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猴嶼鄉。陳銘清 攝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穿梭在國家級生態鄉——長樂區猴嶼鄉的綠水青山之間,仿佛時光都慢了下來。不同於產業項目的大開發大建設,猴嶼鄉充分挖掘自身的獨特「寶藏」,以「綠」為底色,書寫經濟大文章。
數字賦能的智慧農業、研學結合的休閒農莊、串珠成片的風景名勝……猴嶼鄉把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轉化為轉型升級的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與特色旅遊,在綠水青山之中獲取「金山銀山」。
智慧農業 打造有機產品
福州飛思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飛思農莊之所以落戶猴嶼鄉,看中的正是那裡純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和乾淨的土壤,能為有機生態農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飛思農莊坐落於閩江畔,佔地600多畝,園區內一個個現代化溫室大棚生動詮釋了智能化、數位化。大棚連接新大陸與飛思農莊攜手開發的「新農雲數字農業平臺」,空氣溼度、溫度、光照度等數據實時傳給平臺。在手機上輕輕點擊,噴淋水閥、滴灌水閥、風機等控制系統自動開啟。
「藉助雲平臺,我們著力打造以農業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智慧農業,用大數據助推農業發展。」飛思農業副總經理張鯉告訴記者,農莊生產的水稻和時令蔬果的各項數據均在平臺上實時更新顯示,「智能大腦」可以精準判斷市場供需變化趨勢,幫助制定銷售策略。
張鯉表示,農莊的有機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和轉基因工程技術,產品獲得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COFCC)的有機認證,空心菜、冬瓜、西瓜等蔬果更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供應產品。
依託猴嶼鄉生態資源,飛思農莊將在有機生態農業基礎上開發研學旅遊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研學 助力蔬果「飄香」
與飛思農莊不同,同樣落戶於猴嶼鄉的茂豐休閒農莊,則走出了一條蔬果採摘與研學相結合的發展路徑,蔬果在研學體驗帶動下日益「飄香」。
茂豐休閒農莊起初大面積種植水稻和蔬果,瞄準猴嶼鄉的生態旅遊資源,一步步「轉型升級」。農莊內,設施農業大棚整齊立于田間,魚兒在碧波蕩漾的池塘裡暢遊,生態講壇、農耕體驗、農墾種植等研學體驗場所一應俱全。
節假日,來農莊的遊客絡繹不絕。「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了一二千人。」茂豐休閒農莊相關負責人表示,農莊開發的研學項目豐富多彩,不僅有專人為學生講解蔬菜、多肉等植物知識,還經常開展挖紅薯、抓泥鰍等親子活動。
研學活動不僅帶來了高人氣,還傳播了綠色農產品的口碑。「我們四季種植不同的蔬果,尤其是小西紅柿鮮美可口、供不應求。」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猴嶼鄉緊鄰閩江河口溼地,水質潔淨,土壤肥沃,十分適合種植蔬菜水果。借著數字平臺和遊客的口口相傳,產品品牌逐漸聲名遠播。
研學的深度開發還在繼續,茂豐休閒農莊正著手建設智慧溫室大棚,並將大棚打造成農耕文化研學基地,讓研學活動更具內涵。
僑鄉文化 講述番客故事
飛思農莊和茂豐休閒農莊,都是在政府鼓勵和支持之下逐步做大做強。兩個農莊與南岸炮臺、戚繼光公園、蝙蝠洲溼地、洞天巖、蒲竺寺、閩山水森林人家、象嶼碼頭等串點成線,助力猴嶼鄉特色農業與生態旅遊發展。
猴嶼鄉還將利用深厚的僑鄉文化底蘊發展特色旅遊。鄉政府已與亞太電影製片人聯盟達成合作意向,將藉助良好的發展基礎和資源區位優勢,積極扶持特色項目,結合當地的華僑文化,打造帶有濃鬱僑鄉文化的特色旅遊番客小鎮。今後,番客小鎮計劃設立國際李斯特鋼琴培訓交流中心,並打造影視創作基地,拍攝電影《鄭和下西洋》。
此外,猴嶼鄉還被列入福州市文旅重點招商項目,規劃建設番客生活體驗區,以番客故事為主題,通過VR虛擬場景,讓IP人物「番客弟」帶你體驗有趣的番客故事。
以飛思農莊和茂豐休閒農莊為代表的農業體驗遊,以南岸炮臺、戚繼光公園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遊,以洞天巖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遊,以番客故事為代表的僑鄉文化遊……通過不斷提升全域旅遊發展品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猴嶼鄉上演最生動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