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久安城、武偃文修地」,走進陝西長武,寬闊平坦的大街,拔地而起的高樓,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書香氤氳的機關校園、文明熱情的窗口行業、美麗宜居的鄉村社區,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近年來,長武縣全面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省級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五大」創建工作深入開展,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讓文明之花在長武大地全面開放。
創文工作步穩蹄疾
11月30日中午,家住長武縣昭仁街道東街村群眾魚光厚駕車上街,用他的話說,「現在,街道寬敞了、乾淨了,行人過馬路也看紅綠燈了,開上車再也不堵了。」這是2017年長武縣被列為省級文明縣城提名以來,全縣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民動員,集中會戰帶來的新變化。
近年來,長武縣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抓手,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窗口」行業服務水平、市民綜合素質等全面提升,文民縣城創建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長武縣政務服務中心新址投入使用;建立了縣級領導坐班接待群眾來訪制度,設立服務群眾熱線電話,群眾對政風滿意率達到90%以上;長武客運站建設加速推進;「兩館一院」主體封頂;北大街、育才路竣工通車;長武縣婦計中心投入運行;全民健身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城市魅力和吸引力持續增強。
鄉風文明持續發力
12月2日,走進長武縣亭口鎮宇家山村群眾高金茸家中,兩層小樓,窗明院淨,她正在小院門口曬著太陽和鄰居拉家常,她說,「搬進了新居,村道有路燈、通上了自來水、用上了水衝廁所,這樣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長武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倡導鄉風文明為主線,以文明鎮(村)創建為抓手,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為目標,大力倡樹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較好成效。
目前,長武縣133個行政村自來水覆蓋率達到100%,農村供電實現全覆蓋,農村道路全部硬化到位。安裝太陽能路燈13000餘盞,投資2500萬元對8個鎮(街道)的基礎設施進行維修、建設;美化牆體19950平方米;已建成國家級保障基本型示範村1個,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4個,市級美麗宜居示範村10個。
群眾創建久久為功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長武縣郭文文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消息傳回,人們交相傳頌,為之點讚。
近年來,長武縣已先後湧現出了全國道德模範梁增基,中國好人3名,陝西好人3名,鹹陽好人7名,評選表彰縣級文明家庭10個,長武好人30名,扶貧扶志先進典型20名,為群眾樹立模範標杆,讓群眾學有目標、幹有榜樣。
今年,長武縣通過紮實培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質鞏固文明創建成果、強化「厚德長武·向善長武」道德建設、持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規範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等有效措施,持續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工作。
目前,長武全縣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系列主題實踐活動65場(次);長武縣榮獲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榮獲市級以上文明單位、鎮村、校園榮譽稱號19個;1人榮獲「陝西道德模範」提名獎,2人榮獲「陝西好人」榮譽稱號,2人等榮獲「鹹陽好人」榮譽稱號;共評選表彰了30名「長武好人」「文明家庭」「扶貧扶志」先進典型;組織「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68場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85場次;1人榮獲省級美德少年提名獎,6人榮獲市級美德少年稱號,1人榮獲新時代好少年稱號,3篇童謠榮獲優秀作品;開展系列主題志願服務活動128場(次),56個志願服務隊在主要街道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活動180餘場(次),志願服務320小時。
如今,長武大地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一路向「陽」,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逐年提升,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文明之花正在處處綻放,芬芳正濃。(群眾新聞網 通訊員 趙俊峰 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