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州軟體第一區」到粵港澳大灣區軟體業先導區,天河將這樣騰飛

2020-12-16 金羊網

從「廣州軟體第一區」到粵港澳大灣區軟體業先導區,天河將這樣騰飛

金羊網  作者:鄢敏  2020-06-16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鄢敏

圖/天河區供圖

從中國軟體產業的試驗田起步,到現在的「廣州軟體第一區」,天河區又將迎來軟體產業新一輪大發展,為廣州建設中國軟體名城貢獻主力區、核心區擔當。

6月16日,《廣州市天河區軟體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公布,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軟體業先導區目標,到2025年全區軟體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

2025年軟體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

到2025年,將天河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軟體產業先導區;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體企業,打造中國軟體名園,產業集聚發展水平國內領先;軟體對全區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驅動作用凸顯,軟體人才支撐有力。

產業規模:全區軟體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6%左右,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市場主體:全區規上軟體企業總數超過2000家;軟體業務收入達億元級企業突破300家。

創新實力:創新體系更加完善,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10家左右;成功入選一批國家級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軟體研發投入強度不低於12%。

專業載體:深入實施「天河優創」計劃,推進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支持大院大所利用自有用地建設孵化器和產品中試平臺,打造全球著名軟體集聚區。

人才隊伍:打造軟體產教融合示範區,高校院所、專業培訓機構培養的軟體人才數量持續增加,引進一批海內外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端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超過45萬人。

打造「一谷一區一策源地」

依據天河軟體產業現有歷史方位,結合產業發展趨勢,立足高端集聚、創新引領、優勢發展原則,天河區將重點打造「一谷一區一策源地」軟體產業空間布局。三者緊密協作、相互促進,充分發揮軟體賦能賦智作用,共同推動天河軟體產業創新發展。

1、廣州軟體谷(一谷)

廣州軟體谷是粵港澳大灣區「軟體產業核心集聚地」,由「一園兩區」(天河軟體價值創新園、科韻路軟體業集聚區和天河智谷片區)構成;致力於高端、前沿與信創領域的創新引領,聚焦軟體總部企業、標杆企業,重點發展數字文創、行業應用軟體、5G應用軟體、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區塊鏈、信創應用、工業軟體等三大領域七大板塊,成為集聚高端軟體產業新平臺、天河經濟發展新引擎。

天河軟體價值創新園,位於天河智慧城核心區東部,西至火爐山森林公園,東至大觀路,北至舊羊山,南至環城高速,面積5平方公裡。重點發展信創應用、行業應用軟體和數字文創三大板塊。

科韻路軟體集聚區,西至天府路,東至車陂路,北至廣園路,南至黃埔大道,面積約8平方公裡。集聚發展數字文創、大數據與區塊鏈兩大板塊。

天河智谷片區,西起科韻路,東至珠吉路,北至北環高速與瀋海高速,南至廣園路,面積15.2平方公裡。做精做優工業軟體、人工智慧、5G應用軟體三大板塊。

2、軟體產業融合創新示範區(一區)

軟體產業融合創新示範區主要由天河中央商務區及廣州國際金融城組成。

天河中央商務區,西至廣州大道,東至獵德湧、華南快速幹線,北至禺東西路、廣園快速路,南至珠江;廣州國際金融城,西至華南快線,東至科韻路,北至黃埔大道、中山大道,南至珠江。發揮天河中央商務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示範效應,依託信創、5G、人工智慧龍頭企業,以及深厚的行業應用基礎,著力發展新興領域,提質升級行業應用軟體,在金融、能源、教育、地理信息等領域開展高端融合應用示範,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3、軟體產業創新策源地(一策源地)

軟體產業創新策源地主要包括五山—石牌高教片區,依託豐富的高校資源和科技轉化機構,建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軟體技術與人才發源與輸出地,推動軟體技術創新發展、轉化應用,產教融合培養軟體人才。

「765」工程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為實現《規模目標》,天河將重點實施「965」工程,培育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7」是指重點發展三大領域的七大板塊

行業應用、數字文創是天河軟體業優勢領域,包括地理信息、遊戲動漫、在線音(視)頻等細分領域,將推動升級發展;

大數據與區塊鏈、人工智慧、5G應用軟體屬於軟體業新興動能,天河在若干細分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基礎和優勢,將培育壯大發展;

信創應用、工業軟體等信創領域,將聚力發展,全力對接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通過數字產業化服務產業數位化。

「6」是指推進天河軟體業高質量發展的六大行動

緊扣軟體產業發展輕資產、高智力、重應用、厚土壤等特點,圍繞平臺、主體、環境三大要素,天河將實施「強企」「硬核」「壯鏈」「擴容」「優智」「培土」等六大行動。

強企行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骨幹企業,孵化科技中小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硬核行動:強化創新平臺支撐,打造開源生態,建設軟硬體適配中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創新策源能力;

壯鏈行動:探索在人工智慧、5G、虛擬實境、區塊鏈等領域開放應用場景,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加快數字新基建,深化軟體融合應用;

擴容行動:選取1-2個方向建設中國軟體名園,提質升級載體物業,推動產業高水平集聚發展;

優智行動:厚植企業家沃土,引進高端人才,打造軟體產教融合示範區;實施培土行動,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5」是指組織、財稅、用地、宣傳、合作等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成立天河區軟體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天河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加強工作統籌,提升產業決策科學性;

加大財稅支持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槓桿和引導作用,引導社會資源向軟體領域匯聚;

強化產業用地保障,利用「三舊」改造、村集體物業改造、土地收儲等多種方式,盤活現有土地,增加供給,優先保障重點軟體業項目用地;

加大宣傳引導,組織開展「講好科韻路故事」等主題宣傳活動,擦亮「天河軟體」金字招牌;

加強全球開放合作,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戰略,搭建國際研發創新合作平臺,鼓勵軟體企業組團「出海」,構建國際化產業鏈體系。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灣區軟體產業先導區!一文讀懂「廣州軟體第一區」未來五年路線圖
    坐擁廣州軟體企業「半壁江山」,從中國軟體產業的先行區和試驗田到如今廣州軟體的「實力擔當」,廣州天河軟體產業將迎來新發展。16日,天河區召開軟體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專場新聞通氣會,公布了未來5年的軟體產業發展「小目標」:天河區將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軟體產業先導區,2025年軟體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
  • 廣州天河將這樣發力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鄢敏今年,廣州天河力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入庫企業2000家。6月11日,廣州市天河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開幕,天河區代區長譚明鶴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天河將要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
  • ...會議開幕 強化「四區四中心」核心動力 全面發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強化「四區四中心」目標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隨著廣州科學城吹響擴容號角,該區一屆五次黨代會上提出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四區四中心」也將提上日程。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基金。加快建設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等核心載體,推動設立新加坡知識產權局中國代表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加快推動知識城到白雲機場、廣州東站、南沙3條高速地鐵動工建設。全力建設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先行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推動科學城擴容提質。
  • 天河這麼猛,你知道嗎?
    在廣州,提到天河你會想起什麼?廣州CBD、天河體育中心、廣州經濟第一區、科韻路遊戲「小鎮」、......天河,發展有多猛?天河,廣州經濟第一區2019年,天河區GDP首破5000億元大關,列廣州市首位。
  • 12條景區直通巴士專線即將開通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全域旅遊發展
    12條景區直通巴士專線即將開通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全域旅遊發展金羊網  作者:程行歡 嚴藝文  2019-06-05 文/ 金羊網記者程行歡 嚴藝文 通訊員公交宣景區直通巴士專線來了
  • 大灣區建設,助力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大灣區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GDP逾萬億美元。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明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建設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重要節點城市。
  • 大灣區建設,助力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大灣區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GDP逾萬億美元。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明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建設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重要節點城市。
  • 南沙大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速(圖)
    在12月8日廣東廣播電視臺播出的南粵重大工程巡禮中,節目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後首個通車的「超級工程」——南沙大橋。今年4月2日,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南沙大橋正式開通運營,為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 臺籍政協委員顏珂:臺青到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可享受雙重政策扶持
    臺籍政協委員顏珂:臺青到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可享受雙重政策扶持 2019年03月12日 10:50:00來源:海峽之聲網 從支持就業到研究開放公務員考試,從鼓勵創業到加強文化交流等等。她特別強調,大灣區各城市已經出臺了落實「惠及臺灣同胞31條措施」的地方細則,「來大灣區發展的臺灣青年可以享受雙重政策扶持和創業紅利。」  「比如,廣州60條對臺灣青年創新創業的扶持資金有1000萬人民幣,每個項目20萬,這就解決了啟動資金問題。
  • 訪港旅客增加 香港將持續推廣粵港澳大灣區旅遊
    原標題:訪港旅客增加 香港將持續推廣粵港澳大灣區旅遊 香港旅發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訪港旅客超過6500萬人次,較2017年增長11.4%,其中內地訪港旅客超過5100萬人次,同比上升14.8%。
  • 新活廣州 |為何選擇大灣區?這些澳門青年有話說!
    同聲同氣,粵澳交流加深唐一來到廣州,這裡和澳門一樣講粵語,他覺得「就有一種同聲同氣的感覺」。共通的方言,使得廣州對於澳門青年來說,更顯親切。事實上,近年來,粵澳兩地的交流不斷加深,聯繫也更加緊密,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來到廣州逐夢。蔡依瑩的母語是普通話,她特別希望可以把普通話推廣到世界各地。
  • 新活廣州 | 為何選擇大灣區?這些澳門青年有話說!
    事實上,近年來,粵澳兩地的交流不斷加深,聯繫也更加緊密,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來到廣州逐夢。蔡依瑩的母語是普通話,她特別希望可以把普通話推廣到世界各地。「弘揚華語的力量,可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愛澳的情感。」推廣普通話,對滿腔熱忱的蔡依瑩來說,是一個非常神聖的使命。
  • 空客直升機助粵港澳大灣區騰飛
    粵港澳大灣區約有7000萬人口,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隨著大灣區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傳統交通方式已無法滿足大灣區城際交通快速、高效、靈活的出行需求。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來了、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有了、港澳多個職業資格互認了……廣州還聯手深圳,兩座相距僅約100公裡的「雙子城」將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發展最具活力和最有競爭力的「雙子城」。
  • 2025年促成電競產業規模千億,廣州天河劍指「世界級電競中心」
    廣州天河怎樣將自身資源與電競融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經過兩年調研,天河區形成規劃,並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建言獻策。
  • 下個月,廣州國際購物節將Slay全城!
    >將於10月11日晚8時在正佳廣場北廣場舉辦本屆廣州國際購物節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遊」為主題把粵港澳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天河路商圈活動共計31天2019廣州國際購物節媒體見面會本屆廣州國際購物節活動精彩絕倫,各具特色,大灣區港澳風十足,將通過粵港澳三地的文化藝術、商業品牌、旅遊特色、專業服務展示,讓市民和遊客們,不僅有得看,有得吃,還有得玩,還有各種花式網紅打卡點
  • 粵港旅遊業界研討「重塑香港旅遊」:可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旅遊業界研討「重塑香港旅遊」:可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新華網香港4月5日消息,香港旅遊促進會與來自廣東和香港的十多家旅行社5日在港舉辦「重塑香港旅遊」研討會,探討當前香港旅遊業低迷的原因,並就如何促進香港旅遊業發展
  • 深圳太子灣郵輪母港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未來,深圳太子灣郵輪母港不僅是可以通連香港、澳門、珠海等地的港口,也是讓深圳及周邊地區走向世界的重要「海上窗口」,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通過有序推動香港、廣州、深圳國際郵輪港建設等舉措,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的蓬勃發展,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 從東京灣區到粵港澳大灣區,帶你解碼城市發展秘密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戰略的聚勢風口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國家級戰略,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澎湃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預估在5年內經濟總量將超越東京灣區,成為世界第一大灣區。
  • 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在廣州開發區開建,廣州香港合建大灣區制度創新...
    5月28日,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舉行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全面啟動暨新華穗港城等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活動,35個重大項目宣布動工。記者獲悉,廣州和香港將在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就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的建設進行深度合作,共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除了產業和經濟上的對接,廣州和香港兩地市民將因為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的開建,享受「飛」一般穿梭兩地的交通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