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李宗盛推出新歌《山丘》,頓時在華語樂壇引起巨大轟動。這首充滿人生感悟的肺腑之言,再一次像很多首老李的歌一樣,付獲了無數人的心。當時還有一個非官方MV,分別從一個罹患重病的老男人、中年失業者、失業遇到瓶頸的舞者等幾個視角展示多舛但積極的人生,與歌曲形成了絕配。
這首歌的歌詞,產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比如「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僥倖匯成河 然後我倆各自一端 望著大河彎彎 終於敢放膽 嘻皮笑臉 面對 人生的難」,比如「也許我們從未成熟 還沒能曉得 就快要老了 儘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又比如「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再比如「我沒有刻意隱藏 也無意讓你感傷 多少次我們無醉不歡 咒罵人生太短 唏噓相見恨晚 讓女人把妝哭花了 也不管」。
毫無疑問,這是又一首給自己的歌,相比2010年發行那首《給自己的歌》裡「想得卻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 該舍的捨不得 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 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山丘》要表現的更為內斂,更為豁達,就像一瓶放了多年的酒,沒有了辛辣,只有醇厚,但下口之後入後之前的那個瞬間,回憶飄滿思緒的每一個角落。
2017年實力唱將楊宗緯發布新歌《越過山丘》,這首歌的詞曲創作人是高曉松。歌曲一推出,也曾了當年的爆款。高曉松毫不掩飾自己致敬李宗盛的意思,風格上貼近李宗盛不說,有些旋律直接借鑑了《山丘》。這首歌的官方MV用了沙畫,甚至出現了李宗盛的畫面,頗有些老中青三代匯聚一堂的意思。
歌詞內容上,相比《山丘》的散文詩風格,《越過山丘》像是一場與青春的自己邂逅的章回體小說。一個中年人先是遇見了十九歲的自己(過去),又遇到了六十歲的自己(未來),在過去與未來中感悟現在,頗有些問來處、尋去處的哲學意境。
老李的《山丘》,就像壇埋了幾十年的黃酒,掃去壇外的陳苔,拍開泥封,悠悠歲月隨著酒香淡淡飄出。當年埋酒的欣喜與期許,當年的磨墨添香的朱顏紅袖,當年咿呀初啼的初生嬰兒,當年登門道賀的街坊四鄰,轉來轉去鑽來鑽去的黃狗黑狗,從歲月裡一併醒來,然後又被數十年的滄桑變故一一帶走,故人遠去,親人辭世,半生沉浮,人情冷暖,被熬著薑絲兒的熱酒燻的氤氤瘟瘟、恍恍惚惚,再在暖風暖陽裡醺醺然咳嗽著,嘮叨著,嘆息著,釋然豁然與坦然著,看壇底朝天,看晚霞漫天。
高胖的《越過山丘》,像錫罐裡取出來的一封釅茶,解開封茶的紙繩,捏碎茶團,熱水溫潤著眼睛,沏茶的喝茶的卻都不再是當時的盈盈眉眼當時的纖纖素手。一切似曾相識,一切欲語還休,提醒自己俱往矣早該忘記,卻情不自禁心存僥倖。曾經被寄予厚望,曾經壯志滿懷,曾經仗劍獨行,然而終究變成了庸碌俗夫,算計著柴米油鹽挺著便便大腹,懷念著舊時的長髮摩挲著鏡中的光頭。朋友都在忙,沒人訴衷腸,音樂一直在響,卻不知道是誰在唱。喝著茶流著淚聽著歌逗著狗,偷偷脆弱一會兒感慨一會兒,然後得繼續為稻梁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