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風 穀雨 夏天
當得知愛奇藝要做第二季,甚至第三季《偶像練習生》、原本承諾的團綜時間一改再改的時候,NINE PERCENT的粉絲們終於炸了!
「9人團還沒發展起來,就急不可耐的辦起了第二季?」
「你們是把全民製作人選出來的9個孩子用來雪藏了嗎?」
對於其經紀公司愛豆世紀在男團運營管理上的不作為、無規劃,粉絲們忍不住了。
於是在5月18日中午,一封被連夜整理出來的《致愛豆經紀書》@了NINE PERCENT官微,這條擁有2萬多轉發的微博上,粉絲們細數了自NINE PERCENT出道以來,愛豆世紀在這個被寄予厚望的新晉偶像男團在運營上的失職失責。
其中讓粉絲們最有怨言的,是愛豆世紀對NINE PERCENT的過度消費。
這份問責書裡,粉絲們寫到:NINE PERCENT成團42天,無正式媒體見面會;無成員雜誌專訪;無官方團體應援物、應援色;無除粉絲見面會之外的公開合體;無團綜;無合宿;無新歌。但與之相對的是,NINE PERCENT的已官宣的代言就有五個,全國粉絲見面會的場次被一加再加。
本該專注作品出專輯,出席正式媒體活動、通過團綜保持熱度,本該在舞臺上與粉絲見面、在音樂專輯裡展示實力的偶像們,實際上合體時間少得可憐,專輯MV沒影,廣告代言推廣卻行程頻繁。
沒有團隊感,一味消費粉絲購買力。讓追星女孩們對負責9人團運營的愛豆世紀,發出質疑:「所謂的偶像元年是不是只是一紙空談?」
即便轉發人數如此龐大,@NINE PERCENT官博對此仍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偶像元年」是否只是一紙空談?
粉絲們的不滿其實早有苗頭。
歷經4個月時間,買水買卡、熬夜打投一票一票把自己的偶像送出道。在「偶像元年」這個鼓舞人心的口號之下,原本期待出道之後小哥哥們能夠通過專輯作品和綜藝節目,和專業化運營,擁有長遠發展。
不過期望他們能夠獲得錦繡前程的追星女孩們,在面對半路出家,非偶像垂直化運營的經紀公司面前也有點無可奈何。
決賽結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作為一個偶像男團,NINE PERCENT的成員沒有官方微博,更沒有媒體見面會、出道發布會等渠道讓大眾認識。甚至NINE PERCENT成員之間的微博在比賽後也沒有相互關注,而是過了很久之後才互關,整個團隊看起來像一盤散沙。
而且他們露出的資源很少,成員們迄今為止只官宣了兩檔綜藝節目,分別是《奔跑吧》和《快樂大本營》。但這兩檔綜藝節目裡,《奔跑吧》(缺少隊長蔡徐坤)已經錄製結束,《快樂大本營》還未錄製,節目播出日期未定。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NINE PERCENT仍然沒有一個可以打開國民度的節目資源。
對於人氣偶像男團來說,時尚刊物、雜誌資源等高質量曝光缺少是致命的,這方面NINE PERCENT說一個「虐」字毫不為過,因為目前為止沒有9人團任何雜誌封面資源。換言之,自出道以來本該通過雜誌媒體、以及高國民度去保持正常曝光的節目去主推的新人男團,到目前為止打開國民度的渠道幾乎為零。
與這些正常曝光渠道相反的是,NINE PERCENT成員人氣值在粉圈非常高。隔三差五的上熱搜和粉絲控評行為已經引發路人反感。從路人的角度來說,沒有關注過節目,所以也就不知道男團成員們為什麼沒有高國民度作品還能這麼紅,熱搜頻繁卻多是些無營養的內容,路人不會主動關注,也只會消耗成員的人氣。
NINE PERCENT九人中,除個人練習生蔡徐坤之外,其餘8位都分屬5個不同的經紀公司,在當初與愛豆世紀籤訂18個月的共享經紀約的時候,各個經紀公司在資源上的利益劃分必定也會有博弈。
這其中,與NINE PERCENT矛盾最突出的當屬樂華娛樂。據了解,在NINE PERCENT9人成團之後,樂華旗下的三位高人氣練習生除了參與NINE PERCENT的活動之外,還要以樂華籤約藝人的身份參與樂華七子的團隊活動。
而樂華七子在4月6日之後,還有城市巡演,品牌商業活動推廣,行程緊張。兩個團隊奔走之間,留給NINE PERCENT合體訓練,打磨專輯作品的時間又有多少,再加上商業活動頻繁,除了見面會,粉絲們能見到偶像的機會也只能通過廣告了。
歸根究底,愛奇藝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練習生文化、偶像行業推向大眾市場,的確獲得了可觀的關注度,NINE PERCENT也擁有了此前本土團體偶像從未有過的熱度,但面對國內偶像市場的不成熟,偶像運作體系化不完備,無論是愛豆世紀還是其背後的愛奇藝也有點束手無策了。
溯源
NINE PERCENT首先面臨的,是兩份經紀約的協調問題。
九人男團原經紀公司各家都有著各自的商業需求,NINE PERCENT出道後的共同活動,涉及到九人的各個公司以及九人的其他行程,在其中做出斡旋與協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愛奇藝副總裁、節目開發中心總經理姜濱回應稱,「我們所有的溝通當中需要考慮到合作方的權利,也要考慮到我們主導內容的權利,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很複雜,我們都在極力調整這個。」
其實「需要時間」的,不僅僅是愛豆世紀,還有整個中國偶像產業。
國內的造星模式歷經三代起伏,從《超級女聲》到《中國好聲音》再到《偶像練習生》,素人造星已經進入3.0模式。儘管《偶像練習生》已經撕開了中國養成系偶像市場的一個口子,但之後湧現出的複雜而精細的後續維繫工作,讓不少從業者們措不及防。
來源於日韓模式的偶像養成計劃,練習生們出道後需要一套成熟的工業體系和盈利鏈條支撐,成員的發展、製作、策劃、宣傳也需要全方位標準化、流水線化的包裝,專輯從創作到輸出也需要時間來打磨。
養成模式可以短期搬來,工業體系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除了工業體系上的缺失,國內偶像養成造星模式還面臨音樂市場萎靡的尷尬現狀。精良的音樂內容是偶像團體與粉絲互動、擴大影響力的重要一環。以唱跳為主的練習生們,缺乏音樂市場的環境和內容支持,垂直渠道的匱乏致使偶像產品的曝光更加困難。
事實上,愛奇藝也曾考慮過成員曝光的問題,在NINE PERCENT出道時就曾宣布5月將有相應團綜上線,「團綜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製作團隊其實早已為九人定下合宿的地方,4月6日當晚NINE PERCENT成員就抽籤決定了住宿房間,但實踐過程中,姜濱發現這比想像中要難。
「我們本來偶像的市場就沒有那麼完整,未來的成果需要一段時間去打造,這個需要相對的比我們原來理解的要時間長一些。」
根據愛奇藝官方信息,目前團綜暫定七月上線。「要給我們時間去打造後續的,畢竟我們在做國內的產業的工作。我們希望他們做到更好,各家公司目前也都還是很配合我們不它做到更好。」
星辰和大海
NINE PERCENT出道後的第一場粉絲見面會,臺下做了萬餘名觀眾。作為團體的創造者之一,姜濱來到後臺給他們加油打氣,「我告訴他們,你們今天晚上要上的這個舞臺和所有舞臺都不一樣,上去之後不能被觀眾嚇住。」
這是只個開始,姜濱和所有粉絲一樣,都不希望這個開始也成為他們的巔峰。「他們還有很長的時間需要成長,我希望他們能持續的在舞臺上。」
參考日韓和歐美,他們是先有市場再有內容,而國內經常是拿內容反哺產業。如今各個國家雖然均有自己的音樂榜單,但姜濱直言不諱的指出,「榜單在海外帶來的是唱片的下載量和發行業務的激增,這塊可能是海外偶像歌手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在中國目前看來並不是,可能短時間之內也不會是,首先要給這些歌手或者偶像帶來音樂層面的加持才有效率。」
韓國打歌節目的評選標準以音源、銷量、YouTube、放送等幾項為主,這是榜單和排名公信力的來源,足以讓眾偶像為了當周的「一位」爭的不可開交。
此外韓國各大經紀公司都會給自家偶像團體開通官方網站,關於偶像團體的行程、周邊等等幾乎一切內容都可以找到。
粉絲可以通過註冊會員的形式成為官方認證的粉絲,同時他們還會有自己專屬的FUNCLUB,東方神起正是憑藉自己FUNCLUB(被稱作Cassiopeia)的統計,在2008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成為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歌迷人數的藝人。
雖然偶像土壤略有不同,但中外產業鏈的環節都是相通的,相比日韓和歐美的環環相扣,我們這個鏈條上目前只有偶像、內容和粉絲。偶像還是一個多月前才新鮮出爐的,內容也只有《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檔節目,也都是今年新開的,市場可以說極不成熟了。
至於用來維持偶像團體生命力的打歌節目、榜單、團綜、專輯、周邊等其他方面幾乎處於空白狀態,所有的經紀公司都在探索。
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在兩檔節目上已經耗費太多心力,他們能成功推出偶像已經很難得。於他們而言,用偶像節目試水的可能性很大,誰都不敢在沒有成功先例的情況下All in,以至於團隊後面所有資源都是在團隊推出來之後才開始形成的。
愛豆世紀成立至今不過兩月有餘,《創造101》節目尚未收官,其他的一切仍在計劃中。某種程度上說,NINE PERCENT的運營現狀就是當下中國偶像產業的縮影,這是粉絲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偶像產業正處於萌芽狀態的矛盾,不是僅靠平臺方就能解決。
不過粉絲們大可不必懷疑今年是否會是偶像元年,因為今年一定會是偶像元年。我們終於有了可以推出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偶像的節目,並且今年至少會推出兩個比肩一線流量的偶像團體。至於他們之後的運營,自有偶像2年、3年···N年負責。
粉絲的不滿於運營方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面對這種情況堵不如疏,姜濱也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
「他們的成長速度是很快的,投入節目出來之後,商業、粉絲把他推的往前跑,隊伍人手不夠就會跟不上,就會變成堵漏洞的方式,這樣就不妥了。得要更多人把他包起來維護他,通過活動、成長培訓、和粉絲之間的互動交流、宣傳的引導等各個方面做到,我們都有規劃和計劃,這個團隊會再擴充。」
另一廂,《創造101》推出的偶像團體成團時間為兩年,騰訊系會拿出6億+資源進行全方位運營。好戲永遠在後面,偶像不只有眼前的苟且,一定會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