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哲學嗎?這本書中有個輕鬆的故事,帶你了解西方哲學簡史

2020-12-16 一位書生

到了一定年紀,大概總有那麼一刻會思索人生的意義,誤打誤撞開始了解哲學,其實只要願意解決問題,方法總會有,無論如何,不要放棄努力。

書中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蘇菲的世界,她有自己的生活,有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給她上哲學課。另外一個世界是席德的世界,她有一個很愛她的爸爸,這本《蘇菲的世界》就是她的爸爸精心創作的,作為她的15歲生日禮物,而蘇菲和她的老師艾伯特只是她爸爸書中的人物。

蘇菲和艾伯特的哲學課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一直講到馬克思,黑格爾,弗洛伊德……他們研究的主題以及他們各自給出的觀點都簡單地呈現其中。書中有一些人生的終極問題,例如人生的意義,薩特說:人生本沒有意義,需要我們自己去賦予。雖然最終我們終究會滅亡,不復存在,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抓住自己擁有的時間,利用自己選擇的自由,負起對人生的責任。

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會產生好奇,自己是怎麼來的,人生應該怎樣度過……早一些為孩子普及哲學知識並鼓勵他們自己探索,會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讀了一會,認為主角是蘇菲,誰知原來她和她的世界是文中一位父親為女兒寫的書中角色。奇妙的想像力,書中人書中事,即使在書中也活得精彩。當我們試著體會某種力量控制人生時,在哲學上講這是「存在的焦慮」,不過這未免不是好事,它表明我們還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書中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書中人的真相,利用自己的哲學智慧帶著唯一信任他的學生蘇菲逃離了那個荒謬的世界,來到了席德的世界。在這裡他們以精靈的身份存在,可以聽到席德與爸爸的對話,不過他們不知道蘇菲與艾伯特的存在。

故事如此詭異,或許在告訴我們,哲學不是空想,它是可以實踐的,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書中的哲學是前人的思想,我們必須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並解決。正如薩特所說:關於存在的問題是無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所謂哲學問題的定義就是每一個時代,每一個人們都必須要一再地問自己的問題。

哲學猶如苦咖啡,故事猶如甜牛奶,調和在一起入口才美味。作者很巧妙地把晦澀難懂的哲學用輕鬆有趣的故事的故事串聯起來,讓人在看這本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大論的時候,不覺乏味枯燥,反覺意猶未盡。

哲學主要是西方哲學簡史,從自然派哲學家泰利斯到德莫克裡特斯,從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到亞里斯多德,從笛卡爾到弗洛伊德,再到二十世紀哲學的理論簡述。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先知後曰,知上曰下,知道的東西能說出來才叫智。因此尤其是哲學史這樣的書得讀讀寫寫,才能了解一些東西。

世界就像魔術師手裡的兔子,而我們都是兔子身上的微生蟲,有的因為好奇心努力爬向毛尖一睹這世界的真相,有的卻甘願在皮毛裡得過且過,如夢如幻,生老病死。

兔子是真實的,但是魔術師的魔術是假的,所以我們知道和看到的一切都不過是把戲。那真正的本源在哪裡?也許霍金和愛因斯坦等人曾努力去尋覓,但是這也只不過是浩瀚蒼穹中的盲人摸象。

宇宙之大,萬物之多。見識的有限,讓我們知道的越多,未知就越多,所以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無道理。科學解釋不了的,我們交給那個「神」去解決吧。

哲學的歷史就像一條河,從整條河來看,你不能說誰對誰錯,不能說蘇格拉底說的對,而柏拉圖說的錯,或是現在的認知是正確的,而古人的認知則是錯的。任何抽離歷史背景的看法都是反歷史的。

只能說哲學這條河,沒有對錯,只有對的多少。如果蘇格拉底是河的源頭,雖然書很少,但是這條河會因為後面的支流不斷匯入而越來越多,直到造就我們現在的歷史海洋。所以很多東西你必須把它放到永恆的視角裡面你才會覺得它是完美的,偉大的,不可或缺的。就像划過天際的流星,被盲人摸過的大象,蒙娜麗莎的微笑。要是局部,短暫,單獨去看,不會覺得多美,多好。

書中說要成為哲學家必須像個孩子,抱有對這個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當對某事抱有希望的時候,人們會向上帝祈禱,為什麼我們會相信上帝的存在?當午夜陰森的時候談到鬼魂人們會害怕,為什麼我們會相信有鬼魂?因為我們創造了這些東西,即使是虛構的想像,但我們不能證明它們不存在,所以只能相信存在。

哲學家大多都在講我們是誰,來自哪裡,到哪裡去,這些都是對自身和這個世界的認識,直到馬克思說:哲學家只是詮釋了世界,可是重點在於他們應該去改變這個世界。這句話標誌了哲學史上的一大轉折點。

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毛澤東說:哲學就是認識論,其他沒了。哲學不僅是認識論,應該還是方法論。不然幾千年來那麼多哲學家只是去回答了是什麼,而怎麼做卻無人談及,豈不是紙上談兵?

在人的一生中,受這種因素的限制。幸好,人們能有書來相伴。就像這本寫哲學的書一樣,心理,傳播,管理,法律,歷史,文學等等各種書,就像是打開各個不同的異彩世界。沉吟在這世界,身雖難變化,但心在一洞若觀火,怡然自得了。

相關焦點

  • 你了解哲學嗎?這本書中有個輕鬆的故事,帶你了解西方哲學簡史
    到了一定年紀,大概總有那麼一刻會思索人生的意義,誤打誤撞開始了解哲學,其實只要願意解決問題,方法總會有,無論如何,不要放棄努力。書中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蘇菲的世界,她有自己的生活,有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給她上哲學課。
  • 《中國哲學簡史》,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一、這本書,能讓你了解到從古至今中國人的腦子裡都在想些什麼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第一次把中國從古至今幾乎所有哲學家的思想理的一清二楚,無出其之右者。我們大部分人都對諸子百家及其思想略知一二,但能講清楚的寥寥無幾。大部分情況下對於諸子百家及其思想,我們腦子裡是一團漿糊。
  • 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你是否曾對春秋時期的各家學說有過好奇?或者對歷史中的道家和道教分不清楚?又是否對今日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有過懷疑?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
  • 宗璞談《中國哲學簡史》:太上老君煉出來的仙丹
    《中國哲學簡史》有很多個版本。最初是1947年,根據馮友蘭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講稿,整理出版的英文版。1985年,由塗又光教授譯成中文出版。後來,又出了趙復三的翻譯版本。  迄今為止,杭州的新華書店裡,有12個版本的《中國哲學簡史》,定價從19.5元到56元不等。其中被公認為標準的趙版,22萬字,313頁,不算厚。
  • 哲學很難懂?7本簡單有趣的哲學入門書推薦!
    讀了它們,你可能就不會覺得哲學有那麼那麼難了。《驚呆了,哲學這麼好》用500幅粉紅小插圖,說透72位哲學家、210個哲學概念、2600年西方哲學史,讓哲學變得萌萌噠。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只有正確了解真、善、美,靈魂才能變得出色。
  • 從紙牌到花園,從問題到流派:7本好書帶你輕鬆入門西方哲學
    實際上,除了這種方式以外,市面上還有一些內容相對輕鬆、對新手友好的哲學類書籍。在過去幾年中,我陸續讀了不少哲學類書籍,寫作風格、切入點各不相同,挑選出了以下7本書。如果你對哲學有興趣,又擔心晦澀難懂的術語,不妨從這個書單裡選幾本來讀,相信會有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 從紙牌到花園,從問題到流派:7本好書帶你輕鬆入門西方哲學
    梁文道的建議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是從哲學起源的角度來了解哲學。實際上,除了這種方式以外,市面上還有一些內容相對輕鬆、對新手友好的哲學類書籍。在過去幾年中,我陸續讀了不少哲學類書籍,寫作風格、切入點各不相同,挑選出了以下7本書。
  • 《希臘哲學簡史(西方古典學界公認的哲學入門讀物)》「英」
    私信小編,回覆:【2986】即可獲取)【最好的電子書下載網站】https://bestebookdownload.com/【網盤地址】https://590m.com/dir/14789250-38900555-6453cb英國古典學家約翰•馬歇爾的《希臘哲學
  • 103/D-讀萬卷書-《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一本好書,這本書是作者寫給西方人看的,所以有人翻譯了一遍成中文。作者是中國哲學大家,是西方了解中國哲學史的重要作家。拜讀本書後,深感自己的哲學水平就是渣渣了。
  • 最近讀的書,《中國哲學簡史》……
    最近啃了三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幸福之路》和《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三本哲學類書。其實都是多年前欠下的債。曾經買了不少書,可大部分至今都完好的擺在那裡,有的甚至連塑料封都沒打開,實在是覺得歉疚,終於有閒暇時間了,而且現在看書可以不從功利出發,只從喜好出發,從前買的《如何提高》、《職場秘籍》及雞湯類的書等都可以pass了。第一本先說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大概買了有十幾年了,封皮都有些滄桑感了。
  • 哲學很難懂嗎?不,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一點也不難!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哲學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事實上,它近在咫尺,只不過被蒙上了一層面紗遮擋而變得面貌朦朧。你看,古代兒童啟蒙用的《三字經》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哲學的基本思想。到如今,它依舊被人們廣泛認同,可見哲學是廣泛存在的。
  • 遠離朋友圈哲學,你需要這15本正經哲學入門書
    哲學?就是每個字都認識,但是放到一起不知道啥意思的東西嗎?學它有什麼用呢?也許,亞歷山大和第歐根尼的故事裡有一個非標準答案。人人都知道亞歷山大是暴脾氣,但凡能動手的事兒絕不嗶嗶。本書能讓你在七天之內把哲學了解個大概(當然不是七天讀懂哲學,這樣的話,說謊速成班都不敢編):Day 1:囊括哲學5個基本主題,2個重要方法Day 2:2500多年的哲學發展歷程一覽Day 3:15位哲學大師的理論思想精華
  • 《黑格爾》:哲學晦澀難懂?辛格帶你入門,真正了解黑格爾哲學
    他的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辯證發展過程,這一成就對後世倫理思想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還記得當初第一次看黑格爾哲學時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那會壓根就看不懂,感覺特別的深奧,但有些話也覺得講得特別對。要說真正開始了解黑格爾哲學,那是我看過一本由彼得·辛格寫的《黑格爾》之後。
  • 採薇讀書:雜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2019年11月11日,採薇在當當網上購買了四五本書,其中就有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買馮先生這本書的緣由,是因為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大概是說「胡適一向對人寬厚,為何唯獨對學生輩的馮友蘭不睦?」後來胡適雖然逐漸站穩腳跟,但其在《胡適口述自傳》中仍對這一段日子印象深刻,臺下的學生「年輕卻富有朝氣,傳統學術頗有訓練,有幾個學生學問比我強,如傅斯年、顧劼剛、羅家倫等」。在這一段回憶中胡適沒有提到馮友蘭,但其已經承認在中國哲學的「傳統學術」造詣上,臺下的青年才俊或許更出色。而馮友蘭,也肯定是聽過胡適的哲學課的。
  • 藝術|《藝術哲學》帶你破解西方藝術史
    《藝術哲學》帶你破解西方藝術史▼ 《藝術哲學》 帶你破解西方藝術史獨家首發全家的私人藝術博物館我們可以從這本書開始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在《藝術哲學》中,丹納說荷蘭人長相不端正,多半是粗野的線條,性格和動作又遲鈍笨重。他又說法國人懶惰,義大利人虛榮、貪圖享受,簡直把歐洲黑了個遍。
  • 《希臘哲學簡史》:哲學是思考的顯微鏡
    總體說來,本書對於認知和了解古希臘哲學的分類和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並在探究西方哲學史以及希臘城邦演變也有著不小的幫助。當然,在此之前,依舊要先說明學習或者說了解哲學的價值。那麼之後我們需要清楚為什麼要學習哲學,哲學重視邏輯性和開放性,這兩點代表著你對於任何事情的看法不會太過偏激和主觀,你會在做任何一件事或者發表自我言論之前有著對自己思維上的極大清晰度。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對《道德經》的理解水平怎麼樣?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影響了很多人,其中最知名的恐怕要數前韓國總統樸槿惠了。對於一個愛讀書的人而言,能把一本書列為其讀書之最,肯定有它的道理。2005年以前,我讀過《中國哲學簡史》2遍,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反而是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說,一直在我頭腦中揮之不去。現在看來,他的這四境界說,也沒什麼特別的高深,我個人估計民間早就有人總結過,只不過是因為這個表達方式因為馮友蘭而出名了。
  • 哲學類書單推薦,讀完這五本,您要是再不入門,那就怪不得別人了
    對於哲學類書籍,最好的方法還是讀原著,讀一百本介紹柏拉圖的書,不如讀一本《理想國》,不過這種方法適用於有明確目的性的讀書,比方說一個人就對柏拉圖感興趣,那麼他儘管可以去讀《理想國》、《斐多》、《會飲》等,這個人就看得上亞里斯多德,那麼他儘管可以去讀《工具論》、《形上學》等,但假如這個人沒有明確指向性,就想對哲學有個大概了解,那麼他就適合讀讀導論了
  •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哲學愛好者必不可少的一本書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為西方學子學習了解中國文化、哲學的一本入門書籍,後來被翻譯成中文,成為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學院校關於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影響很大。讀完之後,我覺得對國學,哲學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收藏這本書,因為它會讓你對中國歷史,哲學體系有個大綱性認識,所謂的「綱」,是網中的大繩,所有細繩都連在大繩上。
  • 《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哲學?
    直至今日,讀了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我仍然想要說一句蘇格拉底說過的名言:「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並非是由於沒有看懂本書,而是進行了很多關於哲學的思考以後,發現自己反而更加無知了。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的內容其實並不會像它的標題那樣讓人生畏。這部簡史是馮先生根據自己的兩卷本巨著《中國哲學史》縮減而成的專門為西方讀者而寫的中國哲學史。所以其內容通俗易懂,譯者的譯文也簡單流暢,尤其適合一般哲學愛好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