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唐盛世,流光溢彩又令人無限神往的時代。
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唐朝繁華一夢距今千年有餘,大唐盛世的點點餘暉也只能從詩詞和部分遺蹟中窺得一二,可以想像出當時華麗的光華凝結出盛唐怎樣的耀眼奪目!
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裡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這在當時是怎樣的一幅盛世景象!盛唐時期的中國,國富民強,經由長安直到地中海沿岸的絲綢之路,將燦爛的中華文明傳播四方,數以百計的國王、大使、商人、僧侶、匠人、胡姬都紛至沓來,在長安完成了經濟,文化,政治和民族交匯溝通。
而今天要講的就是有關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遺蹟——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的傳說
法門寺,別稱法雲寺,地處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據傳,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明帝十一年(68年),周魏以前原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
法門寺最著名的就是有關法門寺佛塔下方地宮供奉著的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的傳說。
在佛經上記載,阿育王於公元前3世紀已經統一印度,他統治的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歷史的最強帝國。他本人嗜殺成性,不信諸法。但是在戰爭結束後卻成為了最大的護法王,力推佛教。致力於將佛法傳播到世界各地。
他廣修寺院,指派僧侶編撰整理大量佛經,斥重金召集僧人到世界各地傳法傳教弘揚佛法,使佛教得到長足的發展,信眾日益壯大。
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做的最牛的一件事就是重新收集和劃分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然後由僧侶運送到各地安放供奉。傳說阿育王共建了84000座佛塔供奉真身舍利,其中有19顆舍利在東漢時傳入了中國,在漢桓帝的支持下,當時共興建了19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塔,其中一座寶塔就在法門寺中。當然這一切在發現法門寺地宮之前都只是傳說.
三:法門寺地宮的初露真容
法門寺始興建於漢代,據傳說,法門寺寶塔原位置為唐代的四層木塔,後在明代關中大地震中坍塌了半邊塔。到了1981年有關部門準備修繕寶塔,但是塔裡全是土坯,把土坯保護起來是技術上的難題,所以決定把塔拆除重建。
但是誰都不會想到,因為這次修繕,一個塵封了千年的傳說揭開了它的面紗。
1987年2月,施工人員在唐代塔基下開了一個十字口探方,下洛陽鏟檢查土層。結果鏟子下去了碰到了堅硬的物體,直接挖掘,看到了一塊雄獅浮雕大理石背板。
掀開石板出現了一個地洞,打燈照進去,無數珍寶!彷佛看到了整個盛唐的繁華!
考古人員怕珍寶氧化和塌方馬上按照原樣掩埋了洞口,組織人員開始尋找真正的入口。經過尋找,考古人員發現塔基的正南面就是地宮的入口,入口前共建有二十級臺階。
最下方六級臺階灑滿了開元通寶。
走下地宮臺階的正門是一道上鎖石門,石門掛鎖,上方有朱雀圖案紋飾。
石門上有一些密文,至今不得其意,應該為一段禁忌保護性咒語。
隨後考古人員打開了鏽跡斑斑的鐵鎖。
後方就是一段長長的甬道,地上鋪滿幾萬枚開元通寶,其中還有十三枚稀世珍寶開元通寶玳瑁幣。
而甬道的牆壁及頂面是有石板構成。由於明代那次大地震的原因,有的石板已經拱起,有的已經坍塌,結構已經十分不穩定,十分危險。所以考古隊員只能撤出,每次只有兩名隊員出入考古作業。
經過清理探索,發現甬道的盡頭是理石封門,封門由兩塊大理石碑組成。
第一塊石碑記載著阿育王將真身舍利護送道中國後,歷代中國皇帝尤其是唐代皇帝供奉舍利的真實盛景,它叫做《志文碑》第一塊碑上記載著供養佛舍利的寶物名稱、數量、供養人的姓名,叫《物帳碑》。《志文碑》和《物帳碑》的發現讓人們歡呼雀躍,因為已經傳說都是真的,法門寺地宮不但真實存在,裡面還有無數珍寶和釋迦牟尼佛的佛指舍利!
碑中對佛指舍利的描述原文:
「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跡,色白如玉,少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並不徹。」
《志文碑》
《物帳碑》局部
取走兩個石碑,裡面又呈現出一道石門,石門上刻著兩尊佛像,神採奕奕。正中還是有一把鐵鎖。
取走兩個石碑,裡面又呈現出一道石門,石門上刻著兩尊佛像,神採奕奕。正中有一把鐵鎖。打開鐵索進入第二個石室。
這個石室中有一座上了顏色的漢白玉阿育王塔及石獅子,和第三道石門。
在阿育王塔裡,有一座尤為精美的鎏金銅浮屠,此浮屠不是盔甲,而是一座小寶塔。
此間石室還發現了大量的唐代布匹絲綢和成衣,其中有一件竟是武則天穿過的石榴裙!
來到第三道石門面前打開鐵鎖,進入石室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漢白玉靈帳。
漢白玉靈帳上方存放三件金絲袈裟和一雙金絲繡鞋,漢白玉靈帳後方發現了銀香爐,香爐左右有天王。香爐下方是一個破碎的檀木盒子,裡面裝滿了首次問世的秘色瓷容器。後方就看到了地宮最後一道石門,左右兩上門上各有天王像。
在此間石室中還發現了10多件玻璃器皿,那個時代的玻璃器皿堪比金銀,屬於無價之寶。
這最後一個石室非常小,一共有三層寶物。第一層寶物琳琅滿目,極盡奢華。
第二層寶物
第三層寶物
石室的內部照片和整體的地宮的結構圖
展示部分發現的文物重器,裡面的寶物多到數不勝數。
接著地宮內的無價之寶,佛骨舍利。工作人員在寶物堆中發現了一個絲綢質地的包裹,打開裡面,是一個大型寶函。足足有八層之多。史稱「八重寶函」。最外面的木質寶函已經腐爛,所以存世七重。
在第八層的寶函中發現了玉質仿佛骨舍利
考古人員共在幾個石室中找到三枚玉質仿佛骨舍利,難道傳說真的只是傳說?考古人員沒有放棄。在清理最後一間石室的時候,發現有一處牆角的土有明顯鬆動,馬上挖掘,發現下面竟然有一個密龕!
在密龕裡,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絲綢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鐵函裡還有一個包裹,上面放著一大一小兩枚水晶球。包裹裡是一個釋迦牟尼佛鎏金盝頂銀函,再打開是一個檀木盒子。
接著打開就能看見鑲嵌著兩塊寶石的水晶棺!水晶棺裡是一隻潔白溫潤的白玉棺!
白玉棺裡就是一枚真正的骨質舍利!找到了!世界上僅存的一枚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佛門至高無上的聖物至寶。這一天正好是1987年5月5日,農曆的四月初八,也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日。
真正的佛骨舍利!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將真正的佛骨舍利要藏匿的如此隱蔽呢?還要供奉三枚玉質的舍利擾亂發掘呢?因為「三武一宗」滅佛運動。唐武宗時期,國運衰敗,唐武宗把根源怪罪在興佛導致虧空,他在位六年的時間裡,共拆除5000所寺院,令三十萬萬僧眾還俗,佛像、佛經毀壞不勝枚舉。
武宗甚至要求法門寺交出佛指舍利,當著他的面砸碎。
那三枚玉制佛指舍利就是為護持真身舍利而製作的。法門寺地宮中的石碑上記載,當時法門寺一眾僧人冒著處死的危險上交了玉制舍利,在皇帝面前砸碎瞞天過海。真身佛指舍利被稱為「靈骨」,這三枚玉制舍利被稱為「影骨」,之前鐵盒裡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球則被稱為「感應舍利」。
至此,法門寺地宮千年傳說得以揭開真相,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真容震驚世人!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
心向靈山塔下修。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另外供奉著佛骨舍利的十八座寶塔也能解開自身的謎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