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博物館這5件借展珍寶究竟為何「提前」撤離?

2020-12-13 中國創氪網

「為期3個月的展覽,現在才過了1個月,幾件重磅書畫展品就要撤展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11月18日,鄭州市民朱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開封市博物館正在進行的《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幾件「C位」展品突然撤展,其中包括張擇端、蘇漢臣的名畫和宋徽宗的真跡等。「正準備帶家人去開開眼界,沒想到就這樣錯過了。」朱先生說。

▲宋徽宗《敕蔡行卷》在開封市博物館的展出照

到底怎麼回事?

記者查閱開封市博物館官網相關信息發現,《風·雅宋——宋代文物展》於2020年10月17日開幕,總計展出來自河南、陝西、浙江、江西、遼寧、天津6省市13家博物館、考古院的精美宋代文物300餘件。在展覽時長介紹中,明確註明展期為3個月。此外,開封市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也在10月發布的多篇信息中提到展期為3個月。

不過,11月17日,博物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條關於《風·雅宋——宋代文物展》書畫類等文物撤展的通知。通知中說,本次展出的書畫類文物,因文物保存的特殊性,將於本月18日撤展,共計4件,包括張擇端的《金明池爭標圖》、宋徽宗的《敕蔡行卷》、蘇漢臣的《嬰戲圖》、于非闇的《摹瑞鶴圖》。此外,參展的南宋玉壺冰琴也將於18日撤展。此次展覽的其他文物正常展出。

▲開封市博物館官方網站截圖

那麼,這5件借展珍寶究竟為何「提前」撤離?大河報記者電話聯繫了開封市博物館,保管部的工作人員回答了記者的疑問。

「書畫展覽有特殊性,展期短,在開展前應該對觀眾說明,也是疏忽了這一點。」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幅堪稱絕世珍寶的宋代書畫是第一次來開封,都是從國內其他博物館借展而來,其中,《金明池爭標圖》和《嬰戲圖》是天津市博物館的館藏,《蔡行勅》卷和《瑞鶴圖》卷則是遼寧省博物館的館藏,按照國內博物館借展慣例,紙質類文物不能借展超過一個月,到期要還回去。還回去後,還要在庫房存放至少2年以上,充分「休養生息」後才能重新展出。

「古代書畫等紙質文物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借展、運輸、展出的過程中會受到氣溫溼度變化以及光照氣體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影響文物壽命,因此紙質文物的展出頻率和時間有嚴格的限制。2015年故宮展出的《清明上河圖》也是一樣,展出後需要回庫房『休養』三年才能再展。」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至於即將送回的南宋玉壺冰琴,據悉,開封市博物館從天津市博物館借了兩張宋畫和一張古琴,當時應天津市博物館的要求將琴與畫一併送回,所以也把古琴一併撤展了。

▲宋 蘇漢臣 《嬰戲圖》天津市博物館藏

▲于非闇摹趙佶《瑞鶴圖》卷 遼寧省博物館藏

▲北宋 《金明池爭標圖》 天津博物館藏

相關焦點

  • 徽宗真跡等珍寶提前撤展?開封市博物館回應:古代書畫有保存特殊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弋 「為期3個月的展覽,現在才過了1個月,幾件重磅書畫展品就要撤展了,究竟是怎麼回事?」11月18日,鄭州市民朱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開封市博物館正在進行的《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幾件「C位」展品突然撤展,其中包括張擇端、蘇漢臣的名畫和宋徽宗的真跡等。「正準備帶家人去開開眼界,沒想到就這樣錯過了。」朱先生說。
  • 日本博物館收藏4件中國珍寶,這件起初被認為是邪物,現後悔不已
    日本博物館收藏4件中國珍寶,這件起初被認為是邪物,現後悔不已文/樓主侃歷史咱們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在這歲月的長河中,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這些東西都是中華藝術的瑰寶,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很多文物因為不法分子的盜掘、人為的損毀、侵略者的掠奪,都已經「香消玉殞」,這是所有國人的悲哀,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看看,被日本博物館收藏的4件中國珍寶,其中有一件起初被認為是邪物,現在後悔不已啊!
  • 臺北藏顏真卿《祭侄文稿》借展日本合適嗎?
    澎湃新聞就這些話題採訪了多位博物館專業人士及文博專家,他們都認可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這一策展,「東京向臺北故宮借展其實是正常的文化交流,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些年一直策劃系列中國古代書法大展,從中可以見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與喜愛。」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凌利中今天說:「博物館館際之間互通有無借展很正常,希望《祭侄文稿》有一天能到上博展出。」
  • 借展東京 「臺北故宮」字小到不行
    臺北故宮「國寶」《祭侄文稿》赴日展出,被「立委」踢爆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文宣品,對藏品來自臺北標示不夠醒目;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響應,「懂的人都知道顏真卿的真跡在臺北」,陳其南並表示,借展的宣傳不可能約束對方到這麼細。東博公關電話受訪時表示,所有廣告文宣品都印有「臺北故宮博物院」,事前都給臺北故宮方面確認過。    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昨日審查臺北故宮2019年預算。
  • 助力二青·體育記憶——山西省體育博物館舉辦接受捐贈借展暨證書...
    2019年5月18日是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山西省體育博物館舉辦「助力二青·體育記憶——接受捐贈借展及證書頒發儀式」。儀式上,二青會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蘇亞君向山西體育博物館捐贈個人作品《浪淘沙·二青會聖火書法長捲軸》,文化名人王修築捐贈原創作品《射禮·定四方令書法長捲軸》。薛利生、張杰、王志偉、張文生等也同時向博物館捐贈了珍貴展品。據了解,山西省體育博物館目前共收到捐贈品1000餘件,借展藏品50件。
  • 大英博物館珍藏的3件中國國寶,最後一件更是珍寶中的珍寶
    大英博物館珍藏的3件中國國寶,最後一件更是珍寶中的珍寶在英國倫敦的大羅素廣場上有一個雄偉的建築,它建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英國博物館中最出名最出色的展館,並不是英國自身歷史文化的展館,而是埃及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等其他國家文化的展館。究其原因還是要追溯到大英博物館設立之初。大英博物館最是一個在殖民時代發展起來的博物館,其很多的藏品都是在他們殖民時期,從殖民國家所掠奪來的。這也是其博物館內容多樣性的根源。
  • 致敬:開封市紅豹救援隊向開封市博物館捐贈抗擊疫情見證物
    2020年6月17日上午,開封市紅豹救援隊將抗擊疫情的見證物送至開封市博物館包公湖館區,並進行捐贈交接。開封市紅豹救援隊是一支在應急管理局監管下的民間志願救援力量,疫情伊始就主動開展防疫消殺,真正的做到了疫情就是命令。他們以最快的反應速度投入到消殺一線,進機關單位、生活社區、城市的大街小巷、村莊、學校、火車站,對100多個場所進行消殺。
  • 開封市博物館,我的匆忙之行
    每到一座城市,如果有空,我還是很願意去博物館裡轉轉的。因為一般城市的博物館,都是免費的,而且裡面古董多。尤其觀看的人,不用風吹日曬,在裡面安安靜靜地看就好,也是旅途中間的一個調劑。而且,博物館的開放時間,都是開門晚,關門早,不像旅遊景區,一進去,不到晚上八九點,是不會閉園的。
  • 《祭侄文稿》《五馬圖》亮相東京,臺北故宮稱借展合法合規
    顏真卿《祭侄文稿》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有專門設置的區域進行展示  樂震文 圖此前臺灣地區媒體報導稱,由於借展的顏真卿《祭侄文稿》十分貴重,讓公眾質疑這一赴日展出是否符合程序,並稱「臺北故宮對日本真的太大方了」,且有觀點認為這一書法名跡會遭到破壞。
  • 「北京故宮博物院200件珍寶展」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北京故宮博物院200件珍寶展」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2日清晨,珍寶展尚未開幕就有720多名來自日本各地的觀眾慕名而來,排隊等候入場。43歲的伊東芳華女士曾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2日一大早就從秋田市乘車趕到東京觀展。
  • 荷蘭一博物館借展的梵谷畫作被盜 警方已展開調查
    3月30日,荷蘭一家博物館表示,該館夜間遭人闖入,從其他博物館借展的梵谷畫作被盜。據悉,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該博物館現在正處於關閉狀態。目前,警方正在調查這起盜竊案。中新網報導,位於阿姆斯特丹東部的辛格·拉倫博物館表示,當地時間30日凌晨,荷蘭畫家梵谷的畫作《春天花園》被盜。博物館館長埃弗特·范·奧斯表示,博物館對這幅畫被盜感到「憤怒、震驚和悲傷」。 報導稱,這件作品是由荷蘭北部城市格羅寧根的格羅寧格博物館(GroningerMuseum)借出,目前尚不清楚它的價值。
  • 開封市博物館 承載八朝古都的厚重與華彩
    在河南省開封市中心商務區,有一座宋代風格的建築,四周較低的房屋擁簇著中央高聳的殿閣,整體呈現為象徵外城、裡城、皇城的「三重城」格局——這就是開封市博物館新館。  開封市博物館初建並開放於1962年,1988年在開封市包公湖畔擴建,2018年3月新館建成開放。
  • 116件故宮珍寶亮相剋裡姆林宮博物館
    「繁盛的中國18世紀」故宮珍寶展,1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克裡姆林宮博物館正式開展,吸引俄羅斯民眾前來觀展。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116件展品,其中包括清代乾隆時期皇室的服飾、畫像以及壽禮和御用器具等。
  • 荊州這件珍寶入選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在參觀精品文物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淵藪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 開封市博物館閉館公告
    閉館公告 春節將至,為了更好得滿足廣大觀眾的參觀需求,開封市博物館將於2019年1月22日(周二)至1月24日(周四)閉館3日,進行全面場館設施維護。請廣大遊客合理安排參觀時間,臨時閉館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 法門寺地宮中的珍寶盤點,尤其不能錯過這三件聖物
    很少有人會深度介紹法門寺的珍寶文物。今天我專門給大家介紹一下法門寺那些重要的文物。法門寺景區由管委會統一管理,但其實內部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老寺院,主要看點是佛塔和地宮,當年正是在地宮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但是老寺院面積很小,不利於文物展示,因此在老寺院旁邊修建了珍寶館,是一個國家二級博物館。
  • 「黨旗熠熠 汴地春暉 」——開封抗疫圖卷展在開封市博物館開展
    為了展現開封市各行各業共克時艱、齊心抗疫的生動事跡,作為收藏與見證歷史的文博單位,6月30日,由開封市博物館主辦,開封市人民醫院,開封市中心醫院,河南大學醫學院,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封市中醫院,開封市第六人民醫院,開封市兒童醫院等23家醫院、學校、社區共同協辦的「黨旗熠熠 汴地春暉 」——開封抗疫圖卷展,在中意湖館區
  • 雲南省博物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 展出文物154件
    戰國時期的牛虎銅案、西漢時期的鎏金騎士、宋代純金鑄造的佛像、現今存世不足10件的北宋名家郭熙作品之一的《溪山行旅圖軸》,還有黃公望、唐伯虎等名家真跡等館藏文物……12月1日至28日,雲南省博物館適逢建館60周年之際,推出「春秋——慶祝雲南省博物館建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展出文物達154件,其中涵蓋青銅器、民族文物、宗教文物、陶瓷器
  • 斯洛維尼亞珍寶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展出
    三秦都市報-三期網訊 近日,為期六個月的《歐洲十字路口的印記————斯洛維尼亞珍寶展》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開展。據悉,這是斯洛維尼亞珍寶第一次來到中國展出。
  • 組圖:江蘇9件珍寶文物禁止出境展覽
    記者了解到,三批共195件(組)禁出境文物中,江蘇有11件(組)「詳見表一」,目前分別存放在南京博物院(3件),南京市博物館(2件),南京大學(1件),蘇州博物館(2件),揚州博物館(2件),鎮江博物館(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