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一群愛玩、會玩的年輕人都在這裡.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一提起戶外裝備,大多數驢友腦海中會浮現都是背包、帳篷、衝鋒衣、睡袋、登山鞋…對這些裝備大家往往會特別重視,並且也樂意為此花費不菲的費用。
至於登山杖,卻有很多人忽略了它的重要性,覺得它是可有可無的,即便要用,隨便找一根湊合湊合也就得了。
其實小小登山杖蘊含大學問,如果想在戶外健康地行走,那麼備上一對性能可靠的登山杖,並學會正確地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保護你的膝蓋,還可以減輕大約30%左右的負重,讓你的戶外之旅更輕鬆愜意,更好地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醫學專家稱,快速下山時,膝蓋遭受的衝擊力約是自身體重的5倍。
如果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從海拔100米的山上下來時,每下行1米需要邁2步,那麼我們的膝蓋將承受200次300公斤的撞擊。
如果爬海拔更高的山,膝蓋承受的撞擊就更多更猛。長此以往,很容易對膝關節及裸關節造成傷害,使得患關節炎等病症的機會大大增加。
所以別小看這根杆子,它能抵消你下肢部分壓力,避免登山後腰酸腿痛,還能減少膝蓋磨損。使用登山杖後,90%的肌肉都參與進來,鍛鍊強度不減反增。持手杖行走的運動量其實相當於慢跑。
很多登山愛好者忽略登山杖的正確使用,依葫蘆畫瓢,看到別人戳根棍他們也拿一根,其實登山杖的使用大有學問。如果不能正確使用登山杖,不但不能幫助你降低負荷,反而會給你埋下安全隱患。
1、在有坡度的地方隊友之間需要相互拉一把,這種情況下,絕對不能把登山杖作為助力工具,讓對方拉著登山杖爬升。再好的登山杖都有可能會有脫落,這種把手杖作為拉扯工具的方法很有可能導致意外發生。
錯誤示範
2、有些驢友徒步時走累了,就將登山杖握在手中,杖尖不是拖在地面,而是向上翹起,這種做法是很忌諱的。原因在於杖尖非常尖利,一旦走在後面的人不小心向前摔倒,很有可能被杖尖戳中導致傷害。所以在任何情況下,杖尖只能向下,嚴禁向上。
3、內鎖登山杖幾乎全部使用螺紋膨脹結構,而螺紋在長時間使用,總是會慢慢鬆開;特別是左手使用的登山杖,由於手臂習慣性的外旋,會使登山杖逐步解鎖。所以每行走一段時間,必須停下來檢查一下登山杖,並緊固一下。
登山杖長度是有講究的。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
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鬆,把近底端的支杆伸長到最大限制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
然後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頂部置於腋下5-8釐米,然後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最後將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鎖緊。
另一隻尚未調整的登山杖比對鎖定長度的登山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在購買登山杖時可先做長度調整以確定是否買到合適長度的登山杖。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但這種握法是錯誤的,只會讓手部肌肉更容易疲勞。
正確使用: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虎口部位,然後再輕輕地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
這樣,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衝擊力可以通過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同樣,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這樣不管用多久,你的手都不會覺得疲憊。
很陡的上坡:可以把兩個杖子一起插在高處,雙手一起用力下撐,運用上肢的力量帶動身體的上升,能感到腿的壓力減輕很多。上陡坡的時候能夠極大的緩解腿部的壓力,把完全由下肢做的功轉嫁一部分給上肢。
平緩的上坡:就象平常走路那樣,雙杖交錯前進。
平緩的下坡:微微彎腰,把重心放在登山杖上,雙杖交錯前進。尤其是在路況不好的時候,在一些平緩的石子路下降,運用雙杖,重心在杖上,有一種如履平地的感覺,不會深一腳淺一腳,速度可以提到很快。
很陡的下坡:這種時候登山杖只能做一個支點,不能緩解膝蓋和腿部的壓力,也不能幫助提升速度。不過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提速,否則傷膝又危險。
路況不好的平路:把重心放在杖上可以減緩深一腳淺一腳的情況。比如平坦的碎石子路,可以走得穩一些。
路況好的平路:如果有負重,可以微微彎腰把背負通過手卸到登山杖上,減緩對膝蓋的衝擊。如果沒有負重,覺得登山杖沒用,可以把手空出來,更輕鬆。
迷路是我們在進行戶外行動時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在忘記攜帶指南針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辨別方向?答案是登山杖。
在太陽直射區,將登山杖固定在地面上,在其影子的頂點用石子或其他做上標記;隔一段時間後(30分鐘左右即可),再在登山杖當前影子的頂點做標記,然後把兩個標記點連成一線,即是東西方向,與它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啦!
在進行越野跑或登山等其他戶外行動,遭遇霧霾、大雪、流沙等情況時,如果你隨身攜帶了登山杖,就可以用其來探路。而當你要過溪或者跨水坑時,則可用它來粗略測量一下水的深度,考慮是否可以走過去。
現在不僅是獵人會在一些不明顯的雜草之地放上捕獸夾,很多居住在山林的人為了防止莊稼、田地被毀,也會在很多地方設置陷阱,我們在徒步過程中,要用登山杖不斷探索,減少一切掉入陷阱的可能性。
在戶外行動中,往往遇到的是雜草叢生、荊棘滿布的景象,可以利用登山杖撥開樹枝雜草,避免刮傷,方便前行。
可能你所在的環境算不上是深山老林,但難免會有一些「小動物」——比如野狗(打狗棒法)、蛇類(打草驚蛇)、蜘蛛網(野外的可能會有毒,儘量避開)。
當然,登山杖還有別的用處,比如作為支撐來搭建遮陽避雨區,或是急救時的擔架杆等。
登山杖有各種形狀和長度。最好的登山杖是最適合您需求的杖,因此在購買登山杖時需要考慮以下5點。
這是選擇登山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確保其長度與您的身高相符,因為太長或太短都會給您的上半身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大多數登山杖最大延伸達137cm。這個最大長度通常適用於身高超過182cm的人,而下限(約100cm)則適合120cm及以下的人。
除了總長度,收納方式也很重要。如果在平坦的地形徒步,使用固定長度的登山杖。但是,大多數登山杖都是可調節的,可根據你的需要改變長度。根據收納方式分為伸縮式和摺疊式登山杆。
伸縮式往往更加堅硬,非常適合複雜的地形。摺疊登山杖適合一日徒步或者UL,通常分為兩個或三個摺疊段。
伸縮外鎖鋁製
三折碳纖維
材料顯著影響其重量。登山杖傳統上由鋁製成,鋁製便宜,堅固且彎曲度回彈更好。碳纖維是一種更輕但更昂貴的替代材料。較新的登山杖通常由這種材料製成。它們對於超輕型徒步旅行者來說非常好,但是性價比不高,有可能在高壓力下出現裂痕甚至斷裂。
手柄通常由三種不同的材料製成:橡膠,軟木和泡沫。軟木把手非常適合溫暖氣候的徒步旅行; 它們不像泡沫握把那麼柔軟,也不會像泡沫那樣容易吸收水分。橡膠通常用於較冷的氣候,具有優異的絕緣性能,並且與手套一起使用時更適合。但是,當在溫暖的地方使用時,可橡膠握把能會擦傷你的手掌並引起水泡。
軟木手柄
登山杖通常使用扭鎖(內鎖)或槓桿鎖(外鎖)。其他需要考慮的功能包括減震,以及登山杖附帶的杖尖和阻泥籃。優先考慮外鎖和沒有減震的登山杖,因為更容易修理維護,重量更輕。
外鎖
過去人們認為
登山杖只不過是花哨的配飾
這顯然這是錯的
學會正確使用登山杖
才能讓你的徒步之旅更安全更愉快
你是一個狂熱的戶外愛好者嗎
你的戶外之旅使用登山杖了嗎
趕緊在文章底部留言
說出你的經驗和建議吧
一起去看最美的風景
本篇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聯繫刪除,本平臺做了編輯整理分享給朋友,希望與朋友們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其中的信息,金屬分割線以下與本文無關。
《年輕人戶外》視頻號開通啦
歡迎大家關注!
活動諮詢訂製∶ 戳他、戳他、就戳他
選擇很重要,你可以選擇出發,也可以選擇探秘,但是你必須保證安全歸來。
如果你剛好想出發,那麼你可以選擇《年輕人戶外》,我們可以保證將一切危險最小化的同時,帶你領略戶外運動獨有的魅力,給你一次終生難忘的徒步登山經歷。
【更多精彩活動】
▼
如果有一件事,
值得做,
那就去做好。
年輕人,戶外活動專家
關注我們,讓我們做得更好!
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戶外,安全戶外,開心戶外,享受戶外。一家專業從事年輕團體的戶外探險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