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外歷史上用於戰場的火炮,究竟誰有爭奪炮王的資格

2020-12-12 小魚Talk視點

唐朝末期火藥開始運用廣泛起來,到了元朝開始廣泛用於軍事。順著火器發展的這條脈絡,火炮現已走過了6個多世紀的崢嶸歲月,贏得了「戰爭之神」的美譽。這一期間,出現了許多曾被稱為「炮王」的超級大炮,儘管它們都是曇花一現,但它們在戰場上那真唯我獨尊」的氣派卻總是令人刮目相看。

公元1453年4月-5月發生的君士坦丁堡之戰,宣告延續幹餘年的拜佔廷帝國的滅亡和土耳其帝國鼎盛時期的到來。在攻克這座號稱「歐洲最堅固的城堡」作戰中,土軍動用口徑1066毫米的匈牙利大炮來轟擊用條石建築的碉堡。當年土耳其人轉移一門這樣的火炮需要60頭牛和200人。後來,土耳其君主將一門匈牙利大砲送給英國女主,有位英國大臣驚嘆道:「這是件讓所有基督徒刻骨銘心的『禮物』。

唐朝末期火藥開始運用廣泛起來,到了元朝開始廣泛用於軍事。順著火器發展的這條脈絡,火炮現已走過了6個多世紀的崢嶸歲月,贏得了「戰爭之神」的美譽。這一期間,出現了許多曾被稱為「炮王」的超級大炮,儘管它們都是曇花一現,但它們在戰場上那真唯我獨尊」的氣派卻總是令人刮目相看。

公元1453年4月-5月發生的君士坦丁堡之戰,宣告延續幹餘年的拜佔廷帝國的滅亡和土耳其帝國鼎盛時期的到來。在攻克這座號稱「歐洲最堅固的城堡」作戰中,土軍動用口徑1066毫米的匈牙利大炮來轟擊用條石建築的碉堡。當年土耳其人轉移一門這樣的火炮需要60頭牛和200人。後來,土耳其君主將一門匈牙利大砲送給英國女主,有位英國大臣驚嘆道:「這是件讓所有基督徒刻骨銘心的『禮物』。

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多拉」巨型榴彈炮,無疑也有「炮王」的資格。這門由克虜伯公司生產的大炮,口徑為800毫米,它最初是設計用來對付法國馬其諾防線的。作戰時,它被安裝在4臺專用機車上,在鐵軌上進行戰術機動。這門火炮重達1488噸,抵得上一艘護衛艦的排水量。它的炮身全長42.9米,僅炮筒就長達28. 87米,炮彈重8.1噸,射程可達46. 67公裡。「多拉」炮的穿甲彈可以擊穿3400米遠處的1米厚鐵裝甲。這門大炮需要450名炮手來伺侯,加上警衛和維修人員,其編制超過4000人。1940年,克虜伯公司還製造出7門口徑600毫米的「霤神」自行追擊炮。每門重達600噸,1發炮彈重2.2噸,射程遠達6.7公裡。作戰時,兩輛德軍「戴姆勒」式裝甲車攜帶8枚炮彈如影隨形地跟著「雷神」炮。

火炮最重要的性能是其遠射能力。前蘇聯PBV大炮由2個口徑419毫米的炮管組成,炮管串聯起來的長度達36.4米,重約150噸,遠射紀錄為180公裡;伊拉克在海灣戰爭後被迫向聯合國披露自己的「巴比倫超級大炮」計劃,包括2門口徑1000毫米炮和1門口徑350毫米炮,它們一旦布置完畢,便可對周邊國家構成威脅;美國、加拿大等國也將製造炮管長47.2米的大炮,據浣該炮的射程可達到令人驚訝的432公裡。

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多拉」巨型榴彈炮,無疑也有「炮王」的資格。這門由克虜伯公司生產的大炮,口徑為800毫米,它最初是設計用來對付法國馬其諾防線的。作戰時,它被安裝在4臺專用機車上,在鐵軌上進行戰術機動。這門火炮重達1488噸,抵得上一艘護衛艦的排水量。它的炮身全長42.9米,僅炮筒就長達28. 87米,炮彈重8.1噸,射程可達46. 67公裡。「多拉」炮的穿甲彈可以擊穿3400米遠處的1米厚鐵裝甲。這門大炮需要450名炮手來伺侯,加上警衛和維修人員,其編制超過4000人。1940年,克虜伯公司還製造出7門口徑600毫米的「霤神」自行追擊炮。每門重達600噸,1發炮彈重2.2噸,射程遠達6.7公裡。作戰時,兩輛德軍「戴姆勒」式裝甲車攜帶8枚炮彈如影隨形地跟著「雷神」炮。

火炮最重要的性能是其遠射能力。前蘇聯PBV大炮由2個口徑419毫米的炮管組成,炮管串聯起來的長度達36.4米,重約150噸,遠射紀錄為180公裡;伊拉克在海灣戰爭後被迫向聯合國披露自己的「巴比倫超級大炮」計劃,包括2門口徑1000毫米炮和1門口徑350毫米炮,它們一旦布置完畢,便可對周邊國家構成威脅;美國、加拿大等國也將製造炮管長47.2米的大炮,據浣該炮的射程可達到令人驚訝的432公裡。

相關焦點

  • 火炮都是傻大黑粗的鐵傢伙?NO!來看看瑞典用獸皮製作的皮革火炮
    十七世紀火炮經過長年戰爭的洗禮,歐洲的戰爭藝術、戰爭科技急速攀登,作為戰爭之王的火炮在這一時期大顯身手,得到了大力發展,在戰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但是科技等原因的限制,使得火炮製造不易上圖是炸膛的青銅炮,下圖是炸膛的鐵炮而且火炮也不是造出來就算完事了,還需要跟隨部隊轉移、拉倒戰場才行,這需要大量馬匹來遷移火炮、運輸彈藥,同時還要克服糟糕的天氣、道路等因素,所以火炮的運輸以及後勤問題一直都是統帥們繞不過去的噩夢
  • 給火炮安裝上帶動力行走的履帶底盤,自行火炮就誕生了!
    自行火炮除按炮種分類外,還可按行動裝置的結構形式分為履帶式、輪胎式和半履帶式;按裝甲防護分為全裝甲式(封閉式)、半裝甲式(半封閉式)和敞開式。全裝甲式車體通常是密閉的,具有對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護能力。由於自行反坦克炮多用於伴隨坦克進攻和作戰,所以又稱 「強擊炮」。繼德國之後,蘇、英、美等國也研製發展了與德國相似的強擊炮。
  • 軍事博物館看展:中外各式大炮集錦,見到傳說中的火炮鼻祖
    作者:M·辰#歷史篇—5#今天,歷史篇-5將要為大家呈現的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陸軍重武器裝備技術廳」所珍藏的歷史文物:中外各式它是一種炮管長、初速大、射程遠、彈道低平的火炮武器。軍博所展示的這些加農炮、野炮都曾經歷過血與火的實戰,儘管它們現在都安靜地停在了博物館裡,但從它們冰冷的鋼鐵之軀上仍能令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無情。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拒絕戰爭。
  • 二戰德國Pak 97/38火炮,來自法國上一個世紀的「禮物」
    該炮原本的木質輪子拖曳時速只有一二十千米,德軍為其換裝了Pak38反坦克炮的炮架,瞄具也是取自後者。另外火炮原本的拉繩結構也被改為一個開火按鈕。改裝後的火炮被賦予Pak97/38火炮編號。,無法適應新的戰場環境,德軍也只能將它用於二線部隊,缺少裝甲武器的德軍很快發現可以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打造成和黃鼠狼相似的自行反坦克炮。
  • 塞爾維亞卡車炮被美軍看上了?美軍火炮落後時代,急於採購新傢伙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當屬塞爾維亞的「諾拉」B-52卡車炮,這款火炮知名度不高,卻被納入了美國陸軍的候選,這非常令人意外。塞爾維亞並非美國傳統的武器合作夥伴,而且外交方面也與美國存在著隔閡,更不用提20年前美國轟炸南聯盟的歷史暴行。
  • 《軍人志》臺海前沿古稀「炮王」演射示威,實為美軍淘汰60年的二戰...
    據島內媒體報導,「馬祖防衛司令部」近日舉行「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習,動用海防陣地上的各式火炮進行實彈射擊,其中尤以240毫米榴彈炮的演射最為引人注目,報導稱:「當240毫米榴彈炮發射時,巨炮閃出耀眼光芒、響聲震天撼地,令人不禁驚呼:這就是『鎮島之炮』的威力啊!」然而,有網友道出一個既尷尬又可笑的事實:這尊被稱為「馬祖炮王」的重型火炮其實是二戰時的老古董,進而諷刺道:「是演電影嗎?
  • 明末遼東戰場上,明朝有百萬大軍,為何打不過數萬人的八旗兵?
    有明一朝,蒙古始終是其心腹大患,遼東是雙方爭奪的主要戰場之一。明永樂時將都城從南京遷至北京,即為防範蒙古這一勁敵,而距北京僅七百餘裡之遼東地區的戰略地位越發凸顯。而最終的結果也證實了,誰拿下大凌河城,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明朝對遼東地區的少數民族實行了「以夷治夷」的羈縻政策,此政策前期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到了後期在制約某個部族發展的同時也助長了另一些民族或部族的崛起,如女真族的建州部,直接影響了明末遼東的存亡,進而導致了明朝的衰亡,這是明廷所始料未及的。
  • 難怪中國有了05式自行火炮,還要研製PCL-181卡車炮
    PCL181型(下文簡稱181型)155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是我國最新研發列裝的一款重型自行榴彈炮,該炮採用我軍目前重型火炮製式的155毫米口徑,和國產已經列裝的05式履帶式自行榴彈炮火炮處於同一技術水平。
  • 拿破崙與火炮的不解之緣
    文|鐵血君拿破崙與火炮有不解之緣,這就是今天我們聊的話題。一,曾經是炮兵少尉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活躍在這個世界,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
  • 投石機在中國古代戰場上作用有多大?曾一炮打死了蒙古大汗
    熟悉象棋的同學都知道,馬走日、炮翻山,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象棋發明的時代火藥尚未被發明出來,更不要說製成火炮應用於戰爭中,到底當中所指的炮是什麼?其實,象棋裡面的炮最開始寫作「砲」,指的是古代作戰用的投石機,火炮就是從投石機發展而來的。投石機是金屬火炮成熟之前古代最具威力的重型遠程攻擊武器,中國古代稱之為機石、投石、發石、飛石、拋石,或寫作「礮」、「砲」,在火藥出現以後又演變為火字旁的「炮」。
  • 軍事博物館看展:中外高射炮機關炮集錦,見到傳說中的十星高射炮
    作者:M·辰#歷史篇—6#今天,歷史篇-6將要為大家呈現的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陸軍重武器裝備技術廳」所珍藏的歷史文物:中外各式主要用於中高空防空,可實現雷達指揮,8炮聯動,是當時比較先進的半自動火炮。中國造1959年式100毫米高射炮主要戰術技術性能:口徑:100毫米;高低射界:-3至+85度;方向射界:360度;初速:900米/秒,射速:15發/分;最大射高:14000米。
  • 二戰系列之日軍火炮大盤點
    速射炮並用於98式輕戰車,最後進一步修改加強威力並命名為1式37mm速射炮,1式37mm速射炮裝在戰車上就稱做1式戰車炮。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是90式75mm野炮的反戰車型,主要用於直瞄轟擊,炮架經過修改,發射狀態時底盤接地,比普通的90式75mm野炮低矮很多,不容易被發現,但這樣也使得此炮無法能和90式75mm野炮一樣進行最大發射角度的遠程轟擊,這種速射炮在緬甸很多,但在最需要他的太平洋島嶼上卻沒發現有這種反坦克炮,此炮應該不是正式武器,而是緬甸方面軍根據自己的需求特別訂製的火炮
  • 《人民的名義》亂入鬥魚《一炮打響》,終極炮王花落誰家
    自3月14日開播以來好評如潮,更是有萬合天宜旗下叫獸易小星、白客化身酋長、海盜,鬥魚人氣主播狗哥、寅子也加入爭奪「炮王」之列!   遊戲通過轉盤和荷官手上的炮彈基數,決定每單談判的角色和分配的炮彈總數,玩家每人輪流當老大,並且由老大組織談判以及決定最終分配。8單談判後,累計獲得炮彈最多的即是「炮王」。
  • 回回炮曾被用於攻打襄樊兩城,本是知名存在,為何在明朝消失了
    在南宋滅亡之際,元朝有一種武器叫做回回炮,當真是讓宋朝吃了很多的苦。這種武器的出現,就在南宋與元朝的交際時間。他們並不是獨立發明的,而是兩個回回人,在古代投石機的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改良,製造出了大型的投石機,也被人稱為是回回炮。
  • 此次火炮射擊考核不簡單看環數和速度,看打擊毀傷實效
    陳秋任攝聽到射擊任務臨機轉換的命令,西藏軍區某旅榴炮一連連長梅浩感覺自己有些手足無措——暮春時節,該旅組織火炮實彈射擊考核,考核組將射擊任務臨機轉換為封鎖通道。兩個連隊立即將彈藥更換為藥包數量更多的大標號,而同場競技的榴炮一連由於準備不足,只能繼續使用常用標號彈藥進行射擊。
  • 一戰法國內河炮艇,安裝輕巡洋艦的主炮,戰場上的機動大殺器
    這種情況下,火炮成為撕裂敵方防線的有力武器,沒事放幾炮,既能震懾敵人,也能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內河炮艇問題是那時候火炮笨重,雙方的大口徑火炮在戰場上機動困難,如果火炮陣地沒有及時轉移,也可能被發現遭到反炮擊。
  • 二戰日本抄襲德國研製出這款裝備,卻在抗日戰場上被中國軍隊壓制
    榴彈炮是一種有著大口徑,短身管,彈道比較彎曲的野戰炮,因其仰角較高,常被用於打擊敵後的隱蔽目標和摧毀地面工事,是野戰炮兵的主要武器。1897年,以M1897型野戰炮為代表的管退式火炮走向了歷史舞臺,這種革命性的設計立刻吸引住了各國兵工人員的眼球,自此之後,世界各國紛紛開始研究自己的管退式火炮,其中也包括榴彈炮這種炮兵的最重要裝備。
  • 胡裡山炮臺觀炮
    胡裡山炮臺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三月初八,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1.3萬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地垣式,具有歐洲風格,又有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神韻,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景區年均接待中外遊客達上百萬人次,成為廈門城市旅遊的名片和窗口,是廈門市重要的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亮劍》中,李雲龍的義大利炮究竟是什麼炮?為什麼這麼紅?
    法國的M1897式75毫米野炮是19世紀90年代法國研製並裝備部隊的一款團級壓制火力,該火炮由於加上裝了一個液壓駐退復進機構,火炮的後座力便由駐退機吸收,而減輕了傳達到炮架上的後座力,是一種具有劃時代性質的管退火炮。法國官方稱該炮為「M1897 75mm速射炮」,法國人給她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瑪麗安」,中國人則稱為「法75 三六倍野炮」。
  • 中國火炮的巔峰之作:05式自行火炮
    資料圖:05式自行火炮在電視劇《亮劍》中經典的「義大利炮」,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作為李雲龍手底下全團最重的火力,這門炮或許代表了當年八路軍的火力水平。它其實是法國產的M1897式野戰炮,口徑75毫米,榴彈重5.5公斤,是世界上第一門現代化的榴彈炮。當李雲龍初次接觸到國民黨裝備的105毫米榴彈炮後,就被其又長又粗的炮管感到震驚,覺得像個大煙囪。而十幾年後,當志願軍在朝鮮戰場遇到火力最強的美軍,領教了範佛裡特彈藥量後,就開始在追求火力的道路上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