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國際級生態旅遊目的地

2020-12-18 封面新聞

光霧山美景。

進入初冬,嚴寒來襲,光霧山的紅葉已逐漸凋零。11月18日,南江「七彩長灘·醉美玉湖大酥肉節」在正直鎮火熱開幕,近6萬遊客共享饕餮盛宴,與正直鎮毗鄰的鳳儀鄉,再過幾天就將迎來首屆「鳳柑節」。

行走在南江,處處皆美景。光霧山、米倉道和眾多其他景點,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盤,鑲嵌在南江的青山綠水之間。近年來,南江縣堅持生態立縣、著力綠色崛起,全域旅遊發展態勢強勁,旅遊經濟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2016年,接待遊客71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7.6億元;今年上半年,接待遊客39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24%。

發展向旅遊聚焦,新理念引領全域旅遊

南江縣始終堅持「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發展路徑,努力走出一條環境與發展相協調、質量與效益相統一、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之路。

一批提綱挈領的重大規劃繪製了藍圖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啟動全域旅遊規劃編制。與中山大學旅遊規劃設計院深度合作,邀請國內外著名旅遊設計大師完成《光霧山旅遊區旅遊發展整合提升規劃》,作為旅遊產業發展上位規劃;聘請四川大學旅遊學院專家為南江旅遊顧問,全程參與指導南江旅遊產業發展和光霧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加快光霧山旅遊區重點片區控制性詳規和修建性詳規編制,科學指引旅遊產業發展方向。

一批中外馳名的品牌創建提升了影響

堅持把旅遊品牌創建作為推動旅遊產業發展首要任務,成功創建光霧山、米倉山、玉湖長灘、雲頂茶鄉等4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擁有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8個國字旅遊資源品牌;啟動了九龍山·紅魚湖水利風景區和斷渠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

一批行之有效的管理創新激發了活力

成立雲頂茶鄉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和玉湖長灘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全部A級旅遊景區實現有機構管理、有公司經營。成立景區執法大隊,嚴厲打擊破壞景區生態資源行為,規範景區建設和經營行為,累計處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500餘起,做到既保證快速發展,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以管理促保護、以保護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成效得到彰顯。

美麗的小巫峽風光。

交通為旅遊開道,新構架連通全境旅遊

幾天前,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了巴陝高速建設情況,這條穿越光霧山景區的交通大動脈,將帶領南江旅遊駛上快車道。

近年來,南江著力構建「內暢、外達、便捷、高效」的旅遊交通體系,打造聯動全省、連通全國、連接世界的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目前,「外聯大通道」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巴廣鐵路、巴廣高速、巴陝高速過境南江,成功融入成都、重慶、西安3小時旅遊圈;區域內部,累計新建和改造旅遊幹線、環線公路共300餘公裡,景區內部路網日趨完善。

產業向旅遊匯集,新業態覆蓋全業旅遊

培育「大企業」做強經營主體。引進陝旅集團、宏盛集團、巴運集團、中國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合資建設,推進光霧山旅遊綜合開發,加快觀光車、索道、酒店、滑雪等遊客參與性項目的建設,變門票單一收入為經營性多元收入,總收入年均增長30%;實施「大營銷」拓展客源市場,形成全域抓營銷的濃鬱氛圍;舉辦「大節慶」激活旅遊消費。以光霧山紅葉為主題,連續成功舉辦十四屆中國·四川光霧山紅葉節,成為2017年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主會場。先後承辦環中國自行車賽、國際自駕遊交易博覽會等國際國內大型賽事活動。定期舉辦光霧山杜鵑花節、休閒避暑節、冰雪節,茶文化節、酥肉節、庖湯節等15個特色節慶活動,刺激了旅遊消費增長。

城鎮與旅遊融合,新格局助推全景旅遊

圍繞塑造山水、城市、鄉村、文化「四張名片」,按照5A級景區建設標準進行城鄉建設,積極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

堅持品質引領,打造山水園林城市

以國家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契機,圍繞國家山水園林城市創建,按照「以綠興城、以文興城、以遊興城」的城市發展思路,推動「六大片區」改造、「五大組團」建設,先後建成城市主題公園7個、彩林景觀大道8條,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衛生縣城、環保模範城和省級生態縣,省級園林縣城正上報省級驗收,受到省住建廳風景園林處充分肯定。

堅持文旅互動,打造特色旅遊小鎮

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原則,推動產、城、景、文一體化發展,15個特色小鎮加快打造,正逐步融入全市生態旅遊大環線,啟動紅葉之旅·橋亭基本建成,米倉古鎮·關壩、醫養小鎮·寨坡、蜀中巫峽·趕場、青花水鄉·鳳儀等一批特色小鎮建設,積極爭創全省特色小鎮。

堅持旅遊扶貧,打造鄉村旅遊示範

按照「巴山新居+特色產業+生態旅遊」模式和「產業園區、新型社區、田園景區」三區同建的思路,全面建成普照寺、紅沙線、元頂子、長灘—玉湖、白鶴—東壩等幸福美麗新村,完成野正線、下關線、元臺線、巴樂線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建成焦家河村國家級鄉村旅遊示範村、青槓村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2個國、省級鄉村旅遊品牌。

服務為旅遊配套,新模式突破全民旅遊

堅持以滿足遊客需求為目標,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服務功能,力爭把南江建成「人人都想來、來了不想走、走了還再來」的國際生態旅遊和森林康養目的地。

「全民共建」提高服務質量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新建馬躍溪、陳家山旅遊服務區,建成鐵爐壩遊客中心(地質博物館)、生態停車場、門禁系統、十八月潭自駕遊營地、光霧月琴旅遊商業街、燕溪堂民宿精品酒店和全省一流的森林康養步遊道等項目,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建成智慧旅遊景區,啟動鐵爐壩商業街和旅遊車站建設。

「全民參與」提升接待能力

撬動社會資本加快光霧山旅遊接待設施建設,新改建光霧山溫泉大酒店、名人酒店、桃園大酒店等16家星級賓館,發展特色餐飲店1100家、鄉村民俗酒店265家、農家樂364家,床位達到1.68萬張,全縣涉旅從業人員達1.9萬餘人,遊客日接待能力突破3萬人。

「全民共享」實現旅遊惠民

變過去「門票經濟」為「市場經濟」,推行南江本地居民憑藉有效身份證件,在春季、夏季、冬季前往光霧山享受免票政策,不斷提高光霧山人氣、名氣、商氣,真正實現旅遊惠民、便民、富民。

「未來,我們將以生態保護為紅線,平衡保護開發關係;以力爭2018年成功創建光霧山國家5A景區、光霧山世界地質公園、省級園林城市,米倉古道納入蜀道申報世界『雙遺產』為抓手,打造國際旅遊品牌;以「青山綠水」為底色,統籌全域旅遊發展;以「文旅融合」為突破,推進特色文化旅遊;以「光霧紅葉」為主題,做精旅遊商品開發。克難攻堅、砥礪奮進,紮實推進全縣旅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建成生態經濟強縣和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帶領70萬南江人民早日脫貧奔康。」南江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嶽旭東 攝影 肖洪波

相關焦點

  • 巴中南江:念好「旅遊經」 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堅持「生態立縣、文旅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的發展路徑,以創建光霧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堅持時空、產業、理念深度融合,持續擦亮「山水、洞天、人文、紅色、康養」五張金字招牌,推動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先行區。
  • 青州打造全域旅遊空間 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
    青州緊扣「美麗青州、全域旅遊」主線,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旅遊品質,著力打造全域旅遊空間,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春日的青州大地風光秀美、景色迷人。近年來,青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留住鄉愁,依託優質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著力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形成了一個個特色明顯的鄉村旅遊村和示範點,推動了農業發展,農民致富。在王墳鎮侯王村,鄉村氣息濃厚,生態美景醉人,人們在美麗的景色中品一下田園生活的樂趣,和家人一起接受一場孝文化教育。
  • 紹興漓鐵礦區將開發建設國際級旅遊目的地
    在11月14日召開的2020紹興發展大會上,紹興市蘭亭文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與浙江中南文旅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中南蘭亭曠谷旅遊綜合體項目框架協議》,紹興漓渚礦區開發建設也透露出更多令人振奮的信息。記者了解到,中南蘭亭曠谷旅遊綜合體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000畝,其中建設用地約1400畝,計劃總投資額約100億元。
  • 葉紅專: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千億產業 建設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
    近年來,湘西州按照「保護、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的原則,全力推動生態文化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打造了一個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鳳凰古城,摘取了一項世界文化頂級桂冠———老司城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唱響了一張世界奇觀旅遊名片———矮寨大橋景區,探索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旅遊扶貧好路子,旅遊接待人次、收入等指標均保持在20%以上增長,以旅遊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70%左右,
  • 九寨溝縣:全域發展 綠色崛起 加快建設世界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在阿壩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九寨溝縣緊緊圍繞「全域發展、綠色崛起」總體戰略,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四個全域·四個九寨」戰略規劃,牢牢把握全縣旅遊發展形勢,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旅遊發展規律,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四個全域、四個九寨」建設的實施意見》,紮實推進「全域旅遊·生態九寨」相關工作。
  • 廣東封開:發展全域旅遊打造生態景觀畫廊
    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掛帥旅遊發展委員會和創建工作小組,帶頭推進全域旅遊創建工作,其他班子成員分頭帶領工作專班推進旅遊建設項目,縣職能部門把旅遊作為優勢產業融入日常工作推動。縣、鎮、村三級狠抓旅遊治理全面提升,旅遊工作在年度績效考核比重中佔據統領地位。
  • 揚州市旅遊促進條例:把揚州全域建設成 「完整旅遊目的地」
    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11月17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了《揚州市旅遊促進條例》,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條例》重點規定了旅遊發展委員會和機構職責、規劃引導、資源保護、產業發展、服務保障、監督管理,並設置了相應法律責任。「《條例》的制定並不細化具體。」法工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旅遊立法是制定條例、法規,而不是制定具體旅遊發展規劃、發展計劃。此次條例是定原則、定大局。
  • 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巴州——寫在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巴州黨委、政府召開旅遊發展大會,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抓住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這個「牛鼻子」,制定了持續推進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旅遊強州的系列政策和措施。2019年啟動巴州全域旅遊規劃編制工作,近期將完成評審,各縣市也正在加快推進全域旅遊規劃編制工作。
  • 主官訪談|石林縣: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陳瑞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石林縣明確了「十四五」期間「23521」的發展思路,即緊扣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兩個目標,彰顯旅遊資源、阿詩瑪文化、交通區位三大優勢,實施旅遊興縣、糧煙穩縣、產業強縣、文化活縣、生態美縣五大戰略,提升石林品牌競爭力和縣域經濟實力兩個核心,闖出一條高質量跨越發展新路子。
  • 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電白
    關鍵詞全域旅遊「十三五」期間,伴隨粵西集體邁入「動車時代」,濱海旅遊資源優勢成倍放大,電白髮展全域旅遊駛入快車道。圍繞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電白區加快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 以發展全域旅遊為引擎 深圳將全力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
    張合運透露,未來深圳將全力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對標國際一流濱海旅遊城市,以發展全域旅遊為引擎優化旅遊設施和服務,營造國際化、高品質的旅遊消費環境。 記者(以下簡稱「記」):10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昭蘇縣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全域旅遊紀實
    旅遊與特色產業「全域聯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斷改善的自然生態環境,為昭蘇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提供了「美麗」資本。近年來,昭蘇縣以全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立足資源優勢,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將「全域旅遊」作為支柱產業,探索出一條以旅遊引領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新路徑。截至9月1日,昭蘇縣接待國內外遊客124.18萬人次,同比增長30.13%,旅遊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31%。
  • 【全域旅遊】平山: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平山縣是石家莊市唯一一個進入名單的縣。巍巍太行逶迤綿延,孕育出豐饒的生態資源;革命老區光榮歲月,滋養出璀璨的紅色歷史,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平山縣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近年來,該縣堅持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依託優勢資源稟賦,打造多業態支撐的全域旅遊新格局。
  • 以全域旅遊構建北部灣旅遊發展新格局
    筆者以為,唯有大力推進「全域旅遊」,才能破解北部灣旅遊業發展難題,構建北部灣旅遊業未來發展新格局。為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推進:一、推進旅遊市場一體化城市群旅遊市場的一體化,才是未來北部灣旅遊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依託北部灣(中國)旅遊推廣聯盟,聯合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加強城市間旅遊市場合作,實現景點互推、遊客互送,合力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
  • 河南光山:加快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休閒度假目的地
    文/鄧華 梅曙賢為推動縣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6月5日至7日,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一行應邀赴河南省光山縣對其文化和旅遊資源進行考察調研。實地調研過程中,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一行,先後深入光山鐘鼓樓親子樂園、司馬光油茶園、龍山湖、晏河鄉帥窪村、大蘇山淨居寺、文殊鄉花山寨會議舊址、文殊鄉東嶽村、王大灣會議紀念館、涼亭鄉梁衝村晏窪組、白雀園明清街、四季香茶業、鄧穎超祖居、司馬光故居等景區,詳細了解了光山縣文化旅遊資源,以及景區建設、生態環境等方面情況。
  • 奉節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全力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奉節縣堅持一切產業圍繞旅遊打造、一切項目圍繞旅遊布局、一切產品圍繞旅遊開發、一切要素圍繞旅遊保障,高位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有耕耘就會有收穫,奉節縣先後榮獲中華詩城、中國最美山水生態文化旅遊名城、文旅融合發展優秀城市、2019中國旅遊影響年度文化景區、中國攀巖旅遊推薦目的地等多項殊榮。
  • 寧夏:建設大西北旅遊目的地、中轉站和國際旅遊目的地
    人民網銀川10月29日電(趙茉鈺)「要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為統領,聚焦補短板、強優勢、創品牌,加快構建現代文化旅遊產業體系,打造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升級版』,建設大西北旅遊目的地、中轉站和國際旅遊目的地。」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賴蛟說。10月29日,寧夏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推進會在中衛市召開。
  • 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全域旅遊已成為旅遊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突破口,4月4日14:00-17:00,【來也雲課堂】全域旅遊專場成功開講。3小時乾貨直播,導師們從「宏觀-中觀-微觀」多維度解析全域旅遊,通過成功經驗和經典案例立體化呈現全域旅遊創建攻略。今日課程精華分享,來也股份副總裁唐德軍老師全面剖析《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 奉節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全力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奉節縣堅持一切產業圍繞旅遊打造、一切項目圍繞旅遊布局、一切產品圍繞旅遊開發、一切要素圍繞旅遊保障,高位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有耕耘就會有收穫,奉節縣先後榮獲中華詩城、中國最美山水生態文化旅遊名城、文旅融合發展優秀城市、2019中國旅遊影響年度文化景區、中國攀巖旅遊推薦目的地等多項殊榮。
  • 延慶召開全域旅遊工作大會 擬打造高品質休閒旅遊目的地
    中新網北京新聞8月19日電 延慶區8月17日召開2020年全域旅遊工作大會(下稱大會),提出以京張文化體育旅遊產業帶為統領,聯動冬奧、世園、長城「三張金名片」,建設東部山水康養、中部生態體驗、南部長城文化、北部冬奧冰雪「四大版塊」,打造全域全時全景的高品質休閒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