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就比如說牛排。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聽過牛排,它作為西餐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物,自打它從西方傳來,就迅速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對於牛排,國人究竟懂多少呢?
我們都知道,牛排常見分為四個種類:菲力牛排(牛裡脊上最嫩的肉,幾乎沒有肥膘)、牛眼牛排(牛肋骨上的肉,肥瘦皆有)、西冷牛排(牛外脊上的肉,有一定肥膘)、T骨牛排(牛背上的脊骨肉)。這些牛排被端上桌的時候都是已經熟了的狀態,但是若問起牛排具體是怎麼做成的,相信很多人就說不清楚了。
經過我的觀察,很多中國人在家裡做牛排是直接將牛排放置在平底鍋裡兩面煎熟,然後出鍋裝盤,撈出淋上醬汁,擺上一些蔬菜即可。但是西方人做牛排也是這樣的嗎?牛排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經過我不斷查找資料,終於發現,歐洲廚師原來是這樣製作牛排,我們一直做錯了很多年。下面,為你詳細介紹歐洲廚師做牛排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選取一塊優質的西冷牛排,選取時注意,牛排脂肪雪白說明牛肉新鮮,肉色鮮紅,雪花明顯的比較好。如果大家不能買到新鮮的牛排,建議選取冷藏肉。把牛排洗淨,有脂肪邊的一側用刀切幾刀,這樣煎的時候,裡面的脂肪更容易散發出來,因為脂肪是衰敗的最快的一個部位。煎牛排之前給牛排撒上一些粗鹽,因為粗鹽融化後會均勻地覆蓋在牛排表面,如果用細鹽的話要塗抹均勻,放置幾分鐘。
開中火,加入沒有味道又煙點比較高的植物油,先煎牛油部分,牛油的香味能為牛排加分。牛油煎至微微焦黃就可以把牛排平整地鋪在鍋裡煎,期間不斷把油淋在牛排表面,並且撒上一些新鮮的黑胡椒粉。當一面煎好後翻面,繼續煎另一面,也撒上一些胡椒粉。
最後放入黃油,大蒜粒,迷迭香,並且黃油融化後,將油繼續澆在牛排上,為牛排中增添黃油的奶香和大蒜香氣。牛排煎到理想的成熟度立刻出鍋,放在保溫的地方讓牛排休息5-10分鐘。這一步可以讓牛排的汁水緊緊鎖在肉裡面,不會流出。當牛排休息好了以後,我們再將牛排切成小塊裝盤。
下面,我們再來做紅酒汁。首先切洋蔥粒,鍋中放入黃油,融化後炒香洋蔥,加入迷迭香,等洋蔥炒軟了放入半瓶紅酒。當酒精散發得差不多後,加入一湯匙紅酒醋膏,攪拌均勻後關火離鍋。過濾出洋蔥等雜質,把煮好的紅酒再次放入鍋中,加入牛高湯塊調味,攪拌至沸騰後勾芡離火。放入黃油,攪拌至黃油完全融化,這樣一份可口濃鬱的紅酒汁就做好了。
把牛排擺盤裝好,放入一些蔬菜點綴,淋兩大勺紅酒汁,就可以上桌了。牛排鮮嫩美味,表面略帶一點點焦脆的口感,內裡柔軟多汁,噴香誘人。紅酒汁的味道特殊且濃鬱,為牛排增加了不一樣的風味。
要點:1.脂肪含量多的牛排適合煎熟一點,雪花均勻的牛排五成熟會更柔軟可口。
2.煎牛排一定不可以只用黃油,黃油的熔點低,只用黃油煎牛排會使牛排很快煎糊。
3.傳統的牛排做法只翻面一次。如果您不能熟練控制牛排成熟度,可以每隔40秒翻面牛排一次。
4.牛排出鍋休息的步驟很關鍵,如果有條件,可以放在保溫箱中休息。建議休息時間不低於五分鐘,畢竟牛排的精華就在於它鮮美的汁水,沒有汁水的牛排是失敗的。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收藏加關注,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您的看法,我是咕嚕過來一個大麥粒,每天都為您分享不同的美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