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武:扶貧花開幸福來

2020-12-18 經濟網

陝西長武,關中西陲,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關隘。

「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渡玉關」。當年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徵西路上目睹沿途「赤地如剝,禿山千裡,黃沙飛揚」,於是帶領將士在路旁遍植柳樹,世稱「左公柳」。如今在長武航拍鏡頭中,道柳「連綿千裡、綠如帷幄」,路網「四通八達、車輛馳騁」,枝枝葉葉記錄著發展的變遷,種下的扶貧花,結出了幸福果。近年來,長武縣將鞏固扶貧成果作為穩定脫貧的「壓艙石」,將提高扶貧質量是科學脫貧的「推進器」,著眼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以「行則將至、做則必成」的勁頭向著幸福進發。

有奔頭的生活才叫甜

「今年,在鎮村共舉辦25期培訓班,涵蓋果樹栽培與管理、大棚蔬菜栽培、家政服務、電子裝配、創業技能等5個方面,累計培訓1127人。」長武縣人社局劉軍民說,「有了技能就有了底氣,幹啥有目標,幹活上手快」。

樂業才能安居。46歲的王甲科是相公鎮馬槽溝村的易地移民搬遷戶,用他的話說:「異地搬遷辦實事、外出務工增收入,咱農村人就得忙活著,這樣日子才能有奔頭」。

參加就業培訓班後,王甲科很快在山東找到工作,妻子也在縣城找到了工作,妻子在縣城一邊務工,一邊照顧兩個孩子上學。晚上的時候,妻子與王甲科視頻通話,向他細說最近孩子學習和家裡的變化,孩子在這頭不停地叫著「爸爸、爸爸」,消除了他一天的勞累。他按著指頭算著今年的收入:在外務工每月4000元,妻子在縣城每月能掙1700元,光務工這一項,趕年底攢個30000元不成問題,這日子過得人有盼頭。

走出去有新天地,家門口有新門路。30歲的君鳳婷是彭公鎮孝村的一名返鄉農民工,參加電子裝配技能培訓班後,很快在縣城的一家電子廠找到工作,開始了新的生活。說起變化她笑著說:「就近有活幹,顧家又掙錢,我相信只要努力,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一技在手,生活無憂。今年長武縣實現外出務工3.5萬人(次),就地轉移4000人(次),認定社區工廠5家,就業扶貧基地6家,吸納貧困勞動力83人。在就業扶貧「衝鋒號」之下,一個個貧困家庭因一份工作而多了一層保障,向幸福美好生活邁進了一大步。

黃土地裡的「真金白銀」

仲夏時節,驕陽似火,但長武鄉村的田間地頭,卻處處可以看到群眾忙碌的身影,幸福的笑聲迴蕩在長武大地。

「今年每棚甜瓜賣到5000-7000元,一些菜農連倒茬種什麼都過來和我商量」,長武縣蔬菜專業特聘農技員張寶平自信滿滿地說。張寶平服務5個村710個設施蔬菜大棚,帶動69戶建檔立卡戶發展產業。

「寶平這個專家我們信,人家自己大棚種得好,也捨得把技術教給咱,到我們村上基地來,不歇不等就忙了近6個小時」,棗園鎮田惠村貧困戶惠燕平激動地說,「今年我的大棚收入1.2萬元,真是土裡也能長出金疙瘩」。

陳東初是長武縣渭北天源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也是長武縣畜牧專業特聘農技員,他在服務區域主推「獺兔提前斷奶受精技術」,使能繁母兔年度內多產一茬3萬多隻兔仔,帶動周邊212戶貧困戶入股發展產業。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長武縣堅持「資金隨著項目走,你搞產業我補助」的原則,今年兌付產業到戶資金5836戶1832.3萬元,完成產業及配套設施項目40個,免費發放蘋果苗木3.9萬株,新建蘋果園4100餘畝,新發展設施蔬菜280畝,中藥材2926畝,食用菌180棚,花椒2000畝;新增存欄豬3300頭,牛860頭、羊5320隻、雞32萬羽、獺兔1.3萬隻。同時,著眼貧困村技術產業指導、貧困戶技術服務「兩個全覆蓋」,為每個村確定3名產業指導員。建管並舉為農民打開了一扇致富的大門,像張寶平、陳東初一樣的特聘農技員,正帶領著周邊的農戶增收致富,將日子越過越紅火。

農貨走出家門走向遠方

「特色農產走出園,城市裡面樹品牌;網上指尖輕輕點,老鄉日子比蜜甜;幹部幫扶下勢幹,共創幸福新家園」,這是巨家鎮馬成寺村66歲的王勤林自編的順口溜。

驅車下村,林密草綠。馬成寺村地處長武縣巨家鎮西北溝坡河灘地帶,距離長武縣城35公裡,2017年末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7戶265人,貧困發生率達57.99%,被鹹陽市確定為深度貧困村。經過幾年的發展,村裡基礎設施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起了果蔬大棚,發展香菇、大球蓋菇、豆王等產業,原來遠近聞名的「光棍村」正朝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闊步前進。

「今年產的大球蓋菇鮮菇訂單超過 300  單1500斤,幹菇 270 單60餘斤,一棚下來我淨賺 3000多元,累計向周邊採菇群眾支付勞務費20多萬元」,龍頭企業負責人孫聯鋒高興地說。

7月16日,鹹陽市工會系統幹部職工在馬成寺村開展消費扶貧現場行動,小米、吊幹杏、降糖辣椒、水果洋蔥、蜂蜜酒、油桃、金銀花茶等純天然無公害農產品讓與會人員讚嘆不已,紛紛現場「帶貨」,當天銷售農產品 205  單,銷售額達到 4.3  萬元。

「我們鎮上目前發展的降糖辣椒、水果洋蔥都是緊跟市場需求選擇的致富產業,畝產分別達到10000 斤和15000斤以上,消費方面很受市場青睞」,巨家鎮黨委副書記崔彥斌說。

「中標鹹陽市電信系統25個單位職工工會福利單筆銷售38萬元,推介省級單位工會實現銷售額18萬元……」長武縣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互利共贏的原則,廣泛開展「買產品、獻愛心、促脫貧」活動,鼓勵搭載國家832、京東、公益中行、尋秦集等大型電商平臺銷售農特產品,今年上半年消費扶貧線上線下累計達到2722.95萬元,其中線上銷售各類農畜產品、手工藝品1574.64萬元。

扶貧花開,通往未來。「出門務工換活法、居家種養能增收、電商指端可脫貧」。通往幸福的道路越來越平坦,長武脫貧攻堅的故事仍在續寫,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畫卷已壯麗鋪展。(李亞斌)

相關焦點

  • 禮讚扶貧幹部——「蕎麥花開幸福來」大型經典交響音樂會奏響陝西...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李小霞、康佳慧、郝文文 記者苟俊報導 8月29日晚,陝西定邊縣文旅局演播大廳內座無虛席,一場音符與濃情「齊奏」的2020定邊「蕎麥花開幸福來」大型經典交響音樂會熱情上演,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扶貧幹部們在現場聆聽了這場音樂盛宴。
  • 陝西長武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側記:文明花開永向「陽」
    「長治久安城、武偃文修地」,走進陝西長武,寬闊平坦的大街,拔地而起的高樓,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書香氤氳的機關校園、文明熱情的窗口行業、美麗宜居的鄉村社區,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近年來,長武縣全面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省級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五大」創建工作深入開展,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
  • 陝西長武:憶鄉愁 家鄉味 長武席面八跨五
    血條湯:血條湯是陝西漢族特色麵食,長武人紅白喜事,生日滿月,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頭一頓上等飯是血條湯。煎湯時加用動物油(大油)作的油潑辣椒、豆腐、蔥花、鮮香菜等,形成血條紅,豆腐白,辣而不嗆,油而不膩的特點,為地方風味吃食一絕。起源於隋末唐初。
  • 鹹陽長武「扶貧工廠」到門口 巧媳婦變身上班族
    4月18日,在長武富熙服飾有限公司,車間流水線上一臺臺整齊劃一的縫紉機高速運轉,一塊塊布料經過加工後製成成衣,將運往美國。這座社區「小車間」,圓了400餘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近就業的夢想。
  • 中國長武·清涼之夏 第二屆陝西華藝時代文化藝術節精彩展示
    8月12日晚,由陝西華藝時代文化藝術中心主辦,陝西華藝時代鹹陽分校承辦的「中國長武·清涼之夏  第二屆陝西華藝時代文化藝術節暨2017
  • 陝西長武夏季林 黃土地走出的書畫藝術家
    近日,由陝西長武藉畫家夏季林為家鄉全國重點鎮、全國特色小鎮亭口鎮創作了巨幅山水畫《人文亭口》,受到業內人士好評,同時得到著名山水畫家、陝西省國畫院院長範樺的好評與肯定,範華院長欣然題字落款以表祝賀,範樺院長題賀:人文亭口、絲路古驛、紅色熱土、烏金重鎮、山水亭口。
  • 你好,長武
    01作為陝西「西大門」的長武,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因「長於用武」、「人民期盼長治久安」而得名,是古絲綢之路必經的咽喉要隘,也是陝甘邊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三秦屏障」、「秦隴門戶」和「旱碼頭」之稱。長武,古稱鶉觚,古人認為鶉是一種神鳥、吉祥鳥,而觚是古時用的酒器,口如喇叭,細腰高圈足。
  • 陝西美食 | 長武水豆腐
    豆腐,民間的俗稱叫做水豆腐,與水的關係可見一斑,在長武,這道豆腐美食名字就叫做水豆腐,水豆腐算是當地最受歡迎的美味早餐。在這家盛源水豆腐不大的店面裡,每天早上來吃碗水豆腐,似乎成了這些長武人必須的功課。一方水土,一方美食,一方食客,一方風俗,水豆腐,成為最適合長武人的美食代碼。
  • 陝西趙常麗:罕見的遺言,懷念長武中學孟正民老師
    在人山人海裡,我看見您的生前好友、近年90歲的梁增基老人來了;我看見長武縣教育局領導及母校等師生來了;我看見失散多年的學長、學妹都趕回來看望您了。一個人能像您這樣活在人們心中,那是多麼地偉大與光榮!雖然您在世俗的眼中無錢無權,但您是大家公認的鄉賢人物,您生前教育子女勤儉節約、自強自立、不要貪佔國家一分錢,這樣的家風讓貪官汙吏聽到不知是譏笑您迂腐?
  • 陝西趙常麗:罕見的遺言,懷念長武中學孟正民老師
    在人山人海裡,我看見您的生前好友、近年90歲的梁增基老人來了;我看見長武縣教育局領導及母校等師生來了;我看見失散多年的學長、學妹都趕回來看望您了。一個人能像您這樣活在人們心中,那是多麼地偉大與光榮!雖然您在世俗的眼中無錢無權,但您是大家公認的鄉賢人物,您生前教育子女勤儉節約、自強自立、不要貪佔國家一分錢,這樣的家風讓貪官汙吏聽到不知是譏笑您迂腐?
  • 長武:「三個聚焦」推動果業發展助力群眾增收
    本報訊(尚建華 郭婷)近年來,長武縣把以蘋果為主的果業生產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導產業來抓,突出宣傳推介,擴大產業規模,發展現代果業,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果農增收。聚焦品牌戰略,突出宣傳推介。
  • 扶貧一線|下一站,駛向幸福!——長武縣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工作側記
    本報記者 張丹攝長武,地處關中西陲,是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關隘。近年來,長武縣將鞏固扶貧成果作為穩定脫貧的「壓艙石」,將提高扶貧質量作為科學脫貧的「推進器」,著眼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以「行則將至、做則必成」的勁頭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發。
  • 扶貧印記·衡南|慄江鎮餘嶺村:幸福花開扶貧路
    編者按:為展示衡南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智慧衡南推出「扶貧印記」主題報導,聚焦15個村的扶貧故事,記錄精準扶貧以來的鄉村巨變,讓普通大眾跟隨記者的鏡頭,感受脫貧攻堅路上,奮鬥者們的別樣芳華和人與土地根脈相連的深厚情感。
  • 東川太陽穀:寨子花開幸福來
    天竺牡丹花開了、火把果紅了、野蕎花開了……彝家姑娘的歌聲唱響了,幸福的日子來臨了!7月的東川太陽穀,鮮花盛開,落英繽紛,惹得遊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太陽穀千鼓彝寨旅遊項目,是東川區委區政府關心支持的結果,是東川區扶貧攻堅項目之一。沒有黨的好政策和好領導,就沒有今天的太陽穀。」雲南太陽穀神鼓彝寨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天穩告訴記者。或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太陽穀曾經是一片荒山,是一片貧瘠的紅土地,遠在深山無人問津。
  • 【英雄】長武革命英烈事跡展播
    馮民安血戰日寇馮民安 (1906~1938)長武縣進賢裡(今芋園社區馮家嶺村)人。1932 年,看到日本佔領東北,心中非常氣憤,決心從軍抗日。1934 年畢業於中央軍校陸軍軍官訓練班。奉調陝西警備師第一旅,深得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將軍賞識,先後任七團二營四連、一團二營四連連長。
  • 「金宏綻放·獻禮長武」金宏國際酒店盛大開業
    辭舊迎來新氣象,長武翻開新篇章。在2020年即將收官之際,由陝西海油集團投資建設並運營的長武金宏國際酒店迎來盛大的開業慶典。
  • 幸福花開香豔豔——太湖縣教育扶貧民生工程側記
    幸福花開香豔豔——太湖縣教育扶貧民生工程側記 2020-11-04 11:21:07   來源:安青網
  • 《觸及》02期 | 返鄉或畢業回長武工作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然而他們就是我們(長武縣)家鄉的每一位勤勞的人們一份子,都在努力為我們的這個大家庭去付出勞動,增磚添瓦,把我們這個大家庭建設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科技的飛速前進,相信我們長武人用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一定能建設好自己的家鄉。這些年,家鄉改頭換面,煥然一新。讓我們長武人一起砥礪前行,我們的家鄉會更加繁榮!
  • 陝西長武縣有個陳劉河村 鹹陽魯曦作品
    一朝次第花開密,仙葩朵朵遊人聚。清風緩緩吹,細雨輕輕敘,呢喃天語佳人立。秋金風送爽秋天到,果園蘋果羞顏笑。花椒萬樹丹霞耀,燈籠紅柿祥光照。[正宮·塞鴻秋] 扶貧(中華新韻)寒冬臘月塵霾虐,驅車長武扶貧切。小康路上同謀略,大棚蔬菜城鄉悅。科研送下鄉,共議脫貧臬。
  • 樂山:「幸福花開金口河」現場募集扶貧資金2000餘萬
    四川經濟網樂山訊(陳磊 彭瑤 記者 苟邦平 文/圖)近日,一臺名為「幸福花開金口河」的扶貧公益晚會在樂山市金口河區舉行。晚會現場募集扶貧資金(含意向性捐款)2000餘萬元,並對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湧現出來的30個先進集體、100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