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推出城市級全棧式AI解決方案,業務地圖再擴張

2020-12-12 雷鋒網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如果說今年的安博會上,有什麼驚喜,那麼曠視發布的城市級作業系統絕對算一個。

自2015年進入城市管理領域以來,曠視已經在城市安全管理、樓宇園區智能化等場景都有了長足發展。

而隨著在城市場景下的不斷深耕,其業務地圖也從單點布局擴展到城市全景生態,這意味著曠視已經從原來的單一解決方案提供商,升級為全棧解決方案打造者。

在2019深圳安博會上,曠視在其能力大成之時,也向業界呈現了其城市級全棧解決方案的全貌,並重磅推出了集全局管理能力為一體的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

全場景連接,數據挖掘的最大化

全新升級的曠視城市級全棧解決方案,無疑是現今國內少有以AI為基礎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之一。

此次升級的重點在於,曠視面向城市管理核心應用場景,推出的「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CityIoT OS)」。

在實際應用中,城市中各個終端傳感設備的數據難以連通,以及業務環節難以打通始終是應用的難題。

而作為「物理世界的Windows」,曠視的作業系統想做的就是,接入不同廠商的各類物聯網終端,並統一分發後臺,以作為管理城市運行的數據基礎。

比如,該系統可以對城市中的人流情況進行監控,如果人流量超過一定範圍,就會對相關部門彈出;在車流方面,可以對整個車道的每條車流信息進行分析,查看是否有故障信息,還能對常年擁堵路段進行潮汐刻畫。

那麼如何將各類數據打通呢?以車路協同為例。

渣土車是由城管部門管理,但在路上行車、違章,又屬於交管部門。城管的攝像機,一般又不如交管的豐富。曠視通過車牌、車型的結構化信息,以及攝像機聯動刻畫車的軌跡,再根據其歷史痕跡和大數據分析,進行整體預判。並將結果交由城管和交管部門,就能在路段上有效進行布控和攔截。

除了接入物聯應用平臺,曠視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也聯通了智能圖像平臺,處理實時產生並全局流轉的各類數據,通過信息存儲、跨網傳輸、上下級聯,發揮產品連接協同、資源優化整合的作用,為上層應用平臺提供低耦合、高效能的資源中樞。

例如當交管或城管部門,需要調取回放違章或肇事記錄,可通過智能圖像平臺從海量數據中快速、準確提取。

Brain++支撐,算法能力固定到算法倉平臺

另外,要實現城市級的AI技術應用,最需要解決的,是行業中算法學習與訓練成本高部署難的問題。因此,曠視構建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的思路,就是「將現成的算法能力固定到算法倉平臺」。

對此,曠視基於自研的人工智慧算法平臺Brain++,匯集了一系列先進的算法模型,並注入到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算法倉,以便結合特定場景需求快速打磨輸出具有競爭力的工程化產品。

算法倉的快速工程化能力,為城市物聯網場景的AI落地鋪平了道路,也使算法價值得到有力彰顯。

例如,本次在安博會中「算法區」呈現的「事件預警」,就是曠視針對「跌倒」這一特定危險動作,進行的識別算法訓練。

未來應用中,這類算法可以直接灌入作業系統,在如敬老社區的重點場所,用於老人在無人看護下發生跌倒的識別,防範意外發生。

軟體解決方案,滿足各場景需求

人工智慧與產業融合,應該說離不開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首先是算法,需要基於深度學習框架進行訓練和部署,是產業大腦;其次是大數據,包括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數據獲取與存儲,是產業生產要素;第三是算力,為應用提供計算資源支持,是產業生產力;四是業務場景,通常是由碎片化需求構成的市場,是產業生產環境。

曠視的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也正是落地到了各個場景中。

曠視目前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專用算法,結合城市中的具體場景需求,在系統中開發出「公共安全」、「智慧交管」、「城市管理」和「智慧園區」等幾大解決方案,可實現對城市的人車密度、事故/違章、設備狀態的綜合態勢感知和數位化。

以智慧交管為例,前端IoT物聯設備的接入和專用算法的結合,使系統能夠對全城路網實現數位化模擬,通過對各類前端設備回傳數據的二次分析實時呈現擁堵狀況、記錄違章抓拍,以及實施邊界管理,全面的認知和分析才能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在應用中,通過系統在邊界路段或微卡口可對重型卡車、限號車輛、違章車輛進行特定目標檢測和識別預警,向交管部門進行實時通報,有望能夠解決超載上橋、違章限行、肇事逃逸問題。

為什麼要做城市級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AIoT的大背景下,城市級平臺的打造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各個廠商都在結合各自的優勢,做橫向的拓展和縱向的打穿。

而曠視的差異化,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曠視具有自研的人工智慧算法平臺Brain++,這個平臺集成了行業領先的自動機器學習(AutoML)技術,可以基於不同場景數據,實現針對性算法訓練和模型部署的高效流程化。

第二方面是,雲、邊、端協同的優勢。基於Brain++,曠視創新性的打造了一些列適用於雲、邊、端的尖端神經網絡(DorefaNet、ShuffleNet及ResNet),並基於此構築起了邊緣計算產品MegBox、智能傳感器MegEye等一整套人工智慧賦能的物聯網產品體系。

第三方面,是場景能力。曠視能根據不同場景,將數據提純、打包,並量身定製符合特定場景需求的解決方案,提供用戶真正感興趣的能力,幫助用戶實現商業價值。

全線拉通從算法驅動、到感知前置、到雲邊協同最後到場景落地的完整價值鏈閉環,是曠視原創算法能力、物聯網產品化能力、軟硬體一體化能力到生態成長能力的集中體現。

寫在最後:數字孿生城市的新探索

如果從高緯度俯瞰曠視對城市運行模式與管理模式的創新,可以看到曠視首先通過改變前端物聯網接入的方式以打破數據壁壘,接著通過專用系統刻畫出精準對應實現物理場景的數字孿生城市,進而為城市規劃者提供決策參考意見,輔助精細化管理,改善真實世界的城市運行。

人類花了上千年的時間,才對城市的本質和演變過程有了一個局部的認識,也許還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弄清楚那些尚未被認識的潛在特性。

曠視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建設,正是人工智慧技術下沉與產業結合的良好範本之一,也是對城市運行規律的一次有益探索。

未來曠視,還將繼續以核心的AI能力為驅動,挖掘更多AI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曠視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將亮相2019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曠視作為AIoT領域的智能物聯方案專家,將在展會現場展示自動化、智能化的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屆時,誠邀行業專家、夥伴及客戶蒞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1樓P1124曠視展位參觀交流。作為智能物聯方案專家,曠視將在2019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面向供應鏈場景推出軟硬結合的整體自動化解決方案。展會中,依託河圖全面的設備接入和業務開放能力,曠視將通過多設備交互作業展現曠視自研機器人和接入曠視河圖的第三方機器人的搬運、拆零揀選業務場景。
  • 芬蘭AR初創公司Immersal進軍城市級AR地圖解決方案市場
    去年,總部位於英國的AR初創公司Scape展示了一個城市級AR地圖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有望使行動裝置接入三維地圖和持久的雲存儲數字資產,其接入範圍可以從AR指南到廣告領域,正是因為這些雄心勃勃的技術促使Facebook
  • 華為為啥要做全場景AI解決方案 華為全場景AI解決方案解析
    那麼,華為為啥要做全場景AI解決方案呢?華為為啥要做全場景AI解決方案全棧指的是技術功能視角,包括晶片、晶片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在內的全堆棧方案;全場景指的是包括公有雲、私有雲、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全場景的部署環境。
  • 開發者的小宇宙,與華為全棧全場景AI同頻擴張
    與宇宙和物質本源相似,一個技術產業空間走向生態繁榮,具備長期活力,往往也是一種「拉伸運動」:產業實體需要在技術、產業、商業應用等不同維度積蓄「密度」,向前拓展,最終達成整體的聚變式繁榮。華為HDC.Cloud的第二天,關注點聚焦在了萬千AI開發者和AI從業者,以至於各行業人士普遍關注的華為全棧全場景AI的最新進展。
  • 曠視科技香港上市臨近? AI業務商業化落地受關注
    此外,聯想控股全資持有的聯想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曠視聯合創始人楊沐、唐文斌均持有曠視科技7.5%的股份。  曠視科技作為一家成長型的初創公司,對於該公司的發展業內褒貶不一,GPLP犀牛財經也難以評說。但是,從曠視科技的官網介紹來看,目前主攻的業務除了發家業務Face++外,還包括了Face ID、AI等,且最具關注度的AI業務也已經向下滲透到了AI+IOT中。
  • 品高雲發布全新V9.0版本,打造國產自主可控全棧雲解決方案
    而在品高雲2019年度「行業+雲」發布會上,歷經十一年打磨的,覆蓋IaaS、PaaS、DaaS、SaaS、CMP的品高雲V9.0全棧解決方案首次登臺亮相。品高雲產品總監邱洋及各產品經理現場發表演講,分享品高雲V9.0在各層級平臺的創新與能力。
  • Rokid 公布全棧語音解決方案:邊緣人和他懷中的尖刀
    今天,在 AliGenie 開放平臺發布會之前,Rokid 的 CEO 祝銘明(Misa)在阿里雲 IoT 分會場公布了 Rokid 自己的全棧語音解決方案(turn key solution),開始了面向語音和智能行業的全面技術開放。
  • 人工智慧成經濟政策重點 紅利之下曠視科技推動AI加速應用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曠視科技已經基於自研AI生產力平臺Brain++推進了業務在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物聯網場景的落地,也將在政策紅利之下繼續推進AI落地,助推人工智慧產業的進一步成長。AI的落地需要從底層算法向上生長,再實現應用與解決方案的開發與賦能。在曠視科技看來,人工智慧應用層的場景是無限的,因此對於算法的需求也是無限的。
  • 揭秘曠視C計劃
    物流市場需要的是一個依託軟體+硬體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在這個方案裡,先進的算法是底層生產力,這也是曠視的核心優勢之一。曠視當前重心在於通過服務好一個個客戶,不斷沉澱能力儲備和行業理解,為此後的指數級規模化複製打地基。2015年冬天,因為一個項目,創始人印奇和唐文斌來到了一個位於天津的大型倉庫。
  • 重倉「新基建」,AI 創企們的又一次良機與大考
    天元(MegEngine)總體架構基於Brain++,曠視開發出了一系列軟硬結合的全棧式解決方案,並已在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垂直領域實現規模化落地。他們認為,在推進新基建與城市物聯網建設的過程中,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是三大關鍵詞,而人工智慧是其關鍵支撐,並從中扮演著信息基礎設施的角色。因此曠視提出了城市級全棧解決方案,這是現今國內少有以 AI 為基礎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之一。
  • 千方科技推出Omni-T全域交通解決方案,賦能交通產業升級
    在交通行業數位化轉型進入加速上升期的背景下,千方科技Omni-T全域交通解決方案覆蓋智慧交通全業務領域、全棧式技術、全要素數據及全生命周期四個維度,依託行業SaaS、交通智能體及行業OS等核心能力,為智能物聯時代交通行業數位化轉型與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路與實現路徑。
  • AI加速「走出去」:曠視Koala走進阿聯、巴西、泰國等地
    作為人工智慧行業的領導者,曠視也正加緊推進先進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布局。目前,包含自研Koala人臉通行平臺在內的曠視AI解決方案已經在阿聯、巴西、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落地,讓世界共享中國科技的力量。據了解,曠視Koala人臉通行平臺依託計算機視覺算法打造,具備多種規格的產品形態,軟體功能可開發,能夠滿足不同企業用戶在門禁、考勤等輕應用場景的個性化需求。
  • 從毫米波雷達到全棧方案,歐菲光的智能汽車策略
    據了解,歐菲光的智能汽車戰略是從短距毫米波雷達切入,並且基於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產品推出一系列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APA/AVP等等,最終目標則是提供全棧式的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以APA(全自動融合泊車系統)為例,早在2018年,歐菲光就開發出了第一代全自動融合泊車系統,該系統採用12顆超聲波雷達+4顆環視攝像頭作為環境感知傳感器,實現了基於深度融合的泊車解決方案,可支持水平、垂直和斜車位的自動泊車,同時也支持倒車50米輔助和P2P功能。
  • 途家、火河聯手蜂電科技,打造全棧式智能民宿方案
    按照協議內容,途家旗下的火河科技將聯手蜂電科技,共同為途家線上入駐房源搭建包括身份認證、遠程門鎖管理、智能節電、安全報警等在內的「全棧式」智能化服務系統,幫助平臺房東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服務運營成本,進一步提升用戶安全便捷的入住體驗。
  • 雲舶科技即將發布首款全棧式無穿戴虛擬直播產品「小K直播姬」
    11月9日,全球領先的視頻捕捉交互內容服務商雲舶科技發布了全棧式無穿戴虛擬直播產品「小K直播姬」的測試視頻,體驗者僅通過普通攝像頭即可實時完成高精度的身體、表情、手指的全棧式捕捉,無需任何硬體動捕設備,解決了3D虛擬直播日常化的關鍵性門檻問題,將開啟虛擬直播2.0
  • 預告| 需求多變的AI安防行業,需要什麼樣的AI視覺計算引擎?
    安防,是現階段計算機視覺企業創收最多的領域,目前被業內稱為「CV四小龍」的商湯、曠視、依圖、雲從四家企業,接近半數收入均來自安防業務。然而,在整個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有諸多產品和業務層的棘手問題,成為行業和企業難以解決的新痛點。首先在產品層面,眾多企業的解決方案,均存在視頻分析時間長、比對速度慢、準確率有限、運算成本高,且後期維護繁雜等弊病。而在業務層,在面對雜亂需求以及碎片化的場景時,客戶急需選購一款性能強勁、通用性較強、適配度高、定製周期短的軟硬體一體化產品。
  • 華為推出業界首個5G電信雲解決方案
    打開APP 華為推出業界首個5G電信雲解決方案 蔣宇駿 發表於 2020-12-17 11:44:53 據華為官網消息,華為5G電信雲解決方案在日前舉行的亞洲通信大獎頒獎典禮上,憑藉其業界創新的超融合雙引擎基礎設施平臺、基於容器的微服務架構、網元無狀態設計等技術創新,榮獲「網絡功能虛擬化創新獎」。
  • 曠視、科大訊飛人工智慧亮相淘寶造物節,WiMi微美全息AI人臉全息雲...
    據了解,曠視打造的街頭霸王、牆來了等AI遊戲,是基於3D實時人體姿態識別技術打造而成。不僅讓參展觀眾以更加有趣的方式體驗到了人工智慧技術所帶來的改變,而且也成功普及了人工智慧技術,讓更多的人得以理解AI。為了讓虛擬人物跟著人的動作運動,曠視首先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將人體骨骼點柔性追蹤,再以此控制機器人的動作,就能呈現出上述效果。
  • 華為發布計算視覺計劃,全面落地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
    Atlas 200在這一解決方案中引入太陽能供電和極致低功耗設計,設備做到了20天無光照條件下的持續運行。有了Atlas 200支撐的可視化一體機部署在高壓鐵塔上,可實時監測輸電線路狀態,及時告警,相比人工巡檢效率提升80 倍。在監測頻度上,傳統方案只能做到1小時監測一次,導致1小時內發生的事故是無法預警的。
  • 高德地圖聯合阿里雲推出智慧高速解決方案
    在近日舉辦的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期間,高德地圖聯合阿里雲推出了智慧高速解決方案。據了解,這是繼去年推出「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後,高德地圖聯合阿里雲針對智慧路網建設推出的又一「智能+」解決方案,預計未來一年將覆蓋十省市高速路網,讓高速公路節假日擁堵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