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8月26日訊 德魯克說「動蕩時代最大的動蕩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2020年,全球經濟複雜多變,存在眾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緊密相連,新冠疫情、5G之戰、中美貿易戰、中美脫鉤等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多種新變量帶來的新考驗,活下去,成為企業第一戰略思維。
2020年8月19日下午,一場由廣東博碩光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活下去,疫情常態化下企業增長新變量」的大會在佛山家博城總部盛大舉行,博碩光華創始人劉麗、博碩光華執行總經理趙能祥、博碩光華項目總監何敏禎、人才戰略專家何欣、學習型組織領導力專家周希奇、版權課開發專家唐平、門店數位化轉型專家張日育7位大咖老師與佛山100多位企業家共同交流探索,洞察增長的底層邏輯,尋找動蕩時代系統增長的方法論。
博碩光華創始人 劉麗致辭
劉麗在大會開始之初致辭,她首先表明博碩光華的使命是「讓企業少走彎路」,召開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在於能夠更好的服務與幫助企業,尤其是當下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中,幫助企業在不確定的找到確定性的方向及增長的新變量,去應對這一場危機,共渡難關。與此同時,博碩光華內部在今年也圍繞著內容重構、關係重構進行了一系列的挑戰和變革。首先是在內容重構方面,博碩光華培訓板塊將以版權課為核心,致力於將培訓轉化為商業結果;諮詢板塊將以知識產品化為核心理念,以構建產品「對象感、場景感、價值感、結構感」為核心內容,重構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讓企業拿來就能用。在關係重構方面,博碩光華與企業的關係不是甲方乙方的關係,而是共創的關係。
博碩光華執行總經理趙能祥
趙能祥老師進行了《活下去,疫情常態化下企業增長新變量》的主題講解,新冠疫情從爆發至今,對世界業務及經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疫情從「黑天鵝」已經轉變為「灰犀牛」的常態化,而塑造下一個新常態的五種力量為:需求的蛻變、勞動力的改變、復原力預期的變化、監管的不確定性、病毒的進化,企業要理解並明確地解決這些因素,並從新變量、新機會、新思維三個維度進行應對。
三個新變量包括: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動蕩。國家刺激經濟政策,新基建。對疫情演化、進化的認知。
三個新機會為:成就客戶是活下去的根本、激活組織是活下去的原力、企業文化是活下去的內核。
三個新思維包括:長期主義,企業要有雙線增長思維,創造增長機會。數位化能力,將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增長新工具。復原力,激發組織活力,打造增長團隊。
趙老師指出企業在新變量的基礎上需要用新的思維、新的機會重新制定工作方式,重新設想組織架構,重新規劃人才戰略來進行應對。
學習型組織與領導力專家 周希奇
周希奇老師為現場觀眾帶來了《學習型組織建設的策略與實踐》的主題分享,並以國際組織學習學會(SoL)&索奧中國的名義對博碩光華進行了戰略合作授牌。周老師對眾多企業進行了深度的分析,指出企業應對變化最有效的方式是團隊學習,作為學習型組織與領導力專家,周希奇老師對企業打造學習型組織給出了建設全景圖,其中的內核為第五項修煉,通過領導能力、企業大學進行戰略落地,用HR&TM、全體員工Text進行目標達成,用價值傳遞、知識管理進行文化建設,用團隊管理Text、內部講師Text來解決問題,而其中所用到的方法都是採用共創的方法來進行。
人才戰略專家 何欣
隨後,何欣老師為大家帶來《人才領航——打造面向未來的人才戰略》的主題分享, 何老師就當下的環境變化對組織能力、人才戰略有什麼挑戰?在企業發展不同階段,如何考慮對應的人才戰略?等7個問題做了深入的分析,並指出企業在「新常態」下人才戰略管理的基本價值鏈要從目標經營,思考你的業務(變化);滿足需求的人才,定義你的人才(現狀);可持續、準確地供給,打造你的人才(蓄能);機制與流程,激活你的人才(維穩)四個階段進行。
博碩光華項目總監 何敏禎
緊接著,何敏禎老師進行了《新引擎——企業大學如何煥發組織內生力》的主題分享,何老師強調,每個企業都要有一所企業大學,企業大學具有培養人才、企業品牌宣傳推廣、整合產業鏈、傳承文化,形成一致理念、提高組織智能,推動企業變革的優勢。企業在不同階段需構建不同的企業大學,1.0階段:以組織發展為導向的企業知識學習體系構建;2.0階段:以組織健康為導向的企業自我進化體系構建;3.0階段,以行業領導為導向的企業最佳管理實踐構建。
版權課課程開發專家 唐平
2020年博碩光華升級服務,重構內容,培訓板塊將以版權課為核心,2021年版權課程將達到80%,2022年版權課將達到100%。唐平老師進行了《版權課程對企業發展重要性》的主題分享,唐平老師是博碩光華版權課的主要提供方,他指出企業採購版權課程具有四大優勢:版權課程版權課程具有質量可靠、培訓效果有保證;使用安全,不擔心侵權風險;成本可控,統一消費價透明;上佳體驗,品牌加持有品位。
博碩光華執行總經理 趙能祥
在進行完版權課程的分享後,趙能祥老師進行了《合能——打造應對不確定性敏捷團隊》的主題分享,趙老師指出企業面臨商業的環境變化和管理帶來的挑戰,外部環境紅利越來越小,組織需要持續創新,而最有效的方法是OKR。OKR在企業導入後,如何發揮重要的作用,關鍵在於要遵循OKR的管理原則,用OKR重構績效管理體系,變指標驅動為目標驅動,回歸績效管理的本質。用D-CFR領導力合能模型(對話、反饋、復盤)進行戰略、運營、人員的驅動,由內而外,重新定義關係、工作和自我。
門店數位化轉型專家 張日育
最後,張日育老師進行《後網際網路時代營銷新思維》的主題分享,張老師指出,新零售不等於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群營銷,新零售的核心價值是營銷效果和服務效率的生態解決方案。新零售有四大戰略模型:「重直營+輕代理」型 、輕直營+重代理」型,純代理型、傳統品牌社交電商型,企業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新零售戰略。
2020年是充滿危機與動蕩的一年,危機越大,背後的機會越大,企業要獲得增長,關鍵在於要有新的思維和能力,從長期主義、數位化能力、復原力三個方面去應對,從而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博碩光華「活下去,疫情常態化下企業增長新變量」活動,7位大咖分別從危機感(OKR)、先進的生產方式(新零售)、自信心(人才戰略)、自我修復(學習型組織)、免疫力(版權課、企業大學)五個維度告訴企業如何著眼現在、放眼未來去獲得持續增長的能力。不要浪費一場危機,調整戰略、敏捷應對,企業才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重塑競爭力,加速在未來的成功,才能活下去、活得更好、活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