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終證:打開法門寺地宮石門,滿室稀世珍寶,猶如夢回唐朝!

2020-12-15 一寸蟲奇聞

一:大唐盛世,流光溢彩又令人無限神往的時代。

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唐朝繁華一夢距今千年有餘,大唐盛世的點點餘暉也只能從詩詞和部分遺蹟中窺得一二,可以想像出當時華麗的光華凝結出盛唐怎樣的耀眼奪目!

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裡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這在當時是怎樣的一幅盛世景象!盛唐時期的中國,國富民強,經由長安直到地中海沿岸的絲綢之路,將燦爛的中華文明傳播四方,數以百計的國王、大使、商人、僧侶、匠人、胡姬都紛至沓來,在長安完成了經濟,文化,政治和民族交匯溝通。

而今天要講的就是有關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遺蹟——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的傳說

法門寺,別稱法雲寺,地處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據傳,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明帝十一年(68年),周魏以前原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

法門寺最著名的就是有關法門寺佛塔下方地宮供奉著的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的傳說。

在佛經上記載,阿育王於公元前3世紀已經統一印度,他統治的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歷史的最強帝國。他本人嗜殺成性,不信諸法。但是在戰爭結束後卻成為了最大的護法王,力推佛教。致力於將佛法傳播到世界各地。

他廣修寺院,指派僧侶編撰整理大量佛經,斥重金召集僧人到世界各地傳法傳教弘揚佛法,使佛教得到長足的發展,信眾日益壯大。

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做的最牛的一件事就是重新收集和劃分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然後由僧侶運送到各地安放供奉。傳說阿育王共建了84000座佛塔供奉真身舍利,其中有19顆舍利在東漢時傳入了中國,在漢桓帝的支持下,當時共興建了19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塔,其中一座寶塔就在法門寺中。當然這一切在發現法門寺地宮之前都只是傳說.

19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塔

三:法門寺地宮的初露真容

法門寺始興建於漢代,據傳說,法門寺寶塔原位置為唐代的四層木塔,後在明代關中大地震中坍塌了半邊塔。到了1981年有關部門準備修繕寶塔,但是塔裡全是土坯,把土坯保護起來是技術上的難題,所以決定把塔拆除重建。

但是誰都不會想到,因為這次修繕,一個塵封了千年的傳說揭開了它的面紗。

法門寺塔地基

1987年2月,施工人員在唐代塔基下開了一個十字口探方,下洛陽鏟檢查土層。結果鏟子下去了碰到了堅硬的物體,直接挖掘,看到了一塊雄獅浮雕大理石背板。

掀開石板出現了一個地洞,打燈照進去,無數珍寶!彷佛看到了整個盛唐的繁華!

珍寶實景

考古人員怕珍寶氧化和塌方馬上按照原樣掩埋了洞口,組織人員開始尋找真正的入口。經過尋找,考古人員發現塔基的正南面就是地宮的入口,入口前共建有二十級臺階。

臺階

最下方六級臺階灑滿了開元通寶。

撒滿開元通寶的臺階

走下地宮臺階的正門是一道上鎖石門,石門掛鎖,上方有朱雀圖案紋飾。

石門

石門上有一些密文,至今不得其意,應該為一段禁忌保護性咒語。

密文

隨後考古人員打開了鏽跡斑斑的鐵鎖。

石鎖

後方就是一段長長的甬道,地上鋪滿幾萬枚開元通寶,其中還有十三枚稀世珍寶開元通寶玳瑁幣。

開元通寶玳瑁幣。

而甬道的牆壁及頂面是有石板構成。由於明代那次大地震的原因,有的石板已經拱起,有的已經坍塌,結構已經十分不穩定,十分危險。所以考古隊員只能撤出,每次只有兩名隊員出入考古作業。

甬道

經過清理探索,發現甬道的盡頭是理石封門,封門由兩塊大理石碑組成。

第一塊石碑記載著阿育王將真身舍利護送道中國後,歷代中國皇帝尤其是唐代皇帝供奉舍利的真實盛景,它叫做《志文碑》第一塊碑上記載著供養佛舍利的寶物名稱、數量、供養人的姓名,叫《物帳碑》。《志文碑》和《物帳碑》的發現讓人們歡呼雀躍,因為已經傳說都是真的,法門寺地宮不但真實存在,裡面還有無數珍寶和釋迦牟尼佛的佛指舍利!

碑中對佛指舍利的描述原文:

「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跡,色白如玉,少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並不徹。」

《志文碑》

《物帳碑》局部

取走兩個石碑,裡面又呈現出一道石門,石門上刻著兩尊佛像,神採奕奕。正中還是有一把鐵鎖。

石門鐵鎖

取走兩個石碑,裡面又呈現出一道石門,石門上刻著兩尊佛像,神採奕奕。正中有一把鐵鎖。打開鐵索進入第二個石室。

這個石室中有一座上了顏色的漢白玉阿育王塔及石獅子,和第三道石門。

石門
阿育王塔

在阿育王塔裡,有一座尤為精美的鎏金銅浮屠,此浮屠不是盔甲,而是一座小寶塔。

鎏金銅浮屠

此間石室還發現了大量的唐代布匹絲綢和成衣,其中有一件竟是武則天穿過的石榴裙!

絲綢衣服
武則天石榴裙局部

來到第三道石門面前打開鐵鎖,進入石室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漢白玉靈帳。

漢白玉靈帳
漢白玉靈帳立面圖

漢白玉靈帳上方存放三件金絲袈裟和一雙金絲繡鞋,漢白玉靈帳後方發現了銀香爐,香爐左右有天王。香爐下方是一個破碎的檀木盒子,裡面裝滿了首次問世的秘色瓷容器。後方就看到了地宮最後一道石門,左右兩上門上各有天王像。

秘色瓷盒子
秘色瓷

在此間石室中還發現了10多件玻璃器皿,那個時代的玻璃器皿堪比金銀,屬於無價之寶。

玻璃器皿
玻璃器皿

這最後一個石室非常小,一共有三層寶物。第一層寶物琳琅滿目,極盡奢華。

第一層

第二層寶物

第二層

第三層寶物

第三層

石室的內部照片和整體的地宮的結構圖

內部圖
地宮剖面圖

展示部分發現的文物重器,裡面的寶物多到數不勝數。

寶物
寶物
寶物
錫杖
寶物

接著地宮內的無價之寶,佛骨舍利。工作人員在寶物堆中發現了一個絲綢質地的包裹,打開裡面,是一個大型寶函。足足有八層之多。史稱「八重寶函」。最外面的木質寶函已經腐爛,所以存世七重。

寶物

在第八層的寶函中發現了玉質仿佛骨舍利

玉質舍利

考古人員共在幾個石室中找到三枚玉質仿佛骨舍利,難道傳說真的只是傳說?考古人員沒有放棄。在清理最後一間石室的時候,發現有一處牆角的土有明顯鬆動,馬上挖掘,發現下面竟然有一個密龕!

秘龕剖面圖

在密龕裡,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絲綢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鐵函裡還有一個包裹,上面放著一大一小兩枚水晶球。包裹裡是一個釋迦牟尼佛鎏金盝頂銀函,再打開是一個檀木盒子。

水晶舍利

接著打開就能看見鑲嵌著兩塊寶石的水晶棺!水晶棺裡是一隻潔白溫潤的白玉棺!

寶函

白玉棺裡就是一枚真正的骨質舍利!找到了!世界上僅存的一枚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佛門至高無上的聖物至寶。這一天正好是1987年5月5日,農曆的四月初八,也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日。

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

真正的佛骨舍利!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將真正的佛骨舍利要藏匿的如此隱蔽呢?還要供奉三枚玉質的舍利擾亂發掘呢?因為「三武一宗」滅佛運動。唐武宗時期,國運衰敗,唐武宗把根源怪罪在興佛導致虧空,他在位六年的時間裡,共拆除5000所寺院,令三十萬萬僧眾還俗,佛像、佛經毀壞不勝枚舉。

武宗甚至要求法門寺交出佛指舍利,當著他的面砸碎。

那三枚玉制佛指舍利就是為護持真身舍利而製作的。法門寺地宮中的石碑上記載,當時法門寺一眾僧人冒著處死的危險上交了玉制舍利,在皇帝面前砸碎瞞天過海。真身佛指舍利被稱為「靈骨」,這三枚玉制舍利被稱為「影骨」,之前鐵盒裡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球則被稱為「感應舍利」。

至此,法門寺地宮千年傳說得以揭開真相,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真容震驚世人!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

心向靈山塔下修。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另外供奉著佛骨舍利的十八座寶塔也能解開自身的謎團吧!

相關焦點

  • 2499件稀世珍寶隱藏地宮1113年 躲過數次災難 陝西法門寺轟動世界
    這時,突然有人想起了千百年來,法門寺地宮藏有寶藏的傳說,難道傳說是真實的麼?莫非,法門寺塔下,果真藏有寶貝?莫非傳說中的佛骨舍利就埋藏於此?在挖掘出19級青石臺階後,人們發現了一道石門。石門門楣上有著兩隻活靈活現的朱雀圖案,這代表著是屬於唐代的地宮。考古隊員更是興奮不已。1987年4月9日,地宮第一道門被打開。
  • 法門寺地宮佛祖的真身舍利
    法門寺,在西安西面110千米的扶風縣內,塔在佛教中是珍藏舍利的標誌,法門寺塔就是一座佛教舍利塔,史籍中記載著法門寺塔下有地宮,裡面埋有釋迦摩尼的一節指骨舍利和無數珍寶。但後人一直無法判定這是真實的存在,還是虛幻的傳說。
  • 法門寺地宮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然而,幾天以後在塔基忙碌的士兵們發現了一個石砌的洞口,猶如張開的幽深喉嚨,可窺一條石板鋪就的階梯緩緩伸向漆黑的塔底。朱子橋聞訊後當即趕到塔下,他手持電筒深入塔底細細觀察,就見迎面一道石門,從那門縫朝裡窺望,隱約可見影影綽綽的黃斑,似有碩大的佛案支在裡面。他頓時明白了,那年唐僖宗敬奉的幾千件絕世珍寶和那護國真身舍利就在這道石門的後面,只要撬開來就會是一個驚世的發現。
  • 法門寺千年地宮開啟時考古人員看到了什麼,解密佛祖真身舍利挖掘內幕!
    ➤1987年,法門寺考古發掘現場雖然已經發現了法門寺地宮,但是根據考古工作的慣例,都是需要找到地宮入口才能發掘清理,1939年周塬上鄉民休憩法門寺塔的時候,發現的就是這個石板,把地宮看成一個房子的話  4月9日,在開啟石門之前,法門寺裡的和尚們走下臺階,來到石門之前誦經祈禱,很快石門打開,隧道出現在人們眼前,裡面是由石板拼接而成的通道,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很多地方已經變的不在牢靠堅固。  整個甬道中鋪滿了錢幣,傳說中的「金錢鋪道」在這裡成為了現實。
  • 法門寺地宮中的驚世寶藏 (完整版)
    法門寺因保存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享譽中外。法門寺的舍利在歷史上一直存在確切記載,是世界上唯一有清楚詳細脈絡可循、可以證明的真身舍利,並且由唐朝皇室長期供奉。這次考古發掘中,一共找到了四枚佛指骨舍利。
  • 東方慧光——法門寺地宮珍寶文物展
    觀眾在欣賞法門寺地宮珍寶    盛放二號舍利的唐鎏金雙鳳紋寶蓋銀棺佛教在線天津訊 8月30日,由陝西省文物局、天津市文化局主辦,天津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承辦的「東方慧光――法門寺地宮珍寶文物展」在天津正式開幕。
  • 法門寺地宮珍貴文物
    唐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通高23.5釐米 邊長20.2釐米 重2699克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後室出土法門寺博物館藏此為法門寺地宮出土八重寶函之第七重。唐 鎏金如意輪觀音盝頂純金寶函長、寬、高均13.5釐米 重973克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後室出土法門寺博物館藏此為法門寺地宮出土八重寶函之第四重。
  • 國博新展:唐代壁畫、法門寺地宮與何家村文物一一呈現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大唐風華」展覽昨天下午(9月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出陝西曆年出土的唐代文物精品近120件(套),包括舉世矚目的何家村窖藏和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這些展品現收藏於包括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門寺博物館等在內的陝西省內9家文博機構。展期持續至11月9日。
  • 法門寺地宮中的珍寶盤點,尤其不能錯過這三件聖物
    很多人都知道,陝西寶雞的法門寺因為珍藏著釋迦摩尼佛骨舍利,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介紹法門寺的文章很多,一般的都是給大家回顧法門寺的千年輝煌歷程,或者從景區攻略的角度,給大家介紹老寺院、新的合十舍利塔等旅遊信息。很少有人會深度介紹法門寺的珍寶文物。今天我專門給大家介紹一下法門寺那些重要的文物。
  • 它與洛陽白馬寺同齡,地宮出土2499件珍寶,請餘秋雨題寫百字碑文
    到法門寺參觀的人,除了參觀這幾處,就是法門寺博物館了。圖中是佛光大道上的石刻,講述白馬馱經的故事。法門寺,是關中塔廟始祖,最早叫做阿育王寺,後來改名成實道場,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間,才改名法門寺。法門寺之所以聞名全國,因為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它是先有舍利,再有木塔,然後因塔建寺。圖中是佛光大道上的觀音菩薩雕像。
  • 黑洞暗藏古寺地宮,出土「七級浮屠」,考古家:內含佛祖舍利子
    立馬便想到了關於法門寺的傳說。在歷史傳說中,法門寺有一地宮,地宮裡面圈都是歷代的金銀財寶,但有很多大青蛇盤踞,根本無法取出。法門寺皇家銀器文物經過研究,發現這黑洞下面真的隱藏一個巨大的地宮,考古家進入地宮後沒有發現傳說中的青蛇,但一個稀世寶藏就這麼被發現了。為何說法門寺地宮是一座寶藏呢?
  • 法門寺 地宮寶藏--精美圖集
    8月24日中午10時24分,一聲轟然巨響,法門寺明代八稜十三級磚塔半壁轟然坍塌了。1986年春天,政府開始拆除殘塔,同年12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決定重建法門寺真身寶塔。       在進行地基清理中發現了塔下地宮,由此,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
  • 法門寺,皇家寺廟,媲美洛陽白馬寺,佛指舍利是鎮寺之寶
    法門寺,皇家寺廟,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現在是國家5A旅遊景區。法門寺,在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法門寺歷史很悠久了,始建於公元68年,有1900多年歷史了。但是在佛塔倒塌之前,人們並不知道裡面有什麼,除了傳說中的指骨舍利外。直到1987年,發掘地宮的時候,人們才知道了法門寺,藏了多少珍寶。法門寺珍寶裡,就有指骨舍利,而它是四萬八千份舍利中的一份。
  • 世界第九大奇蹟法門寺,歷史歷歷在目
    實拍歷史悠久的法門寺,說起這座寺廟相信大家都特別熟悉一點也不陌生,他歷經千年,這座歷經歲月的寺廟被人們稱為世界上第九大奇蹟的寺廟,相信很多遊客也去旅行過,裡面各處都是歷史留下的足跡,都是歷史的見證,達1700多年歷史,真是一處歷經千年的地方,當小編第一次踏進法門寺遊玩時,裡面的建築構造真的獨一無二,特別精美,牆壁上的各種字跡也是特別精美,完美,寫的特別生動,在1987年5月重修法門寺時,考古學家在塔底意外發現保持完好的唐代地宮
  • 塵封千年的地宮,埋藏著震驚世界的盛唐寶藏
    考古人員最終認定,這是一座被毀寺廟的地宮,埋藏著諸多極為珍貴的盛唐文物。臨潼慶山寺的這次考古,發現了工藝精湛的金棺銀槨以及佛舍利,震驚世界。2年後,陝西扶風法門寺的地宮開啟,一批奪目的寶藏,如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的出土,再一次吸引了更多關注。
  • 法門寺文化景區遊覽攻略
    法門寺文化景區依託法門古寺而建,總佔地9平方公裡,位於陝西省風縣,東距西安市一百一十公裡,西距寶雞市九十公裡。法門寺文化景區是陝西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出的十大文化旅遊工程之一,是陝西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重大舉措。 法門寺文化景區,已成為繼兵馬俑之後的「陝西第二個文化符號」,「千載佛家聖地,萬世人文經典」的世界級文化景區。
  • 盛世佛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4枚舍利及寶函
    法門寺地宮的發現經過和雷峰塔地宮的發現類似,1981年8月24日,歷經372年的寶塔轟然倒塌,一塊巨大的漢白玉石板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挪開石板,手電筒往裡那麼一照,不得了,一片金碧輝煌。法門寺地宮就這樣被發現了。
  • 法門寺地宮文物展品在臺北歷史博物館開箱
    將參加「盛世皇朝秘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的珍貴文物唐智慧輪盝頂純金寶函(圖片來源:陝西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0月22日西安消息 日前,來自陝西法門寺地宮即將參加「盛世皇朝秘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的文物精品在臺北歷史博物館開箱。
  • 法門寺地宮文物空降深圳,快來看看吧!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王朝,中外文明交流頻繁,絲綢之路商貿往來興盛,民族融合加速發展,中國佛教進入全面繁榮時期,逐漸形成了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成實宗、密宗、禪宗、淨土宗等八大宗派。據法門寺博物館館長姜捷介紹,密教是以念誦陀羅尼咒語為特徵的佛教法門的通稱,密宗是密教體系中思想系統且有師資傳承的教派。唐以後逐漸失傳,其部分思想與修行方式則融入其他佛教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