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測評:平安福VS國壽福 到底誰值得買?

2020-12-11 金融界

  保險是一種很特別的商品,看不到摸不著,也沒辦法和親朋好友購買的產品進行直觀對比。大部分人買完之後就把合同束之高閣,對具體保障內容很少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深藍君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朋友留言諮詢平安福2017、國壽福至尊版,畢竟這兩家公司無論從代理人、保險分支機構都是國內最多的,所以今天深藍君就對這兩款進行進行一下對比分析,看看這兩款產品到底怎麼樣?

  一、平安福、國壽福產品對比分析:

  關於終身型重疾險我們之前已經做過很多分析了,不過還沒有將平安福、國壽福放在一起比較過,今天的測評匯聚了市場上幾款比較熱銷的產品:平安福2017、國壽福至尊版、華夏福、健康源2號、康健一生多倍保、健康源優享。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通過上圖我們能直接看到兩款產品在整個市場中的位置,無論產品保障內容還是保費價格,都處於市場的中等水平,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品牌知名度高,終端網點較多。

  二、平安福、國壽福產品具體分析: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這兩款的產品的保障內容,看看這兩款大公司的明星產品到底值得買嗎?

  1、產品構成:

  這兩款產品都是採用終身壽險附加重疾險的產品組合:

  國壽福:終身壽險+附加重疾險

  平安福:終身壽險+附加重疾險

  這樣的產品組合是沒有問題的,很多其他的產品也是這樣設計。不過這裡面有一點深藍君需要提醒大家,提前給付型重疾險,當罹患重疾時,理賠過後會同時扣除主險壽險的保額。

  舉個例子:

  如果主險為50萬保額,附加重疾險為49萬,那麼拿到49萬理賠款的同時,主險的保額會變為1萬元。這裡可能個別朋友會誤解主險保額是不變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2、輕症對比:

  輕症對於重疾險來講其實是降低了理賠門檻,減少了理賠糾紛,對於消費者來講,這無疑是切實的福利。

  保險行業協會只對25種重疾進行了統一的規範和確定,對於輕症這塊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的,所以也造成了各家對輕症的數量與種類都有很大的不同。

  上圖是國內重疾險關於惡性腫瘤的定義,藍色標註的內容是不屬於惡性腫瘤的。

  雖然不符合重疾的理賠標準,但保險公司都會將上述標註的疾病定義為輕症,額外賠付20%-30%保額,絕大多數重疾險把上面5條列為輕症裡面「極早期的惡性病變」這個病種。

  而平安福2017將這個病種分成三個疾病(早期惡性病變、原位癌、皮膚癌),除此之外其它高發的輕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輕微腦中風、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都是不包含的,不僅在病種數量上玩了花樣,而且具體保障的內容也不在優勢,所以平安福這款產品無論從誠意還是具體保障,都是落後於市場同類產品的。

  3、保費豁免:

  目前主流的重疾險都會自帶被保人輕症豁免,很多產品可以附加投保人輕症、重疾、全殘、身故豁免。豁免條款是非常有利於消費者的設計,比較典型的場景就是父母作為投保人為孩子投保,另外就是夫妻互保,當投保人出現上述情況時,後續的保費就不需要再繳了。

  大家可以直接的看到平安福2017和國壽福的對比,個人覺得被保險人輕症豁免還是很重要的,畢竟一份保障長達幾十年,如果真的罹患輕症,拿到理賠款後續保費還不需要再繳了,還是非常人性化的,所以這一項國壽福勝出,也期待平安福後續有更多的改變和升級。

  4、長期意外:

  根據平安福一貫的的原則,購買平安福一定需要附加長期意外險。這個設計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講,深藍君覺得是屬於捆綁銷售。我們以30歲男性,20年繳費來看:

  意外險:30萬保額,保障70歲,每年1500元

  重疾險:50萬保額,保障終身,每年15293元

  所以購買平安福的實際支出為:16793,這個價格相比其他產品至少要高20%-30%。

  就算附加了30萬的意外險,這個保額也是不夠的,關於成人意外險我們做過很多的測評:100萬保額涵蓋50萬猝死的意外險,每年也只需要299元。另外只要沒有殘疾,可以正常行動的普通人,就算75歲也是能購買一年期的意外險,綜上所述,個人覺得重疾險打包銷售長期意外險算是比較大的劣勢。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知道重疾險都有90-180天的等待期,如果等待期確診重大疾病的話,行業慣例是退還所繳納的保費,但是平安福這款產品是僅僅退還現金價值。

  有過退保經歷的朋友就會了解,現金價值一般同所交保費相比會少很多。在用戶最需要資金治病的時候,只能拿回現金價值,這麼做很難體現保險雪中送炭的特點,個人覺得還是很不厚道的,很難理解平安福為什麼會有這種設計。

  三、寫在最後:

  在深藍君看來,保險非常好的體現了金融業信息不對稱的特點,不僅產品複雜不易對比,而且銷售過程還參雜了很多人情的因素,令整個購買決策就更加複雜,普通人稍不注意就會入坑。

  國人一直有比較嚴重的跟風心理,看著別人買了什麼就自己買什麼,這樣是存在很大風險的。因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人員構成、不同的保險預算、過去買了保險也不同,所以盲目跟風的話,是很難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今天的對比分析,不是想說國壽福、平安福到誰好誰不好,而是希望能夠儘可能還原產品的全貌,如果大家信賴平安和國壽的品牌,結合自己購買產品的側重點,是完全可以購買的。

  希望大家在購買前能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大品牌的光環下,不加思考和判斷的購買。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劃定組合銷售6項負面清單,國壽福、平安福等怎麼辦?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已經有公司,因為產品組合銷售的問題被罰,例如,三峽人壽,早在6月,就因為銷售規則不合理、嚴重偏離主附險設計及保障本源等問題而吃罰單;緊隨其後,7月的人身保險產品問題通報中,海保人壽、人保壽險也因產品組合銷售規則存在缺陷被監管點名……如今,監管又勒令險企進行專項核查整頓,各類人身險產品組合正迎來一場大考。知名的產品組合「國壽福」「平安福」等最終將何去何從?
  • 17家保險公司18款王牌重疾險測評 如何挑選產品?
    來源:保保駕到今天的測評的數量有點多。總計17家保險公司的18款王牌重疾險。將大家最近問的多的、市面上熱銷的重疾險統一做個綜合評測。大陸目前有近百家人身險公司,我不可能用窮舉法每家都測評到。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如下:18款重疾險測評分析圖*118款重疾險測評分析圖*218款重疾險測評分析圖*3
  • 平安福告訴你:保險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電影裡的女記者盛男,不幸被查出了卵巢癌,醫生告訴她治癒的可能性很高,但是需要30萬,她瞬間崩潰了:「我卡裡只有3萬,誰能給我30萬?!」她所追求的理想和生活剎那間被擊得粉碎,為了賺錢治病,她被迫放棄高傲和尊嚴接受了一份極其不喜歡的工作,她心裡明白30萬可以買她的命,哪還敢問生活的尊嚴是什麼,她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我們真實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生活中有太多的迫不得已。
  • 2020大品牌兒童重疾險排行榜,哪款最值得買?
    對許多初次接觸保險的父母來說,平安可以說是聽得最多的了,身邊多少也認識一些平安的代理人。最近,平安最火的一款兒童重疾險——少兒平安福升級了,有很多用戶在後臺諮詢我們。今天,深藍保實驗室就為你 360 度拆解下這款產品,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買?
  • 從「平安福」現象透析平安的經營邏輯
    當前不少消費者已經在形成了「手機買華為、保險買平安」的消費準則,儘管市場競爭越來越白熱化,輿論各執一詞,但是平安的業務增長,仍然保持了與股價同樣的堅實。  作為消費者,保險買平安,到底買了啥呢?股市上的投資人,到底看中了平安的什麼呢?堅實的業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旁觀者,只能看到平安的所作所為,卻難以窺到所思所想。
  • 買保險5個渠道 找誰最省心能買到最靠譜的產品?
    來源:保保駕到想買個靠譜的保險其實挺難的。買什麼、上哪買、產品好不好、帶病又咋投?都是問題。今天咱們單點突破,挑「上哪買」這個問題好好聊聊。●保險經紀人/經紀公司保險經紀人可謂是代理人的2.0 Plus。他們能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從而能在當前層出不窮的產品中,為用戶提供產品對比、測評,從而挑選出更適合、也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 平安福首創「保險+健康管理」模式,或成行業競爭新高地
    平安人壽將「平安FUN」與保障產品平安福、守護福等產品綁定,設置周月年三重運動目標,達成相應運動步數即可獲得相應獎勵。有更多數據值得我們注意: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0%,死亡數已佔總死亡數的83% 。過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心臟病和惡性腫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
  • 平安福20——一份科學、全面、會長大的保險產品計劃
    那麼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買重疾險需要重視的一些「小細節」。  附加多種輕症,重點看是否覆蓋高發輕症  輕症是重疾的早期症狀,或未達到重疾程度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惡化成大病。但輕症不像重疾,有行業統一的《重大疾病保險疾病定義使用規範》,輕症賠付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規範,各家產品覆蓋的輕症病種不相同,有些重疾險產品會漏掉一些高發輕症,這提醒我們買重疾險時必須要多個心眼,看產品責任中是否覆蓋高發輕症。  什麼是高發輕症呢?
  • 7年7度升級,「平安福」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健康在於運動,平安福用這種激勵的方式,讓大家養成運動的習慣,有益於客戶身體健康。第三,什麼樣的重疾險產品值得買?多數投保人在購買重疾險的時候,往往考慮的問題有:保障多少種輕疾、重症?我更為在意疾病理賠條件是什麼?這塊保險產品的性價比高不高?是否含有輕症豁免?重疾賠付次數是多少?
  • 看看最新保險測評
    ICU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其實,ICU是個生死場,裡面的病人各種形態,有些人在ICU活著,就是家屬想掙一口氣,不想放棄,但是一旦離開呼吸機離開藥物維持生命,就是死亡。平時一些小病花費幾千幾萬,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都可以承擔,但如果一旦罹患大病,需要進口藥、醫療器械、甚至進入ICU,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治療費用,誰能保證自己可以爽快地拿出來?在此,筆者強烈建議,每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都應該把醫保、商保配置齊全,這是對自己及家人應有的擔當。
  • 入選央視「品牌強國工程」,平安福20保險產品計劃重磅上市
    4月1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人壽」或「公司」)主力保障型產品平安福煥新上市。同日,平安福20保險產品計劃(以下簡稱「平安福20」)登陸中央電視臺,於央視綜合頻道及新聞頻道《新聞聯播》播出前時段與全國觀眾見面。
  • 平安福,保平安
    買的是一份保障瑞士再保險年初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新興市場在未來10年仍會作為全球經濟的引擎,其中,中國將貢獻27%的全球增長。同時提到:2035年之前,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世界經濟看中國,中國經濟看未來,未來保障靠保險!宏觀經濟環境帶來的風險,也是保險市場的機遇所在。
  • 還和「平安福2016」比價? 那沒看懂平安人壽3.0戰略
    9月以來,有兩款產品在保險人朋友圈刷屏了,一個是平安重疾保險「平安福2016」,一個是眾安醫療保險「尊享e生」。「平安福2016」被評測為偏貴,平安run噱頭大於本質;「尊享e生」太便宜,以此來挑戰傳統保險產品,被預測為肯定虧損。  雖然「不完美」,但套用一句話,背後都有讓人細思極恐的真相:平安和眾安都在下一盤大棋。
  • 外資保險公司到底哪個牛? 9款重疾險哪款值得買
    很多朋友買保險比較關注公司品牌,過去深藍君測評了幾十家保險公司 100 多款重疾險。  的確外資公司我談得並不多,也有粉絲不斷在問,為什麼不多測評一些合資/外資公司的產品?  今天深藍君就通過 9 款熱門產品測評,看看外資公司的產品是否值得買,以及到底如何買?主要內容如下:  外資保險公司有哪些,銷量如何?
  • 商業保險買什麼險種好?哪些值得買?
    想買商業保險,但不知道買什麼?怎麼買?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困惑。對於保險小白來說,困惑的最大原因是對保險專業知識不了解,擔心保險是騙人的,不清楚各類險種的功能,也不清楚自己需要哪些保險。其實商業保險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簡單來說,大致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兩大類,只要掌握了這些險種的基本內容,就能知道怎麼買商業保險了。下面奶爸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商業保險的知識。商業保險有哪些?哪些商業保險值得買?
  • 平安福5次迭代背後,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平安福」作為平安人壽的旗艦產品,從推出至今,每一次升級都伴隨著讚美、質疑多種聲音。「平安福」現象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好奇,本文我們將一探究竟「平安福」這個葫蘆到底賣的什麼藥。
  • 「平安福」模式,賦予好產品更高價值服務
    正因為此,大眾的健康保障意識越來越強,一方面,對作為重疾應急金儲備的保險需求與日俱增,且對保障的專業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高度關注身體健康,對健康管理類服務需求不斷加大。為更貼近客戶需求,平安面向2-14歲兒童和其家長提供「24小時兒科醫生免費問診」、「北京名醫指導的免費母嬰測評」、「育兒親子課程免費學」等豐富育兒工具和育兒信息,為客戶搭建專屬的分享、互動、評論、信息交流社群平臺。
  • 疾病面前盡顯「人情冷暖」,一份「平安福」護你一世周全
    網絡上一名女子與其男朋友攢了40w,準備湊夠60w買個小公寓然後結婚。不料男方父親突然病重,需要20多萬手術費,男方直接拿走了兩人積蓄的三分之一。女子心有怨言,這些年不少補貼男方家庭。想到未來房子買不成了,還得照顧男方父母,讓她對接下來的婚姻打了退堂鼓。一個人的疾病,的確牽扯到一個家庭,有時候甚至會讓戀人或者夫妻感情亮起「紅燈」。
  • 醫療通脹下 平安福的「功守道」
    所以,不要等到了懸崖邊上,才後悔自己沒有買商業保險。  近年來,保險逐步突破以往的刻板印象,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對衝未來風險的選擇。想要提前織好未雨綢繆的安全網,而不是暴露在陽光下「裸奔」,當務之急是選擇一款保障全面、靈活配置的重疾險,而平安人壽推出的平安福已成為2000萬人次用戶的睿智之選。
  • 理財保險套路深,到底值不值得買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購買理財保險是處於一種「被騙」的狀態,看廣告聽說這個保險理財產品好,在業務員的大力推薦下就迷迷糊糊買了,過了幾年後,發現預期的收益和自己想的並不一致,又產生了很多糾紛和退保的想法。那到底理財型保險是「坑」還是「寶」呢?在這裡金鑰匙集團董事長林春浩先生跟大家客觀分析理財型保險到底值不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