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40mm巨炮射擊,威力十足?對不起,還要全手工裝填彈藥

2020-12-21 騰訊網

被稱為臺灣鎮島之寶的240mm榴彈炮最近又開始了射擊演習,「聲勢巨大」,一個炮彈就重150公斤,需要進3名士兵才能抬得動,多厲害!臺灣軍方,也對這款武器寄予厚望,宣稱這款巨炮有著戰略威懾力,還給它取了個黑龍這樣霸氣的名字。

不過霸氣確實是霸氣,但有一個問題,要把一發240毫米榴彈炮的彈藥塞進炮管,就至少需要6名身高體壯的士兵操作十幾分鐘,而為了實現整個火炮的發射流程,則需要25人的炮兵班,來為火炮發射保駕護航。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240mm巨炮擁有感人的射速,每小時大約30發。

這樣的射速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呢?以我人民解放軍裝備的155MM輪式自行火炮為例,其射速大約可以達到每分鐘10發,也就是每小時大約600發。

沒關係,雖然射速慢,但是240mm巨炮威力大呀,臺灣軍方宣稱該炮的一發炮彈的彈坑,就有一個橄欖球場那麼大。

對,威力確實很大,不過就是這樣一款威力巨大的火炮,其實是美軍早就捨棄不用的武器。在1950年,隨著M1式240mm火炮炮彈用盡,美軍就隨之將這款武器,給退出現役了。

原因很簡單,240MM火炮拖不動,即使像美軍二戰時那樣,硬生生的將m1火炮拉到陸地上,為了使得這款火炮能夠發射炮彈,其中的保障車輛就高達十幾輛。可以說這款火炮的機動能力幾乎為零,而事實上,臺灣方面也是將這款火炮給固定在發射臺上。

所以說問題來了,在現代戰爭中,有一種武器裝備叫做反炮兵雷達,可以在敵方火炮開火的幾秒內迅速進行測算,並定位敵方炮兵陣地,這就要求現代火炮必須要具有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的能力,所以現代主要軍事強國都在著重開發155MM自行榴彈炮,而更大口徑的榴彈炮都陸續退出現役了。

除此之外再加上現在遠程多管火箭炮,還有各式飛彈,火炮這種武器,早就失去了往日戰爭之王的鋒芒,相信沒有哪個軍隊會真正的拿火炮出來充場面。

因此名字叫的很響亮的黑龍大炮在真正戰場上,可能連擺設都不如,因為固定的發射陣地一旦遇到鑽地飛彈,那麼多的240MM榴彈炮的炮彈在一瞬間炸起來,估計放的煙花很好看!

相關焦點

  • 一發炮彈能殺傷一個足球場,時隔21年,對岸重啟240巨炮射擊
    :M1型240mm榴彈炮的射擊,這是該炮被封存21年後的第一次射擊,上一次該炮射擊還在1996年。M1型240mm榴彈炮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研製的一型重炮,它最早於1940年進入美軍服役,在1943年的義大利戰場上初次登場,其後又參加了韓戰。該炮全重近30噸,轉換陣地時需要拆成炮身和炮架兩部分運輸,一般炮身使用M2A1型運輸車運輸,炮架使用M3A1型運輸車運輸,臺軍使用的該炮被改成了要塞型,全炮置於軌道車上機動。
  • 臺灣「黑龍」巨型榴彈炮, 曾一炮炸飛志願軍半座山
    臺灣擁有一種巨型榴彈炮,號稱「黑龍」,在金門與馬祖兩島負責提供火力支援。它已經在兩個戰場上,與解放軍進行過較量,甚至是生死搏殺!1950年代末,臺軍方向美國購買了30門「黑龍」榴彈炮。它的正式名稱為M1型240毫米榴彈炮。火炮運抵臺灣後,臺方將它們部署在金門、馬祖預先修築的堅固炮臺之中。
  • 口徑達240毫米,可發射核炮彈!被誇上天的「超級大炮」真有那麼牛嗎?
    那麼,2S4型「鬱金香」24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擊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超級火炮」?它的威力真的那麼巨大嗎?這類「超級火炮」的實用性究竟有多強?2S4式「鬱金香」(又稱SM-240式)240mm自行迫擊炮於1967年開始研製,1971年設計定型,7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部隊。
  • 有著「恐怖怪獸」之稱的烏爾班巨炮,是如何讓東羅馬化為粉齏的?
    而在此之前一位匈牙利籍的鑄炮師烏爾班的前來投奔,讓他很快下定以巨炮破城的決心。烏爾班鑄造的火炮是款什麼樣的神兵利器讓罕默德二世信心滿滿?烏爾班巨炮,又稱「土耳其巨炮」或「達達尼爾大炮」,該炮長達17英尺,重17噸,炮筒厚達8英寸,口徑則高達驚人的762mm。
  • 中國造203mm巨炮有多厲害?射程堪比飛彈
    此後我軍先後發展了60mm,80mm迫擊炮;105mm,122mm,152mm榴彈炮等,不過這些依然比不上號稱「戰爭之神」的203毫米巨炮。 這種情況下,我國得益於和西方國家的技術交流,在1988年研製出了屬於中國的203mm巨炮。這種FGT-203毫米牽引火炮一經問世就被冠以「亞洲第一炮」之稱,其射程可達40-50公裡,彈藥配重21千克左右,射速2-3發每分鐘,性能成為了當時的世界最強。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800毫米炮彈重量也是世界之最:穿甲彈7.1噸,高爆彈4.8噸;體積上,炮彈比人還高,裝填炮彈需要使用起重機。除了二戰後美蘇分別研發的「原子安妮」核大炮和2A3核大炮,沒有常規炮彈的威力能比得上古斯塔夫列車炮。 這種新型火炮不負眾望,德國陸軍訂購了2門800毫米列車炮,第一門火炮被命名為「古斯塔夫」,第二門炮以設計團隊領導米勒的妻子多拉命名。
  • 240毫米巨炮再發威,俄羅斯翻出庫存,老樹發新芽
    這就是2S4鬱金香,一種是240毫米自行式迫擊炮,最早見於二戰期間的M240。2S4將4噸重的牽引式M240安裝在裝甲底盤上,同樣可以乘坐9名乘員。這兩種迫擊炮發射的彈藥是一樣的,比如130公斤的高爆彈,含有34公斤的炸藥。30噸的2S4自行火炮出現在70年代末,一直生產到1988年。2S4有足夠厚的裝甲可以抵禦機槍射擊和大多數炮彈破片的傷害。
  • 1350噸巨炮,一炮打爆地下彈藥庫!彈坑堪比4個足球場
    事實上,德國專為對抗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建造一款巨炮,只是巨炮建好之後,法國已經投降。當時,德國要求工程師設計一款能夠穿透1米厚鋼板、30米深泥土的超級炮彈。不久之後,德國的武器專家便研製出這款駭人聽聞的超級大炮。據官方資料記載,巨炮全長超過40米,寬7米,大概有4層樓那麼高,重量高達1350噸!
  • 金門619炮戰 臺軍240巨炮首發威
    金門的240公釐M1榴彈炮,曾於六一九炮戰還擊共軍。(記者程嘉文攝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立法院」日前修法,讓金門六一九炮戰與金馬自衛隊員取得榮民身份。臺灣地區防務部門明天(4月12日)將利用例行記者會,宣布相關人員的核認作業。    發生於1960年的「六一九炮戰」知名度不高,但卻是臺軍配屬在金門的240公釐巨炮,唯一一次對大陸開火攻擊。    「六一九炮戰」亦稱「六一七炮戰」,是因1960年美國馬英九艾森豪宣布,將於6月18日訪問臺北。
  • 臺軍演訓馬防部操演巨炮
    @銳看臺灣報導 臺陸軍馬防部北高守備大隊,近日於北竿塘歧村進行夜間甲車機動訓練,模擬解放軍對馬祖進行登陸作戰,臺軍多輛CM21甲車在敵火攻擊下,載運官兵進入坑道,保存戰力待命進行反擊作戰。另依戰備計劃進行8吋榴炮射擊演練,8吋榴炮射程16.8公裡,遠達大陸福建沿海地區,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制"作用。同時,具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海軍沱江級首艘高效能艦艇後續艦,明日將舉辦首艦命名暨下水,戰時可迅速布放水雷的快速布雷艇也將進行首艇交艇典禮,蔡英文將親自出席見證。
  • 50年代北約是怎麼錯過中間威力步槍彈的?
    ,就是專門為自動步槍研製的「中間威力步槍彈」歷史也很早,早在1918年法國就有一種利貝羅勒(Ribeyrolles)試驗型自動卡賓槍,發射一種8x35mmSR步槍彈,這種步槍彈的彈殼源自.351英寸溫徹斯特自動裝填步槍彈(.351WSL,屬於前面提到的美國小威力民用步槍彈的一種),彈頭用的是法國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彈頭。
  • 臺軍在馬祖操演巨炮 宣稱能「嚇阻」解放軍演訓
    臺灣馬祖防務部隊日前進行CM21甲車夜間機動演練,模擬在解放軍進行對馬祖登陸作戰時,甲車載運官兵到坑道保存戰力,待命反擊。(呂昭隆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軍陸軍馬祖防部北高守備大隊近日於北竿塘歧村進行夜間甲車機動訓練,模擬解放軍對馬祖進行登陸作戰,多輛CM21甲車在敵火攻擊下,載運官兵進入坑道,保存戰力待命進行反擊作戰。另依戰備計劃進行8寸榴炮射擊演練,8寸榴炮射程16.8公裡,遠達福建沿海地區,臺軍方面稱,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製作用。
  • 臺軍在馬祖進行榴炮射擊演練,揚言射程遠達福建沿海地區
    這不僅讓臺灣島內少數「臺獨」勢力聞風喪膽,同樣也讓臺灣軍方壓力倍增。距臺灣本島遙遠的馬祖,與中國大陸最近的距離僅為9.25公裡,戰備任務吃重。近日「馬防部」依戰備計劃進行8寸榴炮射擊演練,號稱射程達到16.8公裡,遠達中國福建沿海地區。臺灣某綠媒還叫囂,該榴炮射擊演練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製作用」。
  • 俄軍也有火力不足恐懼症 — 兩款口徑超200毫米巨炮重新服役
    文 | 武備君在歷史上有很多「最強大炮」,例如二戰時,德國的重型古斯塔夫巨炮,口徑達到了驚人的800毫米。
  • 如果把鞭炮放入槍械中射擊,會發生什麼呢?答案讓人意外
    我們知道,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未來戰爭的多元化,子彈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有的彈藥不僅能殺傷敵軍,就連汽車都能幹翻;但是無論什麼樣式的子彈,它基本上都是由彈殼(藥筒)、彈頭、發射藥和底火組成。目前不管是我國,還是世界各國上,子彈的主要材質都為黃銅或合金鋼為主;對於普通手槍彈、步槍彈而言,一發子彈的殺傷威力都足以擊穿普通鋼板,威力不容小覷。目前威力最大的子彈就是美軍特種部隊使用的增強型彈,這種子彈擊穿厚實的門板、建築物牆體、鋼板等障礙物後,還能殺傷躲避障礙物後面的敵軍。
  • 《SD敢達OL》巨炮輓歌FAZZ光束步槍+加農炮
    《敢達OL》中,擁有重火力的FAZZ理所當然的設定為了布屬性,武器位置一為掄動巨炮實現的格鬥攻擊,3擊倒地,雖然攻擊方式非常特殊,但傷害和攻速方面,此格鬥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武器位置二位光束步槍雙聯裝,相比普通步槍,此武器傷害略高,雖然是兩發命中判定,但其縱向的排布對全數明中目標並沒有很大的影響;副武器位置,扛於右肩的巨炮終於出場
  • 世界第一的戰列艦大和號,460口徑的主炮威力巨大,任誰聞風喪膽
    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在沉沒超過半世紀後,該艦仍然以不少ACG題材的形象出現,繼續深深地影響著日本和整個世界。炮身重165噸,一座炮塔內三門火炮總重為1,720噸,加上炮塔裝甲(790噸)和彈藥的重量,單座炮塔的旋迴部的重量總重為2,774噸(有些資料稱大和炮塔重2,510噸,系未計算彈藥時的重量),相當於日海軍秋月級驅逐艦的排水量。每發炮彈重1.5噸。炮塔後部裝有93式15米基線測距儀(裝有電羅經,航行時可保持穩定),炮塔兩側前面及頂部前面均裝有潛望鏡式瞄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