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更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去採雞樅,不花一分錢,還分外有樂趣!
1米多長的雞樅王!
雞樅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
含人體所必須的胺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
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
採集雞樅的時候千萬別破壞了蟻巢,不然來年這個地方就不會再有雞樅菌了。
一場大雨下來,森林裡面粗現了眾多新鮮木耳。
黑木耳是中醫用來治療腰腿疼痛,手足抽筋麻木,痔瘡出血和產後虛弱等病症常用的配方藥物。
木耳有很多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功效,但是,木耳的食用不是像很多蔬菜、水果一樣,越新鮮越好,對於新鮮木耳要謹慎食用!
因為在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叫卟啉的光感物質,人食用後經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所以,一般認為最好不食用新鮮的木耳,選取幹木耳。
而經暴曬處理的幹木耳,在暴曬過程中會將大部分的卟啉分解掉,而在食用前,幹木耳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餘卟啉會溶於水,因而水發的幹木耳而可安全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幹木耳時需多換幾次水。
這群美女在白馬林場摘韭菜。
綠油油的一大片全是野韭菜。
男士也被拉入摘韭菜的隊伍。
豐收啦,合個影吧。
此外大黑山也有很多韭菜哦。
這袋子蕨菜可以涼拌一大盤了!
先拍照,再採摘。
最具藝術感的蕨菜。
蕨菜怎麼吃?小微推薦兩款。
【香辣厥菜煲豆腐】
蕨菜一般採用比較清爽的涼拌烹飪方法,這樣比較能體現出它本身的鮮香。但是吃多了這種清淡的蕨菜,對於像小微這樣的重口味患者來說,難免會無比想念那一口鮮香爽辣。於是小微推薦這道菜—— 香辣蕨菜煲豆腐:豆腐經過煎制,香嫩可口,再加入各種辣味醬料,和山野之王蕨菜一起煲制出來,那一口,鮮、香、辣。這下總算過癮了,只是米飯和電飯煲遭了殃,被鍋勺颳了又刮……
腊味合蒸
步驟與做法:
1、所有的腊味清洗乾淨,鹽重的可以先在水中浸泡,臘排骨斬塊,臘肉、香腸切博片備用;找一個碗,將腊味貼著碗底,一層一層碼好,直至填滿;
2、新鮮蕨菜先提前在開水中浸泡,食用前擇去老硬的部分折段或者切段,在沸水中焯燙一下撈出,水中可放些食用鹼;取一部分蕨菜鋪在臘肉碗的表面(更多的可以留到最後用臘肉油脂爆炒,蒸肉時蕨菜就繼續泡在冷水裡),上蒸鍋蒸1小時;
3、蒸好後取出,表面蓋盤子,整體翻轉,將多餘的油脂篦出到鍋裡;此處可以用水澱粉勾芡,和臘肉的汁水混合加熱後形成薄薄的芡汁,淋上即可
奶漿菌
許多人說奶漿菌不可食用。但是度娘說:奶漿菌是一種可以食用,且美味的菌種。有非常好的通腸道功能,但不可一次過量食用。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弄斷它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會流出像牛奶一樣顏色的乳白色液體。
撿到好大一朵菌!
雜草叢中,菌子若隱若現。
採蘑菇的大姑娘。
小背簍快裝滿了。
某位微友家在吃雜菌湯。她麻麻直接把幾十年的銀鐲子拿來放在湯裡試毒。
聲明:撿菌吃菌必知
1、不要採食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豔的。食用野生菌不要雜,最好每次食用一種。
2、採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
3、去市場買野生菌時,最好買曾經吃過的,回家後要炒熟、炒透後再吃。
4、吃野生菌時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毒素引起中毒。
5、吃完菌子後如果感到不適,出現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症狀時,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