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初霽的日子,跟著我的腳步,到茱萸灣遊玩吧。無論一兩個人,還是一大家子,茱萸灣都能給你最好的遊玩體驗。今天的茱萸灣公園是揚州的動物、植物園。動物園可以滿足孩子們對動物天然的親近心理。各種植物,又能使人在美的享受之餘,學到很多與之相關的知識。
就算不看動物,不懂植物,沒關係。茱萸灣位居揚州大市之外的灣頭鎮東邊,優美環境,空氣品質比市區高了不是一點兩點。尤其雨後,茱萸灣的負離子,可以堪比很多地方的森林公園。
共到茱萸灣
茱萸灣的歷史,比瘦西湖平山堂要久遠得多。我們都知道,京杭大運河揚州段,源自邗溝。對的,就是西漢吳王劉濞開鑿的邗溝。因為邗溝,茱萸灣通達了海陵倉及如皋蟠溪,從茱萸灣到泰州到如皋,可以有陸路和水路的選擇。這是運河之始。邗溝的起始,就是茱萸灣。
想看到那個叫做邗溝的水域,跟著我往裡走。當然,這裡已經不是吳王劉濞最早的邗溝了。水,更不是當年之水。「逝者如斯」嘛。今天,我們不說這些。不看動物植物,只在絕對清新的空氣中,行一次心靈的放飛。
走進茱萸灣公園的大門,便是一片巨大的水域。這片水域叫鶴鳴湖,是水禽的世界。《詩經·小雅·鶴鳴》云:「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不過,這裡的鶴鳴湖不在蓬蒿之地,有清冽的水,還有眾多不同種類的同類們一起,盡情嬉戲。
前幾年,鶴鳴湖邊上,有一個「第一叢林」的磚砌古物,因為沒有說明,不知其緣由。因為我知道無論是全國的佛教叢林還是江南的幾大叢林裡,揚州都沒有得到過第一。後來,這物件兒搬到了運河標誌的地方。也不知為什麼。
我喜歡過橋,走到人跡稀少的鶴鳴湖那一邊。那邊一直沿著水走。我偶爾會想,這是不是就是當年吳王劉濞和廣陵大都督楊廣見過的水?他們那時候的水比現在清澈還是渾濁呢?這一邊,沒有動物,沒有更多的景點,只有桃花林、瓊花林等。以前略顯荒蕪的路,現在已經設計得很不錯了。舊有的植物沒變,增加了很多新的景觀植物。純純的綠裡面,夾雜了一些紫色或紅色的樹木。
滾滾紅塵中的世界遺產
很快,路左邊一條長長的木棧道,會吸引大多數人。走到木棧道上,便是走到了水的中央。水邊的鳶尾、蒲草等,旺盛地長著。上面還有雨後的水珠兒。溼潤的空氣和水珠兒的圓潤,是又一種感受。陽光下的遊玩,也不錯,但沒有雨後來得溫柔。
遠遠傳過來的,是什麼動物的叫聲。不止一次,我循著聲音找過去,是長臂猿在叫。「長江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李白筆下的猿鳴,原來是這個調調。雄雌不同的顏色,很好辨認它們的性別。
沿著木棧道一直走,走到一座亭子。看看桃花謝了後的果,看看瓊花謝了後,繁盛的蕊結得綠寶石一樣的籽。然後在一座紅色的木橋那裡過河,便到了茱萸村。茱萸村前,是茱萸灣最古老的茱萸樹。還有從焦作雲臺山引進繁衍後的茱萸林。茱萸林很大。春天,有黃色的團絨狀小花。茱萸果與瓊花的果一樣,要經歷春夏秋三季,才能小火慢燉一般地長得晶瑩剔透,才能滿足唐人「重陽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與茱萸林一路相隔的是桂花林。整個秋天,茱萸灣都沉浸在濃鬱的桂花芳香中。金桂、銀桂和丹桂,用不同的色彩,表達著一樣的甜蜜。馥鬱,是桂花的關鍵詞。順著路往前走,紫薇林出現了。紫薇,吉祥的植物。過去只有生兒子的大戶人家期待紫微星高照,才有紫薇樹的蹤影。如今,紫薇樹在很多地方成了行道樹。因為它花期長,能開一百天。紅色白色粉色的紫薇花,是夏日不多見的繽紛。
不遠處的竹林,是揚州最早的竹林之一。曾經我們很辛苦地來這裡,就為看看這片竹林。竹林深處,有一組建築叫「聆弈館」。就這名字,足以產生無限聯想。我往往想起與專心致志成語相關的故事。在竹林中對弈,多風雅的事兒。
猿啼三聲淚沾裳
聆弈館後面,有一棵巨大的欒樹。秋天,一樹紅花,籠罩在建築物的頂上。用「鴻運當頭」形容,一點違和感沒有。在那裡,我留下過不少照片。在那裡,還有茱萸灣唯一的一棵開了四分白花的樹:四照花。一朵花,四個平分的花瓣,潔白,美麗。我第一次看到此花,便記住了,永世難忘。那一天,二零一八年五月二十六號……
那一帶,還有除了茱萸林的吳茱萸外其他品種的茱萸花,甚至還有同屬不同科的「茱萸」。這些發現,也是在那一天。以前來過很多次,沒有發現。後來只來過一次,沒有去看。
穿過聆弈館,就是挹江控淮碑亭。對面一半白色一半深色的茱萸灣塔,靜靜佇立在運河邊。燈塔可登,一道風景。
在茱萸灣隨便走走或欣賞植物,一年四季都有應時應節的花盛開。從玉蘭花開始,隨後的瓊花、桃花、芍藥花、荷花、紫薇花和桂花、梅花,連接了春秋冬夏。如果有心的話,不認識的植物,這裡標了屬種,可以很容易記下來。
四照花
站在塔後面,運河水在這裡迴轉了一個大大的彎。這便是茱萸灣名字的來歷。有突突的駁船經過,既是景,也是難得聽到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