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來了一位新茶客,帶了兩位朋友,開一間最大的包間,點了一道最貴的茶。預約時說對禪修感興趣,打坐有幾年時間,想找禪修老師聊聊。
經請示老師同意,開始不久這位朋友就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不是色是色,空是空?」
老師很詳細的回答了這個問題:「色」是形形色色的色,所有的有形、有象、有光、有暗、有動、有靜,當然也包括空氣中的這個「空」相,只要是能通過眼睛感知到的所有相,都統稱為「色」,為了方便理解可以說是眼根對色塵。
而「色即是空」的這個「空」呢,是指空性,至少有兩部經典《楞嚴經》和《維摩詰經》強調指出這個「空」是指「空性」而非「空相」。那「空性」又指什麼呢?本性、本質、性質、本體,都是這同一層面的描述,就是那個無形無相,摸不著看不到而又無所不在的那個本體,萬物的「作用」都緣起這個「性」,緣起性空。
性、相、用三位一體,相(色)是由性(空)決定的,而性是由相來顯現的,比如:你知道風是什麼樣子的嗎?風是無形無相的,我們是通過樹梢擺動的這個相,來顯現「風」的存在。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只是佛家對物理客觀現象的一種描述而已!
《佛法的真相》:人為什麼要修煉
《佛法的真相》第二篇:如何修煉
《佛法的真相》第三篇:八識二無我
《佛法的真相》第三篇:八識二無我 破我執
《佛法的真相》第三篇:八識二無我 得智慧
《佛法的真相》第三篇:八識二無我 證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