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2020-12-16 澎湃新聞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2020-12-13 1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國家公祭日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帖子

被認為是

年輕一代牢記歷史的方式

全文如下: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客觀上

沒關係

你是一個獨立的人

獨立的個體

沒有任何人有權力

可以把你與這類歷史事件

綁架在一起

你完全可以選擇不關注

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是你的自由

但是

南京大屠殺和她

又有什麼關係

她是個美國人 華裔

家庭美滿 婚姻幸福

89年從美國的

伊利諾伊大學畢業

後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獲得寫作碩士學位

她的第一本書

《蠶絲—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廣受好評

贏得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

「和平與國際合作計劃獎」

前途一片光明

張純如與家人

如果不是她選擇

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話

哦 忘了插一句

在她的那本書出版之前

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

這一浩劫知之甚少

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

知道被納粹屠殺的

百萬猶太人 波蘭人

蘇聯人 吉普賽人 德國人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

二戰期間

日軍在金陵這所古都

犯下怎樣的暴行

1997年

她出版算是人類史上第一本

「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語出威廉·柯比 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

本書的序言也是他撰寫的)

《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

我不知道她當年出於什麼原因

選擇研究這樣一個課題

我也難以想像

是什麼力量支撐她研究下去

當她翻閱一篇篇

文獻 報告 日記 記錄稿

她心中又是何等的悲憤

何等的震撼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請看書中原段

「在他的前面兩排俘虜中,有一位孕婦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抗爭,她拼命的抓打那個試圖將她拖出去強姦的士兵,拼命反抗。沒有人過去幫她,最後,那個士兵將她殺死並用刺刀剖開了她的肚子,不僅扯出了她的腸子,甚至將蠕動的胎兒也挑了出來。」

這一幕

在書中不是孤例

「1937年12月13日,30個日本兵來到位於南京東南部新路口5號中國人家裡。他們殺死了前來開門的房東,接著殺死了跪下來求他們不要殺死其他人的姓夏的房客。當房東太太質問他們為什麼殺死她的丈夫時,他們也把她打死了。夏太太抱著她1歲的嬰兒藏在客廳裡的一張桌子下面,日本人把她拖出來。

他們剝光她的衣服並強姦了她,然後把刺刀刺入她的胸膛。這些士兵們還把一個香水瓶插進她的陰道,並用刺刀殺死了那個嬰兒。當他們走到另一個房間時,他們發現了夏太太的父母和兩個十幾歲的女兒。那老奶奶為了保護兩個孫女免遭強姦,被日本兵用左輪手槍打死了;那老爺爺緊緊抱住妻子的屍體,也立刻遭到槍殺。」

「接著士兵們剝光這兩個女孩的衣服並輪姦了她們:16歲的女孩被兩三個人輪姦,14歲的女孩被3個人輪姦。之後日本人不但刺死了那個大女孩,而且把一根竹竿插進她的陰道。那小的一個只是被刺死,這才沒遭到她姐姐和她母親遭到的暴行,」一個外國人後來寫到這個場面。士兵還刺傷了另一個8歲的女孩,當時她和她的4歲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面。那個4歲的女孩在毯子下面待的時間太長,差一點被悶死。由子缺氧,她在以後的一生中一直遭受嚴重的腦損傷的折磨。」

「幾乎沒人知道,日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嬰兒,活活把他們扔進開水鍋裡,」永富說,「他們結幫姦淫12歲到80歲的婦女,一旦她們不再能滿足他們的性要求,就把她們殺死。我砍過人頭,餓死過人,也燒死過人,還活埋過人,在我手下死去的人有200多。這真可怕,我簡直成了動物並幹了那些無人性的事。實在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我當時的暴行。我真是個魔鬼。」

這是永富角戶

曾經的一名日本士兵的原話

難能可貴的是

她在這本書中

並不是一味的指責或發洩

而是更深層次地分析日軍

為什麼出現這種反人類的暴行

分析當時日本軍隊中的情況

她在研究中

還發現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

重要史料

《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

這更加有力地佐證了

日軍所犯下的罪行

在《南京暴行》寫作過程中

她經常

「氣得發抖 失眠噩夢

體重減輕 頭髮掉落」

她面對的是盡顯人性惡劣

殘忍血腥的歷史

南京大屠殺

是一部酷刑百科全書

這些她都要具體面對

還要敘述出來:

砍頭 活焚 活埋

在糞池中溺淹 挖心 分屍

……

成書後

她又得面對

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

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

這使得她不斷變換電話

不敢隨便透露

丈夫和孩子的信息

她曾經對朋友說

這些年來

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

後來她患上憂鬱症

2004年

在自己的車中開槍自殺

時年36歲

她叫張純如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材生

家庭幸福 婚姻美滿

死去的時候很年輕

只有36歲

有人說

對人類的絕望

是純如自殺的主要原因

張純如曾說

寫作使她對人性有了新認識

那就是人什麼事都做得出

既有做出最偉大事業的潛能

也有犯下最邪惡罪行的潛能

人性中扭曲的東西

會使最令人難以言說的罪惡

在瞬間變成平常瑣事

但是這一切

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她可以選擇不走這樣一條路

她可以在有生之年

好好做別的研究

實現眾人們所羨慕的

「美國夢」

南京大屠殺本於她

沒有半分關係

但是張純如選擇

去研究這段歷史

並且以這種方式呈現給世人

直至獻出自己年輕生命

史學研究應有這樣擔當

不光是史學

我覺得為人

也當有這樣一份擔當

魯迅說過

無窮的遠方

無數的人們

都和我有關

就是這般意思了

你說張純如的貢獻

那就是

日本追求政治大國的步伐

也因此被打斷

2005年

在日本遞交入常申請後

一場由韓國發起的

在全球範圍內

共有四千萬人參與的

反對日本入常的

籤名請願活動開始了

聯合國於6月30號

收到了這份請願書

請願者要求日本

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罪行

公開道歉並作出賠償

否則就反對日本成為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國

而日本政府

至今是沒有道歉的

其修改教科書 參拜靖國神社等

一系列活動

也昭示其心中並無悔意

其參拜的靖國神社中

仍供奉著

侵華戰爭中的甲級戰犯

可憐的日本人民

也活在一種「集體失憶」中

並不是因為苦難太過痛苦

而選擇遺忘

而是人為地把它刪去

但日軍留下的證據足夠了

今日我們去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受難者的屍骨

孩童的衣物和小鞋子

被強迫去做慰安婦的

中國婦女影像

以屠殺為樂的日軍黑白照片

更不用說那些

浩瀚如雲的史料和卷宗了

要說

和我有什麼關係

關係就是

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

戰爭的一代

現在站的這塊土地上

曾發生過一場大屠殺

迄今為止

只過去了短短的83年

今天是第七個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南京鳴響防空警報

以國家名義

祭奠30萬遇難同胞

勿忘歷史 吾輩自強

點擊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互動專欄




來源 | 新青年(YouthTalks)

知乎答 新華社 央視新聞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答案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深思
    在中國,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戰爭和死亡,我們都沒有經歷過。 因此,在知乎上,曾有這麼一個提問:我們總說要勿忘國恥,可「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嗎? 有一條回答,被贊了近兩萬次。這可能是年輕一代牢記歷史,最深刻的方式之一了。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何關係?一女士窮極一生,用生命告訴我們答案
    《塞上曲》有言: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在日本侵華的過程中,南京大屠殺的出現,也成為了許多中國人心裡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雖然說在日本方面看來,南京大屠殺對中國的傷害程度並不是很深,但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銘記南京大屠殺這一屈辱歷史,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曾經,有這樣一位女子,她窮盡一生,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我們南京大屠殺的重要意義,而在她的努力之下,許多人也都將南京大屠殺與個人的命運聯繫到了一起。那麼,這位為南京大屠殺的紀念事業奉獻一生的女子究竟是誰?
  • 南京大屠殺與素食的你我有什麼關係?素食不是冷漠、自我的飲食.
    素食反映著我們的社會發展情況,貫穿著我們的歷史,包含著優秀的民族文化。    南京大屠殺與素食的你我有何關係?客觀上,沒關係。你是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可以把你與這類歷史事件綁架在一起,你完全可以選擇不關注,並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你的自由。
  • 今天,我們不能忘卻張純如!|南京大屠殺|日本_歷史|二戰|日軍|南京|...
    4年後,也就是1935年,察哈爾和河北部分被佔領;1937年,北京、天津,上海和南京相繼淪陷。對於中國人來說,整個30年代是十分艱難的。的確,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人才最後從中國的土地上撤走。毫無疑問,日本軍隊統治的14年有無數難以描繪的殘暴事件。在許多曾遭受侵略者鐵蹄踐踏的城市和村莊中究竟發生過什麼,我們永遠無法了解清楚。
  • 南京大學生:願就南京大屠殺跟名古屋市長辯論
    昨天,河村舉行個人新聞發布會,再次聲稱「南京大屠殺不存在」,並對其言論「不收回、不道歉」。他甚至還聲稱,之所以說南京大屠殺不存在,是因為「沒有目擊者」。河村說:「(對於南京大屠殺)存在各種意見,這是一個如鯁在喉的問題。我也願意赴南京與大家開展討論。友好關係不變,我希望今後也繼續交流。如果對方能確認我的發言,就能理解我的真實想法。」
  • 在廣島展覽南京大屠殺史:把日本歷史的痛點與我們的結合起來
    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和1945年的廣島原子彈爆炸,使得南京和廣島背負起極其沉重的歷史記憶。這兩座城市都是二戰中的「悲情城市」,但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看來,二者悲情的內核卻不一樣,「南京的悲情是日本軍國主義強加在我們頭上的,而廣島的悲情是他們的加害行為所招致的。」
  • 南京大屠殺紀念:國家公祭的價值解讀
    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活動成為國家公祭,對於保存歷史記憶、彰顯國家意志、借鑑歷史智慧、協調國際關係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 一群外國人創建「南京人」網站:想讓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殺
    有一群在南京生活和學習的外國人建立了一個「南京人」網站,專注向西方人介紹中國文化。今年國家公祭日期間,他們推出了一組英語文章,講述拉貝、魏特琳等外國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英勇事跡,在海外熱傳。網站負責人賀福(Frank Hossack)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現在還有非常多的西方人根本不知道南京大屠殺。
  • 李淼:(有良知的)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南京大屠殺」——這個中日關係上的「死結」之一。 包括家父在內,當我談到我想寫寫南京大屠殺的「真相」的時候,很多長輩都憂心忡忡地勸我別寫,因為「政治因素太多」,而且「哪句話說不對,就會被人揪出來」。他們是為了我好,我知道。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原館長:名古屋狂言市長,該來南京下跪!
    人們不會忘記,2012年2月20日,這位「大嘴巴」市長公然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並且事後又拒絕道歉和收回其言論,激起了中國人民特別是南京民眾的強烈抗議。筆者時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曾經多次著文批駁過這位右翼政客。南京市為此斷絕了與名古屋市的友好城市關係。作為一市之長,他理應感到羞愧,應該主動到南京去下跪,以換取兩市友好關係的恢復。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2月13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不管日本會否承認這一次大屠殺,毋庸置疑,這一天始終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在深感事態嚴重下,我軍開展了對南京防禦的會議,這一戰,可以用破釜沉舟形容。12月1日,隨著日軍攻佔江陰要塞,南京保衛戰開始爆發。12月10日,南京保衛戰結束,日本我軍江陰防線,南京保衛戰宣布結束。南京陷入絕望隨著南京保衛戰的結束,日軍攻入南京,在12月13日的凌晨發起了對南京市民的大屠殺,讓南京陷入絕望。
  • 史論|南京大屠殺為什麼會被長久掩蓋?
    與《村瀨守保寫真集·私の從軍中國戰線》《伊藤兼男照片集》相同的是,這些當年未公開的日本侵華時期反映日軍殘酷暴行的照片,是不可多得的侵華罪證;不同的是,「不許可寫真」的拍攝者是侵華日軍的隨軍新聞記者,不同於私人拍照,帶有日本官方的審核烙印,或許可以讓我們明白日本侵略者當年隱瞞了什麼。
  • 微史記 | 南京大屠殺史研究六十年
    今天,我們邀請到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孫宅巍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盛鴻,講述了60年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的歷程。 研究南京大屠殺第一人 「他是研究南京大屠殺第一人。」孫宅巍說。 孫宅巍口中的「他」是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興祖。
  • 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
    南京大屠殺作為一場血淋淋的反人類大屠殺事件讓整個世界都發出了憤怒的抗議,日軍罪惡滔天的行為是對人性的抹殺,然而面對這一悲慘事實,日本居然到了現在仍舊不能正視這一問題,他們這種迴避、淡化事實的行為讓人們非常的憤慨。
  • 日本擔心什麼?日媒炒作「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俄展現團結」
    撰文:小王近期,日本媒體報導了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於中俄兩國在南京大屠殺日展現團結的話題。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回顧一下歷史可知,南京大屠殺反映了日本侵華的事實。在這場南京大屠殺的哀悼活動中,俄羅斯駐華特命大使傑尼索夫也出席了該活動,並他還熱切地表示:「俄中兩國都熱愛和平,同時也是在二戰中遭受最多磨難的兩個國家。」隨後傑尼索夫還提及中國領導人提過的口號「不忘初心」,兩國政府的做法似乎在共同警告日本。因此作為俄駐華大使的傑尼索夫前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在特殊的節日表達兩國人民之間同樣的心情。
  • 日本史學界如何看南京大屠殺
    同時,我們又與田伯烈商定,請他做我們國際宣傳處不露面的主持人,以泛太平洋新聞社名義在美發稿……」該書於1938年3月面世。除以英文原版在歐美各國廣泛發行外,「國際宣傳處」還組織翻譯推出了中譯本(名曰《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和日譯本(名曰《所謂戰爭》)。由蔣介石特批經費大量印刷分贈。②南京大屠殺由此廣為人知。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申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松岡環老師給我們寄了一批口罩,給我的那包上還仔細寫上了我的名字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
    泱波 攝(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申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松岡環老師給我們寄了一批口罩,給我的那包上還仔細寫上了我的名字。」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
  • 兩岸同胞在臺灣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以史為鑑 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此間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本次展覽由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主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協辦,旨在激勵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抗戰精神,凝聚民族情感。
  • 南京大屠殺「萬人坑」發掘記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萬人坑」遺址共經歷了1984至1985年、1998至1999年和2006年3次考古發掘。   時間倒退到36年前的1982年   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了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24個城市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古都南京便位列其中。   南京市政府召開了會議,決定開展全市文物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