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習近平致辭中「行穩致遠關鍵在於結伴成行」蘊含了怎樣的...

2020-12-13 央廣網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 新華社記者 馬佔成 攝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 劉一荻)「大雁之所以能夠穿越風雨、行穩致遠,關鍵在於其結伴成行、相互借力。」5月15日上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領導人圓桌峰會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辭。記者採訪了「一帶一路」研究專家,了解他們聆聽央廣直播習近平主席致辭的感受。

  推動互利共贏,明確合作方向。習近平強調,要本著夥伴精神,牢牢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讓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成為共同努力的目標。要堅持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不畫地為牢、不設高門檻,不搞排他性安排,反對保護主義。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和平穩定環境。各國要加強合作,對話化解分歧,協商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

  「習近平主席表示,組成群的大雁才能致遠。這與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一脈相承。國際社會只有通過和平合作、互利共贏才能真正實現利益與命運的共同體。」

  在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世界經濟室副主任陳建奇表示,「一帶一路」的理論創新,正是為了應對當前全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困境。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當今一些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利用貨幣的超寬鬆政策、壓低匯率等一些非常規貿易手段,大行貿易保護主義,貿易保護也逐漸呈現複雜化、多樣化的趨勢。

  「習近平主席所說的『不設高門檻,不畫地為牢』,即是針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弊端而談。」陳建奇認為,貿易保護其實是聯合博弈、兩敗俱傷,不可能實現合作共贏,習近平在講話中,既重申了「合作共贏」的總指導原則,又闡述了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突出矛盾的解決辦法。

  「合作仍然是世界發展的主流趨勢。」在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袁方成看來,在當今變幻動蕩的國際格局中,合作夥伴精神是化解分歧、解決爭端、維護地區和國際安全穩定的首要精神,在合作中實現共贏是大勢之所趨、也是民心之所望。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副教授席會東認為,相互衝突對抗、排他性機制所帶來的集團矛盾,不僅長期來看對世界發展不利,反言之,也會影響到搞排他性小團體成員的自身發展。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絕不是一個排他性的小團體和制度安排,任何國家只要有意願都可以加入進來。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 新華社記者 馬佔成 攝

  密切政策協調,對接發展戰略。「加強政策協調,不搞以鄰為壑,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經驗,也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習近平表示,大家基於自身國情制定發展戰略,它們各有特色,但目標一致,有很多聯繫點和相通之處,可以做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我們要以此為基礎,建立政策協調對接機制,相互學習借鑑,並在這一基礎上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共同採取合作行動,形成規劃銜接、發展融合、利益共享局面。我們要把「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成果結合起來,同亞太經合組織、東協、非盟、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拉共體區域發展規劃對接起來,同有關國家提出的發展規劃協調起來,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席會東告訴記者,習近平主席所說的「以鄰為壑」意有所指:有些國家將自己的發展建立在別國的基礎之上,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如今,都可找到相關案例。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合作,摒棄了過去的「與鄰博弈」,而是強調共贏、多贏的思維。

  與鄰為善、與鄰為伴,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本身所秉持的理念。從觀念和基礎來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路,不同思想的碰撞會產生新的火花,這使得原來的思想交會,產生新的機制、思想和觀念,形成理念上的「一加一大於二」。

  「各國依據自身國情制定不同的戰略,但發展是彼此共同的核心目標,其道路也具有眾多的相通之處、共同面臨相似的發展難題。」陳建奇表示,從現實層面看,每個國家和區域都有不同的資源和優勢。如中國的製造業、產能合作和基礎設施等優勢明顯,而歐亞經濟聯盟在資源、能源方面優勢突出,若能在政策制定時做到雙向協調,將各自優勢形成互補,實現互利共贏,便能真正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歐亞地區聯盟、APEC等區域組織因其各自的資源稟賦、發展水平、比較優勢各不相同,擁有各自不同的貿易政策與規則。各區域組織使用同一套規則是不可能的,要實現互利共贏,就需要區域組織間達成協議,實現協調。」陳建奇認為,區域組織間的政策對接聯通,將充分釋放各自的資源與優勢,促進市場一體化,形成合力。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這是第一階段會議結束後,習近平同外方代表團團長及嘉賓在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前合影。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依託項目驅動,深化務實合作。「路是走出來的,事業是幹出來的。」習近平強調,美好的藍圖變成現實,需要扎紮實實的行動。

  在基礎設施聯通方面,要推進鐵路、公路等陸上大通道建設,加快海上港口建設,完善油氣管道、電力輸送、通信網絡。

  在實體經濟合作方面,要大力推進經濟走廊建設,辦好經貿、產業合作園區,進一步促進投資、聚合產業、帶動就業,走創新發展之路。

  在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要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強規則和標準體系相互兼容,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和機制保障,充分釋放互聯互通的積極效應。

  在金融合作方面,要拓展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降低融資成本,打通融資這一項目推進的關鍵環節。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入開展人文領域交流合作,讓合作更加包容,讓合作基礎更加堅實,讓廣大民眾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和受益者。

  「各個國家和區域的發展規劃多樣複雜,如何做到有效對接?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具體的現實路徑:依託項目,深度合作。」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提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既要有長期的規劃,也要有具體的操作方案。基礎設施的聯通、經濟走廊的建設及產業園區的建設等都是正在實施,也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

  「務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美德,『實幹興邦』的中國文化注重現實、崇尚實幹精神。」袁方成說,通過具體的項目合作,中國又在戰略層面與沿線相關國家達成合作協議。中國與沿線國家從一個個具體項目合作著手,找準彼此的關切點和優勢所在,並通過具體的項目對接,讓「夢夢與共」,並開出現實之花。

  席會東表示,從歷史來看,「一帶一路」是沿線國家和民族相互借力而開創,絲路精神是沿線國家精神的匯總。我們倡導的「一帶一路」,絕不是中國一國的獨奏和獨唱,而是各國人民的交響樂和大合奏,絲綢之路就是「共商、共建、共享」之路,發展的成果願與沿線國家一起分享。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

相關焦點

  • 汲取信仰的力量 讓前行道路行穩致遠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發給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的賀信裡指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延安精神是黨中央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好思想、好作風,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蘊含的最寶貴內容是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路線以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等。這些都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賡續光榮、走向未來的強大動力,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 駱惠寧:推動香港「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
    2019年12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期間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澳門發展成就,深刻總結澳門成功經驗,對「一國兩制」事業沿著正確方向行穩致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 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領會當前經濟工作關鍵詞」系列評論之一
    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領會當前經濟工作關鍵詞」系列評論之一人民日報評論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這是我們黨基於今年一季度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和重要部署,對今後一個時期更好地以穩中求進應對穩中有變、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十分關鍵。穩中求進蘊含著深邃的辯證思維,需要我們深刻領會並運用到經濟工作之中。 「穩」與「進」是緊密聯繫的,堅持穩中求進,必須把「穩」與「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穩和進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 【地評線】彩雲網評:放大經濟行穩致遠「向新力」
    推動經濟行穩致遠,需要以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帶來更為強勁的「向新力」。  新力量激活新泉源,新泉源帶來新脈動。今年以來,儘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我國始終堅持危中尋機、穩中求進,不斷找尋新的突破口,開闢新的增長點。數據顯示,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實現了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到4.9%的逆勢扭轉、轉正上揚。
  • 廣西日報評論員文章:合作共贏 行穩致遠
    本文轉自【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備受矚目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視頻致辭高度評價中國和東協關係,充分肯定中國—東協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在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的積極作用,表達出堅定發展同東協友好合作關係的真誠願望,進一步宣示與東協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共創更加繁榮美好未來的堅定決心。
  • 兩會速遞:大陸輿論密集解讀習近平最新對臺講話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發表的最新對臺講話,引起大陸輿論高度關注。連日來,大陸主流媒體就此講話展開密集報導,予以全面深入解讀。  人民日報7日刊發整版報導,包括評論員文章《「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不能迴避》及《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專家學者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最新對臺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最新對臺講話引熱議》《堅持四個不變,兩岸行穩致遠》等多篇報導。  其中,評論員文章指出,習近平講話高屋建瓴,揭示了兩岸雙方保持良性互動的關鍵所在,指明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方向。
  • 行穩致遠 |「2020年中國長租公寓大會」即將盛大開幕
    為此,會找房&全房通將於2020年12月11日在上海舉辦主題為"行穩致遠"的中國長租公寓大會,聯合多省房地產租賃協會、知名房產平臺、供應鏈服務企業、多家行業媒體以及超過300家公寓企業CEO,深度暢聊行業發展,解讀政策、討論經營、碰撞思維火花,共同把脈行業趨勢。
  • 【長城時評】2018年,河北就這樣行穩致遠
    當河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當河北適逢機遇疊加期,7400萬燕趙兒女最關心的問題,無疑是河北想要怎麼幹、河北怎樣才能更美好?燕趙兒女的發展之問,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答案。「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做好今年工作,要切實把握『穩、進、好、準、度』」,2018年河北就要念好這「五字訣」,就要按照這樣的思路拼命幹。  「穩」就是穩增長穩運行。
  • 「凝心聚力行穩致遠」2021泰山酒業集團營銷年會線上正式召開
    2021年1月5日,主題為「凝心聚力、行穩致遠」的2021泰山酒業集團營銷年會線上會議正式召開,這是泰山酒業集團首次以線上會議的方式舉辦年會。由於近期疫情防控形勢比較嚴峻,考慮到泰山酒業的經銷商和合作夥伴來自全國各地,為了參會人員的安全和健康著想,大會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
  • 行穩致遠 | 「2020中國長租公寓大會」倒計時三天
    本屆大會將圍繞「行穩致遠」的主題,邀約多位行業協會領導、知名專家學者、上市公司高管、知名公寓創始人等,深度暢聊行業發展,解讀政策、討論經營、碰撞思維火花,共同把脈行業趨勢。2020年是長租公寓穿越周期的一年,在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下,整個行業跌入了谷底。
  •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唯有誠信,行穩致遠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唯有誠信,行穩致遠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 「九二共識」是行穩致遠的定海神針
    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受權就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事宜進行協商,經香港會談和後續函電往來,達成共識。海基會提出的表述內容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提出的表述內容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 湘潭市2020年新春團拜會舉行 曹炯芳致辭 張迎春主持
    紅網時刻湘潭1月21日訊(記者 楚湟 見習記者 劉放明)奮鬥中送走舊歲,憧憬中迎來新年。1月20日下午,湘潭市2020年新春團拜會舉行。市委書記曹炯芳出席並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主持活動。市領導何俊峰、周放良、李江南、陳忠紅、廖桂生、周曉理、楊真平、戴德清、劉新文等出席活動。
  • 周強蘇輝座談 為「十四五」時期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提供有力...
    周強蘇輝座談為「十四五」時期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提供有力司法服務12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與臺盟中央召開座談會,圍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健全完善司法政策措施,服務保障「十四五」時期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進行座談交流。
  • 推進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記者: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您認為有哪些關鍵因素?傅自應: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用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 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原標題: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強調:「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友誼之船行穩致遠(大使隨筆)
    2020年新年伊始,應習近平主席邀請,吉里巴斯總統馬茂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兩國復交後吉里巴斯國家元首首次訪華。兩國元首就加強中基廣泛領域合作達成多項共識,為中基關係發展規劃了美好藍圖。馬茂總統就新冠肺炎疫情致信中國領導人表示慰問,讚揚中國人民在苦難中奮進的意志,並向疫情中的罹難者表示哀悼,對奮戰在中國抗疫一線的醫療工作者致敬。吉里巴斯各界還通過不同形式表達對中國的支持。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吉里巴斯在華留學生錄製視頻,為中國加油;吉里巴斯工商界自發為中國抗疫捐款,充分體現了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 中方:願同各國並肩前行 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方願同各國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記者會上有記者問: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以錄製視頻方式出席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主席在講話中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三點倡議,還宣布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四項新舉措。你可否介紹相關情況?
  • 富力浙江:七年積澱,行穩致遠
    富力浙江:七年積澱,行穩致遠 2019-10-18 09:49 來源: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 / 記者: / 編輯:張筱 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