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文化「六必居博物館」開館

2020-12-19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 實習記者 張君花)11月8日,「六必居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京舉行。在開館儀式上,六必居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博物館的設立,標誌著老字號吹響了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號角,實現了以「弘主旋、品美味、傳文化」為核心的品牌文化建設進程的全面提速。

近幾年來,六必居在致力於以各類經典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的同時,為適應消費者對老字號產品的了解以及對其文化和情懷的追求,「六必居博物館」應運而生。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此次設立的六必居博物館佔地面積為1853平方米,由「食餚之將」、「源遠流長」、「涅槃重生」、「與時俱進」四大單元,「六必居老井」、「傳承人工作室」、「研學實踐區」三大體驗部分組成。館內陳列著六必居數百年來的帳冊、照片、功牌、印章、房契、算盤、油燈、酒壺、牌匾及生產製作工器具等近百件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興消費群體崛起之時,老字號六必居期望通過其悠久的文化、百年傳承的技藝收割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群體。在此次六必居博物館開館儀式上,六必居邀請了網紅直播達人,對其產品、活動、文化歷史進行了現場直播。

在當下以「90後、00後」為主的消費者群體中,作為百年老字號的六必居,無論是在其產品的宣傳上還是在其百年文化形象的塑造上,都在努力地塑造著一個與時俱進的形象。

與此同時,六必居為適應時代需求,與時尚便捷理念更好的融合,在堅守古法工藝的同時,在其獨有的古法制醬工藝基礎上研發新產品。2018年六必居相繼推出的老北京炸醬、香辣牛肉醬、素炸醬、海鮮醬、香菇牛肉醬、蒜蓉辣醬六種新產品。

據悉,六必居始創於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至今已有583年歷史。該品牌是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優質品牌集群中最具品牌力的金字招牌。而「六必居」的字號則來源於其「秫稻必齊、曲櫱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的「六必祖訓」。此外,在2008年,六必居醬菜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六必居博物館前門開館 感受老字號文化魅力
    前門糧食店街3號,六必居博物館近日在老店原址上開館迎客。遊客到此,可一覽這家583年老醬園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一進博物館二層,鎮店之寶之一「六必居」老牌匾就映入眼帘。這塊金字招牌渾身都是故事。從目前可查證的文獻資料看,《燕京雜記》最早提到六必居:「『六必居』三字相傳為嚴嵩所書,端正秀勁,不類其人。」昔日老店究竟是何模樣?
  • 六必居博物館北京前門「迎客 」,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的文化魅力
    今天,位於「六必居」醬園原址——前門糧食店街3號的「六必居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在這裡,遊客可以一覽這家583年歷史老字號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前門糧食店街3號,正是六必居老店原址。
  • 前門新增老北京文化打卡地!六必居·金鼎軒主題餐廳亮相
    前門大街是老北京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聚集地之一,現在,這裡又多了一個讓消費者可領略、可觸摸、可親近、可體驗的老北京文化打卡地——六必居·金鼎軒主題餐廳。8日,北京市著名餐飲品牌之一的金鼎軒攜手中華老字號醬園六必居,跨界打造的六必居·金鼎軒主題餐廳正式向公眾亮相,該餐廳將非遺文化元素、博物館文化元素、創意京菜元素與文化旅遊有機結合,用百年老字號IP和金鼎軒口味IP打造前門商業圈打卡網紅地。
  • 600年醬菜文化有講究,六必居博物館成前門「打卡」地
    從2007年籌建並搜集文物,到2014年12月25日破土動工,再到如今開館,已有十餘年時間。博物館佔地面積1853平方米,由「食餚之將」「源遠流長」「涅槃重生」「與時俱進」四大單元,以及「六必居老井」「傳承人工作室」「研學實踐區」三大體驗部分組成。 博物館是中國古式的木結構建築,為1994年重新翻建。
  • 老字號的新活力,六必居用什麼打動了年輕人的味蕾
    近日,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中華老字號品牌的六必居醬菜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運營,不僅為人們展現了六必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品牌內涵,而且讓人們共同品味「舌尖上的醬菜」,盡情感受六必居醬菜的絕代風華。在醬菜文化博物館的展列中了解到,六必居為保證自己產品的獨有風味,恢復了「固定產地採集原料」的制度,並陸續建起一批新的原料基地,如:霸縣的大蒜、大興朱莊的黃瓜、固安的二纓子蘿蔔等。有了精挑細選、保質保量的原材料的同時,六必居堅持著手工古法工藝,絲毫不差。正是這種嚴格的操作規程,保證了六必居醬菜的質量。
  • 600年六必居開了個博物館
    老字號建博物館來挖掘、傳承文化,已是近年來的一股潮流。如今在歷史悠久的前門,又將新添一家博物館打卡地。今天(11月8日)上午,六必居博物館正式開館。在這裡,遊客可以一覽這家583年歷史老字號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
  • 六必居開了個博物館,一起來看醬菜的歷史!免費參觀
    位於「六必居」醬園原址——前門糧食店街3號的「六必居博物館」今天舉行開館儀式。這裡將展出始建於明代有6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六必居」老技藝、老物件近百件。佔地1853平方米的六必居博物館」的開門迎客,這標誌著老字號吹響了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號角,市民可免費參觀。
  • 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開館 華熙生物打造玻尿酸產業文化標籤
    中新網6月23日電 日前,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在山東濟南正式建成開館,此次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的揭幕,標誌著中國透明質酸產業文化初步成型,中國透明質酸行業已由全球產業引領步入文化引領的新階段。打造玻尿酸產業文化標籤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坐落於山東省濟南市的華熙生物二廠區內,建築面積4154平方米。博物館採用全景化的展示方式,以科普視頻、文獻史料、仿真模擬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示透明質酸的發展歷程,尤其是我國通過40年發展歷程逐漸成為世界領先的玻尿酸產銷大國所取得的成績。
  • 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重張 醬菜博物館明年迎客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鮑聰穎 通訊員曹蕾)9月8日,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一新,隆重開業。此外,在百年老店的背後,正在緊張建設的「中國六必居博物館」,預計也將於2017年開門迎客。
  • 中國溫泉文化博物館在遼陽弓長嶺開館
    中國溫泉文化博物館在遼陽弓長嶺開館   中新網遼陽6月28日電 (宋太盛 耿瑤)中國溫泉文化博物館開館剪彩儀式28日在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舉行,該館是遼寧作為中國溫泉第一大省將旅遊產業與文化結合的標誌性工程。
  • 看歷史溯運河文化 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開館
    ,10月25日,來自河北省、衡水市的相關領導,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媒體代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齊聚河北故城的大運河文化中心廣場,共同見證了故城大運河博物館盛大開館。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和中共故城縣委書記彭曉明共同為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開館。   開館儀式上,著名文博專家單國霖先生、陶喻之先生作點評講話,他們認為,故城大運河博物館規模宏大,全面展示了大運河沿途的一些歷史、文化、經濟、政治。同時,博物館把歷史的文脈延續到了當代,包括近現代一些革命題材的作品在博物館裡也有所展示。
  • 六必居匠心詮釋「京典」老字號品牌魅力
    中華老字號六必居首次在進博會上亮相。 傳承「京典」,京味京韻。在核心展示區域,擺放著六必居糖蒜禮盒、黑蒜禮盒,六必居花色醬菜等經典產品和龍門兩百周年紀念款明信片等文創產品,精美的陳列和包裝不僅展示了六必居的底蘊與文化,更展示了六必居的匠心與創新精神。 科技加持,數字體驗。
  •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開館 文化新地標正式起航
    中國網9月30日訊 9月27日,江西省圖書館新館、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作為江西省文化的新地標、城市的新客廳,江西省圖書館和江西省博物館新館建成開放,充分體現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傾力支持,凝聚了廣大建設者和文化工作者的辛勤汗水與付出,將成為江西文化強省建設的一個推進器,豐富江西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主陣地。
  • 世界童話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開封舉行
    11月20日,世界童話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開封中心書城一樓舉行。市文聯主席甘桂芬、中國(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管委會副主任鄭紅英、市圖書館館長馬慧萍、世界童話博物館負責人林一葦參加開館剪彩儀式。世界童話博物館在開封開館,讓八朝古都開封又添了一道文化景觀,讓古城的少年兒童又多了一方好去處。林一葦是開封籍著名童話作家,出版有《童話山海經》《童話聊齋》《小豆豆在中國》等15本童話散文著作,深得讀者喜歡。此次他在開封開設世界童話博物館,是傾慕宋代詩意文化,向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宋文化致敬。
  • 彝族歷史文化博物館隆重開館
    新華網貴陽8月16日電(通訊員 何思鳴)8月15日,彝族歷史文化博物館在野玉海彝族文化園九重宮殿隆重開館。    開館儀式上,祿文斌宣布彝族歷史文化博物館開館;祿文斌、祿智明、安金黎、謝如憲為彝族歷史文化博物館剪彩;謝如憲致辭並為捐贈藏品單位貴州省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頒發證書。開館儀式由龍興主持。
  • 天天洗衣打造全球最大洗衣文化博物館
    搖動手杆就可以使用的手動洗衣機、世界上最早的縫紉機、從古至今的各式熨鬥…這些設計奇特、市面上少見的珍品藏品都來自於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館,11月5日,目前全球最大的洗衣文化主題博物館——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
  • 北京六必居博物館,這裡老物件都有故事
    前門大街的六必居門市店裡,不少顧客在挑選各種特色產品。店裡貼了一張顯眼的告示,「參觀六必居博物館,出門請往右轉。」沒幾步,進入一條僻靜的小道,六必居博物館就藏在這裡。雖然是工作日,還是有不少遊客特意偱著提示來參觀這座剛開業沒幾天的展館。
  • 長春博物館於「 5.18國際博物館日」開館 再添歷史文化新名片
    5月18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吉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暨長春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長春舉辦。與會主要領導共同啟動吉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暨長春博物館開館儀式。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 全國首家金魚博物館正式開館
    福州晚報訊 昨日上午,經過1個多月的試營業,位於三坊七巷景區塔巷79號的國潮金魚博物館正式開館。古厝活化利用後,打造了全國首家金魚博物館——國潮金魚博物館。  博物館在保留古厝風貌的基礎上,在一進廂房和二進廂房,設置了「源」「境」「銳」「奇」4個展廳。其中,「源」「境」兩個展廳,展出的是福州精品金魚,「銳」展廳的金魚來自除福州外的中國金魚主產區,「奇」展廳有來自日本、泰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金魚。
  • 中國(憑祥)紅木文化博物館開館
    中國(憑祥)紅木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龐立堅 攝廣西新聞網憑祥12月18日訊(全媒體報導組)12月18日上午,在2020年廣西·憑祥中越邊關旅遊節開幕式上,中國(憑祥)紅木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正式對外開放。中國(憑祥)紅木文化博物館,於2020年初在原有紅木文化博覽中心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是廣西乃至全國獨具紅木文化特色的專業博物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