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裝瞎28年只為避免和人打招呼?I 社恐的自我修養

2020-12-06 Soul靈魂社交

「臥槽,前面那是小彬吧!還好他沒發現我.....路就那麼寬,裝看不見說不過去。但是特地打個招呼也太做作了吧?對了,前面那個路口左拐也能回家,多走20分鐘就20分鐘吧。」

我曾經為了減少一次社交,寧願多走20分鐘

為什麼有的人熱衷社交有的人卻對社交充滿抗拒?「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公平,有的人在社交場如魚得水,而我一到人多的場合就開始慫了?」

我......

不敢與陌生人說話

不敢參加聚會

不敢談戀愛

不敢去逛超市或者商場

甚至連走出家門的勇氣都沒有

很多年輕人自稱「社恐」,一種迴避社交、抗拒社交的情緒和狀態。社交恐懼、社交焦慮、社交障礙、內向型人格等字眼好像近幾年經常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所以,「社恐」的你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01 個性特徵的缺憾

他們大都是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且敏感的。長期處於壓抑的情緒狀態下,就會缺乏自信,越來越脆弱。

這種性格特徵除了遺傳因素,還與個人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意與人交往,恰恰相反,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渴望著與人交流,但他們做不到。

我大學就認識過這麼一個女孩兒。

私下裡熱情開朗,平時交流都沒有任何問題,但她一旦站上講臺,從她踏上那層臺階開始,就發抖,打嗝,甚至於聲音顫抖,最終扔下稿件,跑下臺就開始狂哭。

那會兒我們好像都無法理解,問她她也只是一直搖頭,說她控制不了自己。但其實我們心裡都明白,她為了這個上臺的機會準備了多久,她有多努力想要克服自己,但遺憾的是,她攥著稿件,才剛剛站住兩分鐘,就已經想落荒而逃。

02 錯誤的自我認知

當他們出現在社交場合時,會不自覺地認為周圍所有人都在關注著自己,自己的膽小羞怯坦露無疑,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社恐人群的自我評估是存在一定問題的,他們常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誇大了自己的重要性,沒有信心去處理原本能夠解決的事情。

比如,多年後依舊能夠記得自己過往在公眾場合發生的糗事,並且執著的認為別人也記得。

03 社交能力的缺乏

很多人在熟悉的人面前能夠侃侃而談,瀟灑自如,但一旦到了公眾場合,就會口誤不斷,吞吞吐吐,越緊張錯得越多。

他們不能合適地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被他人誤解,從而十分懊悔、不愉快。久而久之,就抱著「少說少錯,多說多錯」的態度,閉口不言,甚至迴避。從而漸漸喪失人際交往的勇氣和興趣。

#社恐熬過的24小時...

@仁愛星球,lea

「社恐真的沒救了,聽到領導微信語音叫我去辦公室一趟,心裡只想著我又做錯了啥,為什麼叫我過去,糾結了五分鐘終於回了一句好的。他接著又說,來主任辦公室吃下午茶,就差你一個了,走過去一看發現已經坐滿了,正齊刷刷的盯著我呢,窒息了。」

@務實家星球,阿毛

「小時候每逢節假日,家裡親戚必然是坐的滿滿當當,那會兒就不愛跟客人打招呼,迎來送往的,因為我不開口叫人沒少挨罵。

畢業後第一次回家,我爸同事來家裡拜年,客人剛坐下,正當我面露難色,不想叫人,又怕被逼著說客套話的時候,我爸邊穿系圍裙邊和他們說,閨女扁桃體發炎說不出來話了,溫差太大到家就病了」

@元氣才子星球,文文

「我們公司福利待遇是真的好,集體生日會、雙周小組團建、每月大部門團建,這對我來說堪比『當眾處刑』。

但一想到我要和那群互不相識的同事一起唱生日歌我就滿臉漲紅,甚至想在工位旁邊豎起大立牌——不宜交流」

@溫暖甜心星球,kiki

「整個大學,我最不想去的就是開水房,我拎著大空桶排在門口。這會兒就準能碰到半熟不熟的隔壁寢同學,再加上校某團只搭訕過兩次的帥氣學長。

你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深藍色涼拖,還有差點伸出拖鞋外,兩個星期沒修剪過的腳趾甲,心裡只想:我不看你們,你們一定也別看見我」

《進擊的心智》將不善社交的人分成了三種類型

他們看上去都喜歡獨自一人呆著,不擅長社交。其實呢,他們反而比其他人更想融入團體,但卻又難與周圍人打成一片。

01 內向型人格

這一類人相當於「高敏感」類人群,他們走近人群就會感覺害羞、忸怩;熱鬧的社交場合往往會使他們心力交瘁。

他們討厭去人多的地方,也害怕參加聚會。他們過度擔心自己在人群中被動接受各種評價,害怕自己的表現不好。

可是,他們一旦克服恐懼,依然能夠展現出色的社交能力。阻礙他們社交的,並非能力,而是內心深處的恐懼。

02 冷漠型人格

他們通常以自我為中心,這一類人,往往存在「自戀」的人格特點。

也許,他們偶爾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會使周圍人厭惡,但這種人依然擁有察言觀色的能力。他們能夠準確感受到周圍人的所思所想,準備把握人們的情緒。所以說,他們不是不擅長社交,而是不屑於社交而已。

03 尷尬型人格

他們也許性格外向,也渴望擁有更多朋友。但他們卻時常領悟錯別人的意圖,更無法準確捕捉到對方臉上的微妙表情。

儘管,他們十分努力渴望與人友好相處,可他的社交能力卻十分有限,經常遭遇別人的誤解,也很難融入群體之中。面對別人的社交信號,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付,經常在人多的場合不知所措。

「越是孤獨的人,越難適應社會的潮流。孤獨在他們周圍蔓延,如同黴菌或苔蘚,阻隔了交往的可能,無論這些人本身是多麼渴望與他人接觸,孤獨感會逐漸積累,自我延伸,永不止息。」

01 不猜測他人心理

總認為他們像自己一樣看不起自己,也不需要生搬硬套的往自己身上貼標籤,亂給自己下結論;

02 不預測事情發展

在事情尚未開始之前,就已經開始擔心最糟的情況的發生,還沒出事,就已經開始產生焦慮的情緒

03 不小題大做

過於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負性評價而導致的不良情緒放大化,這時就會覺得自己要完蛋了,無藥可救了

04 不將自己對號入座

過於看重他人的目光,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被關注著。當出現類似這樣的消極情緒時,大家可以嘗試思考,自己真的沒有信心解決問題嗎?多問問自己,多給自己自信的理由。

但是,話說回來,

社恐就一定要改變嗎?

除開這些,它好像又讓我們能有更多時間與自己呆在一起,可以專注思考一件事,讀一本書,畫一幅畫。

這個「天然過濾器」過濾了身邊大部分無用社交,讓生活精簡,變得舒適。

一個人就是一個微型的宇宙,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了解一個人,了解我們自己,也同樣是在了解整個宇宙。在自己的宇宙中,任意填滿屬於自己的色彩,那才是真的。

雖然你不能改變這個特質本身,但你可以更好的適應它。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Soul星人類觀察室

專注時下年輕人 情感 | 社交 | 心理 話題

願你的世界總有溫暖相伴

相關焦點

  • 女子因討厭和人打招呼,裝瞎28年,網友:奧斯卡欠她一個小金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多少人因為看不到這個美麗的世界而終身遺憾,但是,西班牙一位叫Carmen的女子,為了不和人們打招呼,裝瞎28年,不少網友看到後直言:奧斯卡欠他一個小金人。據說在28年前,Carmen做了一次眼睛手術,手術過後,她便告訴她的家人,自己手術失敗了,從那之後,她便裝作和真的瞎子一樣,凡事都需要人的照顧,出門還會帶上導盲杖,她的丈夫對她也是悉心的照料,政府也會給他發放一定的補助補貼但是慢慢的家人們發現,Carmen每次出門都化著精緻的妝容,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Carmen居然會看電視
  • 學會禮貌地打招呼,是自我修養的一種體現
    尤其在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如果你仍然把手放在口袋裡,對方會覺得你玩世不恭,或者高傲自大,不把他放在眼裡。不注意這樣的細節,就會給別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定要記住:不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下,和別人打招呼時都不能忽略這一細節。
  • 比起和女神共進晚餐,90後寧願蹲在馬桶上吃飯
    為了避免尷尬,我微信採訪了公司十幾位同事。發現大家社恐的等級,一個比一個高。比如蹲在衛生間十幾分鐘,只為等洗手臺的同事先走。這只是初級。更高級的人,為了不在電梯間和同事度過尷尬的幾十秒。硬生生地爬了16層樓梯。
  • 當代「社恐青年」圖鑑,看看你中了幾條?
    看到30米開外有不太熟的人,會立馬低頭看手機,或是轉彎繞開,避免任何 eye contact。為避免和理髮師說話,我甚至學會了自己剪頭髮。能打文字,絕不打電話。能打電話,絕不見面。如果有必須打電話才能溝通好的事情,會先在紙上打一遍草稿。
  • 社恐之歌?這裡是社恐之國
    社交恐懼,簡稱社恐,社恐之歌裡描繪的種種讓人尷尬得手無處安放, 腳趾在地面摳出三室一廳的場面, 正是我們生活中
  • 論一臺合資品牌明星車型的"自我修養"
    說起演員的自我修養,大多數人想起來的並不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寫的《演員的自我修養》,而是星爺的《喜劇之王》。星爺在那部帶有強烈自傳意味的電影中,懷揣一本《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走上一條不平凡的演員之路。
  • 論一臺合資品牌明星車型的"自我修養"_易車網
    說起演員的自我修養,大多數人想起來的並不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寫的《演員的自我修養》,而是星爺的《喜劇之王》。星爺在那部帶有強烈自傳意味的電影中,懷揣一本《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走上一條不平凡的演員之路。
  • 《裝臺》張嘉譯:論頂流男星的自我修養
    最近,由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裝臺》這部劇正在熱播,也有著很好的收視率。這並不是張嘉譯和閆妮的第一次合作了,之前二人就曾合作過多部影視劇。每次看到二人同框的時候,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太多的驚喜。在娛樂圈裡邊,確實有著不少的星二代,即便是憑藉著父母的名氣,就可以很快在圈內爆紅。
  • 自嘲中帶著一絲絲大英日不落的驕傲,這裡是「社恐星人」雷區手冊
    每天都自我感覺那麼好,你不覺得無聊嗎?本書是「社恐星人」的雷區說明書,超400萬英國人淚贊的「自黑」大全。好了,這裡是社恐的國度,看完以後請您快走。說實話,在翻開這本《大英煩事多》之前,我只是把自己在社交困擾簡單歸結為「內向」,可見就如同金錢可以給很多故事背鍋一樣,內向一樣也可以為很多事情開脫。
  • 《備胎的自我修養日記》益智解謎微信小遊戲
    俗話說的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當遇見美好心儀的女子時每個男人都有蠢蠢欲動的小心思,可是當感覺自身條件不夠優秀配不上佳人的時候,在感情方面就變得卑微起來,在網絡上俗稱「備胎」或者難聽一點叫做「舔狗」,今天介紹的《備胎的自我修養日記》就是這樣一款暗戳戳追求女神的益智類微信小遊戲,設計挺有趣的不妨試試看。
  • IP周推薦|《女保鏢的自我修養》:女王大人,做我的貼身保鏢吧!
    2017年,由同名漫畫改編的愛情喜劇《大力女子都奉順》在韓國JTBC電視臺播出,這部集幻想、喜劇和動作於一身的電視劇,每一集都在更新最高收視率,最後更是改寫了JTBC電視劇新歷史。本期將推薦一部都市言情作品《女保鏢的自我修養》:人颯專業武力高,這樣的女保鏢哪裡找?
  • 志願者的自我修養!
    志願者的自我修養  說起志願者,大家都知道他們有統一的制服馬甲。  不過,你們知道志願者上崗前需要做什麼,工作的時候又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嗎?春運志願者的標配裝束主要是一頂帽子,志願馬甲和禮儀帶。衣領也要整理好。在走出大本營之前,一定要確保裝備齊全。校徽應佩戴在衣服左方圖案下方。如果有團徽,應該戴在衣服左方圖案上方。
  • 90後的社恐「絕症」,其實是從小落下的病根兒
    不會面試、不會吵架、不會當眾自我介紹、不會拒絕、不會討價還價……或許網友們自己也數不清,這是被發現的第多少種「不會」,背後是社恐心理在作祟。例如不習慣當眾自我介紹、為出錯的朱丹尷尬,其實都指向了這屆年輕人對「身處聚光燈」的拒絕,許多人都不喜歡成為眾人關注焦點時的狀態。而最後,社恐的表現之三,或許是「不必要」的心態。
  • 原來,社恐的人內心都有這樣的「小劇場」
    是社恐無疑了。茉莉的困擾,對那些有害羞與社交焦慮的人來說非常普遍。他們會受趨向-迴避型衝突的困擾——內心非常渴望與別人交往,卻因擔心別人對自己做出負面批評而迴避社交活動。社恐的人究竟在想什麼?害羞與社交焦慮的人,經常對自己、對他人有不良認知。害羞的人傾向於自責,給自己貼標籤,認為自己有問題。
  • 芬蘭人到底有多社恐?看完你就知道了...
    旅行攻略遊樂場的碰碰車相信大家都玩兒過一通操作猛如虎完美的釋放所有壓力然而,最近卻看到了這樣場景玩兒個碰碰車跟開車繞個大轉盤似的所有車輛同一個方向並且保持距離當小編想要在網上尋找答案時身邊的同事看了一眼說:這絕對是社恐的芬蘭人
  • 芬蘭式的社恐是否會發生在中國?
    當下是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個平凡的普通人都有自己發聲的平臺,畢竟誰還沒有個朋友圈呢,但這個時代,疲於社會交際,人際關係的人也很多,有些人甚至害怕面對社交,有個很流行的詞,社交恐懼症,就是說這個的。
  • 長知識,論一個大豬蹄子和大豬肘子的自我修養
    今天大家就跟小編來好好了解一下大豬蹄子和醬肘子的自我修養吧。大豬蹄子也,男人也。本以富含膠原蛋白而為女生喜愛,但又因油膩有加所不欲。喻比那些追女朋友時殷勤備至,追到後就立馬態度反轉的男生。所以小編竊以為:與人交,必發乎情,止乎禮,信則義至,疑則遠之。畢竟人生苦短,遇到即為緣分,何必為這些大豬肘子的人情世故徒作苦惱糾結吶!
  • 童年回憶:一個野孩子的自我修養
    作者 |天明書店-店主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作為一個合格的野孩子,一定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但感受不到危險來源和方向,它不會逃,只會安靜的像個玩具。竹竿靜靜地浮在水面,刺尖指向青蛙,緩緩分開水波向其靠近。動作一定要輕,眼睛死盯著不安的青蛙、不要眨眼,緩緩移動刺槍,要穩住!屏住呼吸、緩慢靠近、近了、更近了、青蛙兩個鼓鼓的眼鏡似乎轉動了一下,它想跑!手臂用力,刺!青蛙猛地一跳!長杆驀然斜飛水面,扎到了!青蛙在鋼刺上猛烈掙扎。
  • 論一個發電行業人的自我修養
    時刻牢記一個發電行業人的自我修養的老道,趕緊細讀了三遍。讀綱領文件這麼枯燥的事情,又怎敢煩勞各位看官大人,於是乎老道只挑其中的重點內容,作了個針對電力行業人的簡易版本,如下:(此處刪去兩萬字。)先給後排的朋友解釋一下何謂」五年計劃」  - 這個五年計劃(The Five-Year Plan),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綱要。
  • 高級引航員的 自我修養
    高級引航員的 自我修養時間:2016-07-27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龔仁智 引航員是高危行業,現今中國不到2000人可以勝任。  跟世界大部分國家一樣,中國也實施強制引航,外籍船舶不得自行進出港或在港內航行、移泊,必須由引航員代表船長操縱船舶、實施引航。引航代表國家主權,引航員代表國家的引航實力。優秀的引航員需要有極高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