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中還有一暴行,殘忍手段堪比南京大屠殺,不是發生在中國

2020-12-12 歷史一籮筐

眾所周知,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在南京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地大肆屠殺大量平民及戰俘,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是二戰中日軍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殊不知,二戰期間日軍在遠東地區還製造了一起戰爭暴行,其殘忍手段堪比南京大屠殺,史學家稱為「巴丹死亡行軍」,它與南京大屠殺、緬泰死亡鐵路一起被西方歷史學界稱為遠東三大戰爭暴行。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又開始侵略菲律賓和美國遠東空軍基地。1942年1月,馬尼拉失守,日軍開始進攻菲律賓巴丹半島。在巴丹半島上,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最後因缺乏支援與接濟,於1942年4月9日這近8萬人向日軍投降。

但是投降後,更大的惡夢來臨了,日軍並沒有按照國際公約對戰俘的規定來優待他們:日軍強迫近8萬美菲聯軍俘虜進行強行軍,這些人被強行押解到160公裡外戰俘營,一路無食無水,苦不堪言,沿路又遭日寇侮辱和屠殺。在整整6天的行軍中,至少有1.5萬名俘虜被虐殺。

負責這次行軍的總指揮官,是日本駐菲律賓派遣軍司令官本間雅晴。在整個行軍過程除了初期給予少許的食物外,一路上不許戰俘再有任何飲食。凡是企圖找尋飲水與食物者,即被日軍以刺刀或開槍處決。因此,幾乎每到一處水源,戰俘們像發瘋一樣,有被踐踏而死的,有的被日本兵槍託和刺刀捅死,越來越多的屍體倒在了井邊。

骨瘦如柴的戰俘

最慘無人道的是,在行軍途中,日軍發現有生病的戰俘,會讓他們自己在路邊挖坑,直接活埋。有時還展示「高超的斬首技術」,據一位倖存的美軍戰俘回憶:一個日本軍官從劍鞘中抽出武士刀,在空中揮來揮去,他似乎要展示他砍人的本領。他讓這個美國戰俘順著他揮刀的方向移動膝蓋,他把武士刀高高舉起,急速揮下,日本士兵高呼「萬歲」,聽到一聲悶響,美國戰俘就身首異處了。現場所有的日本士兵都開心地笑著,這似乎是日軍的娛樂方式。

如此,經過強行不吃不喝的趕路行軍,最後雖抵達目標營地,沿路上因饑渴而死及遭日軍刺死、槍殺者達15000人之多。

附帶一提的是,並非抵達戰俘營後就擺脫了死亡,由於日軍也在營地內虐待戰俘,包括拷打折磨、逼迫苦力勞務、刻意讓其挨餓等,如此在抵達營地的兩個月內又死去了約26000人。

實際上,總指揮本間雅晴在行軍開始之前,就已經命令這些押解的日軍對任何不能堅持走到戰俘營的巴丹戰俘都要消滅掉。在到達行軍終點時,他還計劃把剩下的6萬多戰俘要處決。幸虧被召回東京,那6萬多俘虜才暫免一死。

國際軍事法庭上的本間雅晴

巴丹死亡行軍是二戰中日本製造的震驚世界的戰爭罪行與虐待俘虜事件,這次行軍暴露了日軍滅絕人性的暴行。二戰結束後,盟軍隨即組織了馬尼拉軍事法庭,本間雅晴被判處死刑,於1946年4月3日被美軍槍決。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日本_歷史|二戰|日軍|南京|...
    這是永富角戶,曾經的一名日本士兵的原話。難能可貴的是,她在這本書中並不是一味的指責或發洩,而是更深層次地分析日軍為什麼出現這種反人類的暴行,分析當時日本軍隊中的情況。她在研究中,還發現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這更加有力地佐證了日軍所犯下的罪行。
  • 二戰時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戰爭,26萬人喪命,日本狙擊隊聚首琉球
    二戰時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戰爭,26萬人喪命,日本狙擊隊聚首琉球 日本在華14年,製造了很多起屠殺案件,至今仍舊是中華民族心頭上一道無法忘記的傷疤,對於那些極其殘忍的過往,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遺忘。
  • 日本演員談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比電影鏡頭更殘忍
    原標題:日本演員談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比電影鏡頭更殘忍 電影《拉貝日記》日文宣傳海報。當電影放映到無數具被日軍殺害的中國民眾屍體被丟棄在長江邊上的鏡頭時,坐在右前方的一名女觀眾抽泣不止。直到電影結束,她不斷擦拭著眼淚。日軍暴行的鏡頭不斷呈現,記者前後左右的多名觀眾禁不住抽噎起來。 「雖然看了100多遍,但是看到最後時,今天還是忍不住流下眼淚。」
  • 仁義不施:二戰中日本軍隊的南京暴行如何成為最終滅亡的伏筆?
    「這種對待死亡及其過程的殘忍和蔑視,這種人類社會的巨大倒退,將會被貶抑為沒有價值的歷史插曲,或者電腦程式中無足輕重的小差錯,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再次引起任何問題。除非有人促使世界記住這段歷史,否則悲劇隨時可能重演。」(張純如) 01.
  • 背景資料:南京大屠殺基本歷史介紹
    原標題:背景資料:南京大屠殺基本歷史介紹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於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六周內,在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縱兵屠殺無辜的罪惡行徑,其手段野蠻殘忍,且姦淫、掠奪、焚燒和破壞並舉。
  • 南京大屠殺丹麥人辛德貝格救下2萬中國難民(圖)
    「辛德貝格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見證者,也是當時在南京保護中國難民的國際友人之一」,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研究員向女王介紹了辛德貝格在南京救助中國難民的歷史。侵華日軍慘絕人寰的屠殺令人髮指,辛德貝格的善行令人稱讚。  看著那些微微泛黃的歷史照片,女王神色凝重,腳步緩慢,沉思良久。女王抵南京時表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記錄了77年前在這個美麗城市發生的最黑暗的一段歷史。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 波蘭人蘇聯人 吉普賽人 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金陵這所古都犯下怎樣的暴行這一幕在書中不是孤例「1937年12月13日,30個日本兵來到位於南京東南部新路口5號中國人家裡。他們殺死了前來開門的房東,接著殺死了跪下來求他們不要殺死其他人的姓夏的房客。當房東太太質問他們為什麼殺死她的丈夫時,他們也把她打死了。夏太太抱著她1歲的嬰兒藏在客廳裡的一張桌子下面,日本人把她拖出來。
  • 全加華人聯會刊文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中新網多倫多12月12日電 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之際,加拿大全國性的華人團體全加華人聯會於12月12日在加各地多家華文媒體刊文,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呼籲毋忘歷史,銘記教訓,警醒世人,珍愛和平。全加華人聯會的文章說,許多人都知道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對猶太人施行的大屠殺,然而,日本侵略者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犯下的暴行卻因種種原因而鮮為人知。南京大屠殺是法西斯在二戰期間無數暴行中最殘暴、最令人髮指的慘案之一,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但是,日本一再否認大屠殺的存在。
  • 記錄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攝影機以及膠片母片
    每天都看到這座城市發生血淋淋的慘案,他給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從未想像過,日本人如此的野蠻,這是屠殺、強姦的一周,我想人類歷史上已有很長時間沒有發生如此殘暴的事了……」日軍侵佔南京後,他從下關搬到城內珞珈路25號,利用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建立了婦女和兒童避難所,設立了難民傷兵醫院,參與救援了20多萬面臨被屠殺的中國人。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原館長:名古屋狂言市長,該來南京下跪!
    人們不會忘記,2012年2月20日,這位「大嘴巴」市長公然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並且事後又拒絕道歉和收回其言論,激起了中國人民特別是南京民眾的強烈抗議。筆者時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曾經多次著文批駁過這位右翼政客。南京市為此斷絕了與名古屋市的友好城市關係。作為一市之長,他理應感到羞愧,應該主動到南京去下跪,以換取兩市友好關係的恢復。
  • 一場比南京大屠殺還血腥的慘案,也是日本人幹的!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紀念曾經慘死在日軍屠刀下的南京30萬同胞的英靈。銘記歷史,我們才能更好的奮勇前行!日軍二戰時期犯下滔滔罪行,除了製造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以外,還製造了另一起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慘案——琉球大屠殺,其慘烈程度絕不亞於南京大屠殺,共造成島上26萬餘人傷亡。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 一群海內外有識之士為傳播歷史真相奔走
    在海外,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亞洲二戰的歷史全貌,知道在納粹曾屠殺猶太人之外,日本軍國主義曾在中國等多個亞洲國家,犯下南京大屠殺、人體細菌實驗和強徵慰安婦等令人髮指的殘忍暴行。  為了擦亮世界的眼睛,讓亞洲的二戰死難者得到公正的祭奠,一群海內外有識之士多年來不懈奔走。
  • 她為了替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伸冤,受日本右翼威脅,精神崩潰自殺
    二戰結束後,對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罪行的揭露與控訴一直在進行。在西方世界,奧斯維辛、卡廷森林、巴丹死亡行軍都是西方人耳熟能詳的慘劇。這些暴行讓西方人感到震撼,也讓西方人了解戰俘和猶太人在二戰中的悲慘遭遇。
  • 在抗戰期間,日本佔領了武漢,為何沒有發生像南京那樣的大屠殺?
    文/隨風飄散在抗戰期間,日本佔領了武漢,為何沒有發生像南京那樣的大屠殺?在抗日時期,日本人在中國做下了不少的惡行,他們在中國地區搶奪資源然後又利用這些資源來入侵中國,可以說是非常無恥的,除了這些,日本人殺了不少的中國人,尤其是南京大屠殺,現在有不少人在南京看到當時的照片後,還會感到非常的悲傷,有的人還哭了,從這些就可以看出但是日本在屠殺南京的時候場面是多麼的悽慘。
  • 江東門紀念館緬懷逝者,為深入南京大屠殺,她挖掘真相卻被擊垮
    江東門紀念館緬懷逝者,為深入南京大屠殺,她挖掘真相卻被擊垮作為國人,我們不應該忘記仇恨,但是也不能以仇恨為名。忘記過去總是會招來苦難,因為歷史會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南京的歲月輕盈起來,可以很寫意,沉重起來,也能流盡眼淚。也許你看過太多關於南京的過去:《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殺》、《拉貝日記》,還有《金陵十三釵》。
  • 向西方揭露日軍暴行的第一人,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多年後舉槍自殺
    1997年,一部名叫《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的書籍,在美國出版。這本書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哈佛和斯坦福等美國著名的大學,都舉行了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研討會。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大幅報導了南京大屠殺。
  • 南京大屠殺:最黑暗的六個星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26歲的東史郎心想,既然自己的生命輕於鴻毛,不值一提,中國人的生命豈不是更輕嗎?東史郎在參戰過程中,保持了寫日記的習慣。他寫道:我們的任務不是去撫摸支那人的頭,我們的手應該狠狠地敲打他們的腦袋,粉碎他們的骨頭,毫不留情地……一群戴著鋼盔的野獸,就這樣闖入了南京。此時的南京,還有50萬市民和約9萬傷兵敗將困在城內。
  • 日本史學界如何看南京大屠殺
    《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一書。如1950年出版的黨史教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初稿)》、1957年出版的「人教版」中學教材《中國歷史》第4冊中,都有關於大屠殺的內容。⑦此後各高校編寫的《中國現代史》教材中,也不例外。但在冷戰局勢下,關於「大屠殺」的宣傳側重點已有所變化。在「反對美國扶植和武裝日本」等口號聲中,「大屠殺」常常與「美帝國主義」結合在一起。
  • 南京大屠殺「最大的元兇」何以逃脫極刑?
    二戰結束後,德國、日本的首要戰犯無不被同盟國審判和處以極刑。除罪大惡極者處以絞刑外,次等戰犯亦被處以徒刑,這體現了正義的最終勝利。但中國在抗戰勝利後,遠東(東京)審判不僅未清算頭號戰犯裕仁的戰爭罪行,連南京大屠殺始作俑者,最大的元兇朝香宮鳩彥也被放掉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南京大屠殺82周年 馬英九撰文回顧民族慘痛歷史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遇難同胞人數超過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