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與洛陽白馬寺同齡,地宮出土2499件珍寶,請餘秋雨題寫百字碑文

2021-01-10 世界旅行玩家

陝西寶雞法門寺,與河南洛陽白馬寺,都創建於東漢明帝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這兩座寺院同齡。像蘇州寒山寺,登封少林寺,還有杭州靈隱寺,都比這兩位晚了幾百年。圖中是法門寺文化景區。

法門寺旁邊新建了佛光大道,合十舍利塔,還有舍利塔廣場。到法門寺參觀的人,除了參觀這幾處,就是法門寺博物館了。圖中是佛光大道上的石刻,講述白馬馱經的故事。

法門寺,是關中塔廟始祖,最早叫做阿育王寺,後來改名成實道場,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間,才改名法門寺。法門寺之所以聞名全國,因為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它是先有舍利,再有木塔,然後因塔建寺。圖中是佛光大道上的觀音菩薩雕像。

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在阿育王統一印度後,分成了八萬四千份,送到世界各國。中國有19處,法門寺是第5處。所以公元68年,建了4層的舍利塔,在塔下地宮供奉指骨舍利。從木塔到磚塔,再到如今的合十舍利塔,規格越來越高了。圖中是合十舍利塔。

法門寺地宮中,一共發現了四枚舍利,第一枚,第二枚,第四枚,都是影骨,只有第三枚,是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是靈骨。1987年4月9日,地宮被打開,出土了2499件稀世珍寶。圖中是合十舍利塔下的轉經筒。

法門寺,廈門南普陀寺,還有無錫靈山勝境,很多寺院都可以品嘗到素齋。法門寺佛光閣也有素食餐廳,可以品嘗到廚師烹飪的佛家素食。圖中是法門寺素食餐廳,硬體設施媲美五星級餐廳了。

法門寺素食餐廳,食材有竹蓀,木耳,百合,黃花菜,蕨菜,香椿等,加上豆腐,麵筋,素油等,烹飪百多道菜品。這些菜不加佐料調色調味,以清淡為主,像淮揚菜。圖中是法門寺素食餐廳,有素炒螺螄粉,米飯等。其中過堂齋38元一位。

法門寺距離寶雞市90公裡,距離西安市110公裡,位於扶風縣城北10公裡的法門鎮。法門寺最大的看點,還是在法門寺博物館這邊,除了真身寶塔,地宮,還有2499件唐代文化寶藏。除了指骨舍利,還有武則天繡裙,鎏金銅浮屠,鎏金龜形銀盒等。圖中是法門寺山門廣場。

法門寺還請餘秋雨題寫了法門寺主碑的碑文,叫做《法門祈願》,一共100個字,洋洋灑灑,文採飛揚。除了看合十舍利塔景區,博物館,還有《法門往事》大型演出。遊玩法門寺,可以順道去武則天乾陵,李世民昭陵感受一下。圖中是法門寺門口的石碑,餘秋雨題寫的碑文。

相關焦點

  • 2499件稀世珍寶隱藏地宮1113年 躲過數次災難 陝西法門寺轟動世界
    這時,突然有人想起了千百年來,法門寺地宮藏有寶藏的傳說,難道傳說是真實的麼?莫非,法門寺塔下,果真藏有寶貝?莫非傳說中的佛骨舍利就埋藏於此?在挖掘出19級青石臺階後,人們發現了一道石門。石門門楣上有著兩隻活靈活現的朱雀圖案,這代表著是屬於唐代的地宮。考古隊員更是興奮不已。1987年4月9日,地宮第一道門被打開。
  • 法門寺,皇家寺廟,媲美洛陽白馬寺,佛指舍利是鎮寺之寶
    直到1987年,發掘地宮的時候,人們才知道了法門寺,藏了多少珍寶。法門寺珍寶裡,就有指骨舍利,而它是四萬八千份舍利中的一份。它是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後,將佛的舍利,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法門寺,一邊是新修建的佛光大道,合十舍利塔景區,一邊是法門寺博物館,有地宮,有珍寶閣,佛學院等。新修建的景區,面積很大,金碧輝煌的,看起來很氣派,很奢華,兩邊十八羅漢,還有文殊普賢各菩薩,最頂頭高大的合十舍利塔,耗資不菲。
  • 法門寺被稱「皇帝佛國」湧出2499件國寶,人稱關中「小故宮」
    也正是因為唐代地宮的存在,讓法門寺有了「皇帝佛國」的稱號。有人會好奇,這唐代地宮中到底有什麼?在修建寶塔的時候,地下出土了2499件大唐國寶,其中包含一枚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還有皇室的121件金銀器,2499件國寶都是稀世珍寶,保存完好程度十分罕見,因此讓法門寺有關中「小故宮」之稱。
  • 法門寺地宮中的珍寶盤點,尤其不能錯過這三件聖物
    很少有人會深度介紹法門寺的珍寶文物。今天我專門給大家介紹一下法門寺那些重要的文物。法門寺景區由管委會統一管理,但其實內部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老寺院,主要看點是佛塔和地宮,當年正是在地宮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但是老寺院面積很小,不利於文物展示,因此在老寺院旁邊修建了珍寶館,是一個國家二級博物館。
  • 東方慧光——法門寺地宮珍寶文物展
    觀眾在欣賞法門寺地宮珍寶    盛放二號舍利的唐鎏金雙鳳紋寶蓋銀棺佛教在線天津訊 8月30日,由陝西省文物局、天津市文化局主辦,天津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承辦的「東方慧光――法門寺地宮珍寶文物展」在天津正式開幕。
  • 陝西耗50億的「皇帝佛國」,湧出2499件國寶,人稱關中「小故宮」
    也正是因為唐代地宮的存在,讓法門寺有了「皇帝佛國」的稱號。有人會好奇,這唐代地宮中到底有什麼?在修建寶塔的時候,地下用處了2499件大唐的國寶,其中包含四個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還有皇室的121件經營期,2499件國寶都是稀世珍寶,保存完好程度十分罕見,因此讓法門寺有關中「小故宮」之稱。
  • 法門寺 地宮寶藏--精美圖集
    在進行地基清理中發現了塔下地宮,由此,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 被洛陽白馬寺稱作老家的禹州白馬寺,為何離奇消失?‖張延偉
    其實,在禹州市無梁鎮政府東北方向約2公裡的白馬寺村也曾有過一座「白馬寺」,雖然迄今為止能夠查詢到的關於它的資料信息少之又少,可是千百年來當地人口口相傳,再加上一些既有事實,足以證明歷史上這座寺院確確實實存在並輝煌過,還和洛陽白馬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黑洞暗藏古寺地宮,出土「七級浮屠」,考古家:內含佛祖舍利子
    何家村遺址被發現後,出土的文物雖多,但沒有關於佛教的文物,直到而這座古寺地宮被發現後;不僅出土了大量的稀世文物,而且不是唐代時期皇家文物便是當時的稀世珍寶。八寶重函這是因為唐代時期,皇室非常的看重法門寺,經常前往祭拜以及獎賞;不過對於佛家來說,這些珍寶都是沒有的,只能作為生活用品,隨著越來越多的獎賞,只能將這些皇家之物放進地宮中。
  • 揭秘慈寧宮大佛堂的2300件文物,是如何輾轉洛陽白馬寺落戶的?
    出洛陽東行公裡,有一座佛教名剎,這就是我國佛教的發祥地,被稱作「中國第一古剎」的洛陽白馬寺。白馬寺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是佛教入華後創立的第一座佛寺,距今有1900多年的悠久歷史。大雄殿內23尊佛教造像,連同天王殿正中雕龍木質佛龕中供奉的彌勒佛像共24尊造像,及佛食供物皆為1973年從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調入洛陽白馬寺的,是傳世極為精美的文物瑰寶。慈寧宮始建於明代嘉靖十五年,也就是1536年,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寧宮的興盛時期,當時的孝莊文皇后、孝聖憲皇后也在這裡居住過。
  • 神秘的秦始皇陵地宮之謎,裡面除了珍寶還有雜耍天團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銅加固基座,墓室裡面放滿了天下可以能想到的珍寶。墓室裡還注滿水銀,象徵江河湖海;墓頂鑲著夜明珠,象徵日月星辰;墓裡用魚油燃燈,以求長明不滅。始皇帝希望死後依然可以統治世界。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特殊。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 多個,範圍廣及56.25 平方公裡。
  • 洛陽白馬寺遊記
    爸爸提出說我們全家去洛陽白馬寺玩吧,我和媽媽都非常贊同。沒多久我們迅速準備好裝束,於是,爸爸便駕車帶著我們開始了洛陽的旅行了。在車裡,我們談笑風生。大約2小時的路程,到達了目的地:洛陽白馬寺。剛下車,我就被白馬寺門口那一家家的禮品店吸引了,我興奮的朝禮品店飛跑過去,我看著拿玩著那些琳琅滿目的一件件精美禮品,有音樂盒、有泥塑、有真絲絲巾、還有扇子……全部都是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唉!因為天氣炎熱,我挑選了一把粉紅色牡丹花的竹扇子,讓媽媽幫我買下了。這時爸爸走過來告訴我們門票買好了可以進白馬寺了。
  • 河北靜志寺地宮出土瓷器 ,真正的極品 !
    該公司當即報告了縣文物部門,定縣博物館遂於7月清理了這座塔基地宮,出土了大量珍寶。地宮坐北朝南,呈不規則的方形,東壁長2.2米,西壁長2.1米,北壁長2.17米。宮門為磚砌拱券式,門寬0.63米,門距東壁0.81米,距西壁0.76米。當初,宮門口外底部用磚平砌四層,上面立放一方形石板,直過券頂。塔基全高2.34米,牆高1.1米。
  • 法門寺地宮中的驚世寶藏 (完整版)
    當考古學家走進地宮時,首先看到的並不是佛指舍利,而是滿地的銅錢、金銀寶器和絲織衣物。據統計,除佛骨外,法門寺地宮還出土了以下文物:金銀器121件,琉璃器20件,瓷器17件,珠寶等400件(顆),石質文物12件,漆木器及雜件19項,絲織品及衣物700多件,以及數萬枚銅錢。
  • 河南洛陽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26年無解,美國為它特地租飛機
    雖然洛陽如今已經是一座非常現代的城市,但是洛陽人都知道只要動土施工就很容易發掘出古墓,裡面會出土很多珍寶,所以洛陽的博物館中自然有許多珍藏,其中鎮館之寶是一塊1955年出土的東漢石闢邪,它身高一米九,身長兩米九七,體重達到八噸,完全鎮得住場面。
  •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
    關於白馬寺名稱的由來,包括二層含義。其一,我國的第一座僧院為什麼取名「白馬」;其二為什麼叫「寺」。為什麼取名「白馬」?就目前所見資料而言,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為「白馬馱經」說。此說略謂:東漢時,明帝劉莊派人「西天取經」,因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回國都洛陽,故將所敕建之僧院命名為白馬寺。
  • 洛陽古建築白馬寺,原來名字是這樣來的?
    說道洛陽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牡丹,但是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在洛陽老城東邊十二公裡的地方還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古建築,叫做白馬寺,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好好的介紹一下這個名勝古蹟。關於白馬寺的建立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在東漢永平七年的時候,漢明帝晚上睡覺時忽然夢到了一個身高六丈,並且頭頂放著金光的人從西面來,第二天漢明帝將這件事情告訴臣子,之後就開始派人出使西域,拜佛求經。
  • 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座寺廟,它也位於古都洛陽,它就是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白馬寺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郊,離洛陽城區大約有12公裡之遙。白馬寺白馬寺還有若干「第一」:中國第一座古剎是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場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院;很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於白馬寺
  • 中國最奢華寺廟改造投資50億元,1900年歷史,地宮藏寶2000多件!
    目前為止,僅以寺院面積規模而論,它在國內可能是任何一處大型寺廟景區都無法達到的!其次是「深」。一般來說,參觀遊覽寺廟景區,從山門到廟門也就幾百米的距離。而法門寺卻有著一條長達1230米,寬度達到108米的佛光大道(Tips:如乘坐景區擺渡車可在售票處購買,往返30元/人),它寓意了從凡塵步入佛門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