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膽囊都長了息肉,他為什麼不用像長輩那樣切除膽囊?

2020-12-20 齊魯壹點

30歲的季老師從小讀書成績優秀,從海濱漁村到縣城,一路讀到省城,博士畢業後留在杭州當了大學教師,就在入職體檢的時候,查出了膽囊息肉,當時只有0.5釐米。工作三年後的體檢,發現膽囊息肉長到1.1釐米了。

爸爸獲悉後,打來電話說:「我和你爺爺都曾經長了膽囊息肉做了手術,你也早點手術,以免進一步發展。」季老師回憶起,爺爺是10年前因為息肉而摘除膽囊,爸爸是5年前摘除膽囊。

但是他們隨著年紀的增長,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出現腹痛、腹瀉,人也有點消瘦。切還是不切,季老師網上搜了很久,慕名來到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肝膽外科。

肝膽外科張竝主任告訴他,膽囊息肉分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就是臨床上的腺瘤型息肉,這類息肉往往是單發,逐漸增大有惡變為膽囊癌的可能。

張主任曾接診一名22歲的患者,剛剛大學畢業,就查出了1.1釐米的膽囊息肉,一年後,長到了1.9釐米,有癌變傾向,當機立斷選擇了切除膽囊。

而假性息肉其實是膽固醇性息肉,這類息肉往往多發,不會惡變,佔息肉的95%。

他說,B超、CT、磁共振都難以甄別息肉類型,而膽囊癌預後極差,因此以往對待膽囊息肉的態度就是:寧可錯殺,不能放過。只要符合手術指徵的,都進行了膽囊切除。像季老師的爺爺、爸爸就是這樣切除了膽囊。

但是,膽囊是人體的重要消化器官,切除後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右上腹偶發絞痛,膽汁返流等,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膽囊切除後的不良併發症高達30%,即100個做了膽囊切除手術的人,將有近30人出現腹瀉或由odis括約肌功能障礙引起的持續性腹痛等症狀。

一旦膽囊切除以後,患者膽管內的流體壓力便會失去膽囊的緩衝作用,導致膽管內的壓力發生變化,容易形成漩渦或渦流。長期下去,膽總管便會產生沉積,這便是形成膽管結石以及繼發肝內膽管結石的重要因素。膽囊切除之後,膽汁酸持續釋放進入腸道,還會導致結腸癌的發病率增加。因此很多患者希望摘除息肉,膽囊儘量保住。

張主任說,保膽手術通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的方式,給膽囊切個小口子,摘除息肉,手術避開了膽囊三角,更加安全。而且術後恢復快,極少出現腹痛腹脹這些併發症,膽囊功能得以保留,正常飲食活動,不影響生活。

現在,經驗豐富的肝膽外科醫生加上先進的微創保膽技術,對待膽囊息肉就可以像胃腸鏡對待胃腸息肉一樣,手術摘除息肉後,術中快速的病理切片診斷,如果是良性息肉,膽囊得以保留;一旦惡變,術中也可以及時更改手術方式。靈活的術式,讓更多的膽囊得以保留。

在張主任的建議下,季老師決定接受微創手術。術中證實息肉是單髮帶蒂的良性息肉,予以摘除保膽。

手術中

季老師很快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他的爺爺和爸爸都感嘆,現在的醫療技術真當先進,「終於不必成為無膽英雄。」

相關焦點

  • 杭州男子膽囊上長了個息肉 手術時才發現膽囊位置長偏了
    近日,杭州的徐先生在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受了一次膽囊切除手術,因為五年前就發現的膽囊息肉已經越長越大了,再不介入處理就會有癌變風險了。有意思的是,他的膽囊沒有好好長在原本該在的右肝位置,反而跑到了左側肝臟邊緣!為其主刀手術的普外科副主任沈海濱副主任醫師說,這或許也是他患膽囊息肉的原因之一。
  • 膽囊息肉其實真的不用切!
    很多膽囊息肉患者了解到息肉可能癌變後會產生恐懼,等這種恐懼感到達極點時,很多患者就會選擇手術切除,但手術切除的風險很大,在一定大小內切除比不切的危害來的更快。那麼膽囊息肉切還是不切,應該如何處理?
  • 每16人就有1個膽囊息肉患者,那麼膽囊息肉真的會癌變嗎?
    近些年膽囊息肉檢出率有增多趨勢,已成為一種常見病症。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體檢普及率提高,另一方面可能與中國人飲食結構和飲食規律發生變化及生活環境等不詳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包括高膽固醇飲食、長期酗酒、過多進食刺激性飲食、飲食規律紊亂等,也有人指出:農藥化肥的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劑泛濫、電離輻射等與膽囊息肉的形成可能有關係。
  • 如何對待膽囊息肉?
    「無症狀」膽囊息肉病人久了會出現膽絞痛、急性膽囊炎發作。膽囊息肉嵌頓於膽囊頸,膽汁排出障礙,膽囊內壓力升高,引起膽囊壁循環障礙、膽囊積膿、壞疽,甚至膽囊穿孔、腹膜炎。 2、得了膽囊息肉影響膽囊息肉患者的消化功能。膽囊息肉患者有右上腹疼痛並向右肩及右後背部放射、腹脹、口苦、咽幹、噁心、嘔吐、厭油、消化不良等症狀,對患者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異常。
  • 膽囊息肉不必硬挨一刀
    核心提示:就膽囊息肉這種病來說,它有著自己的特點,往往容易被非專科醫生和患者忽視。首先,膽囊息肉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容易被發現,膽囊息肉多無症狀,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體檢中發現,在檢查上,2~3毫米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難以發現或常常漏診。
  • 膽囊什麼時候非切不可? 切除膽囊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膽囊什麼時候非切不可? 切除膽囊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膽囊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什麼,什麼情況下需要切除膽囊,膽囊切除後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體檢發現膽囊息肉,一定要做手術、切膽囊嗎? 其實除了膽囊息肉,還有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療也需要切除膽囊。
  • 得了膽囊息肉應該多吃什麼食物?
    相信大多的膽囊息肉患者經常聽醫生講起,在查出膽囊息肉後需注意飲食及生活方式,用息福欣將息肉消除,在服用時也需定期複查,對比息肉縮小情況。若息肉過大或息肉引發的症狀非常嚴重,則需考慮手術切除膽囊。目前大多數醫生都在講膽囊息肉不能吃什麼,那麼,大家知道得了膽囊息肉應該多吃什麼食物嗎?
  • 困擾我幾十年的膽囊息肉居然消失了!
    不經意間發現膽囊息肉切除是不留下來的,平時要注意飲食,很多好吃的只能看不能吃,但膽囊息肉還是越長越大。雖然我掙的錢越來越多,但我的身體越來越差,膽囊息肉引起的症狀也越來越嚴重。治療後,症狀很快就消失了。經過幾個月的複查,我發現困擾了我幾十年的膽囊息肉已經消失了。
  • 膽囊息肉真的沒必要恐懼
    膽囊息肉從前因醫療並不發達很少被人提及,但近幾年來以膽囊息肉就診者越來越多。這是由於近三十年來,高科技引發起影像檢查設備革命性變化(B超、血管造影、CT、磁共振等),促進了醫學臨床診斷學的飛速發展,使得體內臟器細微改變,能很早捕捉出來了。膽囊息肉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B超下,2-3mm大小息肉就能清楚展示出來。
  • 膽囊息肉不能吃什麼 膽囊息肉的食療方法
    膽囊息肉是怎麼回事?患有膽囊息肉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比較痛苦的,在飲食方面,膽囊息肉不能吃什麼?常見的膽囊息肉怎麼護理?膽囊息肉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膽囊息肉不能吃什麼一、膽囊息肉患者飲食忌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辣油、五香粉、咖喱粉及花椒麵等。二、膽囊息肉患者飲食應禁忌菸酒、油菜和咖啡。
  • 「保膽」加「微創無痕」 胃鏡下也可消滅膽囊息肉
    2018-05-22 08:39圖文來源:南京日報「保膽」加「微創無痕」胃鏡下也可消滅膽囊息肉  南報網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孫茜)因膽囊息肉有癌變可能,不少人一旦確診後就想要切除息肉。但常規手術需切除膽囊,往往創傷大,且後遺症頗多,許多人因此望而卻步。近日,省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成功實施了一例內鏡下經自然腔道膽囊息肉切除術,不僅微創無痕,且保留了患者膽囊。這種手術方法的運用在全省尚屬首例。今年25歲的患者張小姐3年前體檢查出膽囊內有一個0.6釐米左右的息肉,醫生建議定期觀察。這幾年來雖然用藥保守治療,但膽囊息肉還是長到了如今的1釐米大小。
  • 膽囊息肉不可怕及時消除是關鍵!快了解一下中醫不手術消息肉的方法!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因在臨床上和影像學檢查上很難明確其性質,故又稱「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膽囊息肉雖然可能發生癌變,但並不可怕,因為膽囊息肉不手術也能消除!真正可怕的是患者不治療,或隨意切除!
  • 膽囊息肉你了解多少,真的嚴重嗎?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因在臨床和影像學檢查上很難明確其性質,膽囊息肉臨床上予以定期觀察。除定期觀察外,也應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調整好自身情緒,並用息福欣,將息肉消除,服用時也應定期複查,對比息肉縮小情況。
  • 膽囊息肉吃什麼食物好 膽囊出現息肉可以吃這些
    膽囊息肉,又被人們稱為膽囊隆起性病變,雖然讓人比較害怕,但並不是沒有辦法治癒,因為生活中有不少的膽囊息肉偏方,都可以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效果非常好。想知道膽囊息肉吃什麼食物好以及膽囊息肉食療小偏方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 膽囊息肉要如何治療?一文告知你如何取捨,或對你有幫助
    近些年關於膽囊的疾病也很常見,包括了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等。有部分朋友在體檢過程中,發現了膽囊存在息肉,會立刻將其和癌症聯繫在一起,認為膽囊息肉和癌腫都是出現在器官上的贅生物,所以會懷疑自己是出現了癌變。但實際上,膽囊息肉和癌症完全是兩個類型,它僅僅是是生長在膽囊壁上的非結石性突出物而已。
  • 哪些情況要切除膽囊?切除膽囊之後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膽囊,估計大多人都是很少聽說,要知道它在人體中承擔著重要作用。膽囊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中,屬於在肝臟的膽囊窩裡,膽囊作為人體儲存膽汁、濃縮膽汁的器官,它雖然不能分泌膽汁,但它能夠像倉庫一樣儲存膽汁,一旦被切除以後,患者的儲存功能會降低很多。
  • 老實告訴你,膽囊息肉可不會自行消失,別想太多了
    膽囊是人體中用來儲存膽汁的器官,起著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人體內膽囊的病變主要有結石性病變和非結石性病變兩個方向,膽息肉就是膽囊內壁長出了非結石性的息肉。膽息肉有多種類型,且非為腫瘤型和非腫瘤型。膽息肉不通過治療,會自己消失嗎?
  • 治療膽囊息肉的絕密家傳方
    【民間秘方】治療膽囊息肉的絕密家傳方 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性病變,是一種膽囊腔內的良性佔位性病變,以膽固醇性息肉多見,多無症狀,部分患者僅有輕微的上腹部不適或隱痛,一般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 該病應以手術治療為主,以非術治療為輔。
  • 得了膽囊息肉不建議吃水果,平時少喝水,可以加大生薑?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包括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因在臨床上和影像學檢查上很難明確其性質,故又稱「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最近有很多人在傳說:」得了膽囊息肉不建議吃水果,如果不想去醫院,平時少喝水,可以加大生薑的攝入量。」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
  • 膽囊留不得,必須要切除,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其中,膽囊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以及醫學技術的成熟,很多人會選擇切除膽囊。01哪些情況出現時必須要切除膽囊呢?1.嚴重膽囊感染一般膽囊炎不用切除,僅僅保守治療即可,但是當病情發展到特別嚴重的程度的時候,比如膽結石導致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就會導致急性劇烈的腹痛、嘔吐以及持續高熱等症狀,這時,為了避免病情繼續發展,也為了減少病人的痛苦,醫生往往建議切除膽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