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六必居博物館,真實還原「老店」,還能摸摸老醬缸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前門大街的六必居門市店裡,不少顧客在挑選各種特色產品。店裡貼了一張顯眼的告示,「參觀六必居博物館,出門請往右轉。」沒幾步,進入一條僻靜的小道,六必居博物館就藏在這裡。雖然是工作日,還是有不少遊客特意偱著提示來參觀這座剛開業沒幾天的展館。

從二樓走進入口處,一處還原舊時場景的「老店」矗立在眼前,撥算盤的「掌柜」、笑臉迎客的「店小二」,仿佛訴說著這家600年歷史老字號的風雨變遷。櫃檯上陳列著老帳本、算盤及售賣工具;蠟像背後的貨架上,則是六必居12個經典產品的醬缸。繼續往前走,展架上還陳列著不同年代的帳冊、照片、印章、算盤、油燈、酒壺及生產製作工器等。

最有趣的是蠟像實景展區,這裡根據「六必居」的「六必祖訓」,還原了當時製作醬菜的幾個流程工藝——「秫稻必齊、曲櫱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有搗米的工人,倒井水的工人,刷鍋的工人……每一處都用文字說明,告知遊客蠟像正在進行的工序和意義,連爐子裡閃爍的電子菸火都惟妙惟肖。

從二層下到一層,是博物館的傳承人工作室、研學實踐區、六必居明代老井展區這三大體驗區和禮品店。傳承人工作室整齊擺放了「甜醬小蘿蔔、甜醬八寶菜、甜醬黃瓜」等招牌產品,可供遊客品嘗。而在明代老井展區,一個大缸頗吸引眼球,缸底沉著一層硬幣,缸裡有幾條小魚遊來遊去,原來這個大缸是六必居有著百年歷史的老醬缸,直徑96釐米,高70釐米,整個缸體嵌入了38個鐵鋦子,來修補破損的缸體。這恐怕是館內和遊客距離最近,唯一能伸手觸摸的一個老物件。手指從缸壁和鐵鋦子上拂過,一邊觸摸著歷史留下的斑駁,一邊看著小魚帶來的水光浮動,像是聽到了六必居在訴說它的歷史與新生。

地點:前門糧食店街3號(六必居老店原址)博物館一層是新開業的「六必居·金鼎軒」餐廳,逛完博物館,還可在一層用餐。

時間:9:00-16:00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王雯淼 攝影:鄧偉 王雯淼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北京六必居博物館,這裡老物件都有故事
    店裡貼了一張顯眼的告示,「參觀六必居博物館,出門請往右轉。」沒幾步,進入一條僻靜的小道,六必居博物館就藏在這裡。雖然是工作日,還是有不少遊客特意偱著提示來參觀這座剛開業沒幾天的展館。從二樓走進入口處,一處還原舊時場景的「老店」矗立在眼前,撥算盤的「掌柜」、笑臉迎客的「店小二」,仿佛訴說著這家600年歷史老字號的風雨變遷。
  • 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重張 醬菜博物館明年迎客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鮑聰穎 通訊員曹蕾)9月8日,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一新,隆重開業。此外,在百年老店的背後,正在緊張建設的「中國六必居博物館」,預計也將於2017年開門迎客。
  • 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重張
    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昨天(8日)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開業。據介紹,六必居始於明嘉靖九年,至今已有486年歷史,是京城久負盛名、家喻戶曉的老字號之一。
  • 自然博物館還原真實場景的「恐龍樂園」,還能展示整個自然生物界
    如果寒假想帶孩子了解神秘的恐龍世界,我推薦自然博物館。這是我小時候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而今我又帶著女兒故地重遊。走進這座能看出歲月痕跡的大樓,記憶中的場景瞬時閃回:小學時二年級時,站在這裡第一次看到巨大的馬門溪龍骨架充滿了展廳,當時被震撼到無法言語。現在,我抱著女兒,在這個展館裡,記憶中的大恐龍還在,這次換成女兒睜大了雙眼,驚訝地盯著這個龐然大物。
  • 郫縣豆瓣醬也能開博物館?不只,還能親自上手體驗!
    今(30)日,郫都區戰旗村的郫縣豆瓣博物館開館,在這裡,不僅展示了豆瓣的製作工藝、豆瓣文化,還收藏有歷史工用具、文物等3000多件。博物館開館標誌著郫縣豆瓣文化傳承正朝著專業化、規範化和普及化的道路邁進,對弘揚郫縣豆瓣文化、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有積極意義,也有利於大眾了解川菜文化的深刻內涵。
  • 六必居百年老店北京大柵欄原址重張
    原標題: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原址重張   本報訊(記者 董鑫 通訊員 曹蕾)昨天,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開業。重張的老店特別恢復了以「甜醬黑菜」為代表的多個經典傳統醬菜品種,六必居公司旗下「金獅」、「龍門」等老字號品牌產品也已入駐。   六必居始創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至今已有486年歷史,是京城久負盛名、家喻戶曉的老字號之一。六必居醬園坐落在前門糧食店街3號,其門面房是中國古式的木結構建築,為1994年重新翻建,仍保持著古香古色的建築風格。
  • 讓歷史真實再現——探訪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
    中新社紐奧良8月2日電 題:讓歷史真實再現——探訪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王歡  坐落於美國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的「新月之城」紐奧良,以爵士樂和法國殖民文化聞名。然而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她的另一個身份更顯耀眼——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所在地。
  • 六必居開了個博物館,一起來看醬菜的歷史!免費參觀
    位於「六必居」醬園原址——前門糧食店街3號的「六必居博物館」今天舉行開館儀式。這裡將展出始建於明代有6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六必居」老技藝、老物件近百件。佔地1853平方米的六必居博物館」的開門迎客,這標誌著老字號吹響了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號角,市民可免費參觀。
  • 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預計下月開放
    >生動場景真實還原華僑生活位於臺城南新區的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建設布展工程已進入尾聲。 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有何亮點?將於何時開放?日前,記者進入館內探訪,為大家揭曉答案。以特色語言激發好奇心觀眾看展找答案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位於臺城南新區,臺山新寧廣場的一側。站在博物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極具設計感的流水瀑布。
  • 六必居百年老店大柵欄原址重張 恢復「甜醬黑菜」等經典醬菜
    2016年9月9日訊,昨天,歷經百年風雨的六必居老店,在位於西城區大柵欄糧食店街3號的原址重裝開業。重張的老店特別恢復了以「甜醬黑菜」為代表的多個經典傳統醬菜品種,六必居公司旗下「金獅」、「龍門」等老字號品牌產品也已入駐。
  • 何冰沒用替身掉入醬缸,地道京味劇《芝麻胡同》收視大漲
    《芝麻胡同》是以1947年北京沁芳居醬菜鋪為背景,圍繞老闆嚴振聲、妻子林翠卿及一心為父親治病的牧春花,講述三人之間的情感故事。《芝麻胡同》劇情十分流暢、純正的京腔京韻和京味兒十足的民俗風物給觀眾還原了一個真實年代感的北京。劇中老北京百姓有裡有面、有滋有味的百態人生,以及主角一口的老北京俚語和醬菜鋪行話很是過癮。
  • 據說到鄭州必去的老店
    據說到鄭州必去的老店,因為要去博物館,所以安排成了早點拔草,沒想到竟然是11點開門,不過為了不留遺憾,選擇晚上重新又去了一次,店鋪很有年代感,沒有菜單,直接選菜~燴麵好大份,食量小的夥伴可以兩人吃一碗,人貼心的是,如果有人沒點,他們會主動免費給調一碗湯
  • 600年醬菜文化有講究,六必居博物館成前門「打卡」地
    既有發掘的六必居明代老井,也有復原的昔日老店,將「六必工藝」採用人物雕塑和場景融為一體,人們還可以看見招牌醬菜從選料、處理到製作每個步驟的嚴格把關。 直到1972年,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代表團提出要到六必居參觀,最終在周總理的直接關懷下,才恢復六必居商號,重新掛上老牌匾。 「六必居」的字號大有來頭。六必居來源於其「秫稻必齊、曲櫱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的「六必祖訓」。
  • 六必居博物館前門開館 感受老字號文化魅力
    前門糧食店街3號,六必居博物館近日在老店原址上開館迎客。遊客到此,可一覽這家583年老醬園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一進博物館二層,鎮店之寶之一「六必居」老牌匾就映入眼帘。這塊金字招牌渾身都是故事。從目前可查證的文獻資料看,《燕京雜記》最早提到六必居:「『六必居』三字相傳為嚴嵩所書,端正秀勁,不類其人。」昔日老店究竟是何模樣?
  • 福建有保存完好的古鎮,數量眾多的醬缸
    除了建築物之外,遊客們還能夠在這裡品嘗到具有傳統風味的小吃,可以說在這裡能夠充分地感受到古鎮的慢節奏生活。龍潭撒歡,也許聽名字,很多小夥伴還不了解這是什麼,其實這裡是一處充滿運動氣息的景區。不僅擁有優美的天然景致,翠綠的山峰,碧青的湖水,更是擁有8處馬場可供遊客們盡情地玩耍。
  • 農家醬缸香
    大暑過後立秋之前,火辣辣的太陽照得田頭的泥巴都發焦了,走在平湖鄉下,每家每戶的場角上都擺放著一隻醬缸,缸裡盛著的是農家新鮮做出來的蠶豆醬,這個季節正是曬醬的最佳時節
  • 探訪曼谷高腳屋博物館
    原標題:探訪曼谷高腳屋博物館[ 高腳屋博物館負責人文薩(攝影:崔沂蒙)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崔沂蒙):提起泰國的著名旅遊勝地,很多人都會隨口而出:曼谷的大王宮和玉佛寺、普吉甲米的海灘、清邁古城等等。但是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景點之外,有沒有一些深藏閨中、不為眾人所知,卻又飽含特色的地方呢?
  • 600年六必居開了個博物館
    老字號建博物館來挖掘、傳承文化,已是近年來的一股潮流。如今在歷史悠久的前門,又將新添一家博物館打卡地。今天(11月8日)上午,六必居博物館正式開館。在這裡,遊客可以一覽這家583年歷史老字號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
  • 店主即將退休,如何留住北京這家老副食店醬缸裡的「人情味」
    2007年小店日子最難過的時候,突然有記者來到了店裡,「他們聽說咱這店還有過去留下的廣告畫,還在使用老算盤、老醬缸,覺得很罕見。」李瑞生笑呵呵地談起當年往事,「我從來沒覺得這些東西能成為什麼特色,因為當初全北京的店鋪都這個樣子啊。」
  • 推出「博物館探訪計劃」,這個白酒品牌看準了什麼?
    今年7月,五糧液集團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 「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從故宮博物院正式啟程。半年來,經過「古都明珠」 陝西歷史博物館,走進大漠雄渾的敦煌研究院,穿越遼寧省博物館的大宋美學之後,抵達上海博物館的「含蓄高雅」,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遍布中華文明的精粹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