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番、蓮壽司被曝蟹籽添加色素 送檢樣品均不合格

2020-12-15 海疆在線

導讀: 小田建議記者分別購買一些壽司,然後將魚籽和蟹籽送往質量監督檢驗所檢測,以確定其中的成分是否含有色素。一番壽司的壽司上所用的紅蟹籽,樣品檢出日落黃超標。蓮壽司壽司上所用的紅蟹籽,樣品檢出日落黃超標。

記者暗訪海口部分壽司店及原料批發商

魚籽蟹籽做壽司

特色?

壽司店裡魚籽蟹籽壽司是特色之一。

檢測人員對紅魚籽進行檢測。

如今,日式料理店越來越多,消費人群也不在少數。一說日式料理,許多人會聯想到非常有特色的壽司、生魚片。做壽司必不可少的食材就是蟹籽和魚籽。壽司上那層橘色或黑色的、吃起來「啵啵」響的蟹籽、魚籽,真是純天然的蟹卵和魚卵製作而成嗎?十多天來,記者根據線索,對海口一些日式料理連鎖餐飲店及日式料理原料批發商行暗訪,對於自家的「魚籽」、「蟹籽」,服務員及商家肯定地說:「是用蟹卵做的」、「由純正天然魚卵製作的」。但這些所謂的「純天然」,經熱水燙泡後,均變得透明,水或呈紅色,或變成墨色。

記者在一番壽司(京華城店)、蓮壽司(京華城店)、海の壽司(名門店)及錦晟商城兩家日式料理原料批發商行內,購買了魚籽、蟹籽等5種樣品,隨機將4種送檢,結果顯示,這些「純天然」的「魚籽」、「蟹籽」均不合格。

□南國都市報記者蒙健文/圖

蹊蹺的事!

壽司上的魚籽掉進開水

「掉色」了

日前,市民林女士在海口京華城一家壽司店打包了幾份壽司回家。「吃壽司的時候,淘氣的兒子用勺子將一份壽司上的橙色魚籽倒入裝了開水的杯子。」林女士說,她當時將這個杯子放在一邊,「大約過了15分鐘,我準備收拾餐桌上的東西時發現,杯子裡的魚籽有點不對勁。」林女士說,她看到杯子裡的水變成了橙黃色,更讓她意外的是,一顆顆橙色的魚籽,在杯底變成透明的小球。

林女士感到奇怪,從魚肚子裡出來的魚籽,怎麼泡在開水裡會掉色?

沒有的事?

多家壽司店均稱魚籽蟹籽

絕對天然

3月16日,根據林女士反映的情況,記者來到一番壽司京華城店。店裡菜單上的壽司品種很多,記者專門點了帶有「蟹籽」、「魚籽」的壽司。「這些魚籽、蟹籽是用什麼做的?是魚卵和蟹黃嗎?」面對記者的詢問,服務員稱「應該是。」過了一會,服務員來到餐桌前告訴記者,她問了料理師傅,魚籽和蟹籽是用螃蟹的籽(卵)做的。

為了「驗明正身」,記者將壽司面上的蟹籽、魚籽倒入裝有開水的塑料杯中浸泡。1分鐘後,泡了蟹籽魚籽的開水倒到一個白色的盤子裡,原本清澈的開水變成了淡淡的橙色,先前一粒粒亮橙色的魚籽褪去了豔麗色彩,有一部分露出了本來面目,變成透明的了。

17日,記者來到海の壽司名門廣場店,點了雙色蟹籽壽司、紅蟹籽壽司和黑蟹籽壽司,隨後詢問服務員,壽司上的魚籽蟹籽是否由天然的魚卵和蟹黃製作而成。服務員的回答是,她肯定店裡的東西都是「天然的」。

記者拿出一張白色的紙巾,將紅色的蟹籽包起來,然後用手指按壓,紙巾滲出了橘紅色的液體,紙巾內留下乾癟的薄膜。

21日,記者來到蓮壽司日式料理店,點單後記者詢問服務員,壽司所用的蟹籽是否純天然,會不會染了色?服務員十分肯定地說,絕對是天然的,不可能存在染色的情況。記者詢問壽司上蟹籽的製作原料是什麼?服務員稱,她們店裡的蟹籽是用三文魚的魚籽製作成的。「寫的是蟹籽,怎麼是三文魚的魚籽?」記者問,服務員說「魚籽是純天然的,放心食用!」

可疑的事!

業內人士質疑褪色魚籽蟹籽

添加色素

紅魚籽經浸泡,過濾後的水(錐形瓶內)變成紅色。

壽司師傅正在做蟹籽壽司。

這些日式料理店所說的「純天然」,為何經開水燙泡後會出現「脫色」的情況?3月16日,記者來到海口博愛北路第一市場內。在一家海鮮批發攤,銷售海鮮多年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如果是純天然的魚籽、蟹籽,絕對不可能在泡水後「掉色」。

小田有著多年從事漁業養殖及銷售經驗,記者將在幾家壽司店內拍的圖片給小田看後,他懷疑這些「魚籽蟹籽」人為添加了色素。小田說,他也喜歡吃壽司,根據多年的經驗,真正的魚籽、蟹籽入口後會有海水腥味,而不是一種鹹味。但他很少能吃到有海腥味的魚籽和蟹籽。小田告訴記者,純天然的魚籽、蟹籽不可能用熱水泡過後「掉色」變成透明的。

「鑑別是否是天然的魚籽、蟹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到水裡煮,或者是用開水燙。」小田說,魚籽、蟹籽在高溫下會呈凝固狀,魚與蟹的種類不同,魚籽通常在高溫開水內會呈乳白色,如多春魚籽;而蟹的籽則為蟹黃,多為橙黃色。

小田建議記者分別購買一些壽司,然後將魚籽和蟹籽送往質量監督檢驗所檢測,以確定其中的成分是否含有色素。「水產碼頭的批發市場內會有這樣的魚籽、蟹籽賣。」

送檢的「天然」魚籽、蟹籽樣品無一合格

紅的黑的「一洗白」

染色!

奇怪的事!

批發商行一再承諾所售魚籽沒有問題

經過小田指點,記者來到海口水產碼頭錦晟批發城。在一家銷售冷凍預包裝食品的批發商行內,記者詢問老闆是否有魚籽、蟹籽等壽司所用的食材銷售。記者在商行的一個冰櫃內看到了冷凍待售的魚籽。

在一盒「多春魚籽」的外包裝上記者看到,該產品由福建一家公司生產,標籤上的食用方法(烹調加工方式)寫著:解凍後做手卷、壽司或其他方法烹調。配料為:飛魚籽、白糖、食鹽、味淋(調味料)、醬油,食品添加劑為天然胡蘿蔔素。而產品類別為速凍生製品。記者分別要了一盒「多春魚籽」、「飛魚籽」及「希零魚籽」。

老闆從冷庫裡分別拿出三盒魚籽給記者。「這些魚籽是新鮮的魚籽做的吧?」記者問。老闆表示,這些魚籽都是新鮮的,不是人工合成的,打開聞一下味道就知道了。「這些魚籽真的都是從魚肚子裡取的嗎?」對於記者的問題,老闆笑道:「這還真不清楚,反正是生的魚蛋做的。」記者發現,在購買的魚籽中,最便宜的一盒34元,最貴的一盒72元。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另一家銷售魚籽的調味品批發店。該店老闆娘稱,他們店裡銷售的魚籽都是新鮮的,做出來之後就速凍了,不容易變質。但對於這些魚籽是如何製作的,老闆娘則表示並不清楚。

她給記者拿了一盒「速凍調味魚籽」。該產品的配料表上寫有魚籽、食用鹽、穀氨酸鈉、釀造醋、清酒、醬油等。

「為什麼蟹籽(魚籽)的顏色這麼紅?不會是加了色素吧?」記者半開玩笑問道。老闆娘稱,蟹籽的顏色本來就是紅的,不可能加色素,也不允許添加色素。「再說了,加色素能看出來的,要放了色素還得了,一些黑色或綠色的魚籽、蟹籽就有可能加色素。」老闆娘說。

吃驚的事!

魚籽實驗室內檢測15分鐘全部褪色

經過幾天的走訪,記者分別從一番壽司(京華城店)、蓮壽司(京華城店)等三家壽司店及水產碼頭兩家批發商行購買了魚籽、蟹籽,帶到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食品檢測科一檢測人員介紹,通過肉眼觀察,記者所購買的這些魚籽極有可能添加了合成色素,但最好通過聚醯胺吸附法來證實是否存在色素添加的情況。

檢測人員從記者所購買的樣品中,隨機選擇了一種紅色的魚籽放入燒杯內,隨後加入檸檬酸溶液調試並加熱,隨後將聚醯胺粉加水倒入魚籽中攪拌,接著用垂融漏鬥抽濾,經過用水和甲醇—甲酸混合溶液洗滌後,再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

約過了15分鐘,燒杯中的魚籽經過「洗脫」後,流入錐形瓶中的液體呈橘紅色,而燒杯中的魚籽也逐漸變成了透明的顆粒。隨後,實驗人員將錐形瓶中的橘紅色液體進行蒸發至近幹。

「經濾膜過濾,蒸發濃縮後,我們再取相應的量放到液相色譜儀等專業儀器內檢驗,一種樣品檢驗結果需要30~40分鐘。」檢測人員說。

4個送檢樣品超範圍添加都不合格

3月23日,海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來電稱,記者所送檢的魚籽、蟹籽等4種樣品的檢測結果已得出結論。

一番壽司(京華城店)的壽司上所用的紅蟹籽,樣品檢出日落黃超標。

蓮壽司(京華城店)壽司上所用的紅蟹籽,樣品檢出日落黃超標。

錦晟批發城內所購買的紅蟹籽,日落黃被檢出含0.03g/kg;胭脂紅被檢出含0.01g/kg,根據國家標準要求,上述兩項目不得檢出。

海の壽司(名門店)壽司中所使用的黑蟹籽,樣品檢出檸檬黃、亮藍、脂胭紅。根據國家標準要求,上述三個檢驗項目不得檢出。

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測人員介紹,4份檢驗報告的結論為:按「檢驗和判定依據」檢驗不合格。根據2015年5月24日正式實施的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屬於國家強制性標準,生產企業必須無條件遵守標準。

檢測人員解釋,標準中明確,在冷凍水產品的允許添加範圍內沒有檸檬黃、日落黃、胭脂紅等著色劑,因此,通過合成著色劑的檢測方法,對魚籽、蟹籽進行上述添加劑含量檢測,合格的標準就是「未檢出」。但檢驗結果顯示樣品中均有檢出,視為不合格,屬於超範圍添加。

長期食用含胭脂紅食品

可能致癌

營養學專家王女士介紹,胭脂紅、日落黃、檸檬黃、亮藍、誘惑紅是利用有機物人工化學合成的有機色素。合成著色劑有著色力強、色澤鮮明、不易褪色、穩定性好、易溶解、易著色、成本低等特點。「有些商家為節約成本同時使產品有好賣相,超範圍添加檸檬黃、胭脂紅等添加劑,這不但改變了食物的味道,還會對食用者的健康產生影響。」

按照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檸檬黃和日落黃可用於果汁飲料、碳酸飲料等,但用量有嚴格限制。若長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日落黃」色素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腹瀉等症狀,當攝入量過大,超過肝臟負荷時,會在體內蓄積,對腎臟、肝臟產生一定傷害。而長期食用含有「檸檬黃」的食品,可導致焦慮、視覺模糊、四肢無力等症狀。

林女士說,國家明令禁止向海鮮產品、肉類等食物中添加胭脂紅。亮藍、胭脂紅用量不符合標準,會對人體造成威脅,長期過量食用,對腎臟造成危害。胭脂紅還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發病率。

最新進展

3月28日當天,南國都市報記者帶著4份檢測報告,根據近期以來暗訪調查的情況,向海口市食藥監部門舉報。海口食藥監部門高度重視,主動出擊,根據記者所購買魚籽、蟹籽的商家,立即進行調查。

針對記者反映的情況,食藥監部門是如何進行處理的?同時,在面對記者的送檢報告,商家又如何解釋?為何所謂「純正天然」魚籽、蟹籽泡在開水裡會出現「掉色」的情況?同時,商家將針對此事採取哪些措施?本報將對此繼續進行跟蹤報導。

相關焦點

  • 海口涉事壽司店魚籽蟹籽壽司下架 蓮壽司一番壽司道歉
    導讀: 隨後,龍華區食品藥品稽查大隊執法人員對該店內迴轉餐檯上的魚籽、蟹籽壽司成品進行監督抽樣送檢。一番壽司楊店長稱,「魚籽比蟹籽便宜,將魚籽標註為蟹子,消費者多數會選擇蟹籽。十多天來,記者根據線索,對海口一些日式料理連鎖店及日式料理原料批發商暗訪,商家都表示,魚籽、蟹籽所採用的原料絕對「純正天然」。
  • 海口這些知名壽司店的魚籽蟹籽都是染色的!你肯定也吃過…
    做壽司必不可少的食材就是蟹籽和魚籽。壽司上那層橘色或黑色的、吃起來「啵啵」響的蟹籽、魚籽,真是純天然的嗎?十多天來,記者根據線索,對海口一些日式料理連鎖餐飲店及日式料理原料批發商行暗訪發現,這些所謂的「純天然」魚籽、蟹籽,經熱水燙泡後,均變得透明,水或呈紅色,或變成墨色。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魚籽蟹籽做壽司特色?
    做壽司必不可少的食材就是蟹籽和魚籽。壽司上那層橘色或黑色的、吃起來「啵啵」響的蟹籽、魚籽,真是純天然的蟹卵和魚卵製作而成嗎?十多天來,記者根據線索,對海口一些日式料理連鎖餐飲店及日式料理原料批發商行暗訪,對於自家的「魚籽」、「蟹籽」,服務員及商家肯定地說:「是用蟹卵做的」、「由純正天然魚卵製作的」。但這些所謂的「純天然」,經熱水燙泡後,均變得透明,水或呈紅色,或變成墨色。
  • 海口高人氣壽司店蟹籽質檢報告嚇尿我!
    一番壽司(京華城店)、蓮壽司(京華城店)、海の壽司(名門店)及錦晟商城兩家日式料理原料批發商行內,購買了魚籽、蟹籽等5種樣品,隨機將4種送檢,結果顯示,這些「純天然」的「魚籽」、「蟹籽」均不合格。
  • 蟹籽壽司非天然 涉嫌非法添加色素
    記者在對這些壽司店進行調查時,服務員對於蟹籽的解釋說法不一,有人說蟹籽就是魚籽,還有人說蟹籽都是人工合成的。而對於蟹籽是否掉色,為何掉色卻無人給出解釋。記者分別在幾家壽司店購買了這種蟹籽壽司和魚籽壽司。我們觀察到,壽司上的蟹籽為橙黃色的小圓粒,而魚籽為顏色偏淺,個頭偏大的圓粒。
  • 「蟹籽」壽司檢出人工色素 知名日料店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兒!
    根據檢測結果,這些送檢的蟹籽魚籽中竟然都添加了色素!檢測報告顯示,這家日料店的蟹籽內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人工色素:日落黃和胭脂紅。今天,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對這家三上日本料理店進行了檢查。
  • 【姜飛調查】學校周邊五毛食品熱銷 南海網記者送檢兩品牌均不合格
    而這些添加了防腐劑、甜蜜素、甜味劑、糖精鈉、日落黃等各類添加劑的「五毛食品」,在去年下半年就被海南省食藥監部門公開「叫停」,要求禁止銷售問題「辣條」。南海網記者隨機購買了兩個品牌的「五毛食品」送檢,結果顯示,添加了不得檢出的糖精鈉、甜蜜素、日落黃,均不合格,危害人體健康。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番壽司發表聲明道歉
    新聞追蹤《魚籽蟹籽做壽司 特色?紅的黑的「一洗白」 染色!》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紅糖饅頭無需「甜蜜」7家饅頭樣品送檢1家不合格
    上述事件發生後,6月7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對海口市場所銷售的部分紅糖饅頭隨機買樣送檢,其中包括新華南路的上海大包、西沙路的包潤發等包子店。次日經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發現,所抽檢的7個樣品中,發現海口瓊山區柳老洲餐飲店所銷售的紅糖饅頭檢出甜蜜素。目前,海口瓊山區食藥監局經介入調查。
  • 五顏六色的饅頭=色素+香精?
    在檢測室內,檢測員將南瓜饅頭、馬拉糕和香芋包分別取部分碾碎、標號,並加入色素洗脫劑,提取其中的色素。提取色素後,需要將樣品用專業儀器進行檢驗,如果含有人工色素,樣品就會殘留在儀器上端,反之,則會順著儀器的導管流下。
  • 網帖質疑烤冷麵可能添加硼砂 記者隨機送檢6份樣品均未檢出
    原標題:網帖質疑烤冷麵可能添加硼砂 記者隨機送檢6份樣品均未檢出 專家:該類信息真假摻半無把關人烤冷麵燒不穿 賴攤販不妥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吳潔 張群琛 張麗)烤冷麵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路邊小吃,便宜美味。
  • 常州抽檢23批次奶茶 5個檢測項目均合格
    從檢測報告來看,送檢樣品檢測結果如下:滷菜及滷汁共計9批次,抽檢項目全部合格;奶茶23批次,抽檢項目全部合格;新鮮水果9批次,抽檢項目全部合格;水產3批次,抽檢項目全部合格;蔬菜6批次,有一個批次的雞毛菜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克百威。
  • 海南這19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超八成為食用農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7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抽檢了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2大類食品共1088批次樣品,有19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超八成不合格樣品為食用農產品   不合格樣品中,有16批次為食用農產品,佔所有不合格樣品的八成多。
  • 現代飲食大眾化日本料理中的「蟹籽」是螃蟹籽嗎?網友:我被騙了
    到底什麼才是蟹籽?最近開始已經到了我們一年一度吃大閘蟹的時候,其實我們中國人的觀念裡不太有「蟹籽」這個東西,因為我們一般吃的都是蟹黃。蟹黃的成分跟真正的蟹籽是差不多的,因為它的本身就是螃蟹未排出體外的蟹卵(蟹籽)和一些器官以及腺體的總和。所以我們一般是不吃蟹籽的,因為一旦蟹籽排出體外了,那麼就意味著組成蟹黃的大部分內容物沒有了,缺少了蟹黃的螃蟹就風味大減了啊。
  • 河南省食藥監局抽檢21大類食品346批次樣品 不合格樣品12批次
    信息顯示,該局近期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調味品、飲料、水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乳製品、豆製品、酒類、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糕點、方便食品、餐飲食品、餅乾、蔬菜製品、食品添加劑、蛋製品、蜂產品21大類食品346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34批次,不合格樣品12批次。
  • 一大波知名醬油被查29款不合格?你家廚房必備海天、李錦記都在列
    醬油應該也算是中餐烹飪的靈魂調味料之一,但最近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一份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在送檢的120款醬油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未達到標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營養成分標註、標籤標識、和品質指標方面。
  • 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海口龍華和生寶冰爽食品廠等上榜
    中國網財經7月16日訊 海南省食藥監局官網近日發布抽檢信息稱,近期,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冷凍飲品和糖果製品3類產品86批次,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8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青團抽檢報告:衛生問題突出;沈大成、來伊份曾被檢出不合格
    結果顯示,監管部門抽檢到不合格的節令食品青團59批次,被抽檢單位業態類型涵蓋相關生產企業、零售單位和餐飲服務企業等。不合格原因涉及微生物超標、濫用防腐劑和人工合成色素等。品牌方面,「華榕」不合格次數最多。
  • 進口馬卡龍色素超標營養素不合格
    (資料圖片)喜寶米粉恩寶心米粉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名單,當中有多款知名進口食品,令人驚訝的是,向來被不少白領及高端消費者奉為「甜點中的奢侈品」———某知名品牌馬卡龍,被檢出含有多種違規使用的色素。此外,不少廣州媽媽都曾購買甚至正在使用的喜寶、恩寶心公司產的嬰兒米粉,也被檢出營養素不符合規定,專家稱長期食用可能對嬰幼兒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 油條、雪糕等食品不合格,涉及海口、儋州、昌江、文昌、瓊海5市縣
    9月22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從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期,該局組織抽檢糕點、冷凍飲品、餐飲食品共251批次,其中合格樣品242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合格食品為冷凍飲品、餐飲食品類,分別是牛奶口味雪糕、牛奶藍莓口味雪糕、椰子灰巧克力椰子口味雪糕、綠豆沙冰雪泥、動感地帶冰棍、奶油芒果雪糕、曲奇香草口味雪糕以及麻花、油條,涉及儋州、昌江、海口、文昌、瓊海5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