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陝西寶雞的法門寺因為珍藏著釋迦摩尼佛骨舍利,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寺院。
介紹法門寺的文章很多,一般的都是給大家回顧法門寺的千年輝煌歷程,或者從景區攻略的角度,給大家介紹老寺院、新的合十舍利塔等旅遊信息。很少有人會深度介紹法門寺的珍寶文物。今天我專門給大家介紹一下法門寺那些重要的文物。
法門寺景區由管委會統一管理,但其實內部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老寺院,主要看點是佛塔和地宮,當年正是在地宮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但是老寺院面積很小,不利於文物展示,因此在老寺院旁邊修建了珍寶館,是一個國家二級博物館。
還有一部分就是為了新建的合十舍利塔 ,是現代旅遊的產物。因為要打造5A景區,原有的老寺院規模是遠遠不夠的,空間承載量也有限。為了接待大量旅遊者,必須修建大規模的停車場、遊客中心等旅遊設施,所以在老寺院西邊新建了一部分,以合十舍利塔為標誌,面積比較大,接待遊客量也較多。
法門寺的珍寶,最重要的就是佛骨舍利,目前供奉在合十舍利塔。但是由於它太珍貴了,一般是看不到的。只有每月初一、十五(陰曆)和每周雙休日才開放。並且是很遠很遠瞻仰,所以我們普通旅遊者是拍不到照片的。
我們普通人可以參觀並拍照的,都在法門寺博物館。大家去參觀,一定要提前做功課,了解哪些文物比較重要,不要參觀完了回來才發現好多珍貴文物沒有拍上。
首先,法門寺的珍寶,有三件列入了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可以認為是最珍貴的。包括八重寶函、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銅浮屠。這三件一定要參觀,否則你就白跑一趟。整個陝西,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不過二十多件,法門寺就佔了3件。僅次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1.三大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
(1)八重寶函
八重寶函是整個地宮最重要的供奉物。它是唐懿宗賜贈的供奉釋迦摩尼舍利的一套金銀器。最外層是一個檀香木函,裡面套裝著三個銀寶函、兩個金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簷四門純金塔,函內盛放著一枚供奉舍利。
但因最外層為檀香木銀稜盝頂寶函出土時已殘朽,所以現在只能看到七個。
(2)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是佛教最具權威的法器,有股、環多少之分。《錫杖經》云:迦葉佛為二股十二環,地藏菩薩為二股六環、釋迦佛為四股十二環。這枚迎真身銀金花四股十二環錫杖,應屬釋迦佛所持,是等級最高的。
這枚大錫杖是唐代懿宗皇帝為迎送佛指舍利敕令工匠專門製作的。整體造型精美絕倫,古今罕見,比現藏日本正倉院被稱為錫杖之王的白銅頭錫杖等級更高,是獨一無二的世界錫杖之王。
(3)鎏金銅浮屠
浮屠是寶塔的意思。鎏金銅浮屠是一個銅鑄佛塔模型,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為唐代樓閣建築的典型代表。原置於地宮前室的阿育王塔內。
法門寺博物館的珍寶閣就是按照銅浮屠的外形設計的,是一座典型的仿唐建築。
除了禁止出境展覽的幾件文物,佛教相關的文物中還有很多精品。比如漢白玉阿育王塔,體高78釐米,由塔剎、塔蓋、塔身和塔座4部分組成。從雕刻手法及此器造型看,此塔是在盛唐時期雕造,而晚唐鹹通年間入藏佛指舍利時重新妝繪。
2.金銀器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組)金銀器,數量非常驚人。大家欣賞欣賞。
鎏金雙鳳銜綬帶御前賜銀方盒。
雙獅紋銀方盒。
香囊。
3.唐皇室秘色瓷系列
秘色瓷產于越窯,是一種青中泛湖綠的釉色,它是越窯青瓷中極為罕見的一種色調。據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所以秘色瓷身上有許多謎團。法門寺地宮出土了13件瓷器,有碗、盤、碟,器型較大而且規整,地宮內《物帳碑》明確記載它們為秘色瓷,至此,失傳千年的秘色瓷重見天日。
4.琉璃器
法門寺出土了一些唐代的琉璃器,根據鑑定,這些琉璃器是來自東羅馬地區。是當時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
放在今天,這就是個玻璃杯的感覺。但是1000多年前,可以想像一下它的珍貴。
5.絲綢
絲綢是中國的特產,唐代時候進入了成熟期。法門寺的絲綢品是歷代皇帝供奉。據地宮內《物帳碑》記載,地宮內有武則天、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昭儀、晉國夫人等皇室帝胄供奉的各類絲織物700餘件。包括綾、羅、綢、緞、錦、綺、絹、繡、紗、繪等30多種品類,堪稱唐代皇家的一座地下絲綢寶庫。
6.茶具
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茶具,向人們全面展示了從烘焙、研磨過篩、貯藏到烹煮、飲用等制茶工序及飲茶的全過程,生動地反映了一千年前唐代宮廷茶道的歷史風貌,為我們認識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關係提供了生動的實物資料,是不可多得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兼具的歷史藝術珍品。
法門寺珍寶文物數量之多,品類之盛、等級之高,是非常罕見的。參觀法門寺,一定不能錯過博物館,讓你全面了解法門寺歷史文化、佛教文化、唐密曼荼羅文化和法門寺大唐珍寶。
我是成英文,一個教旅遊的學大學老師,倡導有文化、有深度的旅遊生活方式。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平臺!
小編:維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