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必居百年老店北京大柵欄原址重張
原標題: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原址重張 本報訊(記者 董鑫 通訊員 曹蕾)昨天,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開業。重張的老店特別恢復了以「甜醬黑菜」為代表的多個經典傳統醬菜品種,六必居公司旗下「金獅」、「龍門」等老字號品牌產品也已入駐。 六必居始創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至今已有486年歷史,是京城久負盛名、家喻戶曉的老字號之一。六必居醬園坐落在前門糧食店街3號,其門面房是中國古式的木結構建築,為1994年重新翻建,仍保持著古香古色的建築風格。
-
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原址重張 恢復「甜醬黑菜」等經典醬菜
2016年9月9日訊,昨天,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開業。重張的老店特別恢復了以「甜醬黑菜」為代表的多個經典傳統醬菜品種,六必居公司旗下「金獅」、「龍門」等老字號品牌產品也已入駐。
-
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重張
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昨天(8日)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開業。據介紹,六必居始於明嘉靖九年,至今已有486年歷史,是京城久負盛名、家喻戶曉的老字號之一。
-
六必居開了個博物館,一起來看醬菜的歷史!免費參觀
位於「六必居」醬園原址——前門糧食店街3號的「六必居博物館」今天舉行開館儀式。這裡將展出始建於明代有6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六必居」老技藝、老物件近百件。佔地1853平方米的六必居博物館」的開門迎客,這標誌著老字號吹響了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號角,市民可免費參觀。
-
600年醬菜文化有講究,六必居博物館成前門「打卡」地
位於六必居醬園原址——前門糧食店街3號的六必居博物館日前開門迎客。
-
六必居:老北京的飲食文化
不過,儘管是一條老街,街上殘留的遺存,完整保留的只剩下兩家,一家是中和戲院,一家便是六必居,兩家緊緊相鄰。如今,六必居重裝迎客,中和戲院重張舊幟也就為期不遠了。新店店內在醒目的位置裝置有「六必居:中華老字號,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的燈箱。其實,這樣的日期只是傳說,並無確切的考證。有人考證六必居實際開業於清康熙年間,與明嘉靖相差一百多年。
-
六必居博物館北京前門「迎客 」,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的文化魅力
今天,位於「六必居」醬園原址——前門糧食店街3號的「六必居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在這裡,遊客可以一覽這家583年歷史老字號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前門糧食店街3號,正是六必居老店原址。
-
品地道美味——六必居醬菜
在北京前門大柵欄一條266米長的小街,在這條街上卻容納了十幾家百年老字號,「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恆」這首民謠形象地反映了老字號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今天我們要講的一家老字號是一家醬菜館——六必居。
-
淺談醬菜老店六必居
此說當然不實,卻反映了六必居聲譽之大。一九三六年,六必居醬菜園曾參加過在青島舉辦的一次博覽會,當時會發表聲明稱:"本園開業在前明中季,迄今已五百們餘年,有嚴嵩未攬權以先,法書匾額為證,足資可考。"六必居的前身是一家小酒店,系山西省臨汾一個姓趙的掌柜開設的。明朝嘉靖九年(153O年)開始經營醬菜園。
-
六必居博物館前門開館 感受老字號文化魅力
前門糧食店街3號,六必居博物館近日在老店原址上開館迎客。遊客到此,可一覽這家583年老醬園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一進博物館二層,鎮店之寶之一「六必居」老牌匾就映入眼帘。這塊金字招牌渾身都是故事。從目前可查證的文獻資料看,《燕京雜記》最早提到六必居:「『六必居』三字相傳為嚴嵩所書,端正秀勁,不類其人。」昔日老店究竟是何模樣?
-
北京六必居博物館,這裡老物件都有故事
前門大街的六必居門市店裡,不少顧客在挑選各種特色產品。店裡貼了一張顯眼的告示,「參觀六必居博物館,出門請往右轉。」沒幾步,進入一條僻靜的小道,六必居博物館就藏在這裡。雖然是工作日,還是有不少遊客特意偱著提示來參觀這座剛開業沒幾天的展館。
-
小醬菜大學問,六百年非遺傳承,六必居糖蒜緣何獨一無二
10月16日上午,「六必居第二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在大柵欄三慶園戲樓隆重啟動。繼去年舉辦第一屆糖蒜美食文化節以來,六必居的經典產品糖蒜引發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據六必居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忠介紹,通過首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六必居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這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並不起眼的糖蒜,卻撐起了兩屆美食文化節的陣地,並引發一股中國美食文化的風潮。這其中大有玄機。
-
醬菜製作技藝(六必居醬菜製作工藝)
前言介紹六必居醬菜是北京市傳統名菜。由北京六必居生產。六必居是北京醬園中歷史最久、聲譽最顯著的一家,其生產的六必居醬菜,選料精細、製作嚴格,加工技藝精湛、色澤鮮亮、脆嫩清香、醬味濃鬱、鹹甜適度。六必居醬菜原料都有固定的產地,保證了六必居醬菜的質量。
-
北京城最經典的百年老店,店名傳奇由來,可能是皇帝親筆
經過了600多年的歲月洗禮,在這片土地上樹立起一家又一家的百年老店,全聚德、都一處、同仁堂、同和居、豐澤園、六必居等等。老北京城的每個老店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塊匾額,這不僅僅是一塊商業牌匾,更是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的一部分。
-
舌尖上的非遺,六必居醬菜如何展現匠心技藝!
10月16日上午,「六必居第二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在大柵欄三慶園戲樓隆重啟動。繼去年舉辦第一屆糖蒜美食文化節以來,六必居的經典產品糖蒜引發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據六必居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忠介紹,通過首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六必居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這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並不起眼的糖蒜,卻撐起了兩屆美食文化節的陣地,並引發一股中國美食文化的風潮。這其中大有玄機。
-
探訪六必居博物館,真實還原「老店」,還能摸摸老醬缸
前門大街的六必居門市店裡,不少顧客在挑選各種特色產品。店裡貼了一張顯眼的告示,「參觀六必居博物館,出門請往右轉。」沒幾步,進入一條僻靜的小道,六必居博物館就藏在這裡。雖然是工作日,還是有不少遊客特意偱著提示來參觀這座剛開業沒幾天的展館。
-
老北京記憶:花漢衝的香粉、六必居的醬瓜
珠寶街:花漢衝百年京粉鋪走進大柵欄的東口,路北有一條窄窄的街,那就是珠寶市街。因為緊靠大柵欄成了前門外最繁華的地段。這裡便是百年老字號香粉鋪「花漢衝」,這裡的胭脂水粉品牌「滴珠宮粉」,全套護膚品牌「花漢春」最為出名。
-
六必居
六必居在前門大柵欄路口處,嚴格說應在糧食店街北口與大柵欄街口的交匯處。常去前門大街的人都知道,只要進了大柵欄,一抬頭,左邊就是六必居的金字牌匾。六必居的門臉兒雖然很樸素,但由於有了這塊匾,老遠一看就會讓人感到不一般,那凝重的匾額透著就是一家老字號。 六必居是山西臨汾人趙氏三兄弟於明嘉靖九年,也就是公元1530年所創辦。
-
600年六必居開了個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前門糧食店街3號,正是六必居老店原址。從2007年籌建並搜集文物,到2014年12月25日破土動工,再到如今開館,前前後後已走過十餘年。六必居作為當今歷史最為悠久的醬園,始建於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如今走進博物館,老字號古樸厚重的文化味兒撲面而來。
-
中國老店六必居,經歷五個世紀仍興盛,年銷售額2000萬吊打網紅店
這些雖是老店,但是和這位大佬比起來連孫子都算不上,就是在明朝年間創建的六必居,也是目前延續下來最老的店面,有488年的歷史,跨越五個世紀,中間經歷了很多的坎坷,被戰火摧毀,被軍閥土匪搶劫,但是一直都深受百姓的歡迎,而且依舊的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