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麵館裡一般都是用水煮麵然後放高湯裡而不直接用高湯煮麵?

2020-12-21 大喵家常事

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你自己親手下過麵條,是不是大廚都無所謂,原因只有一個,容易煮熟,好吃勁道一點而己。

煮麵條和煮水餃是一個道理,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我們去水餃店吃水餃時,如果不考慮餃子餡和蘸料的因素,最好吃的餃子是什麼餃子呢?當然是頭湯水餃。所謂頭湯水餃就是第一鍋水餃,為什麼?因為第一鍋水餃中的水最清,煮出來的餃子最好吃。下麵條也是同理,特別是吃熱乾麵,愛吃熱乾麵的人知道,熱乾麵不是湯麵,吃之前要在沸水中燙熱燙熟再加調料,燙熱乾麵是在一大鍋開水中燙的,燙久了後鍋中的水就變得渾濁,熱乾麵就很難吃,所以大家都喜歡吃清水燙出來的熱乾麵。

為什麼麵館裡一般都是用水煮麵然後放高湯裡?

麵條的主要成分是麵粉和澱粉,麵條遇水後會有部分麵粉和澱粉溶解在水中,清水反覆煮麵條後就會慢慢地變得渾濁、濃稠,水的穿透力大大降低,麵條很難煮熟,同樣的道理,高湯比清水濃度有高很多,用高湯煮麵條會使麵條的表面迅速糊化,濃稠的高湯很難穿透麵條內部,煮出來的麵條會很難吃,同時,本來味道很純正的高湯被麵條中的麵粉中和後,高湯的口感和味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失去了高湯的作用。

先用水煮麵條,撈出後再加高湯的好處

清水把麵條煮熟後,麵條表面的粉灰和澱粉已被溶解到清水裡了,整個麵條從內到外煮熟後變軟糊化,後加入的高湯不會摻雜其它的味道,也不會繼續溶解麵條中的粉質,從外能上就能看出高湯沒什麼變化,麵條和高湯都有獨立的相對味道,對於麵館來講,雖然在工序上是分兩次操作,實際在時間上要更省時一些,同時不影響高湯的品質。

民間有一句俗語,「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句話用到這裡也許不恰當,但也真是事實,任何麵館都不會做這種吃虧又不討好的事,用高湯煮麵條本來就比用清水煮麵條的時間要長,而且煮過一次兩次麵條後,這一鍋高湯基本上就廢了,而用清水煮麵條時間短,那怕清水反覆使用後,即便是越煮越渾濁濃稠,可以倒掉重新換水。

小結:

煮麵條的方式有很多種,無外乎是清水面,湯麵,拌麵,清水面顧名思義,要求麵條滑爽,湯汁清透,下麵條時儘可能水量大一些,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水要寬一些,湯麵是專門針對手工擀麵而言的,要的是那種麵條中的麵粉和澱粉與水混合後,湯汁有一種黏稠又濃鬱的效果。拌麵、涼麵和熱乾麵則只需通過水質把麵條燙熟燙熱,用其它介質給麵條調味。所以「麵館裡一般都是用水煮麵然後放高湯裡」。

第一、可以節省煮麵條的時間,因為清水比高湯的穿透力強,麵條熟得快不糊湯,水煮久了換水方便沒損失。第二、高湯煮麵條費時又很難煮熟,並且高湯製作不易,煮過麵條後這鍋高湯就浪費了。第三、調味方便,高湯具有基礎的營養和味道,還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分別調味。

相關焦點

  • 很多麵館煮麵都是先放水裡煮,然後再往裡放高湯,其中有3點原因
    很多麵館煮麵都是先放水裡煮,然後再往裡放高湯,其中有3點原因中國地大物博,分為南北兩方,因為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等原因,南北方的飲食習俗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南方的主食是米飯,北方人喜歡吃麵食,雖然南方有時候也吃麵食,北方人有時候也會吃米飯,但是還是覺得吃自己的主食更舒服一些
  • 麵館裡面煮麵時,為何不直接用高湯煮,而是水煮以後再放高湯?
    麵條不僅好吃,而且做起來也很簡單,通常來說就是直接將一鍋水燒開,然後將麵條放在裡面煮熟撈出來,再搭配一點佐料即可食用。而現在街上還有很多的麵館存在,他們做出來的麵條更是好吃,因為它們有自己的調料,那就是高湯,不過說來也很疑惑,麵館一般也就是把麵條放在清水裡面煮熟嗎,然後再加入高湯,卻從來不見有人直接用高湯煮麵,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何麵館都是面煮完再淋湯,幹嘛不直接高湯煮麵,煮出來你會後悔
    為何麵館都是面煮完再淋湯,幹嘛不直接高湯煮麵,煮出來你會後悔。當然,如果大家經常到外面的麵館吃麵的話,就會發現:麵館往往是先用水煮麵,然後再淋上高湯。對此,很多網友納悶也說: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為什麼不直接用高湯煮麵呢?對此,那些常年煮麵的老廚師們也給出了答案,他們都說:如果直接用高湯煮麵,一定會壞事。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煮麵第一遍的麵湯不用來做高湯?原因竟然是這樣!
    事實上我們去麵館吃麵的時候,如果能觀察到後廚的話,基本都能發現煮麵的開水鍋和用作麵湯的高湯鍋是分開的,並不會用高湯來直接煮麵,而是煮好了麵條之後瀝一下水,盛入碗內,再添入高湯。可能一些不太了解的人覺得這不是「脫褲子放那啥」嘛,我們自己煮方便麵不也是一鍋同時出面和湯嗎?
  • 麵館為什麼不直接用高湯煮麵?而是用清水煮好了,再放高湯?
    很多人都在外面吃過麵條,也都認為外面的麵條更好吃一些,那大家應該都發現了,麵館裡面的麵條基本上都是清水煮的麵條,他們將麵條放在一個大大的漏勺裡,然後放在已經煮開的大鍋中燙一燙,就將麵條撈出來裝進碗裡了,碗中有了麵條後,再加入一些麵館特製的高湯,這就是一碗麵條了,聞起來就想起撲鼻,吃上一口爽滑美味。
  • 為何麵館裡的面都是出鍋後淋一碗高湯,還那麼有滋味!
    很多朋友們都喜歡去麵館裡吃麵,總感覺麵館裡面做出來的面要比自己在家做出來的面味道會更好一些。可是在麵館裡,我們吃的面大多都是用水先煮出來的,而不是用高湯做出來的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 麵館一般都是煮完面再加湯,為啥不直接用湯煮麵?看後漲知識了!
    麵館一般都是煮完面再加湯,為啥不直接用湯煮麵?看後漲知識了!當你們來到麵館吃飯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會選擇哪一種食物呢?如果你們再仔細觀察有沒有發現過,像是合作的麵館,他們一般都會選擇用一些清水把這些麵條全部給煮好以後呢就會加上一些其他的湯,也讓大家都會覺得特別的困擾,為什麼不直接用到這些高湯來進行煮麵呢?相信你們在看完以後都會特別的長知識哦。
  • 麵館師傅為何都是先煮麵再加湯?看了才明白,難怪自己煮麵不好吃
    蘭州拉麵如果你是一個麵條愛好者,吃遍了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各色麵條,你一定會發現,不論是北方的麵館還是南方的麵館,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流程,先煮麵,後澆湯。選擇這樣的煮麵技巧,相信南北方的廚師們一定沒有湊在一起討論過,那麼為什麼他們都會選擇這樣的煮麵方式呢?
  • 煮麵時,用水還是用湯?牢記「這1點」技巧,學會自己開麵館!
    你去麵館吃麵的時候,你會發現人家的麵湯特別好喝,湯鮮面勁道,好吃的停不下來,可是自己去煮麵的時候,你會發現同樣的麵條,人家煮的就比你做的好吃,你做的湯麵就沒有麵館做的鮮,其實很大的原因是麵館用高湯煮麵,而你用水煮麵,再者你煮麵的時候,可能為了確定熟或者是防止麵條粘到一起,會一直攪拌
  • 高湯別再這樣用了,一招教會你高湯變老湯,原來麵館都是這樣做的
    ,必須就要先學會如何保存高湯,只有在高湯不變質的前提下,才會有高湯的循環使用方法。導致高湯變質的因素大多數人製作的高湯在用不完的時候,剩餘的高湯到了第二天往往會變質或者味道發生改變,導致這些高湯變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幾點因素。
  • 為什麼麵館煮的麵條好吃,這7個煮麵小技巧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麵條的麵條總是比自己煮的麵條好吃呢?其實,看似簡單的煮麵條,確是有很多妙處可言的。煮麵,不就是把水燒開,把麵條煮熟嗎?但是,想煮出一碗軟硬適口的麵條,可不是每個人都會的。鍋底開始冒氣泡時就下面日常煮幹切面或掛麵的時侯,一般都是等水完全煮沸後才開始下鍋煮。其實,這樣容易讓麵條受熱不均勻,麵條表面產生糊化而粘連,煮出的麵條會不筋道。最好是在鍋底裡有小氣泡往上冒時,大概是80℃左右,麵條入鍋,然後攪散,蓋好蓋。
  • 為何麵館都是煮好面再淋湯?麵條師傅回應,直接煮你會後悔的
    推薦語:現在麵館門口一般都放兩口鍋,一口鍋裡面放著的是清水,這個水是用來煮麵條的開水,另外一口鍋裡面則放著成就一碗麵的高湯了,一般師傅都是先把麵條放在開水裡煮至麵條熟後,把麵條撈出來,然後加上高湯就可以端出去供顧客享用了,再淋湯無非就是能更入味而已。
  • 蔚縣人不知道的煮麵3大誤區!麵條這麼做,才好吃又營養~
    沸水才下面很多人煮麵時,都等水完全沸騰後才下鍋開始煮。其實這樣容易導致麵條受熱不均勻,麵條表面容易糊化而粘連,煮出的面一點都不筋道。食用麵湯很多人習慣將煮麵的湯水和麵條一起吃,或是直接在湯水中加入其他佐料一起調味。但其實煮麵的湯水不是很有營養,不宜直接食用。
  • 「高湯」到底怎麼做?看麵館大廚的秘訣,非常美味,值得一學
    「高湯」到底怎麼做?看麵館大廚的秘訣,非常美味,值得一學。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而中國的美食數不勝數,其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麵食在我們國家是有著很長的歷史,從古時候就有賣面的,到了現在面還是暢銷的食物。
  • 麵館高湯的做法是這樣的,老師傅詳解鮮香可口的高湯製作經驗技巧
    1,食材與水的比例,其實還是要根據店裡的客流量而決定,如果是生意較好的店,當然不在乎熬湯的成本,所以大多會多放些棒骨來熬製高湯,因為這樣湯更好喝。如果是店裡生意一般的話,那麼肯定要少放些骨頭,所以麵館的高湯熬製,生意越好高湯的味道也就越好,生意越差高湯的味道也就越差,這是很難避免的。
  • 以下幾個煮麵吃麵的誤區,你踩過嗎?
    很多人煮麵時,都等水完全沸騰後才下鍋開始煮。其實這樣容易導致麵條受熱不均勻,麵條表面容易糊化而粘連,煮出的面一點都不筋道。正確做法:最好是在鍋底裡有小氣泡往上冒時下面,然後攪動幾下,蓋好蓋。等鍋內水開了再適量添些涼水,等水沸了即熟。這樣煮麵條速度快,麵條柔而湯清。相反,如果水沸了再下掛麵,麵條表面易粘糊,水分、熱量不能很快向裡滲透、傳導。
  • 為什麼麵館做麵條時,把麵條煮好後放在高湯裡?麵館老闆透漏實情
    而現在有很多的人在吃麵條的時候,也都是會到一些麵館裡來吃的,而現在一碗麵的價格大概都是在10塊錢左右的,相比其他的食物來說也真的是非常的經濟划算的了。而我們平時在到那些麵館去吃麵條的時候,有些麵館裡也都是能夠看到老闆製作麵條的方法,都在製作的時候也都是會把麵條放在鍋裡邊主動到助手以後在放在高湯裡面,那麼為什麼麵館在做麵條的時候,都是會把麵條煮好以後在放在高湯裡面呢?麵館老闆透露出實情。
  • 麵館裡傳出來的煮麵秘訣:往鍋裡放點它,麵條不粘不坨,湯也不渾
    麵館裡傳出來的煮麵秘訣:往鍋裡放點它,麵條不粘不坨,湯也不渾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愛吃麵條的都不在少數,大街上的麵館一個挨一個,家裡的麵條也是常備的。麵條的吃法很豐富,炒麵、涼麵、拌麵等等,這些吃法雖然各有各的味道,但它們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需要先煮麵條。
  • 麵館裡的「高湯」到底怎麼做?聽各位大廚分享經驗,值得收藏
    在大街小巷的各類飯館中,麵館所佔的比例一般都會很高,一是麵食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小吃,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各類美味的小面,價格不高,既能管飽又能解饞,所以各類麵館一直是食客們願意光顧的地方。麵食在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單是比較出名的面就有很多,比如說北方的蘭州拉麵,河南燴麵,山西刀削麵,陝西的岐山哨子面,還有南方的比如重慶小面,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麵條不同於其他的小吃,因為作為面的本身來說,它是一種無味的食材,要想面做得好吃,關鍵還是在於面裡面的湯,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麵館裡的「高湯」到底怎麼做?聽各位大廚分享經驗,值得收藏。
  • 酒店大廚說漏嘴,熬高湯並不需要濃湯寶,放點它,高湯又濃又白!
    每個飯店的後廚,除了有蔬菜,肉類以外,還要準備很多東西,比如高湯,因為在很多菜餚中,都少不了高湯來提高菜的香味兒,高湯通常是用骨架熬製成的,常見的主料就是雞架,鴨架,豬骨頭,羊骨頭,牛骨頭等等,而在我們家裡,高湯也同樣重要,熬湯或者燉肉都少不了它,為了將高湯熬的又濃又白,我們都會去超市買濃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