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貢糖:百年傳統技藝的現代傳承

2021-02-16 龍海小魚網

漳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已經在近日正式公布,包括南箏、漳州窯等來自漳州各地的18個項目得以入選,而我市的白水貢糖製作技藝也榜上有名。
白水貢糖是民間傳統的茶配名點,它由花生、麥芽糖、白砂糖等原料製作而成,香、酥、醇、美,入口即化,令人回味無窮。據傳,在清朝光緒年間,碧溪白水營有一名業者陳九苦心鑽研,創立了茂順號貢糖,提升了貢糖的傳統製法,使貢糖更受歡迎,從此「白水貢糖名揚四方,盛久不衰。
眼前的陳永川就是陳九的後人,他告訴我們,自從先祖陳九創立了茂順號貢糖以來,陳氏技藝代代相傳,到他這兒已經是第五代了,為了讓白水貢糖的製作技藝能夠在現代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他和他的族人從去年開始準備資料進行申報,希望為白水貢糖製作技藝的傳承提供一個嶄新的平臺。
金旺旺食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永川:我們做貢糖,從我這一代是已經有三十年左右了,但是我們以前的老祖宗一代一代接一代過來的,已經有300年的歷史,以前我們老祖宗都是傳統做法,要傳承那些老做法,以前那些傳統的做法肯定要保護起來。
而今,通過陳永川及其族人的積極努力,白水貢糖製作技藝終於在最新一批的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榜上有名,下一步,他們也將繼續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白水貢糖製作技藝的傳承做出更大的努力。
金旺旺食品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陳藝偉 :這次我們申報那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就是說,其實申報是一個手段啦, 最終目的是要保護它,宣傳他。現在就是說是市級的嘛,下一步就是說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

▍內容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需授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龍海白水貢糖:傳承非遺古早記憶 挖掘文化傳統
    據福建日報報導,龍海白水貢糖,由花生、麥芽糖、白砂糖等原料製作而成,早在明朝時便進貢京師。清光緒年間,碧溪白水營的陳九曾創立了茂順號貢糖,提升了貢糖的傳統製法,使白水貢糖名揚四方。在閩南地區,凡辦喜事,必分貢糖,這個習俗已經傳承百多年。陳永川,龍海市白水貢糖第五代製作傳承人。
  • 龍海白水貢糖製作技藝入選漳州第六批非遺項目名錄
    記者了解到,漳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已經在近日正式公布,包括南箏、漳州窯等來自漳州各地的18個項目得以入選,而我市的白水貢糖製作技藝也榜上有名。白水貢糖是民間傳統的茶配名點,它由花生、麥芽糖、白砂糖等原料製作而成,香、酥、醇、美,入口即化,令人回味無窮。
  • 傳承非遺古早記憶:貢糖香甜 綿延百年
    東南網5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 通訊員 龍聞 鄭愛國 文/圖)龍海白水貢糖,由花生、麥芽糖、白砂糖等原料製作而成,早在明朝時便進貢京師。清光緒年間,碧溪白水營的陳九曾創立了茂順號貢糖,提升了貢糖的傳統製法,使白水貢糖名揚四方。在閩南地區,凡辦喜事,必分貢糖,這個習俗已經傳承百多年。陳永川,龍海市白水貢糖第五代製作傳承人。
  • 福建龍海市金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真好意白水貢糖靠優質享譽海內外
    白水貢糖還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點。相傳早在明朝時,白水貢糖便作為貢品進貢朝廷。清光緒年間,碧溪白水營有一名業者陳九曾苦心鑽研,創立了茂順號貢糖,提升了貢糖的傳統製法,從此白水貢糖名揚四方,盛久不衰。近日,筆者採訪了白水貢糖陳九曾第五代傳承人——龍海市金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永川。龍海白水鎮樓埭村是白水貢糖的發源地,全村有30多戶經營糖果業,年產值達數億元。
  • 白水紅紙貢糖,連乾隆都愛好這口甜!
    由於閩南開埠開港,白水營地處水陸兩棲交通要道的集圩,白水貢糖也隨著外出打拼的鄉親,從白水的陸豐碼頭飄洋過海到港澳及東南亞,深受民眾喜愛。1928年間,陳布攜其子渡海赴星島,在新加坡開張第一家店鋪。陳潮緊隨前人的腳步在白水營擴張貢糖的生產經營,廣招學徒,傳授技藝。如今盛名在外的"金門貢糖"正師出於此也。
  • 揭秘 | 白水貢糖的甜是這麼來的啊!
    漳州府每年都以之進貢朝廷「白水貢糖」 因此而得名,其製作技藝世代相傳,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白水貢糖以精選優質地產的花生仁、白砂糖、麥芽糖為主要原料,經炒、煮混合錘鍊加工製作而成。傳統的白水貢糖以竹葉紅紙包裝,經濟實惠,吉祥喜慶,是家有喜事贈送親朋好友和操辦婚禮的上品。
  • 龍海特產——白水貢糖:輪迴的甜蜜與喜慶
    嫩黃清脆、香濃銳、味香甜,這就是龍海特產——白水貢糖。據《漳州名產志》記載:「白水貢糖俗名『入口糜』。明代曾榮列貢品送至朝廷,故而名為『貢糖』。」龍海人對貢糖的記憶,可不止於齒間迂迴的小欣喜,更有婚嫁時的喜慶好彩頭。貢糖作為婚嫁習俗的重要一環,已沿襲上百年。
  • 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糖的故事
    白水新春貢糖 Weixin ID baishuixinchun707
  • 白水貢糖蟑螂夾心味道很「特別」
    「白水貢糖裡,居然有蟑螂!吃什麼都不放心了。」昨日,市民盧女士撥打本報漳州新聞熱線0596-2056315反映,幾天前她在漳州市區元光南路一家雜貨店買的白水貢糖裡,發現一隻蟑螂,頓時倍感噁心。「對方一直敷衍,根本不重視。」盧女士還稱廠家處理此事態度不積極。
  • 漳州白水貢糖,欽點貢品,乾隆都愛這口甜
    上次,老玉米說到了咱們甜甜蜜蜜,粘牙又好吃的的麥芽糖,這次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以麥芽糖為材料的又一甜點,那就是漳州的白水貢糖。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白水貢糖的來頭可不小,它始創於清朝,與乾隆可是有著很深的淵源呢。
  • 白水貢糖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原來龍海有這麼多「非遺」項目!(超詳細)
    近日,漳州市正式對外公布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龍海白水貢糖入選,那龍海還有哪些漳州市級以上「非遺」項目呢?白水貢糖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啦漳州市正式對外公布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涉及七個領域,共計18個項目。
  • 泉州郭記塗門貢糖:縈繞在舌尖的古早味
    在泉州,說起貢糖,不得不提百年老字號——郭記塗門貢糖。這種自清代傳承下來的香甜酥脆,早已縈繞在每個泉州人的舌尖,即便身在異國他鄉也時常想念走進泉州鯉城區百源路23號鋪,這家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便是郭記塗門貢糖的總店,店主是郭永建及其妻子翁娜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花生貢糖、芝麻貢糖、花生卷、軟貢糖……各種獲悉的或難以叫出名字的貢糖,這裡一應俱全。
  • 龍海市金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真好意白水貢糖」暢銷海內外
    白水貢糖,因其產地在漳州龍海市白水鎮,聞名久遠而得名。其特點是香、酥、醇、美,入口自化,不留渣屑,香甜可口,回味無窮。早在明朝時就做為一種珍貴的貢品進貢朝廷,讓皇帝品嘗,清朝乾隆皇帝更是對其香、酥、醇、美讚不絕口。
  • 百年閩南傳統古味小吃 甜蜜香酥的手工貢糖
    貢糖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傳統特產。它以上等花生仁、白砂糖、麥芽糖經民間傳統工藝用木棒「打」出來。「打」閩南語稱為「貢」。謂之為貢糖。也有說法「貢糖」之名來源於它曾是民間用來朝聖的御膳貢品,因此冠上「貢」字。相傳,貢糖是明代閩南的御膳貢品,招祥迎春,年節納貢,為茶點極品。而名聲遠播的金門貢糖,就是由廈門的制餅師傅帶過去,從而發展起來的。
  • 漳州市龍海白水貢糖啟程前往香港 點亮漳州味老字號名片
    摘要:近日,龍海市金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龍海白水貢糖裝車啟程前往香港,為扶持老字號食品出口、擦亮漳州味貢糖品牌文化,提振企業信心具有推動作用。
  • 客家青獅:百年技藝 傳承不息
    其中,尤以連城最為盛行,並成為連城傳統武術中重要組成部分。連城舞青獅主要通過獅子的身形變化來展現獅子的生活習性,而青獅作為舞青獅的重要道具,其好壞決定了舞青獅的生動與否。2018年6月,連城舞青獅被龍巖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連城客家青獅的製作技藝和許多傳統技藝的傳承一樣,數百年來都是單傳。
  • 百年技藝的傳承 龍舟傳統手工製作解密
    百年技藝的傳承 龍舟傳統手工製作解密 體育資訊來源:央視網 2017年02月22日 10:22 A-A+ 用傳統材料(樟、檜等)和傳統方法(接榫處全用木針而不用鋼釘)製作一艘龍舟,花費不少。所以,從擁有的龍舟的檔次就可窺出當地人的經濟實力。一些少數民族也有獨木龍舟,只是那樣的大樹就更難找了,也較浪費木材。現今也有用玻璃纖維材料來做的,既環保又方便,但尚不能普及。龍舟的長度也有講究,廣東人造龍舟多取好意頭的尺寸,譬如船33.88米,寓意「生生猛猛」。
  • 這糖傳承300年,講究門面的閩南人,一場婚禮就用掉幾千斤
    每當說起糖果的時候,不少人都覺得糖果是從西方傳過來的一道美味,在一些農村還有些老人一直都將糖果叫做「洋糖」,雖然說我們中國現如今的糖果種類非常多,但依舊有些人比較喜歡吃國外的糖果認為他們能夠將糖果做的非常精緻,而且味道也跟國內的糖果大不相同,卻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有了糖果的存在,只是樣子沒有洋人拿過來的糖果那麼好看而已,這糖傳承
  • 「白水糖果」市場認知度趨升
    隨著古月港的衰落,原有的通商渠道逐漸沒落,傳統製造手藝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傳統手藝品質雖好,但手工作坊規模都很小,而且品種較為單一,大客商來採購,很難一次性購齊所有的糖果,要一家一家地去找,很多商家因此望而卻步,白水鎮糖果業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 京城「拜師封酒」儀式傳承百年釀酒技藝
    京城「拜師封酒」儀式傳承百年釀酒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