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曉娟
深圳零售上市公司ST人樂(002336.SZ)的股份轉讓和控股權轉讓有了結果。
7月23日晚間,ST人樂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接收到控股股東深圳市浩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通知,其已與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曲江文化」)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及附件《表決權委託協議》。
浩明投資擬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8800萬股股票(佔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20.00%)轉讓給曲江文化,並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約1.0058億股股票(佔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22.86%)對應的表決權、提名和提案權、參會權、監督建議權以及除收益權和股份轉讓權等財產性權利之外的其他權利委託給曲江文化行使。
此次權益變動後,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何金明、宋琦、何浩(何金明、宋琦為夫妻關係,何浩為其子)合計控制上市公司26.25%的表決權,不再擁有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曲江文化直接持有上市公司8800萬股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20%,此外還擁有上市公司約1.0058億股股票(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2.86%)對應的表決權,合計擁有上市公司42.86%的表決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將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此次權益變動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浩明投資持有公司股份約1.885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2.86%。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何金明、宋琦、何浩直接和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約3.0408億股股票,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9.11%。曲江文化未持有公司股份。
至此,登陸資本市場的人人樂擺脫了家族企業的標籤,但也意味著這家族式控制權的失敗,以及這家曾經與沃爾瑪、家樂福直接「剛」的老牌零售走向未知。
人人樂以及其創始人何金明夫婦的高光時刻停留在9年前——2010年1月13日,人人樂登陸A股,被稱作「民營超市第一股」,也被稱為家族式上市企業,因為人人樂上市後,除25%的公眾持股外,其餘75%的股權由董事長何金明與其妻子宋琦掌控。
但上市後的人人樂在快速擴張急需人才補充的時刻,卻因推遲兌現對高管的股權激勵導致一大波高管離職。界面新聞曾在2015年報導過,人人樂上市一年後,出現了包括CEO李彥峰、採購總監王牛崽等大批高管離職的現象,此後又有超市事業部副總裁李寬森離職,2014年公司副總裁曾凡宏、財務總監廖志勇又陸續離職。
除了管理層動蕩,人人樂作為傳統連鎖零售企業,和其他行業競爭對手一樣,還面臨著外部經濟增速放緩、行業競爭加劇、租金人工成本剛性上漲、電商劇烈衝擊等各類行業性環境變化。
這些外部環境的衝擊直接導致人人樂的虧損業績。
人人樂的業績峰值自2012年的129億元之後一路下滑,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人人樂淨利潤連續虧損4.61億元、4.75億元,導致公司股票曾在2016年被ST(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處理。
2016年,人人樂以出售物業項目的方式扭虧,當年實現淨利潤6048萬元,摘掉了ST的帽子。但2017年其淨利潤再次虧損5.36億元。到2018年再次虧損3.55億元,營收已經滑落至81.3億元。
算下來自2014年至今的最近5年,人人樂共計虧損18.27億元。2019年7月15日,ST人樂發布了半年報業績預告,披露預虧區間為-6000萬元至-3000萬元。
2014年前後,人人樂也開始推進各項變革,包括將大量商品聯營模式改為自營、增強生鮮商品經營能力等。2015年其增加了新業態,先後開出了高端超市「Le super」、定位社區生活超市的「Le life」以及社區生鮮超市「Le fresh」。例如2018年人人樂開出的15家新門店就包括14家Le super和1家Le life。
在披露2019年經營計劃時,人人樂計劃將開店20家,包括Le super、Le life、Le fresh等新業態門店;實現銷售84億元、盈利6500萬元。
只是計劃尚未實施,賣身公告已發,新入主人人樂的西安曲江文化此前並未涉足零售產業。曲江文化官方網站顯示,該集團是由曲江管委會投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本83億元,下轄各級子公司101家,總資產超過580億,產業以文化旅遊產業為龍頭,並發展了會展、演藝、影視、動漫、出版傳媒、文化商業、文化金融等產業。
有分析認為,曲江文化的借殼意味更強。至於人人樂,連家樂福都賣了,人人樂有什麼不能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