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9月21日訊 金光華李亞鶴:唐山,是一座英雄之城,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物產資源,孕育了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走進唐山宴,每一個角落,每一處景觀,每一道小吃都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都會激起內心深處的鄉愁。唐山,離北京只有2小時的車程。唐山在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地震後,鳳凰涅槃重生,不屈的唐山人,在一片廢墟上建起了一座新唐山。新唐山的建設吸引著我,經常會來看看。每次都給我不一樣的感覺,她在不斷的更新,現在的唐山簡直就是一座美不勝收的博物館。
這次來到了唐山宴,一座能吃的飲食博物館,它留存著唐山的記憶,展示著唐山的飲食歷史與文化。走進唐山宴來一場「舌尖上的美食之旅」,不僅飽「眼」福、品美食,還能了解唐山的美食文化。
一進大門就被陳列的各種老物件和皮影人物吸引,「唐山宴吃遍唐山味兒」一種親切感覺油然而生,現在的唐山人真幸福。
唐山宴飲食文化博物館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把唐山特色美食與文化旅遊相結合,通過文化展示、互動體驗等方式,深度挖掘和保護唐山美食資源,打造集「餐飲+演藝+文化」的省內首家飲食文化博物館和一站式特色美食基地。
三街兩巷一條河,是唐山飲食文化博物館一層的設計主線,由一條概念灤河貫穿其中,兩個小巷穿插連通主街,形成小鎮式街巷體驗。
走進大廳放眼望去,寫有「梨園盛世」的戲臺上會上演評劇、皮影戲等,來幾樣唐山特色美食,圍坐在錯落有致的紅色方桌旁,品美食聽戲曲,感受唐山的傳統文化很是愜意。
唐山著名的「鉻餷」得名於清代慈禧太后,清王朝在遵化建陵後,守陵人為討皇家歡喜,就把唐山的特產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御膳每頓都有很多品種,吃東西每樣也只吃一口,嘗了一口守靈人進獻的醋溜鉻餷,頓時口味大開,說了句「擱著」,意思就是放這裡吧,還要再吃。善於奉承的太監,見狀立刻傳旨道,太后老佛爺賜名擱著,擱著與鉻餷諧音,從此鉻餷的叫法便流傳至今。
鉻餷是由薑黃和綠豆豆漿勾兌後製作成的麵糊,攤鉻餷時,將平底鍋大火加熱後放入豆漿糊,然後用刮鏟反覆攤開,均勻的推成薄的或厚厚的餅狀。做好的鉻餷皮,有很多種吃法,還有肉餡的呢,不管哪種都很好吃。
唐山傳統的地方名吃棋子燒餅,因狀如小鼓個似棋子而得名朋友特地買來品嘗,入口酥香那口感,那味道真的太好吃了。還有麻糖、酥脆可口的遷安缸爐燒餅,冰糖葫蘆、驢肉等地道的唐山美食。
唐山宴飲食文化博物館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把唐山特色美食與文化旅遊相結合。小山大世界,一下穿越到民國時代。第一臺蒸汽機車出現在這裡,頭頂的天幕表演秀,短短幾分鐘穿越春夏秋冬,感受一年四季的變化美景。
二層有「燕山書院」,孔子塑像、詩書氛圍,靜下心寫寫字,感受墨香與文字的魅力。書院又兼具小劇場功能,以舉辦豐富的文化活動。
唐山宴三層主要採用傳統民居小院樣式,用本地民俗物品做裝飾,打造的極具特色,不同主題的用餐包間名字也很大氣。走道上的各種布局既溫馨又有特色,吸引眼球的裝飾和展品,即使在等餐時也不會寂寞。
這裡的廚師手藝也是棒棒噠,每道菜品不僅兼具了色香味,擺盤造型也很精心,看著讓人食慾大開。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忍不住誘惑,要來唐山宴一飽口福呢?
一份美食,一種情懷,串起唐山飲食的故事,因為美食的味道和匠心,愛上唐山飲食文化,愛上唐山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