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那麼,2S4型「鬱金香」24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擊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超級火炮」?它的威力真的那麼巨大嗎?這類「超級火炮」的實用性究竟有多強?
2S4式「鬱金香」(又稱SM-240式)240mm自行迫擊炮於1967年開始研製,1971年設計定型,7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部隊。目前,俄羅斯共裝備約400門,主要裝備集團軍屬獨立重迫擊炮旅,每個旅下轄2個重迫擊炮營,每個營配備12門。
「『鬱金香』是二戰後服役的口徑最大的自行迫擊炮,主要為實施核作戰而研製,通常由前線指揮部或最高指揮部直接掌握。該炮用於破壞防禦工事和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摧毀軍事裝備。」軍事科普作家劉平凡說。
相比其他迫擊炮,「鬱金香」顯得十分威武雄壯。
劉平凡介紹,其240毫米迫擊炮裝於車體後部。行進時,240毫米迫擊炮炮管水平朝前置於車體之上,車後有駐鋤。該炮採用炮尾裝填方式,射擊方向與車體行進方向相反。座鈑裝在車體尾部,發射時將座鈑放置在地面上。行軍時滑膛炮身與座鈑擱置於車體上,戰鬥狀態則自動放在地面射擊。該型迫擊炮戰鬥全重27.5噸,發射爆破迫擊炮彈時最大射程9.7千米,而採用火箭增程彈最遠僅有19千米。
劉平凡表示:「這型巨炮雖已停產,但其身影還是經常能從戰場上見到。在阿富汗戰爭和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均發現有2S4式『鬱金香』迫擊炮參與其中。而在1982年的黎巴嫩衝突和2011年開始的內戰中,敘利亞也均有使用。」
「鬱金香」口徑達到驚人的240毫米!為對付不同類型目標,它可使用多種彈藥,包括普通高爆榴彈、穿甲彈、化學炮彈,混凝土爆破彈甚至增程戰術核炮彈。而它所用的炮彈體積也都很大,例如F864型榴彈長達1.5米,重達130.7千克,可與小型航空炸彈相提並論。
「該炮能發射2000噸級當量的核炮彈、火箭增程彈、F864式榴彈,也能發射化學彈和摧毀城市建築物的混凝土破壞彈。因此,其威力是相當可觀的。」劉平凡介紹。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榴彈炮、加農炮和加農榴彈炮有105mm、122mm、130mm、152mm、155mm和203mm等6種口徑,而各國裝備的迫擊炮口徑較多,有51mm、60mm、81mm、82mm、100mm、105mm、107mm、120mm、160mm和240mm等10種。」劉平凡科普道,「一般情況下,火炮口徑越大,威力就越大。因為口徑越大,戰鬥部就越大,內部空間就越大,裝藥量就越多,爆炸時威力就越大。」
這樣來看,口徑達240mm的2S4式「鬱金香」迫擊炮威力顯然無出其右。
與榴彈炮不同,迫擊炮炮彈能夠沿著近乎垂直的軌跡下落,故而可以有效飛越防禦牆,打擊另一邊的目標,或者直接穿透建築物頂部。據稱在車臣戰爭期間,2S4發射的重型炮彈能直接從樓頂穿入地下室,令躲藏在樓內的敵軍無一倖免。
對此,劉平凡指出:「2S4式迫擊炮是蘇聯為特殊作戰任務設計研製的重型火炮,由於其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大,設計成迫擊炮其後坐力可以通過座鈑直接導到地面上,這樣武器系統設計就相對簡單。若設計成榴彈炮等其他類型,由於其後坐力巨大,就會使火炮設計非常複雜且笨重,將導致無法正常使用。」
歷史上,「超級大炮」的身影屢見不鮮,著名的有德國的「多拉」大炮和「古斯塔夫」大炮,美國「小戴維」迫擊炮和「原子安妮」榴彈炮,伊拉克「巴比倫」大炮,等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巨炮都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時至今日,出於對「超級大炮」的一種近乎崇拜的熱愛,網絡上還流傳著它們的「傳說」和排行榜。
「多拉」大炮
為了擊毀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希特勒下令研製過一種超過「巴黎大炮」的新型超級巨炮,這就是「多拉」大炮。它全長42.97米,寬7米,高11.6米,重1350噸,射程42-47千米,僅一個混凝土爆破彈就重達7.1噸。如此的龐然大物使得後勤工作極為艱巨,而且這種大炮生不逢時,當它被製造出來時,德軍已經繞過馬其諾防線攻陷法國了。
劉平凡介紹:「後來,隨著遠程轟炸機和彈道飛彈等新式武器的出現,巨型大炮的戰略機動性、大威力、射程優勢已經被全面超越。其戰術機動性差、後勤支援麻煩,退出歷史舞臺是必然的。」
2S4型「鬱金香」240毫米履帶式自行迫擊炮的射程最遠還不到20千米。當然,迫擊炮由於初速較低、彈道彎曲,以曲射為主,其射程本就不是很遠,主要是用於特殊作戰任務。但這在現代「超級大炮」的陣營中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美國正在開發一種名為「炮彈用衝壓噴氣發動機」的技術,採用此種技術的155mm火炮射程竟可達99.2千米,此種火炮也被廣大網友稱為「超級大炮」。在最近的美國陸軍協會2018年年會上,美軍還首次公開了正在測試的新一代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該炮最醒目的一個特點就是採用了超長的58倍口徑炮管,是目前世界上炮管最長的155毫米火炮,射程號稱世界最遠。
但劉平凡卻不太認可這類武器的發展前景,他指出:「『超級大炮』主要表現在口徑大、射程遠或威力大,但在現代技術沒有明顯突破的情況下,射程或威力是有極限的。很可能會像德國過去的『多拉』火炮一樣,龐然大物,無實用價值。」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