨,三眼銃就震天動地的響起來,鞭炮也為之助陣,鑼鼓手狠狠打起來,在這聲威中,二爺開始起舞,整個龍身便漫漫滾動,隨著炮聲人聲的加威,二爺舞龍的一套套高招也相繼拿出來了。

二龍戲珠,鷂子翻身、滾地追風、高空探海等驚險動作,引得觀看的人們目不暇接,讚美的吶喊聲如潮湧起,愈是叫喊聲大,二爺愈是來精神,六十斤重的龍頭,他象耍金箍棒一樣,出神入化,累得跑龍尾的早丟了鞋襪,換了幾次人丁。

年後,二爺按請柬的先後,率隊到各村去表演。我常常提著油捻子,緊跟不舍,每晚常跑兩三個村,回到家已是午夜時分了。

我記得那時出門表演是很辛苦的,每到一處只是得到一些鞭炮紙菸和油捻子,酒飯是混不上的。

二爺性剛好勝,有一次在外村表演,正好遇到一支外地舞龍隊也在此亮相。

二龍相遇,必爭高低。二爺率的隊戰勝了對方,贏得了成倍的鞭炮和紙菸。

但二爺高臺表演時,回地面打滑而翻了桌子,二爺乘勢落了下來,膝蓋被摔傷了,二爺還是堅持表演到底。

玩龍燈

等離開村時,疼得二爺已走不成路了。幾個人把二爺背到家裡,二奶很是掉了一番淚呢!

如今的年節,農村的文藝活動十分豐富多彩,但玩龍燈仍是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不過,從製作形式到表演技藝,已今非昔比了。

二爺玩龍燈的一幕幕情景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裡。

相關焦點

  • 春節舞龍燈的傳統為何落寞了
    如果說年味的話,舞龍燈算一個。舞龍燈算得上是中國的傳統。中國各個民族都有,各個地區也有。但是漸漸地都消失了。巴金先生是四川成都人,成都也是有舞龍燈的。小說《家》裡便寫了很長一段舞龍燈。再比如,「幾個轎夫拿著竹筒花炮在旁邊等了一些時候,便輪流地燃放起來,把花炮對著玩龍燈的人的光赤的身上射。龍開始發狂了,它拚命往下面滾,來迎接花炮裡射出來的金花。人聲嘈雜,鑼鼓不停地大響特響。轎夫們笑著。二門內看臺上的觀眾也笑了,自然他們笑得很文雅,跟轎夫們笑得不同。」
  • 很多人都說四川地區過年的年味最濃,真的是這樣嗎?
    而全國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其年俗卻不是很相同。很多都說四川人過年時候很熱鬧,這也是一個事實,畢竟四川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年關到來,外地打拼的四川人都回到了家鄉,這樣肯定會為家鄉帶來更多的人氣,年味自然會濃很多。為什麼大家都認為四川的年味最濃呢?我個人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 老重慶|銅梁龍燈知多少?元宵節到了 這組年畫版銅梁龍燈陪你過節
    今年由於疫情防控,我們不能現場看舞龍表演,但今天慢新聞為你呈現一組年畫版的銅梁龍燈,在家一樣能過個有年味的傳統元宵節。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銅梁報社曾負責美術編輯工作的老媒體人秦廷光老師處獲悉,他歷時五年創作的《銅梁龍燈》已正式出版。
  • 貼對聯,玩鞭炮,看春晚,你記憶中的年味還有什麼?
    今年的年,過得不僅沒有年味,而且是在人心惶惶中度過。不知何時起,我們足不出戶,只能在房中玩手機,看電視,刷新聞。沒有年味的春節,你們記得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的嗎?,唯有過年才有的畫面。,吃了玩。接著迎來的是正月十五元宵,我們的街上,會迎龍燈,走馬,熱鬧非凡。你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子?是否煙花四起,是否各種美食環繞,是否是你記憶長河中不願遺失的東西?
  • 寧鄉各地龍燈隊齊聚方特,女子龍燈隊表現亮眼
    在當天的40支龍燈隊伍中,這支全部由女子組成的「橫市龍」顯得格外亮眼。和其他隊伍的精壯小夥子比,陳美娟和她的姐妹都已經五六十歲了,但大家舞起龍燈來的架勢仍一絲不苟,平均每秒她們的雙臂就能揮動一個來回,最後眾人還疊起了羅漢,擺出了「龍抬頭」的造型。「舞龍是體力消耗很大的活,我們雖然年紀大了一點,但大家身體都很好。」陳美娟說。
  • 龍燈雖美,文明看燈的人更美
    從正月初八到十六,義烏共有大大小小162場迎龍燈活動,元宵節前後尤盛,把義烏的年味推向高潮。加之天氣晴好,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到農村尋找龍的足跡,鬧一鬧元宵。龍頭所到之處,喊聲震天,鞭炮齊鳴,觀者如雲。蘇溪上甘村(網友供圖)在義烏「吵」的龍燈比較受到歡迎,愛看熱鬧的人都是哪村的龍燈吵去哪裡,尤其喜歡看龍燈轉彎或拉扯時的形態。
  • 談一談記憶中的鄉俗,龍燈,祠堂
    先給大家拜個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最後,紅包拿來,哈哈哈。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過年家裡那些鄉俗。當然,那些對聯,拜年,紅包,鞭炮玩法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今天阿良要說的就是我自己老家的一些習俗。到了過年的時候,貌似是開年第一天,家家都會起個大早,帶上香燭鞭炮。來到祠堂,插上三根大香燭,然後再放一掛大鞭炮,嘿嘿,那響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到了晚上村裡人就來到祠堂路口開始放煙花(哈哈,煙花一般都是由村裡土豪提供給村委會。)大家都三五成群在祠堂旁小河旁看著煙花,談著上一年的收穫和這一年的願望。NO2牽龍燈: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哈哈。
  • 「中華龍鄉」重慶銅梁舉辦龍燈藝術節 龍舞龍燈迎新年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閃耀的燈光營造祥和的節日氣氛。 馬佳欣 攝中新網重慶1月3日電(馬佳欣)璀璨絢麗的中華龍燈秀、鐵水流星的銅梁火龍表演……「中華龍鄉」重慶銅梁區2日晚舉辦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式暨亮燈儀式,喜迎2020年新春佳節的到來。
  • 年味,來自健康快樂的過年方式
    隨著節後返鄉、收心工作,「年味」已經漸漸淡去,但是關於過年、關於年味的話題還沒有停止,相聚歷歷在目,團圓仿佛如昨。你的年味是什麼味道的呢?「我問爺爺,這年為什麼越來越沒味道了,爺爺說,不是這年沒有味道了,而是現在過年時,最快樂的人,不是你……」春節期間,這個在微信朋友圈被瘋傳的段子深深觸動了心弦——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年味」了嗎?
  • 過年自駕遊去哪玩?不妨去這5個城市,感受不一樣的年味
    本文概要:過年自駕遊去哪玩?不妨去這5個城市,感受不一樣的年味大人們總說,現在過年的氣氛跟以前相比越來越不熱鬧了,以前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在家門口放鞭炮、放煙花,非常歡樂。但是這個時候能和家裡人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還是非常滿足的,到了初一或初二時,有些人就會帶著一家老小自駕遊去外地,感受一下其他城市的年味。那麼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話題就是:過年自駕遊去哪玩?不妨去這5個城市,感受不一樣的年味。一、深圳。
  • 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13日開幕
    關於過年這件事 你是否覺得年味越來越淡? 今年銅梁旅遊「放大招」 為你準備了年味十足的旅遊文化大餐 什麼大招?一起來看看吧
  • 過年有哪些耍事?玩雪泡溫泉、觀臘梅看燈會、賞民俗品年味……200...
    南國雪原體驗「冰火兩重天」、吃刨豬湯看非遺表演、觀燈會賞年俗……記者現場了解到,即日起,全市各區縣將帶來共計200餘項冬季文旅主題活動,活動持續3個月,橫跨元旦、春節、元宵三個重點節慶,讓市民和遊客暢享冬季之旅,熱鬧過年。都有哪些耍事?記者為你打探。
  • 古瑤文化系列:湖北崇陽雨山的草把龍燈
    文圖/楊昀琰 舞龍燈,是一種年味,是一種鄉愁,它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是中國人眼中的最具傳統特色的春節民俗。雨山的龍燈以單數為主,有單龍戲虎,三條盤花、五龍盤聖,七星伴月,九龍盤鼎,十三龍下海等,當然,還有雙龍戲珠。三條龍之上的多龍,就帶著「鼎」玩。鼎共有三層,最上面一層是「天官賜福」,下面兩層八面,畫的是「八仙過海」。每逢春節、元宵節等盛大的喜慶節日,雨山人總要敲鑼打鼓,戲龍作舞,在喧天鑼鼓的助威下,色彩各異的龍燈猶如翻江倒海,舞得氣勢磅礴、剛勁奔放,令現場的觀眾拍手叫好,看罷意猶未盡。
  • 《過年》:一部帶民俗味道的年味電影!
    農村的年味很足,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滿滿一大桌的年夜飯。加上一家子的歡聲笑語,要多熱鬧就有多熱鬧。《過年》這部帶著民俗味道的年味電影,可是經典流傳,帶著普通人的樸實,讓觀眾看到一家人的冷暖生活。母親辛苦做了一大桌的年夜飯,可是兒孫們一個都沒回家過年。等到初一,兒女們都回到這個大家庭吃團圓飯了,可是他們各懷心思。只有二女兒和女婿才是實實在在地回家看父母。面對伸手要錢的、求幫助的、等支援的兒女們,老兩口傷透了心,第二天一早,他們坐著爬犁離開了溫馨的家。
  • 《聚焦2020重慶銅梁龍燈藝術節④》銅梁:龍燈燈籠映古城 顏值氣質...
    記者看到,韻味安居、年味安居、鼓舞安居、荷塘月色、祥和新年、碩果盈枝、希望之光等燈組主題歡快熱烈,造型生動逼真,色彩豔麗喜慶。作為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的分展區,遊客在安居古城不僅可欣賞龍燈藝術、觀看龍舞表演,還可以在龍文化展示廳親手扎制龍燈產品,過一把扎龍癮。
  • 2017年春節過年習俗有哪些? 安徽各地區春節過年習俗盤點(圖)
    所謂年味,除了節日的歡鬧、家人團聚的喜悅之外,當然也少不了各地特色的民俗活動,舞蹈、雜耍、戲劇、唱腔...賞民俗,品年味年味溢滿各地。安徽過年習俗有哪些?時間:春節期間地點: 六安多地 安徽春節過年習俗:馬鞍山市含山民間彩扎民間扎彩工藝把地方性代表風格與毗鄰地帶的扎彩形式相融化,形成具有本地特色、諸多形式競發的格局,扎彩工藝以扎制龍燈為主,並伴有花船、花燈和雜燈。
  • 龍燈文化傳承人:讓運河龍燈一代代舞下去
    龍燈文化傳承人:讓運河龍燈一代代舞下去 2020年11月26日 09: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我的龍燈我的年——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背後的故事
    名稱:我的龍燈我的年——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背後的故事 發布:2020-01-07 11:22
  • 年味城市,哪一個是你心中的NO.1
    長大了,越發懷念小時過年 壓歲錢、放鞭炮、新衣糖果 長大了,年味似乎越來越淡 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 樸素而豪放的西北黃土高原農民 給你一個非常過癮的年味體驗 山西平遙
  • 龍燈炫彩 邀你一睹風採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銅梁龍燈。鐵水飛濺,中華龍舞……昨晚,聞名中外的龍鄉銅梁奇彩夢園成為歡樂的海洋,非遺龍舞展演亮相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暨亮燈儀式,祭龍取火、魚龍歡騰、火樹銀花、龍舞九天等系列節目精彩紛呈。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將持續至2月19日,是市民體驗龍文化、喜慶過年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