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群雄割據,英雄輩出,而當時的良才將相層出不窮,而當時分為兩個陣營,當時的蜀吳日漸衰落就只有姜維等人,而曹魏陣營就有司馬懿等人,而其中有一個出名的將才被世人所低估了他的實力,你可知是誰?讓小編告訴你,他就是曹魏第一名將,郭淮。
郭淮這個人是當時曹操回到中原而夏侯淵正在與劉備對抗,當時的郭淮也在,郭淮是當時的司馬,而夏侯淵他和劉備正打得火熱的時候,夏侯淵就由於郭淮生病沒有出來支援被殺死,而軍中頓時軍心大亂,而郭淮連忙集結這些慌亂的兵馬,推薦當時還負責掃除流寇的張郃成為新的曹操軍隊的主帥,這才使得軍心穩定。
交戰之後的第二天,劉備他從漢水渡河走水路過來突襲,而很多將領在這時都認為曹操軍隊剛剛經歷重創不適合再次硬碰硬,在這種情況下,適合利用漢水水陣來對抗劉備。郭淮卻主張正面應對,這時在逃避敵人進攻,是守勢,並不能擊退敵人的進攻,容易形成合圍之勢,導致我們更為危險的境地,並不是上策。不如先撤離遠離漢水岸邊,在距離敵軍較遠的地方,設下埋伏,並派遣小部隊引誘敵軍前來,等到敵軍輕敵,到達漢水的中心的時候就發動進攻,一定可以一舉擊敗劉備軍隊。但是在曹魏軍隊將埋伏設下之後,劉備卻心生懷疑,而郭淮則堅持不退兵,因此使得劉備只能鳴金收兵。
而這個就成為郭淮的厲害之處,以懸殊的實力,以及人數打敗了這樣的實力軍隊,真的可謂是一戰成名。還是歷史上創作出了一個成語叫做眾寡不敵,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郭淮他還有一次和劉備軍隊的戰役就是在漢中的時候,跟著曹操,不過曹操手下能人輩出,他並不出彩,而且很少有機會給他表現,也沒有什麼很大的軍功,主要是沒有機會啊。等到曹操的兒子曹丕繼位成為皇帝,郭淮就被封侯,去鎮守邊疆,而郭淮在邊疆平定了胡人的各個部落,而且還在當地很有威望,因此被當地百姓視為神明。
諸葛亮是劉備的一個靈魂人物,跟隨劉備多次北伐,到了劉備兒子繼位,他又接受臨終託孤,第五次的時候郭淮又向當時權傾朝野的司馬懿先上計策,這才使得這第五次北伐曹魏大勝。就是從這時開始郭淮才成為一代名將。
而蜀吳姜維是當時是郭淮的死對頭,二人分別是自己那個陣營最出色的將領,而姜維與郭淮的隴西戰役,郭淮又
再次勝過姜維,又過了好幾年,曹爽去討伐蜀吳,而郭淮就是作為先頭部隊的將領,不過雖然沒有勝出,但是由於戰前準備得好,所以曹魏軍隊並沒有損失慘重。
但是在隴西之戰的三年後,隴西的各個部落發生了暴動,他們聯合蜀吳共同對抗曹魏軍隊,而郭淮一早料定姜維會進攻夏侯霸,因此提前就去接應他,事實的確如此,郭淮一到,姜維就知道自己會敗,於是臨陣脫逃,而隴西各個部落因為沒有了背後的蜀吳勢力,因此甘願重新歸於曹魏統領。郭淮之後又為曹魏立下戰功,因此被封為了徵西將軍,而曹芳繼承皇位之後對郭淮更加重視,還讓郭淮的兒子也封了爵位。
在曹魏陣營之中的鄧艾雖然擅長利用戰術,但是他本人的武力在郭淮之下。而鍾會的戰術不比鄧艾好,因此在三個人裡面綜合實力就是郭淮更勝一籌,所以在曹魏的名將排名上是第一名。
雖然郭淮在歷史裡不如張飛啊這些人出彩,但是打仗他追求的是穩定的發揮,勝不驕敗不餒,失敗的時候又給自己留有餘地,不至於輸的難看,是個縱觀大局的人才。除此之外,郭淮的任憑也很好,郭淮的夫人王氏,她是揚州提督的妹妹,不過因為她哥哥謀反,導致她也被牽連,而郭淮見子女苦苦求自己救母親一命,並挽留母親不要離開並重重叩頭以致流血的時候。郭淮還是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去求司馬懿開恩放過自己的妻子,終於在一番感人涕零之後司馬懿思考良久終究同意免除王氏的罪。
這樣一個有才能的名將,忠肝義膽,又人品出眾卻被世人小看了,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