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非遺節看傳承人同臺競技 三大競技展現傳統技藝

2021-02-08 成都日報

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在成都舉行。作為本屆非遺節重磅活動的國際競技活動將秉承「重交流、輕比賽,重推廣、輕形式」的原則,突出非遺技藝的傳承、交流、展示,舉行中國民族樂器傳統技藝競技、竹編競技和川派盆景競技暨精品展三大競技活動。

40個民族 89項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傳統技藝首次同臺競技

中華民族素有「禮樂之邦」的美稱。樂器作為「音律」的物質載體,不僅擁有著和中華文明同樣燦爛悠久的歷史,而且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審美意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民族樂器傳統技藝競技」盛會秉承「交流互鑑、各美其美」的人文精神,首次匯集全國30個省(市)區的器樂傳承人,帶來40個民族的89項民族樂器,在非遺節期間進行同臺競技、展示。

據了解,活動現場將以民族樂器的核心製作技藝競技、演奏競技、樂器展示等立體化的方式,為遊客呈現民族樂器精湛的技藝、精美的形制和動人的旋律。其中,核心製作技藝競技和演奏競技將分成吹奏類、拉弦類、彈撥類、打擊類四類樂器進行比拼,傳承人將現場展示樂器製作技藝以及演奏技巧。

傳統樂器展演板塊,分為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活動現場每一件參展民族樂器都有一個專屬二維碼,掃碼即可聽到該樂器的介紹和演奏。線上展覽則不僅能夠看到樂器的形制、聽到樂器的聲音,更可以投票、打榜,評選自己最喜歡的民族樂器。參展的89項樂器既有鮮為人知的基諾族奇科、納西族速古篤,也有頗受歡迎的京胡、尺八等民族樂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民族樂器傳統製作技藝競技,強化中國傳統技藝傳承人之間、愛好者以及普通市民之間交流互動,10月17日至19日下午,均設置了豐富的民族樂器製作和演奏體驗活動。在非遺傳統技藝傳承人的帶領下,市民既可以感知「工匠技藝」的奧妙,也可以體驗「吹拉彈打」的演奏樂趣。

此外,傳承人還將在非遺節期間,走上成都街頭,展示展演民族樂器和音樂獨特的魅力,並與本土街頭藝人交流互動,讓更多的遊客和群眾參與到活動中來。

傳統竹編與現代設計碰撞

助力非遺技藝成果轉化

崇州是本屆非遺節的分會場之一,非遺節期間將舉辦多彩巴蜀——道明國際竹文化節,開展國際竹編競技、「天府小匠人」(竹編)競技活動、國際竹編創意設計作品展、國際竹文化論壇等活動,為市民全方位展現竹編技藝,展示傳統竹編與現代設計碰撞帶來的非遺成果。

其中,竹編競技將以竹編成品展示與現場製作技藝比拼結合的形式開展,屆時將有多位國內竹編傳承人同臺競技。此外,由成都市各中學校的學生參加的「天府小匠人」竹編比拼,也是成都市最大規模的一次「竹編小傳承人」比賽。

10月17日至22日期間,還將開展國際竹編創意設計作品展,除四川省2019年度非遺創意優秀作品和央美來崇設計製作的竹編創新研究作品之外,還將展出由4名東南亞著名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共同設計製作完成的竹編公共藝術作品。這也是外籍傳承人首次參加「非遺競技活動」。

200餘盆代表性盆景

彰顯中華傳統藝術意蘊精髓

川派盆景作為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為弘揚中華盆景藝術,展示川派盆景發展新水平、新成果,進一步促進各流派、各地區之間的技藝交流,10月17日下午,四川各地優秀盆景傳承人將共聚非遺博覽園,同臺競技交流切磋,以現場製作的方式向廣大市民朋友展示川派盆景造型主要的多種形態技藝。同時,在非遺節期間,還將展出從全省16個市州縣區精心挑選的代表性川派盆景200餘盆,它們與搭建的立體式古建院落的展場形成有機統一,營造出濃厚藝術感,進一步體現中華傳統藝術意蘊精髓。本報記者 王嘉

相關焦點

  • 吹糖人 糖畫 這場非遺美食200人競技 誰是最強傳承人
    12月20日,溫州市飲食類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評估活動舉行,共有114個非遺飲食類項目、93位傳承人以及項目保護單位人員共計200多人參加評估。根據項目屬性及特點,分別以酒類、茶類、豆類、餅類、糕點類等進行現場展示、現場製作。
  • 國家級非遺項目-茶葉傳統技藝有多少?傳承人有哪些?
    註:現有多家單位在開展非遺傳承項目和傳承人推薦工作。本文僅記錄國家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茶葉傳統技藝,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確定。 國家級非遺名錄建設已到第五批,茶葉傳統技藝累計有多少項?
  • 中餐烹飪技藝非遺傳承人展示非遺菜品
    本報訊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2019中餐烹飪技藝非遺項目傳承人研修班結業典禮和作品展示會在江蘇省揚州大學舉行。傳承人一邊展示自家的非遺美食,一邊觀摩學員們的傳統技藝,呈現了一場精美絕倫的非遺美食盛宴。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精彩無限,來竹藝村品竹編非遺盛宴!
    作為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主體活動之一,多彩巴蜀——道明國際竹文化節主要安排有國際竹編創意設計作品展、天府小匠人」(竹編)競技、國際竹編競技、國際竹文化論壇等—丁知竹—竹裡2 「天府小匠人」(竹編)競技「展現非遺文化傳承」
  • 種草國際手工藝品、品嘗傳統小吃,本屆非遺節不容錯過
    在非遺傳統技藝傳承人的帶領下,市民既可以感知「工匠技藝」的奧妙,也可以體驗「吹拉彈打」的演奏樂趣。 在本屆非遺節中,人們可以看到不少穿著華服或Cosplay各種動漫人物的二次元青年,而吸引他們的一定是位於世紀舞展廳的非遺動漫沉浸體驗展。
  • 《爐石傳說》全新賽事節目「爐石大贏家」 三大模式同臺競技更精彩
    雙人現開賽全面升級歸來 三大模式同臺競技更精彩曾經的《爐石傳說》「雙人現開賽」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時光,而「爐石大贏家」可以說是全面升級的高配版「雙人現開賽」,主播們將兩兩組隊這一次,他們面對的將不再是單一模式,而是標準天梯、酒館戰棋以及全新對決模式的三大挑戰,通過分別角逐三個模式贏取積分決定勝負。爐石全才將從這裡誕生,一檔賽事節目帶你看盡《爐石傳說》三個模式的精彩角逐,不講武德,只要歡樂。
  •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
    從9月17日起,Eric Benque帶著產品走訪成都漆藝、銀花絲製作技藝、瓷胎竹編、蜀繡等9個非遺項目,並與11名非遺傳承人就各自的工藝、共同技能進行交流,最終跨界合作完成多個兼具中法兩國特色的「混血」傳統手工藝作品,並在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上進行展出。在國際傳統手工藝展上,觀眾可以看到這些獨具特色之美的手工藝品。
  • 武漢微馬、百姓煨湯節,江漢特色文旅體IP等你來點亮
    在幾代煨湯傳承人的不斷鑽研、經營下,武漢煨湯技藝得以傳承發展,並逐漸系統化,在百年嬗變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製作流程。從原料的搭配,到器皿的選擇,到水與火的功夫,到調味的時機,都有其獨特技巧。
  • 廈門八十歲王船製作技藝傳承人攜徒弟「直播帶課」
    10月19日,臺海網融媒體欄目《非遺課來了》,走進鍾宅民族小學送王船特色教室,繼續直播帶「課」,造王船技藝廈門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鍾慶豐與徒弟陳文旌帶領同學們,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船模課,像拼積木一樣組裝出古王船船模。
  • 勒布朗很有機會跟兒子布朗尼同臺競技
    勒布朗很有機會跟兒子布朗尼同臺競技 詹姆斯跟兒子布朗尼在2023年的時候很有可能同臺競技,真不敢想像到時候收視率會有多高
  • 5萬人圍觀,18項非遺文化同臺「競技」!三月三祖廟北帝誕開鑼
    「快看,來了!來了!」隨著人群中一聲大叫,北帝儀仗隊從祖廟正門魚貫而出,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北帝巡遊。4月7日上午, 佛山祖廟廟會(三月三北帝誕)拉開帷幕,北帝巡遊作為「重頭戲」,吸引了5萬名市民、遊客觀看。   「快看,來了!來了!」
  • 這個周末,在金山城市沙灘,全國200多名風箏高手同臺競技、「箏」奇...
    據悉,10月17日至18日,2020年「金山杯」全國運動風箏錦標賽在這裡舉行,200餘名全國風箏高手同臺競技,給市民帶來精彩體驗。 盤鷹雄舞、鳳凰展翅、巨龍遨遊……今天,城市沙灘內百鳶齊飛,軟體類、龍串類、最長類、最大類、滾地龍等形象各異的傳統風箏在空中翱翔,嬌小玲瓏的運動風箏則隨著樂曲時而翩翩起舞,時而快速追逐
  • 【非遺展播】絲綢之路上的文化白銀——會寧石磨炒麵製作技藝
    【非遺展播】絲綢之路上的文化白銀——會寧石磨炒麵製作技藝 2020-06-18 0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陸與港臺大學生在無錫互秀創意同臺競技
    大陸與港臺大學生在無錫互秀創意同臺競技     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25日在江蘇無錫落幕,蘇州大學、中南大學、臺灣淡江大學分別榮獲創業之星的一、二、三等獎,三組項目將落戶無錫
  • 非遺技藝傳承人繆一川:續寫「點石成金」夢
    我的夢想是帶著中國非遺「彩石鑲嵌」走向世界。「十一」假期,溫州博山美術館,遊客絡繹不絕。館內,一件在水泥板上鑲嵌彩石的作品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紅色的花瓣閃耀出寶石的光澤,與粗獷的水泥材質形成鮮明對比。讓非遺元素碰撞現代題材,實現這樣跨界融合的人是非遺彩石鑲嵌年輕的傳承人繆一川。
  • 「非遺」盛會即將來臨!樂山非遺,你了解多少?(內含展館攻略)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在成都精彩舉行此次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 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舉辦非遺節開幕式暨演出五通橋龍舟競技五通橋的端午龍舟會由來已久,在市井鹽工發黃的日曆裡,在耄耋老人抖落的記憶深處,小西湖上划龍船、搶鴨子是一年光景中美滋滋,甜蜜蜜的久恆記憶。這最隆重、最熱烈的端午龍舟盛會,一直要追溯到清朝的乾隆年間。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點讚│晉江3個項目「升級」為省級非遺!再添9個泉州市級非遺傳承人
    磁灶陶器燒制技藝的吳松森等9人被列入泉州市級非遺傳承人名單!晉江市文體新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引導和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非遺保護工作。該系列活動持續到7月份,項目包括圖錄展覽、工藝展示、展演競技、文化講座和交流互鑑等,全面展示晉江近年來的非遺保護成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亮點紛呈。
  • 150位「粵菜師傅」同臺競技
    本次大賽以「聚合粵味力量 賦能產業發展」為主題,將於本月27-28日在佛山市順德區華僑城歡樂海岸舉辦,屆時總共有21個地級以上市和港澳地區約150名選手同臺競技。  據佛山市人社局局長嚴冰介紹,現場競賽採用個人賽方式進行,設立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兩個競賽工種,每個競賽工種分別設立粵菜工匠組和粵菜新星組兩個組別。
  • 海南上百名非遺傳承人秀技藝 活態傳承多彩文化
    中新網海口6月9日電 (記者 張茜翼)海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藤竹編技藝、樹皮布製作技藝、苗族傳統刺繡、椰雕、瓊劇、八音、海南麒麟舞、臨高人偶戲……在9日晚舉行的海南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中,上百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現場秀技藝,展示40多個非遺代表性項目,讓觀眾大開眼界。  6月9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稱遺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