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網絡作家一年賺數百萬 1天碼字3萬1月難出門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近一兩年,《甄嬛傳》、《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網絡作品影視改編大獲成功,網絡作家也逐漸佔據作家富豪榜的半壁江山。網絡寫作這個低門檻的行業,成為無數年輕人夢想踐行之地。

  無限風光的背後,也許是沉悶壓抑的勞作。此前,著名網絡作家南派三叔因病封筆事件,引起業內外譁然,「抱歉,我扛不住了。」儘管屢次登上作家富豪榜,但他感覺「被榨乾了,沒有幸福可言」……

  網絡作家和作品數量居全國前列的湖北,也頻頻上演著草根作者逆襲文壇的神話,並形成了風格鮮明的網絡文學鄂軍,更湧現了「匪我思存」、「貓膩」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神級人物。那麼,網絡作家的真實生存狀態到底如何?他們的未來之路又會延展向何方?

  工作狀態

  寫作大量擠佔生活

  一天碼3萬字 一個月難出門

  五年前,劉萍還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行政文員,每天打卡上班,奔波在漢口和武昌之間。2008年4月,她因懷孕辭掉了薪水並不高的工作。2011年,賦閒在家的劉萍,拾起了年少時的寫作夢想,開始用「愛尚萍」的網名在一家網站,發布自己的小說,一開始並沒有什麼關注度,此後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劉萍,並沒有氣餒。繼續創作至去年,她的第三部小說《妃常攻略:誓不承君寵》,終於迎來了起色。幾百萬的點擊率,換來了多達七八千元的月收入。

  代價是付出生活,每天早上9時開始到夜晚10時,長達十個多小時的時間,劉萍都在不停地寫作。兩年時間裡,她1個月難以出門一次,1年只拜訪過一兩次朋友。「幸好我做警察的老公特別支持我,很多事情都是他幫我打理好,」不過,這樣一天到晚宅在家裡,也讓劉萍有些擔心,她計劃著,以後每天到樓下走走。

  劉萍說,網絡小說,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更新,一兩天不更新,讀者就會流失。這也是作為網絡寫手最痛苦的事。最近,劉萍兩部同時上線的作品《至尊庶妃》、《庶女魔妃》,都獲得了不錯的點擊量。但這也給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今年4月份,她一共交了35萬字的稿件,最多的一天寫了3萬多字。

  劉萍的狀況在湖北的網絡作家圈中,屬於中上水平。而另一位在湖北的「匪我思存」早已獲封全國網絡作家「四大天后」之一。由於行事低調,匪我思存始終以網名示人。她本是經濟學專業出身,在漢從事財務工作。5年出版14本小說,兼職寫小說的匪我思存,堪稱網絡作家高產的典型代表。狀態最好時,她一天能寫1.2萬字,一般情況,創作速度是平均每小時1000字。匪我思存僅從一部小說獲得的收入就高達50萬,但她並沒有放棄原來的工作,「不是為了錢,而是不想和社會脫節。」儘管這樣,匪我思存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全部用於寫作。

  收入水平

  等級分明的金字塔

  收入千萬級的全國僅50多人

  2012年年底,「網絡作家富豪榜」讓一群網絡寫手浮出水面。榜單上,他們動輒上千萬元的收入,讓無數對網絡充滿夢想的人看到了網絡文學的燦爛「錢景」。該榜製作人吳懷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兩年是網絡作家收入的爆發年。」這與讀者的網絡閱讀習慣發展是同步的,「最初的幾年能拿到的收入並不多,大家願意在網絡上付費閱讀是近三五年的事情。」

  宜昌籍的「貓膩」也是圈內大有名氣的作者,去年一年的版稅高達230萬元。「貓膩」本名曉峰,1977年生,起點中文網當紅作者,其作品《朱雀記》曾獲得2007年新浪原創文學獎玄幻類金獎,《慶餘年》更是在2008年網絡小說中紅極一時,受眾多讀者追捧。

  曉峰於2003年開始在網上發文,後來,趨勢漸火,完成《映秀十年事》後,正式啟用「貓膩」這個名字混江湖,開始有目的地進行商業化寫作。從《朱雀記》、《慶餘年》、《間客》一直到《將夜》,逐步成就了他的人氣積累和財富積累之路。

  然而,網絡寫作並非人們想像中的人人都能賺大錢。據劉萍介紹,達到「大神級」收入千萬元的網絡作家,全國也就50多人。「大神」之下,則是數以百萬收入平平甚至慘澹的網絡寫手。

  劉萍說,在網絡寫手中,共分為仙、神等9個級別。級別是按照收入來衡量的,千字15元的,可以算作小仙,20元是中仙,依此類推。「這是一個金字塔式,等級分明的體系,想要跨越和上升並非易事」,目前已成「大仙」的劉萍這樣告訴記者。

  賺錢模式

  讀者付費點擊閱讀

  網站和作者再分帳

  網絡文學始於2002年,最早只是愛好者們將自己的作品以發帖的形式發布在文學論壇上。隨後,國內原創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推行VIP制度,讀者讀小說的部分章節需要購買才能看到。這筆利潤由網站和作者分帳。自此,標誌網絡文學商業化模式開始。

  2005年,以網絡作家「血紅」籤約「起點」為標誌,籤約作家制度正式開啟。網絡作家也正式成為一種職業。一般來說,網絡作家寫到10萬字,就可向網站申請籤約。當小說寫到20萬字,有20萬至30萬的讀者後,該書即可登上虛擬書架。網站會統計讀者對一本小說的收藏量給作者發錢。如果網絡作家的小說達不到收藏量,可向網站申請每月1300元的最低保障。「起點」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網絡文學界,寫小說的人很多,可能真正籤約上架的作者並不多。大概只有20%的作者的書能上架銷售,10%的作者因收藏量不夠,只能申請網站低保。可是如果有的作者不幸幾個月收藏量都沒有提升的話,網站會停止給他們發工資。因此,他認識的一些剛進入圈子的網絡作家,每月的收入只夠交房租而已。

  據了解,網絡作家們賺錢的來源不僅僅限於網絡——用手機看書的讀者越來越多,文學網站和移動運營商合作,收取讀者手機看書的費用。這筆費用移動運營商分六成,其餘四成由網站和網絡作家平分。而有的網絡作品還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和網路遊戲,作家們也會收穫改編的版權費。

  支持扶植

  站在轉型路口

  亟待誕生本土「孵化器」

  2010年,湖北在全國率先成立網絡文化協會文學分會,網絡文學首次納入。湖北省作協也吸納網絡作家入會,從體制上肯定了網絡作家的地位。

  記者從省作協了解到,根據目前的《湖北省作家協會入會條件細則》規定,在各大文學網站發表的文學作品中,獲獎(網絡獎)作品、精華帖或轉載帖達30萬字,開個人文學博客3年以上寫博字數在50萬字以上,或連續擔任文學版主3年以上,戶籍在湖北省者均可申請加入湖北省作協。省作協主席方方告訴記者,「相對於紙媒文學作品,網絡文學作品缺少把關的人,所以在總體質量上不高。在接納網絡文學作家時,省作協並不會因此降低標準,相反會進行嚴格的質量審核,確保優秀的作者加入。」

  對此,文化評論專欄作者韓浩月認為,作協大門向網絡寫手敞開是大勢所趨,「『招安』不降標準體現了一種進步,是對網絡文學的認可,說明了傳統文學界與網絡文學界之間的隔閡正在逐漸縮小。」湖北大學教授劉川鄂表示,多年來,他始終努力將網絡文學的現象融入他的課堂教學中,正是基於他對網絡文學發展前景的看好。

  「網絡文學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各方面的支持,湖北應該儘快為本地的網絡小說作者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使之真正形成產業」,湖北知名網絡小說家王曉英在談及湖北網絡文學生存現狀時這樣呼籲。王曉英說,「像新浪、起點這樣的網絡小說平臺,對網絡小說作品是一種孵化器。而書商、出版社、文化公司的慧眼識珠,對於網絡小說作家來講也是很大的刺激。和其他地方相比,湖北目前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缺乏一流的文學網站,二是缺乏引領運營文化的策劃人才,三是缺乏出版、刊物對網絡作家的扶持。」

  記者從省作協獲悉,今年湖北省已經進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在最近啟動的第五屆湖北網絡文化節暨網絡文學大賽中,主辦方設置了100萬元人民幣大獎,將以此迎接和鼓勵今年的最佳網絡寫作者。(楚天金報 □本報記者王芳 實習生萬鳴宇 通訊員李振宇)

相關焦點

  • 2020年一季度33萬人成網文作家,湖北人寫出1.3萬本小說
    「宅經濟」撐起了今年春季檔消費「半邊天」,宅家不出的日子,也刺激了大眾的創意寫作的靈感。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對愛讀書的和愛寫書的人來說,這天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近日,閱文集團發布了《一季度全國網絡文學生產及消費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33萬人選擇成為網文作家,並生產了52萬部網絡文學作品。
  • 十大最好用的寫作軟體,網絡作家的碼字神器
    一、橙瓜碼字橙瓜碼字是一款為網絡作家量身打造的免費的專業碼字軟體,目前網絡作家中使用最多的寫作軟體,天蠶土豆、耳根、善良的蜜蜂等頂級大神作家也都在使用。橙瓜碼字的基本功能特點1、多端支持:Android、Windows、Mac、iOS系統2、雲端備份:手機、電腦、平板可實現雲端同步備份3、在線拼字:可進行多人在線拼字4、強制鎖定:可設置時間或字數目標,
  • 大神、匠人還是碼字工?網絡文學作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其中,唐家三少作為「小白文」的頂級作者,不僅在2018年與天蠶土豆雙雙登頂「中國作家富豪榜」(唐家三少以1.3億版稅排名第一,天蠶土豆1.05億排名第二),更成為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標誌著這一代的網絡文學「大神」在商業市場高度認可的同時,也受到了主流文學界的接納與重視。
  • 大神、匠人還是碼字工?——網絡文學作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 知名網絡作家的形象序列  1996年前後,隨著網際網路在中國的興起與普及,第一批大陸本土的網絡作家開始了各自的網上創作生涯。這一時期,能夠接觸到網際網路,並有條件進行網絡寫作的,大多是當時的大學生或都市白領。這批人中最終成名的幾位,如安妮寶貝,給大眾留下了「文藝青年」的印象。
  • 書旗小說與橙瓜碼字達成合作 賦能青年作家實現更好創作
    據了解,橙瓜碼字是一款專業碼字軟體,在網絡作家群體中深受歡迎。作為國內知名第三方網文服務交流平臺,橙瓜碼字於近日發布了投稿功能,網文作家只需要在橙瓜碼字上創建書籍並發布原創小說,就能直接在橙瓜APP編輯專區主動選擇編輯進行投稿。同時,近30家主流文學網站超200位經過認證的網文編輯也可以在作品頁中直接聯繫作者,進行收稿邀約。截止到8月11日,橙瓜碼字收到投稿作品近萬本,作品更新過萬超2000部,收稿最多的編輯一天內收到超500部作品。
  • 網絡作家收入兩極分化 月薪過萬的不足千分之一
    生活報3月3日訊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花千骨》《錦繡未央》《校花前傳之很純很曖昧》……這幾年,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網劇十分火爆,作為原著作者的網絡作家也一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第十屆作家榜子榜單「網絡作家榜」公布之後,網絡作家更被打上月薪輕鬆過萬的標籤。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他們掙錢真的如此輕鬆?
  • 網絡作家生存狀態揭秘:年收入千萬者全國50多人
    工作狀態  寫作大量擠佔生活  一天碼3萬字 一個月難出門  五年前,劉萍還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行政文員,每天打卡上班,奔波在漢口和武昌之間。2008年4月,她因懷孕辭掉了薪水並不高的工作。幾百萬的點擊率,換來了多達七八千元的月收入。  代價是付出生活,每天早上9時開始到夜晚10時,長達十個多小時的時間,劉萍都在不停地寫作。兩年時間裡,她1個月難以出門一次,1年只拜訪過一兩次朋友。「幸好我做警察的老公特別支持我,很多事情都是他幫我打理好,」不過,這樣一天到晚宅在家裡,也讓劉萍有些擔心,她計劃著,以後每天到樓下走走。
  • 揭網絡作家為何高收入 有讀者一次打賞100萬
    12月3日,第八屆作家富豪榜子榜———網絡作家富豪榜發布。唐家三少、天蠶土豆、血紅分別以單年版稅2650萬、2000萬、1450萬排名網絡作家富豪三甲。  該榜單品牌創始人吳懷堯對本報記者介紹,網絡作家收入的確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從小說網站處了解;二是根據其作品的字數和點擊率計算;三是與本人當面溝通,「這些數字都得到了他們本人的認可。」
  • 網絡作家每天寫3小時:5年版稅收入達1700萬元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每天碼字3小時,每周固定工作五天,其餘的時間看書、看電影,自由支配。儘管沒有進入富豪榜的前三甲,但是憑藉著《聖堂》、《猛龍過江》等網絡小說,作者骷髏精靈(真名:王小磊)在過去5年中共計版稅收入1700萬元人民幣,位列富豪榜第四名。
  • 在大城市漂泊多年,下班後熬夜碼字1000天,終於靠寫網絡小說改變人生
    每次修改,我其實蠻痛苦的,經常熬夜,第二天頂著黑眼圈去睡覺,好在下午可以午休1小時,可以緩過來。 改了幾次,編輯覺得我每次都能聽進去建議,而且修改都很及時,最後勉勉強強籤約了。終於,在開了一本新書,寫了100多萬的時候,我的成績一點點起來了, 每個月的分成收入也有幾千,加上全勤好的時候能拿到1萬多,好幾次時候,實際拿到手的稿費,都超過我的工資了。
  • 新人網絡作家遭編輯強行索要禮物 首月稿費發下來要給編輯發紅包是...
    |歡愉文化特約視頻節目中國網絡文學周啟幕!|中國網絡作家村特約視頻節目在我碼字的時候請你閉上嘴巴!!這才是對我寫作最大的幫助大學生為寫網文與室友產生矛盾 室友關係重要還是碼字重要?全職寫網絡小說兩年賺了200萬 第一桶金真的要砸在婚房上?一個女網絡作家的緊急求助:真的要嫁給男網絡作家麼?
  • 冰城網絡作家:「成神」之路並不簡單
    據最新權威統計,國內45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的駐站創作者數量超1400萬。尤其是今年,某集團公布數據顯示,僅一個季度就新增創作者數量33萬,其中30歲以下創作者佔比超過七成。再加上當下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網劇十分火爆,更是為網絡作家這個行業打上了低門檻、高收入的標籤。甚至有人認為在家寫寫小說,就能輕鬆當大神月薪過萬。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你知道多少
    這下子可了不得了,雖然這部玄幻小說爛尾了,但天蠶土豆賺的錢卻比之前更多了,在2017年,年收入達到了6000多萬,都快比得上前兩年收入的總和了!3.辰東辰東,原名楊振東,中國北京市人,著名網絡作家,崛起於網絡文學青銅時代,是當前網文界最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作者之一。
  • 書旗小說與橙瓜碼字達成合作 一鍵投稿探索作品籤約新模式
    日前,書旗小說宣布與橙瓜碼字達成合作,雙方將在青年作家培養、原創作品籤約及渠道分發等環節進行深度合作。書旗編輯及籤約作家將優先享受由橙瓜提供的產品服務及內容解決方案。據了解,橙瓜碼字是一款專業碼字軟體,在網絡作家群體中深受歡迎。
  • 網絡作家如何掙錢?我用自己十年的網絡小說寫作經驗告訴您答案!
    我就用自己十年的網絡小說寫作經驗告訴您答案!網絡作家掙錢,得克服以下七種困難 第一,網絡作家為了碼字,全年無假期!除非你是很成功的網絡作家,已經功成名就,不需要再單純憑藉碼字賺錢,否則為了更新,為了賺每個月那點兒可憐的稿費,網絡作家每天都要坐在電腦前,一心一意碼字。
  • 年賺1.22億元!網絡作家的收入你想像不到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3.33億,網絡文學日更新文字量達1.5億,國內每年新增網絡文學作品近200萬種。
  • 2012網絡作家富豪榜出爐 20位大神敲出1.7億元
    歲,榜首的「唐家三少」只有31歲,他與25歲的「我吃西紅柿」、23歲的「天蠶土豆」分別以3300萬、2100萬、1800萬的版稅收入榮登「網絡作家富豪榜」前三甲。  記者:榜首的「唐家三少」的3300萬收入看來似乎很多,但其實這不是一年的收入,而是五年,網絡作家收入不僅僅是版稅,如何計算出來?  吳懷堯:都是五年之內,因為網絡文學能給作家帶來較多收入也就是這五年,今年達到頂峰。我個人覺得這個收入是蠻高的,相比起傳統作家的作品,網絡容易看盜版,在這種情況下,這麼高的版稅還是可以的。
  • 寵物盤捲土重來,「矽谷區塊雞」投3萬月賺1萬?
    網上養雞月賺1萬?區塊雞,基本上就是沿用的華登區塊狗的模式,打著區塊鏈+養寵物的噱頭,再通過高收益吸引韭菜入場,然後就是資金盤的必備套路,拉人頭得更高獎勵。主要玩法是,玩家需要先進行搶雞,然後獲得領養權,在領養期間每天可獲得收益,每日固定收益1%—15%。然後,不同等級的成長期也不同,1天—11天不等,等級越高成長期越長。而在雞成熟後,會自動被其他玩家搶走。
  • 網絡作家生存現狀:每天寫6000字小說還吃低保
    入行5年來,王勇前後寫了1000多萬字,算是更新頻繁的作家,收入卻不理想。他說:「剛入行前3個月1分錢都沒拿到,現在因為和網站籤約了,每天固定更新6000字,一個月到手也才四五千元,有時候寫得少,只有兩三千元。每月收入只夠維持生活,買房買車更是奢求。」因為收入不穩定,和王勇同期入行的作家大都轉行。
  • 最新作家富豪榜排行榜和中國網絡作家收入排行榜歷史榜單及代表作
    談及為何選擇近五年網絡作家總收入進行統計時,吳懷堯說,中國網絡文學興起差不多有十年,最初能拿到的收入並不多,網絡作家的收入與網站發展和讀者的網絡閱讀習慣發展是同步的,大家願意在網絡上付費閱讀是近三五年的事情。「就我了解到的信息,2012年算是網絡作家收入的爆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