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抽檢:5批次不合格,鉛、抗生素超標是主因,無公害食品在列

2020-12-25 凡簡營養工作室

今天(9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最近的全國食品抽檢結果。本次抽檢水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肉製品、食糖、飲料、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8類食品745批次樣品。其中合格樣品740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不合格率為0.67%,情況很好。

本次抽檢,雖然不合格樣品比例很低,但是反映出來的問題依然嚴峻。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重金屬和獸藥、抗生素超標,有的甚至是不得檢出的。

第一個是廣州百佳超級市場有限公司富景花園分店銷售的標稱廣東佳寶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九制陳皮(話化類),鉛(以Pb計)檢出值為6.69mg/kg,比國家標準規定(最大限量值1.0mg/kg)高出5.69倍。

鉛是一種慢性、積累性毒物,進入人體後,少部分會通過自身代謝排出,但大部分都會沉積在體內,危害人體健康。鉛主要危害神經系統、腎臟和血液系統,容易導致腎功能損傷,還會影響兒童智力等。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水果製品中鉛的最大限量值為1.0mg/kg。鉛超標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生產廠家採購本身鉛超標的劣質原料,也可能是加工過程中由設備、管道等帶入,還有可能是包裝材料汙染所致。但無論怎麼說,都是生產企業自身的問題,責無旁貸。

第二個和第三個都是鴨肉中檢出了不得使用的抗生素氧氟沙星。一個是山東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玉竹瘦肉型凍鴨,氧氟沙星檢出值為29.3μg/kg;一個是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八一西街市場右側(供應商:陳建軍)的半邊鴨,氧氟沙星檢出值為8.5μg/kg。

氧氟沙星屬於氟喹諾酮類藥物,其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等曾被廣泛用於畜禽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氧氟沙星殘留在人體中蓄積,可能引起人體的耐藥性,長期攝入氧氟沙星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以及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症狀,大劑量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根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禁止氧氟沙星用於食品動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此次檢出,表明氧氟沙星依然還在被使用,而且不同產地的同類產品中都有檢出,說明氧氟沙星的非法使用問題依然嚴重。

第四個依然是抗生素超標,只不過換成了豬肉。步步高商業連鎖萍鄉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五花肉(豬肉),喹乙醇代謝物檢出值為5.81μg/kg,比國家標準規定(最高殘留限量4μg/kg)高出45.25%。

喹乙醇屬於喹噁啉類藥物,是人工合成的廣譜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促生長作用。因為喹乙醇為脂溶性抗生素,故其在動物體內的殘留時間長,蓄積毒性大,有明顯的蓄積毒性,對大多數動物有明顯的致畸作用。食用含有該類藥物殘留的肉類產品,對人也有潛在的三致性,即致畸形,致突變,致癌。

第五個依然還是獸藥超標,只不過換成了雞蛋中的氟苯尼考。四川省綠科禽蛋有限公司製造的10p盒裝鮮雞蛋(銷售商為重慶市鮮騰商貿有限公司),氟苯尼考檢出值為930μg/kg,國家標準規定不得檢出。雞蛋中檢出氟苯尼考一直都是雞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而我們也不止一次地提到這個問題。從今年6月份到現在,連續四次全國抽檢一共出現13批次雞蛋氟苯尼考檢出,屬於所有問題中最嚴重的。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碸黴素,是農業部批准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主要用於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氟苯尼考可用於牛、羊 、豬、家禽、魚等食用禽畜動物、水產及其他動物,但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

此次不合格雞蛋屬於黃瓜山牌,而上周公布全國抽檢結果就有該品牌的雞蛋因為氟苯尼考檢出而被認為不合格產品。連續兩次抽檢都有檢出,說明並不是偶然現象,可能是整個雞蛋生產基地都在使用。

從該企業的官網了解到,該公司是南充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是南充市第一家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產地和無公害農產品雙重認證的企業。這麼一家企業,連續兩批次雞蛋都檢出氟苯尼考,可見企業自身的管理和法律意識薄弱,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而置大眾的健康於不顧。

一直以來,養殖行業獸藥、抗生素超量、超範圍使用屢禁不止,已成為行業最大的「毒瘤」。「毒瘤」的出現和長期存在,一方面是養殖業從業人員自身法律意識不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部分以前常用的獸藥、抗生素被縮小適用範圍、甚至禁用,而相應的替代品一直遲遲不能上市所致。要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加強監管,又需要加大相關的科研投入,只有雙管齊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鉛含量超標 雲南企業一批次松花粉抽檢不合格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乳製品、飲料等23大類食品共504批次樣品,11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包括雲南企業生產的一個批次的松花粉鉛含量超標。這次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汙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其中,京東耶樂營養健康專營店(經營者為海南耶樂貿易有限公司)在京東商城銷售的、標稱雲南省昆明邁多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松花粉,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鉛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據了解,鉛是最常見的重金屬汙染物,可在人體內蓄積。
  • 雲南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其中2款茶鉛超標可毒害人體重要器官
    114批次,涉及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食用農產品等3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農獸藥殘留等指標。  據通告,有2款茶存在重金屬汙染問題,分別是曲靖市麒麟區雲南康血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紫英爨茶,鉛(以Pb計)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規定。
  • 杭州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有蔬菜製品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青年時報(記者 翟玉標 通訊員 嵇國強)  為確保市民餐桌上的安全,近日,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昨天公布了結果:市本級抽檢590批次,其中不合格8批次。  記者同時獲悉,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外地辣條、土雞蛋、成人紙尿褲等問題商品,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緊急行動,目前已下架問題食品658包(盒)。
  • 7批次化妝品不合格,涉及抗生素、鉛超標
    南都訊 實習生戴婉秋 記者楊麗雲 近日,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全省化妝品監督抽檢。結果顯示,有7批次化妝品不合格,其中高達6批次不合格化妝品來自廣東。就上榜原因而言,一批次祛痘產品檢出禁用抗生素,另一批次嬰兒皮膚護理膏鉛超標,長期使用嬰幼兒神經感覺下降。
  • 桂林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羅漢果茶、桂花酥等
    具體情況通告如下:總體情況: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246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農產品254批次,不合格6批次;抽檢糕點81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86批次,不合格1批次。其中,桂林有8批次不合格產品。
  • 雲南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出鉛超標兩款茶葉
    原標題:雲南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出鉛超標兩款茶葉   摘要:雲南省
  • 上海市場監管: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茶花花粉、草鴿等
    中國網財經1月6日訊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眾號1月6日發布的2021年第1期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抽檢信息涉及7大類食品,包括:飲料、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等。抽檢樣品共計416批次,其中合格412批次、不合格4批次。
  • 19批次涼果蜜餞不合格 細菌及色素超標成主因
    細菌超標、色素添加劑超標是主因   涼果蜜餞口味酸甜適中,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可蜜餞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昨日,廣州市消委會公布了涼果蜜餞產品抽檢結果,共有19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不合格率超3成。   今年6月,廣州市消委會對涼果蜜餞產品開展了比較和試驗。
  • 上海抽檢612批次食品 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等不合格
    原標題:上海抽檢612批次食品,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等不合格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號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5日電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號25日消息,近期抽檢了糧食加工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糖、保健食品、食用農產品等7大類食品共計
  • 1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存在生物毒素超標、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局發布17批次食品不合格通告。通告顯示,該局近期抽檢糧食加工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豆製品等8大類食品867批次,發現17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樣品抽檢自電商平臺。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相關部門查清產品流向並下架召回。
  • 廣東17批次食品被抽檢不合格 卡士酸奶酵母數超標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通過官網發布了2015年第16期食品抽檢信息公告。公告顯示,近期,省食藥監局抽檢全省範圍內生產經營的7大類452批次食品,發現內在質量不合格食品有17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食品發現率為3.8%。
  • 芝士蛋糕、雪花酥等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抽檢樣品共計1659批次,其中合格1654批次、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樣品為1.武漢海之最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涇店銷售的長島芝士蛋糕(乳酪味)(不合格項目:菌落總數)。5.杭州華味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涇店銷售的烤魚片(不合格項目:N-二甲基亞硝胺)。
  • 山西省聞喜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聞喜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6期)本期公布199批次監督抽檢結果,涉及調味品、餐飲食品、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等19大類。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其中:不合格樣品2批次,合格樣品197批次。
  • 金鳳成祥等2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期,北京市食藥監局在食品抽檢中發現27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沃爾瑪、永輝超市等所售的水產及水產製品中檢測出含有孔雀石綠,金鳳成祥等知名品牌也在不合格名單之列。此外,國家食藥監局也公布了一批節日熱銷食品不合格名單,記者從名單中發現,有兩批次分別為天貓和卓越亞馬遜所售。  國家食藥監局在「維之王天貓網店」所售的山楂汁飲料中檢測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卓越亞馬遜網站所售的「長白工坊」牌冷榨黑豆油,經檢測發現酸值超標。據了解,網上所售的食品抽檢已正式納入食藥監局日常抽檢範圍,今後會繼續加強對網售食品的監管力度。
  • 貴州省食藥監局: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19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11月1日,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8年第4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公告,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19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本次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90批次、方便食品1批次、冷凍飲品30批次、糖果製品60批次、特殊膳食食品51批次、飲料28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30批次,所檢樣品全部合格。
  • 遼寧抽檢40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 2批次不合格
    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3月5日公布《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18年第8期)。公告稱,近期,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共計40批次的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其中合格38批次,不合格2批次。
  • 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食糖、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特殊膳食品、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食鹽,共抽檢239批次,其中合格237批次,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為0.84%。
  • 廣西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抽檢3類食品74批次樣品 不合格8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25期)》。據通告,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調味品、飲料和茶葉及相關製品3類食品74批次樣品。其中,抽檢調味品28批次、檢出2批次不合格;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44批次、檢出4批次不合格;抽檢飲料2批次、檢出2批次不合格。
  • 上海食品安全抽檢,鹽水牛肉、雜糧雞蛋等6批次不合格
    今天,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本市最新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在1658批次抽檢樣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為鹽水牛肉、韭菜、豇豆、小毛蟹、雜糧雞蛋等,不合格項目涉及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腐黴利、克百威、呋喃西林代謝物、氟苯尼考。
  • 江蘇省食藥監局:飲料、調味品等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8月22日,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官網將近期執行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進行通告。本次通告的監督抽檢信息共涉及10類食品746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35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