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個狹長的地域,而兩山一河的蘭州,由白塔山和蘭山包圍,被黃河穿城而過。四通八達之際,讓「中國西北遊,出發在蘭州」很有道理。
若只是在蘭州這個百合之都,做點啥呢?
如果市區裡逛,住個去哪裡都方便的酒店或客棧。我住在了小西湖,離火車站、博物館、小吃街都很近,確實方便。而入住時發現還是個回民聚集的真實居民區,那雜亂中透著一股真實的煙火氣,適合隨遇而安的我。
牛肉拉麵,有它的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椒,四綠香菜,五黃麵條。
7元一碗的牛肉麵(基本沒有牛肉) + 單獨一盤牛肉8元 + 一碟小菜2元,
很適合一個人閒逛的早/晚餐。
拉麵去哪家店吃,我覺得都差不多吧,例如烏勒,安德佬,東方宮,胖媽媽啥的,我是在小西湖的伊姆蘭,緣於去酒店的路上,餓了看到了就進去了。而有肉沒肉的差別也蠻大噠~~~(下圖對比一下哈)
手抓羊肉,羊肉麵片,我是在胖媽媽家吃的,是個連鎖,到了飯點兒,點評上搜索了一下附近餐廳,就選了它。味道確實很好,即使吃完後第二天有些上火,也還是遺憾沒有多吃一些的~~~朋友還給我推薦了一些其他餐館,春臺、唐王、馬中華、玉泉山莊之類,可選擇很多,隨路找附近的就好。
烤羊排,糌粑,藏民牛肉餅,這些在蘭州吃應該味道會更好,我是在景點餐廳和小夥伴一起點的,一個從不吃羊肉的姐姐破例吃了不少,可見當地美食的吸引力呢。餈粑吃起來有點像芝麻餅之類,酥油茶沒喝到有點遺憾,也充分感覺到了藏民的商業化,平民跟團線路沒有半點身臨其境,純打卡式體驗,還沒有我在回民居民區閒逛和聊聊天的文化來的透徹。
老馬家牛奶醪糟,小吃街的網紅品。正寧路小吃街更有名,去時發現真的人擠人,所以難怪計程車司機會推薦我去南關十字,據說那裡當地人會去的多一些。正寧路小吃街的牛奶醪糟有很多家,我排隊的那家據說還不是最正宗的,也是拍了半小時才吃上,真是醉了,喜歡偏甜味道的女生會很喜歡這個。期間好好觀摩了一下如何製作,很簡單的做法:三勺醪糟、兩勺牛奶、一點銀耳、一些砂糖、還有一點澱粉吧,燒開放入打散的三個雞蛋,點綴芝麻、花生碎、葡萄乾,即成品三份。閒來無事可以在家做一下哈。無意中吃了個土豆餅,也許太久沒吃油炸食品的緣故,發現脆脆的還挺香,適合兩個人分吃一塊,要不會膩。
甜胚子奶茶,甜胚子是用筱麥蒸熟後加酒麴釀製而成,配以其他茶底,好像只能冷飲,隨性找了家路邊小店買了杯嘗嘗,味道不錯哦~~~
早餐,正趕上齋月節,再有煙火氣也禁不住人家白天不吃飯,碰碰運氣的找了個馬玉蘭包子鋪嘗嘗胡蘿蔔羊肉包和牛肉粉絲湯,還買了當地人排隊的玫瑰饃饃,價廉但對外姓人著實算不上物美,嘗個新鮮吧。尤其玫瑰饃讓我聯想到裡面滿滿的玫瑰花瓣,然而並不是。這也再次堅定了我「吃在當地,絕不外帶」的想法。
甘肅博物館的絲綢之路肯定要看,這個隨後單獨開篇說,有興趣的需要空出4小時去溜達。
中山橋、水車園、黃河母親像、羊皮筏子,白塔山,都在黃河邊,一路溜達著就逛完了。中山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稱,前身始於明、建於清,德商承建,長233米、寬7.5米,1942年為「中山橋」。而在1954年又將橋體提升了1.2米(下圖),且增加了五座弧形鋼架拱梁,更耐用且雄渾。
羊皮筏子,作為大西北用來擺渡的工具,一定要試一下。從中山橋一路往西溜達,路過水車園、黃河母親像,正好體驗羊皮筏子。坐快艇拉到上遊,再由羊皮筏子順流而下,總共20分鐘左右,80元。順流而下會經過一段暗礁,搖晃在有些湍急的河流中,是整個過程中最有意思的。羊皮筏子用13張羊皮做成,每張羊皮使用周期大概3-5年,不用時立起來放在陰涼處避免暴曬,一個筏子可以坐6-7人呢。據工作人員說旺季都是拍著隊坐筏子,也就沒時間跟我在這河中慢悠悠的聊天了。
蘭州雖然離機場不近,竟然有高鐵直達,30分鐘車程二等座17元,遠勝過打車和機場大巴的性價比。去青海湖也可以從蘭州坐一早的高鐵到西寧參團,著實還算方便,適合能折騰且時間不多的小夥伴。
短線長線都很多,一日的甘南桑科草原拉卜楞寺,劉家峽大壩,兩日的青海湖茶卡鹽湖塔爾寺,三日以上的敦煌長線之類。與我,去了桑科草原和拉卜楞寺,這個體驗告訴我,跟團開心的三個點是:景點、導遊、團友。
雖然景點和導遊都不給力,勝在還有團友,於是留下了好吃的午餐、美麗的照片、夜市的相伴。團友五湖四海的各路信息,勝過了導遊的劣質講解。
當地小姑娘告訴我們,市區裡哪裡吃哪裡逛哪裡有特產;
定西的大學生說,他們的土豆、黃芪、黨參都很棒;
廣東的大哥說,小心茶卡鹽湖的暗礁,會摔到,但浸滿鹽水的華為手機一點事兒沒有;
上海的姐姐說,敦煌一路過來的景點真不錯,蘭州的羊肉真好吃;
成都的大哥說,在寺院,拍的真實最好,去成都,找他就好;
也順便說說景點感受吧。
氣候永遠是在冬季或大約在冬季。在夏河縣的在臨夏回族自治區,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甘青川交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過渡帶。聽著很美好,但抱著感受策馬揚鞭和體驗農牧生活的小夥伴就不要考慮了,草原被牧民進行圈地劃片,即使騎馬也是溜達個十分鐘而已,午飯也是餐廳解決,沒有進帳篷體驗一說。
壁畫,唐卡,酥油花,以及最長的三公裡的轉經筒。它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並稱為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拉卜楞寺之於夏河,相當於大昭寺之於拉薩。
拉卜楞寺作為「世界藏學府」,保留著最好藏傳佛教教學體系,內設六大扎倉(相當於大學裡面的院系專業),包括聞思學院(顯宗,宗教哲學)、時輪學院(數學歷算)、醫學院(藏醫)、喜金剛學院(音樂舞蹈書法等)、續部上學院(曼陀羅壇城也在這裡學)、續部下學院(密宗儀規)。
這裡會有曬佛節,酥油花比賽。這裡有最長的轉經道3公裡,1700多個轉經筒,徒步一圈大概45分鐘呢。
轉經道還在不斷的修葺和完善,上色的過程也進入眼底。
對於喜歡聽故事的我,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在甘肅博物館遇到了一位博古通今的講解志願者,是對導遊的另一種詮釋,喜歡分享且不求回報的熱情,源於一個工科老師對歷史人文的熱愛。跟隨著這位老師了解了甘肅的前世今生,也讓我回京後就預約了去國博看絲路孔道的門票,領路者的魅力不言而喻,也讓我會另開篇章來訴說「絲路孔道」。
後記:源於此,回來迫不及待的看了一遍紀錄片《河西走廊》,發現和講解老師說的如出一轍,越發喜歡這次經歷,越發感受到老師及領路人的重要!共勉。
********原創聲明:若轉載到別處,請先聯繫筆者授權***********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