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湟魚保護按下「快進鍵」
新華社西寧1月8日電(記者李琳海)一月,青海省最低氣溫突破零下20攝氏度,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湖面結冰面積近八成。2021年1月1日起,青海省政府實施第六次封湖育魚,期限為十年,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資源將得到更系統保護。這是2020年7月30日拍攝的青海湖美景。
-
我國最大內陸鹹水湖湟魚保護按下「快進鍵」
新華社西寧1月7日電(記者李琳海)1月,青海省最低氣溫突破零下20攝氏度,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湖面結冰面積近八成。2021年1月1日起,青海省政府實施第六次封湖育魚,期限為十年,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資源將得到更系統保護。 青海湖橫跨青海海南和海北兩個藏族自治州,最高海拔5291米,這片獨特水域是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
-
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效初顯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中新社西寧2月29日電 (魯丹陽)記者29日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自2005年啟動實施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以來,「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投資近212億元(人民幣,下同),先後實施三大類30項工程。當地2019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近9876元,為2005年的4倍左右,生態保護建設成效初顯。
-
青海湖流域十二年治理成效顯著生態環境呈持續良性循環趨勢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張軍14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2008年青海省啟動實施了《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通過十二年的治理,目前規劃建設內容已基本完成,成效顯著,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呈現持續良性循環的發展趨勢。
-
青海湖流域十二年治理成效顯著 生態環境呈持續良性循環趨勢
中新社西寧12月14日電 (孫睿)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張軍14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2008年青海省啟動實施了《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通過十二年的治理,目前規劃建設內容已基本完成,成效顯著,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呈現持續良性循環的發展趨勢。
-
監測指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土壤侵蝕同比趨弱_生態_中國西藏網
青海湖一角。(資料圖) 張傲 攝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徵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
-
這個地方雖然名字帶海但是卻不是海,還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大家好,我是妞妞,今天和大家說一個地方,雖然名字有海,但是卻不是海,是不是很奇怪呀,其實是湖啦,而且這裡還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知道是哪裡嗎?不知道的話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於內陸但名中帶「海」,高山巍峨,湖水瀲灩,草原廣闊,白雲悠然在這裡,清潔能源的電力供給創造了世界紀錄,生態保護卓有成效,消滅貧困的攻防很盛行,這裡就是青海。青海是中國青藏高原的重要省份之一,進入青海,看到金黃色的花海、耀眼的雪山、如海的碧水,突然,你以為自己如夢如幻!你可以得到震撼的美。
-
監測指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土壤侵蝕同比趨弱
青海湖一角。(資料圖) 張傲 攝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徵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
-
青海:從瀕危物種保護看生態回報
從打響保衛藏羚羊的第一槍,到青海湖湟魚資源保護政策的實施,再到全力改善雪豹的棲息環境。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下,青海為瀕危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安全的棲息環境。多年的保護,身居青海大地的瀕危野生物種種群不斷增加,尤其是以雪豹、湟魚、藏羚羊等明星級物種為代表。這些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的增加,對維持我省生物多樣性,以及我省生態環境的回報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鵲山湖位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馬河上遊,是內丘縣柳林鎮境內的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承擔著防洪、灌溉等功能。
-
監測報告顯示: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土壤侵蝕同比趨弱
青海省水利廳26日發布消息,最新監測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青海湖流域2019年土壤侵蝕與前一年相比呈現趨弱態勢。圖為青海湖一角。(資料圖)張傲攝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徵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
-
深圳城市生態環境保護顯成效 時隔十年歐亞水獺再度現身
這也是繼2017年和2020年初記錄到豹貓、小靈貓的影像後,深圳又一次重要的哺乳類物種信息記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歐亞水獺 紅樹林基金會供圖水獺是食肉目鼬科水獺亞科(Carnivora/Mustelidae/Lutrinae)動物的統稱,全球現存共7屬13種。在我國有三種水獺,分別是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以及江獺,其中分布最廣泛的是歐亞水獺。
-
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專家曾預言200年後消失,如今情況越變越好
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專家曾預言200年後消失,如今情況越變越好,人和自然究竟該如何相處一直是社會各界討論的話題,為了趕上經濟發展,為了趕上這輛車,為了不落後於人,環境問題一直被忽視,一切似乎都要讓步於經濟發展,其結果當然是不再有綠水清算,各地方環境被不同程度的破壞,有的不計後果的森林砍伐
-
專家解讀國家公園:主要用於保護生態系統、兼顧保護重要物種
目前中央已經確定的大熊貓和東北虎豹自不待言(估計國人投票的話,它們入選也是大概率事件,這充分說明了旗艦物種既是天生的、也是人為的),但用理性標準來看,它們真的重要嗎?可以把理性標準凝練為兩方面:①生態系統和國家形象的代表性;②用最大力度保護的迫切性。《總體方案》反映出來的國家公園的三個特徵是: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
-
監測指我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土壤侵蝕同比趨弱
青海省水利廳26日發布消息,最新監測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青海湖流域2019年土壤侵蝕與前一年相比呈現趨弱態勢。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
-
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只有一種魚,算是海鮮嗎?
中國內陸最大的湖泊,眾所周知是青海湖,而且這是一個鹹水湖,加上面積廣大,說是一個小型海也不為過,在古代認知不深的時候,青海湖就被認為是「西海」。既然有魚,而且青海湖還是一個鹹水湖,那麼青海湖的魚能算是海鮮嗎?吃起來和海裡的海鮮會一樣嗎?青海湖怎麼就變鹹了?要想了解青海湖的魚是不是海鮮,就要先知道青海湖好端端的怎麼就「鹹」了?
-
中國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兩個月前,仁青巴毛從山上救回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仁青巴毛的家在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巴麥村。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好轉,種群數量逐漸恢復。 仁青巴毛說:「"小拉毛"是被它媽媽遺棄的。我把它抱回家,起初它非常怕人,我白天餵它酸奶,晚上抱著它睡覺。它現在離不開我了,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
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鵲山湖位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馬河上遊,是內丘縣柳林鎮境內的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承擔著防洪、灌溉等功能。
-
遊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 高原明珠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名列中國最美十大胡泊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青海湖 竇武 攝在不同的季節裡,青海湖的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節時,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氣爽,景色絢麗。湖邊的草原、花海、禽鳥更是讓景色更加豐富多彩。
-
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顯成效
12月11日上午,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汙染防治攻堅戰專題新聞發布會,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介紹,通過狠抓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其「回頭看」,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