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窮人真實生活:3人住房不到10平方米,取名「鞋盒」很心酸

2020-12-18 騰訊網

  現在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也是變得更加富足。特別是一些大城市,那更是燈火闌珊一片繁華,然而在看似繁華的表面,其實我們更關注窮人生活怎麼樣,才能很好評價一座城市是不是具備幸福感。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香港窮人真實生活,實在是看了都讓人覺得心酸!

  香港,北接深圳,西接珠江,是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香港的九龍、新界、香港島三大區域的經濟更是十分發達,作為最富裕最高的一個城市,香港的人口達到了726.4萬人,僅僅是一個都市在全球排名就位居第三。香港不僅是旅遊的天堂,更是無數打工人尋求就業機會的資源地。當然,既然有有錢人居住也是有窮人作為承託,他們的真實生活和都市的繁華成了對比。

  生活在香港這樣一座發達的城市,要是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也是負擔不起昂貴的物價的。對於那些工人階層的家庭來說,每個月工資只能緊巴巴過日子,雖然說香港在吃喝上的原料很便宜(貴在人工和地租),以及別看香港的高樓大廈那麼多。但要真說起香港窮人真實生活,兩個字取名「鞋盒」讓人心酸了,一家人住在10平方米不到的小房子裡,要是那些帶著孩子的家庭,就得一家三口住進去,簡直就是像住在「鞋盒」裡一樣硬擠進去的。平時吃飯睡覺都在裡面,基本上吃飯的桌子一放下,都沒地方可以走路了,想想都覺得難受。

  而這還算是好的,對於那些年紀大又沒人照顧自己的人,只能一人住在像「罐頭」一樣的租屋裡,除了一張床基本上啥也沒有,吃飯睡覺全是在床上。可別小看香港的房價,像是單間好一些的,睡在上鋪下面還有一個馬桶可以方便,月租就是2200元。可以說,這樣的生活才是香港窮人的真實生活,看似很高薪水、繁多的商品、以及窄小的房間。

  要是小孩子天天住在這樣的環境裡,估計對身心健康都有影響吧?這樣的房子別說是睡覺了,就算是吃飯,恐怕也得站著用餐,對於經濟條件好的人來說,香港或許是一個天堂,對於窮人們來說,努力生存就是頭等大事了,每天辛苦勞作的期望就是能舒舒服服地吃頓飽飯了,以及換一個更舒服的居住環境了。

  看到香港的窮人生活忍不住讓人鼻頭一酸,繁華都市也存在著窮得讓人發酸的生活環境。可以說香港是一座充滿機會以及挑戰的大城市,一個人想要發展還是有機會的,也不是就這樣過一輩子了。各位朋友看到當地居住環境,要真的考慮好才去發展了,歡迎留下您精彩觀點(文中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香港普通人的心酸:一家3口擠進10平方「棺材房」,看完令人心酸
    有許多人來到中國香港之後,覺得住房的條件是難以接受的。在香港,有許多人居住的房子條件是很惡劣的,這一些房子就被稱為是「棺材房」。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中國香港的「棺材房」。
  • 香港住房雙軌制:高房價讓窮人有房住︱建築詩14
    香港住房雙軌制:高房價讓窮人有房住2話不說先生,也是個神人,他一不小心就可以從宇宙的某個角落,打撈出幾個關於房子的故事。文|2話不說2017 年 11 月 18 日晚上 18 時左右,北京大興區西紅門鎮新建村發生了一場火宅。
  • 晚清真實老照片:八旗兵威風扛著火槍,窮人用頭頂木頭很心酸!
    晚清真實老照片:八旗兵威風扛著火槍,窮人用頭頂木頭很心酸!滿清攻入關內時,軍隊的戰鬥力之所以這麼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兇悍的八旗部隊。到了晚清時期,八旗兵已經不堪一擊了。
  • 買不起房的香港人住哪裡?直擊香港蝸居生活 好心酸!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香港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經濟繁榮、高樓林立,令人嚮往。可真正生活在香港的普通人,住房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香港面積僅有1104.3平方公裡,人口卻高達750多萬,人均住房面積僅僅只有16㎡
  • 香港為窮人出新招!11平米水管公寓走紅,售價10萬卻五臟俱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城市打拼奮鬥生活,城市給人的感覺是繁華無比的,可以說在城市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見識到,這也是城市與農村最大的區別。在城市生活的人雖然看上去非常的光鮮,但是他們是需要承受很大的背後壓力的,除了工作上的壓力還有生活中的壓力。
  • 香港窮人生活:比大陸慘十倍
    身為香港「一代褲王」的兒子,一生衣食無憂,在節目中將住在老弱貧苦的社會底層人士生活在罐頭似的「貧民窟」——籠屋裡。籠屋,一張張床位被鐵絲網或者鐵皮團團圍住,猶如一個個籠子,「籠子」裡邊除了床具外,還有各種生活用品。
  • 香港推出的「水管房」,11平米售價10萬,有效緩解香港住房壓力
    香港一直是一座繁榮的大都市,經濟實力強勁,發展速度保持在理想的增長速度上,還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之一,這裡的發展機遇固然是很多的,因此一直以來就有很多人對繁華的香港非常嚮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香港,原本土地面積就不大,還要容納那麼多的人,就出現了很嚴重的住房問題。
  • 香港窮人慘10倍?別被忽悠
    導語:近日一篇名為《香港窮人比內地窮人慘10倍》的文章在朋友圈中瘋傳,其主旨不言自明;然而「香港窮人比內地窮人慘」只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像。 《香港窮人比內地窮人窮10倍》講的主要是香港電臺旨在探討香港貧富懸殊問題的《窮富翁大作戰》節目,此後香港政府推出了多達十項的利民紓困政策,讓88.6%的住房條件惡劣居民受益 田北辰所參加的《窮富翁大作戰》是由香港電臺公共事務組製作,是一個探討香港結構性貧窮及貧富懸殊問題的真人秀節目
  • 在香港生活在10幾平方米的房子裡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在香港生活在10幾平方米的房子裡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香港寸土寸金,房價高和房租貴是眾所周知的,而且每年來港打拼和發展的人數有增無減,所以香港的租房需求依然是供不應求的狀態。而近段時間,有開發商又推出的一款新套房,深受來港打拼的年輕人喜歡,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香港人的蝸居生活,住在8平米的髒亂小屋,為何不來內地買房呢?
    就比如在住房方面,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截止2018年底,這裡的居住人口就約有750萬人,人口密度在6890人每平方米。並且近80%的人口都居住在佔地僅有15%的臨海地區,所以香港的房價特別高,住房壓力也是特別大。所以一些經濟並不是那麼充裕的,也就只能選擇一種生活,那就是「蝸居生活」。
  • 避免窮人再住「棺材房」,香港發明水管房,年輕人呼籲:趕緊普及
    對於香港這個城市,很多人都應該都不陌生吧,作為我國躋身國際一線城市之一的行政區,香港有著極度發達的經濟發展,是亞洲乃至全球最富裕,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更有號稱「購物天堂」的美名,每年都會有著大量的內地遊客前來這裡旅遊。
  • 【另一面】香港窮人比內地慘10倍?不靠譜
    香港窮人比內地窮10倍?別被忽悠 導言:近日一篇名為《香港窮人比內地窮人慘10倍》的文章在朋友圈中瘋傳,其主旨不言自明;然而「香港窮人比內地窮人慘」只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像。六十秒讀懂專題:香港的貧困線為「相對貧困」,香港的貧困人口收入水平與大陸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香港政府會綜援計劃為低收入人群提供援助金,還會與機構合作向其提供食物與交通津貼。
  • 香港窮人的窒息生活:睡籠子,住垃圾堆,被富人瘋狂吸血
    富人住在寬敞的豪宅裡面,而窮人則像奴隸一樣在城市的夾縫中生存。 這周,YouTube上的RT(今日俄羅斯)製作了一部關於香港住房問題的紀錄片。雖然關於此類題材的紀錄片已經看過很多了,但每次看到還是非常震撼。 導演首先採訪了67歲的Chu Pan Fei,他一個人住在一個11平方米的房間裡面,比一個停車位還小很多。
  • 繁華香港的背後,一家四口住8平米籠屋,看了惹人心酸!
    繁華是香港的標籤。香港,作為金融帝國,在這裡常有股市風雲,作為奢侈品王國,這裡是人們購物的天堂。可是拋開這些亂花漸入迷人眼繁華的背後,卻看到了不為人知的心酸。  在深圳工作的小夥伴,在高樓大廈裡眺望遠方,就可以看到香港的大樓。人們嚮往這個地方,這裡像是可以淘金的模樣,每年選擇去到香港旅遊的人數不勝數。
  • 圖揭緬甸窮人的真實生活 怎一個苦字了得!讓人心酸
    一個棚戶附近,人與物誰先衰竭?無人知曉。瓦城,一個窮苦老人在烈日下出行。在東北部山區,這裡的人們依然處在物質和文化生活匱乏的環境中。糧食來源依靠刀耕火種的方式獲得,雖然也養豬、養雞,但狩獵還是村民們肉食的主要來源之一。
  • 實探香港籠屋生活 大陸窮人完敗香港窮人
    實探香港籠屋生活 大陸窮人完敗香港窮人 2015-09-10 17:49:28 來源: 搜狐焦點網
  • 香港貧富差距這麼大,窮人居無定所,為什麼不往大陸發展?
    說起香港大家對於它的印象更多的是富裕、經濟發達、生活水準高,但是在這些美好的現象背後也隱藏的不美好的方面。作為繁華大都市,貧富差距日益增大的背後,高額的消費水平,迫使窮人在香港的生活越發的艱難,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無處安放的貧窮背後,他們為什麼不選擇逃離,而是堅持留下?
  • 這就是香港的「水管屋」,面積僅9.3平方米,造價約10萬元
    過去8年來,香港一直被評為世界上平均房價最高的城市,在大多數香港人的生活中,幾乎無法承擔高昂的房價。可以說,香港正面臨著世界上最嚴重的住房危機。這就是它的樣子:1.O-Pod的原型位於香港東九龍製造區觀塘的一座橋下,由兩部分預製的混凝土排水管制成,可提供約9.3平方米的生活空間。這種「水管屋」的特點是:可大量生產、隔熱性能優良、成本低、可堆疊在一起、佔地少。
  • 香港貧民窟「棺材屋」,10平米住著3口人,光鮮亮麗背後盡顯心酸
    文/用腳步探索世界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可能不少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身邊朋友在北京上海或者香港等,這種大城市或者是國際化城市上班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但是,其實其中的心酸只有親身體會過的「打工者」才能夠明白,地下室不同層都分著價格,每天三頓的泡麵,上下班都不敢打車,全靠地鐵公交,光鮮亮麗的背後盡顯心酸。其實北京和香港比起來都不算什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看過香港的「棺材屋」可能你就找到答案了。可能很多人對這個稱呼有誤會,畢竟棺材這個詞是與悲哀相關聯的。
  • 住在15平方米的板間房,香港人依然熱愛生活
    目前,香港的新社區大都是40-50層高的建築,就連政府興建的公屋、居屋也大都在30層以上。這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資源,也可以解決更多人的住房需求。但是這樣的密度著實有些令人生畏。在現代人的居所中,陽臺是常規建築,用以流通空氣,美化家居,提高生活質素;而在香港,由於居住空間狹小,陽臺卻成了高檔居所才有的奢侈品。香港地少人多,房屋短缺,目前人均居住面積為15平方米,遠小於內地城鎮的35.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