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推廣,鄭州二七區五裡堡退役軍人服務站如何營造「家的感覺」?

2021-01-10 騰訊網

來源: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河南鄭州二七區五裡堡退役軍人服務站越來越「火」了!不僅被人民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點讚報導,而且,這裡的工作經驗還被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全國推廣,作為鄭州市第一家掛牌成立的退役軍人服務站,這裡如何為退役軍人營造「家的感覺」!

12月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隨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組織的採訪團來到這裡,探訪二七區五裡堡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為「退役軍人之家」的幸福密碼。

「一切圍繞退役軍人轉」 努力打造暖心家園

24歲的退伍軍人楊朋朋說,在他需要尋找工作的人生關鍵節點,是這裡主動聯繫,牽線搭橋,幫他找到了月薪幾千元的工作;

65歲的退伍老兵劉建國說,在他的老父親突發重病的急難時刻,是這裡伸出援手,雪中送炭,為他送上了飽含深情的救助款;

27歲的退役軍人胡凱利說,在他退伍後滿腔激情自主創業的重要關頭,是這裡貼心服務,政策幫扶,讓他感受到打拼路上的溫暖幫助……

他們口中的「這裡」,就是鄭州二七區五裡堡退役軍人服務站。

位於金水河畔的二七區五裡堡退役軍人服務站,2019年4月份建成,面積2000平方米,是鄭州市第一家掛牌成立、運行的退役軍人服務站,建成後,這裡就成為了鄭州市街道級退役軍人服務站的「模板」。

「街道和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是服務保障體系的最末梢、也是最前沿。」據五裡堡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王彬介紹,五裡堡街道位於老城區,轄區有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4600餘人,駐軍單位5家,退役軍人多,駐軍多,還是紅色基因傳承地。

去年4月份,五裡堡街道率先在全市建立了街道和社區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堅持「一引領、兩創新、三融入」的工作模式,既:堅持黨建引領這面旗幟;創新服務形式,創新活動載體;把愛黨愛國融入退役軍人價值取向,把品牌打造融入服務項目,把就業創業融入精準幫扶。

王彬說,作為專為退役軍人提供服務的基層服務站,在組建伊始,就認真聽取了轄區部分退役軍人的許多建議,五裡堡街道黨工委研究認為,服務站既然是「退役軍人之家」,就必須營造「軍的氣質」「家的感覺」,「陣地怎麼建、工作怎麼幹,一切圍繞退役軍人轉」,努力將服務站打造成顏值高、有質感、更有熱度的暖心家園。

提供三大類36項菜單式服務 「雙擁共建」成效明顯

記者探訪發現,該退役軍人服務站從一樓到三樓,被打造成「一廳九室一平臺」功能多樣的集成式服務陣地:辦事服務大廳提供就業服務、法律援助、信息採集、志願者服務、綜合辦理等一站式服務;建立適應退役軍人需求的多功能活動室、懷舊角、志願者服務室、紅色書吧、書畫室、攝影室、法律援助室、心理諮詢室、檔案室;創建就業創業服務平臺。此外,還增設了理髮室、配餐室,就連三樓樓頂也被充分利用,建成了簡易的運動場……

「在這裡,我們為退役軍人搭建創業、救助、微心願三大服務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三大類、36項精準化、菜單式服務,讓退役軍人到這裡,活動有場所,訴求有渠道,解困有平臺,在這裡能找到家的溫暖。」王彬說,比如,組建「金牌律師顧問團」,開展法律諮詢、矛盾調解;「紅色書吧」配備黨史軍史等書籍3000餘本供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及子女免費借閱;收集匯總退役軍人技能信息,邀請相應企業專場定向招聘,等等。

據介紹,該服務站成立一年半來,服務對象已經擴展到「入伍、在伍、退伍」軍人,力爭實現讓現役軍人安心,讓退役軍人滿意,「雙擁共建」成效明顯。

一份成績單可見一斑:在服務退役軍人方面,一年多來,服務站已累計接待退役軍人800餘人次,解決合理訴求200餘件,化解多年信訪積案19件,幫助76名退役軍人實現就業,為489名退役軍人完成社保補繳。在服務現役軍人方面,每逢春節、八一和重要時間節點,全面走訪慰問駐軍單位;為4名立功受獎的現役軍人家庭送立功喜報;為100餘名軍人在子女入學、申請公租房等方面開通綠色通道。在開展活動方面,18個社區一年多來共計召開各類活動200餘場次,非常受歡迎,還選樹了6名「最美退役軍人」,在疫情防控中,102名退役軍人主動遞交「請戰書」,自發組建了「若有戰召必回」老兵志願服務隊,每個卡點上都有退役軍人黨員先鋒崗……

退役軍人服務站具體如何開展服務?細節之處見功底。

記者注意到,一樓大廳的牆上,懸掛著一張大表,上面除了五裡堡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的相關信息,還有轄區18個社區服務站點圖,站長、電話、地址等信息清清楚楚,方便有需要的退隱軍人查詢。

旁邊,是五裡堡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流程圖,「我們的服務站成立之初,沒有任何經驗可循,這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希望通過閉環管理,能夠更快、更好地幫助解決實際的困難和問題,工作中還形成了『街道吹哨、部門來報到』的聯席會議制度,幫助退役軍人化解了很多矛盾和問題。」

在這裡,服務站職責制度全部上牆,明確「不準說『我不知道』,必須在崗在行」等《十不準十必須》工作要求。按照老功臣、傷殘軍人、退休軍轉幹部等類別,為轄區4600餘名退役軍人建檔立卡、動態管理。

開展雙向志願服務 被溫暖也在傳遞溫暖

開展雙向志願服務,也是五裡堡退役軍人服務站的一大亮點,在這裡,一方面鼓勵社會力量為退役軍人提供暖心服務,讓尊崇軍人成為社會文化;另一方面,號召更多的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成為志願者,在回饋社會中提升價值感和使命感。

服務老兵暖軍心。18個社區立足實際,整合優勢資源,設立了「綠軍裝」、「白衣天使」等20個各具特色的志願服務項目,為退役軍人開展「送慰問、送祝福、送政策、送文化、送服務」等志願服務活動;將特色項目按照「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地點、所屬社區」分類梳理,匯總製圖,並在服務站公示,搭建起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平臺,退役軍人結合各自需求,可以到任何一個社區服務站享受特色服務。一年來,已為800餘名退役軍人、軍烈屬、優撫對象提供1000餘次暖心志願服務,營造了榮軍、崇軍的濃厚氛圍。

激發奉獻動力源。設立公益「互助銀行」和志願者愛心帳戶,將志願者服務時長以小時為單位記入個人愛心帳戶,每服務兩個小時積1分,個人存儲的積分值可以兌換相應的禮品或服務,通過「存入愛心,領取溫暖」的方式,激勵更多的退役軍人主動參與志願服務回饋社會。選樹典型強帶動。每月開展「講老兵故事 品紅色文化」主題活動,通過黨員群眾推薦、社區初篩、街道評議等層層評選,從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已選樹了6名「最美退役軍人」,以鮮活事例影響、鼓舞、帶動更多的退役軍人在服務社會中走在前,做表率。其中,賈福林老人已86歲高齡,參加過淮海戰役等重大戰役,多次立功受獎,退休後依舊關心街道發展,熱心公益事業;陳力同志是一名90後,退伍後積極自主創業,堅持到社區做志願服務,資助轄區貧困學生。

通過開展雙向志願服務,讓退役軍人被溫暖的同時,也在傳遞著溫暖,搭建平臺,讓更多「退伍不褪色」的退役軍人參與志願服務,也讓服務站成為新時代退役軍人的「出彩舞臺」。

比如,轄區退役老兵鄭海寧帶頭組建了平安巡邏隊,常年堅持在社區樓院巡邏,守護群眾安全;轄區傷殘軍人黨員張宇通過「紅色宣講團」,深入社區給孩子們宣講紅色故事……目前,已有20餘名退役軍人黨員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孩子王」,有120餘名退役軍人成為「路段長」、「小巷總理」等,成為基層組織的中堅力量,疫情防控期間,五裡堡街道有楊樺等102名退役軍人主動參戰,「若有戰、召必回」老兵志願服務隊、「退役軍人先鋒崗」等,成為抗「疫」一線亮麗的風景線。一年多來,五裡堡有500餘名退役軍人常態化參加各類志願活動,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老兵力量」。

二七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賈金全表示,二七區退役軍人工作以強化「機制、陣地、服務」三項建設為抓手,全面推行「雙向服務」,既在服務保障好退役軍人的基礎上,不斷激發退役軍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作用。在區、街道、社區三級服務體系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回地方不丟理想、脫軍裝不移志向」的精神風貌逐漸成為退役軍人群體主流,在抗擊疫情、應急救援、愛心慈善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先進典型,成為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治理的骨幹力量。

相關焦點

  • 蘭州東崗西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暖心」如家
    走進東崗西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滿牆的老照片、陳列櫃中琳琅滿目的紀念章等軍用品,令人心生敬意。「我們希望為退役軍人提供服務的同時,讓他們在這裡重溫部隊記憶,感受家的溫暖。」參會者先對退役軍人服務站進行了參觀了解,隨後,城關區委黨校教務處主任、講師鄭蘇蓓向大家解讀了《民法典》。  當天恰逢3名重點優撫對象的生日,會後,東崗西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還為他們舉辦了暖心的生日會,送上真誠美好的祝福。「在退役軍人服務站過生日和家人朋友在一起過生日的心情是不一樣的,這讓我們感覺很溫暖,也充分體現了組織對退役軍人的關懷。」參加生日會的退役軍人董林說。
  • 橋東街道辦事處退役軍人服務站上了全國榜單
    橋東街道辦事處退役軍人服務站上了全國榜單 2020-03-16 18: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昆明官渡區軍人之家: 打造退役軍人服務站和溝通橋
    原標題:官渡區軍人之家:打造退役軍人服務站和溝通橋  從今年4月開始,退役軍人侯躍寧就常來關興路320號、原官渡區辦公樓3樓坐一坐,與戰友喝喝茶,談談心;有時與其他志願者集結成隊,參與到各項志願工作中來。自1981年退伍以來,一直「退伍不褪色」的他感受到了回家般的溫暖。
  • 開州區文峰街道努力創建全國鄉鎮(街道)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
    開州區文峰街道在創建全國鄉鎮(街道)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中,嚴格按照規範化建設標準,加強陣地建設,做到「七個有。一是有組織機構,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所轄十三個村、社區全部完成陣地建設並開展工作。二是有工作力量,街道配備4名工作人員專門從事專項工作,所有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由村、社區書記擔任,設專職人員1名,服務全方位。三是有服務場所,街道辦在辦公場地緊張的情況下,安排有近8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和活動場地。各村、社區配置老兵活動室,談心室。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檢查組來旺泉街道檢查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工作
    11月24日,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專項檢查組來旺泉街道檢查創建「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情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服務中心主任尹傳賀、旺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桂芳陪同檢查。檢查組首先聽取了街道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建設總體情況的匯報,實地查看街道國防教育基地、老兵之家,並查看了相關資料。之後,檢查組前往鐵十六局居委會,對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情況、人員配備、場地布局、作用發揮、臺帳資料、氛圍營造、特色亮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檢查。
  • 礦泉街退役軍人服務站:用心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管理工作,讓軍人...
    ,又匯聚在退役軍人服務站身邊,在防疫中創先爭優,在社區中積極奉獻。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越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信息時報微社區e家通,聯合發起「短視頻+點讚星級退役軍人服務站」 活動,進一步提高全區人民群眾擁軍愛軍意識,創新退役軍人宣傳活動形式,反映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在服務退役軍人、帶領退役軍人在基層工作中的顯著作用。
  • 漳州市漳浦縣把《中國退役軍人》送到每個村(居)退役軍人服務站
    為進一步宣傳退役軍人新作為、新成績、新貢獻,發揮退役軍人宣傳思想工作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推動退役軍人宣傳思想工作新發展。漳州市漳浦縣退役軍人局充分發揮《中國退役軍人》雜誌信息量大、政策性強、好做法多、可讀性強等優點,為全縣267個村(居)退役軍人服務站徵訂2021年《中國退役軍人》雜誌,確保雜誌進機關、進軍休所、進光榮院、進服務中心(站),讓退役軍人事務工作人員「讀政策、學方法、比先進、找不足」,使雜誌的影響力繼續向基層延伸,努力形成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
  • 泰州興化市中堡鎮:為退役軍人營造「家」的溫暖
    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鎮現役軍人家屬、優撫對象生產生活,在走訪慰問、權益保障、幫扶解困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讓優撫對象家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讓退役軍人感受到「家」的溫暖。擁軍優屬,把慰問活動當作家訪走。
  • 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參觀調研新楓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圖)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王友清報導:近日,山東省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一行蒞臨昌江區新楓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調研「尊崇工作法」及服務保障體系工作,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徐和平、市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會長張國珍、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室主任徐瑤、街道黨工委委員黎瑩瑩等陪同。
  • 九姑:爭創國家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
    融媒體訊 今年是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的首創之年,九姑鄉立足於爭創先進、提升服務為目標,嚴格按照創建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的標準和要求,採取多項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從強化服務站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服務水平著手,紮實推進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創建工作。
  • 山東泰山保安服務有限公司退役軍人服務站揭牌
    服務站的掛牌成立,不僅是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重要實事,更是夯實泰安市擁軍優屬、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表現。據悉,泰山保安服務公司是全國著名的國有獨資安保企業,該公司安置退役軍人150餘人,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的重要陣地。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推廣「輪值站長」制度部署會
    12月17日上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推廣「輪值站長」制度部署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慎金星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局思想權益處負責人,各區縣分管局領導,市、縣(區)兩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負責人及南太湖新區社會發展中心副主任參加會議。
  • 貴城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一站式」打造「老兵之家」
    8月25日,「軍民同心創城 共建壯美廣西—— 2020年廣西雲端雙擁行」活動採訪團走進貴港市港北區貴城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據了解,該站於2019年5月31日正式掛牌成立,共服務退役軍人7811人。退役軍人服務站以「服務退役軍人、方便退役軍人」為宗旨,把面向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扶持、優撫幫扶、走訪慰問、信訪接待、幫扶解困、權益保障」等事務統一集中到服務站辦理,打造「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高效服務」的退役軍人「老兵之家」。工作中,該街道注重黨建引領,打造「紅色引擎」工程,打通服務保障「最後一公裡」。通過構建三級服務聯動體系,推動服務站工作落到實處。
  • 松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揭牌儀式
    12月15日,松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舉行揭牌儀式。松山街道服務站的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松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 傳承老兵精神 西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考察基層服務站
    近日,杭州市西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開展全區退役軍人服務站互學互評活動,區局相關人員及各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一行10餘人來到翠苑一區考察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提高社區居民崇軍擁軍的氛圍,2018年,社區黨委決定開闢一個專門對退役軍人開放的老兵之家,供大家日常組織活動、休息娛樂。經與上級領導協商並經過居民同意以後,將第一代老年食堂的2層小樓作為了最後的選址。經過一年的籌備,在2019年5月底,在街道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翠苑一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揭牌了。
  • 文昌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開展擁軍優屬活動
    元旦將至,文昌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邀請參加過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五位老兵來街道與社區「雙報到」單位代表、志願者共聚一堂,共敘軍民魚水深情。老兵們動情講述炮火紛飛的難忘歲月,教導我們信仰就是力量,有了對黨忠誠堅定的信仰,就有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就能經受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
  • 青島市即墨區通濟新經濟區:築牢服務站 奏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大合唱
    ,「即墨區通濟新經濟區退役軍人服務站」被評為青島市第一批星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實施「三化」工作措施 抓好管理保障根據上級統一部署,通濟新經濟區建設了「鎮村兩站」,並在轄區30個村居成立了「老兵之家」退役軍人服務站,統一掛牌運行、專人專管負責。
  • 沈山州調研老西門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
    據黃浦區消息:8月31日下午,區委副書記沈山州到老西門街道調研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工作。沈山州強調:一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深化黨建引領,充滿感情地開展退役軍人工作,在做好硬體配備的同時,發揮退役軍人中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 這裡是14769名退役軍人的家!
    圖書館、休閒活動區……在筧橋街道「紅星之家」,一股濃濃的「兵營氛圍」撲面而來,這裡已經成為江幹退役軍人的好去處。據統計,截止11月17日,江幹共有退役軍人14769名。當年,他們聽從祖國召喚穿上戎裝,用青春與熱血保家衛國。如今,他們退役回到家鄉,可以在這裡與社區居民一起聊天、喝茶、看書,也可以一起商議如何讓家園變得更好美好、如何在社區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 周口淮陽區劉振屯鄉穩步推進 常抓不懈 打造標杆型退役軍人服務站
    截至目前,全鄉退役軍人信息數據網共採集軍人信息1300多人,建成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和26個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並投入使用。領導重視,積極部署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退役軍人服務站體系建設,黨委書記親自抓,多次召開關於退役軍人服務體系建設的黨委會,通過甄選研過確定了鄉級和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27位,工作人員81位,確保每個退役軍人服務站有專人負責、專人做好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