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帖質疑烤冷麵可能添加硼砂 記者隨機送檢6份樣品均未檢出

2020-12-1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原標題:網帖質疑烤冷麵可能添加硼砂 記者隨機送檢6份樣品均未檢出 專家:該類信息真假摻半無把關人

烤冷麵燒不穿 賴攤販不妥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吳潔 張群琛 張麗)烤冷麵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路邊小吃,便宜美味。但最近一篇「做烤冷麵的人,槍斃100次也不解恨」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瘋傳,文章通過燃燒、浸泡、麵筋成本分析等判斷,質疑生面片裡面含有硼砂。烤冷麵裡有沒有硼砂呢?

為此,記者分別網購了4份烤冷麵樣品、兩份烤冷麵小攤樣品,10月17日送至北京智雲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硼砂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6份樣品均未檢出硼砂。根據2011年的原衛生部公告,食品中不能加入硼砂。  

「質疑烤冷麵安全」的文章一發迅速傳播,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張洪忠分析稱,和普通民眾生活相關的題材,都能夠引起很強的擴散。這類信息大都是真假摻半,缺乏有效的把關人,以個案代替本體。廣大網民只關注信息的驚悚程度,不關心信息來源。需要市民提高鑑別力。

記者發現  網友質疑 烤冷麵面片添加硼砂

近日,一篇「街邊烤冷麵加入添加劑」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瘋傳,發帖者表示,市售烤冷麵面片來源不明。網友同時發了實驗照片用以佐證。

在火烤實驗中,發帖者稱他用1500度的高溫對生面片炙烤一分鐘,面片沒有燒穿,炙烤時散發出刺鼻氣味。

在水泡實驗中,發帖者將生面片浸泡12小時後,液體較混濁而且表面有浮沫,氣味也非常像醫院裡的消毒水。網友質疑生面片裡可能含有硼砂。

對不少上班族來說,下班路上一份烤冷麵就成了晚餐。聽說烤冷麵存在安全隱患,記者決定購買幾份樣品去檢測。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先在網上購買了4份樣品,分別來源於遼寧省鐵嶺市,吉林省長春市、通化市,還有北京的房山區。兩份小攤樣品分別購自東四環地區。網售烤冷麵片價格不高,價格在0.48元至1.5元之間。

4份烤冷麵中,3份註明了面片成分,有註明「小麥粉、澱粉、鹼等」;有註明「水、鹽和精緻小麥粉」,沒有其他添加。

與此同時,10月13日下午6時許,記者分別在北京歡樂谷等兩處烤冷麵小攤購買了兩份烤冷麵面片。

實驗步驟

燃燒實驗  烤冷麵面片 單面烤無法燒穿

為驗證網帖的說法,《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先進行燃燒實驗。烤冷麵的面片大概20公分長,15公分寬,每張面片有3毫米厚。記者注意到,面片紋理呈條狀,用手按紋理撕開,即為麵條。記者先用打火機對生面片的一面進行炙烤,當火焰接觸到面片時,面片立刻變黑,然後升起大量白煙,不過沒有刺鼻氣味。逐漸炙烤過程中,火焰接觸部位慢慢碳化。炙烤5分鐘左右,面片沒被燒穿,但另一面已經變幹。記者調換炙烤部位,過了一分鐘後面片被燒穿,此時能聞到燒糊氣味。記者品嘗燒焦部分,發現沒有異味。

分析:通過燃燒、氣味判定成分太主觀

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劉少偉表示,雖然火焰炙烤會將生面片表面烤得焦糊,但是僅通過這一現象不能證明這些面片中含有有害物質,「蛋白質經過炙烤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有機物的炭化。」而且烤冷麵的面片是雙層的,比較厚,一分鐘燒不穿也不能說明問題。

另外通過燃燒所產生的氣味就來判定裡面的成分,這樣的方法也太主觀。「蛋白質燃燒都會有氣味,但是不一定都像『燒頭髮』一樣,不同的冷麵裡面添加的成分並不一樣,所以燃燒時產生的氣味肯定也有差別。」

硼砂檢測

6份樣品:網購4份樣品,分別購自福慧養生吧的東北正宗韓國烤冷麵片(¥13.98)、購自味美哆食品超市的味美哆韓國朝鮮東北正宗烤冷麵(¥15.00)、購自東北珍特產食材店的正宗韓國烤冷麵片(¥8.66)、購自東北小子廚房的烤冷麵片東北小吃(2000克 ¥12.50)。

在東四環小攤購買樣品兩份。

檢測試劑:硼砂快速檢測試劑盒、PCS型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

檢測單位: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使用快速檢測方法,屬於初篩,只對樣品負責,檢測結果不具備法律效力)

結果分析   6份樣品均未檢出硼砂

北京智雲達消費者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檢測工程師楊宇斯告訴《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本次檢測的6個樣品均未檢出硼砂。從產品配料中可以看出,有些是小麥粉添加了鹼,有些是添加了鹽,添加了鹼和鹽,都能讓烤冷麵更筋道。

北京智雲達消費者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技術經理、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張玉萍告訴《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硼主要存在於礦床中,是製造光學玻璃、琺瑯和瓷釉的原料。硼砂即四硼酸鈉,是一種化工原料,也是一種外用消毒防腐劑。

「以前曾有報導不法商販在自製麵條、肉丸類等食品中添加硼砂。我國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使用。」張玉萍說。

6份樣品檢測結果

名稱                  結果(mg/kg)

東北小子廚房 0.000

金冠珍味食品專營店 0.000

味美哆食品超市 0.000

名稱                  結果(mg/kg)

東北珍特產食材店 0.000

紫南家園小攤 0.000

歡樂谷小攤 0.000

專家觀點   該類信息真假摻半  缺乏有效把關人

張玉萍說,從實驗可以看出,網傳的「烤冷麵筋道可能是添加了硼砂是站不住腳的。路邊攤食品可能存在安全問題,但網傳文章因為沒有進行詳實、科學的驗證和檢測,不能證明烤冷麵有安全隱患。」

食品中非法摻入硼酸,可以改善口感,增加食品韌性,吃起來更筋道。建議消費者不要一味追求筋道,儘量去大超市購買。儘量不要購買久煮不爛、過於筋道的麵食。

「質疑烤冷麵安全」的文章一發,迅速傳播,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張洪忠分析稱,該帖內容具有高度的貼近性和負面性,導致迅速傳開。和普通民眾生活相關的題材,都能夠引起很強的擴散。包括這一類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都有同樣傳播效果,「這類信息幾乎都是真假摻半,缺乏有效的把關人,以個案代替本體。」張洪忠說,「在新聞信息傳播中,對於廣大網民,他們關注信息的驚悚程度,不關心信息來源。還有一點,網民的素養問題需要提高,要具有鑑別力。」

文/記者 吳潔 張群琛 張麗

相關焦點

  • 烤冷麵燒不穿 賴攤販不妥
    ­  為此,法晚(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分別網購了4份烤冷麵樣品、兩份烤冷麵小攤樣品,10月17日送至北京智雲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硼砂檢測。 ­  檢測結果顯示,6份樣品均未檢出硼砂。根據2011年的原衛生部公告,食品中不能加入硼砂。
  • 「做烤冷麵的人,槍斃100次也不解恨」?認真你就輸了……
    為此,法制晚報記者分別網購了4份烤冷麵樣品、兩份烤冷麵小攤樣品,準備進行硼砂檢測。 聽說烤冷麵存在安全隱患,記者決定購買幾份樣品去檢測。 記者先在網上購買了4份樣品,分別來源於遼寧省鐵嶺市,吉林省長春市、通化市,還有北京的房山區。兩份小攤樣品分別購自東四環地區。網售烤冷麵片價格不高,價格在0.48元至1.5元之間。 4份烤冷麵中,3份註明了面片成分,有註明「小麥粉、澱粉、鹼等」;有註明「水、鹽和精緻小麥粉」,沒有其他添加。
  • 海口一番、蓮壽司被曝蟹籽添加色素 送檢樣品均不合格
    導讀: 小田建議記者分別購買一些壽司,然後將魚籽和蟹籽送往質量監督檢驗所檢測,以確定其中的成分是否含有色素。一番壽司的壽司上所用的紅蟹籽,樣品檢出日落黃超標。蓮壽司壽司上所用的紅蟹籽,樣品檢出日落黃超標。
  • 網傳豆腐乳含亞硝酸鹽是真的嗎?送檢5個樣品均未檢出
    最近,有一個網帖說:「豆腐乳這種發酵醃製品,關鍵詞是臭滷水、不健康,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因此會致癌。它含有大量黴菌,有害健康。」 豆腐乳也是用鹽醃製的,會不會像網帖中所說,亞硝酸鹽超標呢?很多愛吃腐乳的人,長年累月地在烹飪時候加一點腐乳,或者吃飯時候配一點腐乳好下飯,會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 【姜飛調查】學校周邊五毛食品熱銷 南海網記者送檢兩品牌均不合格
    而這些添加了防腐劑、甜蜜素、甜味劑、糖精鈉、日落黃等各類添加劑的「五毛食品」,在去年下半年就被海南省食藥監部門公開「叫停」,要求禁止銷售問題「辣條」。南海網記者隨機購買了兩個品牌的「五毛食品」送檢,結果顯示,添加了不得檢出的糖精鈉、甜蜜素、日落黃,均不合格,危害人體健康。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紅糖饅頭無需「甜蜜」7家饅頭樣品送檢1家不合格
    上述事件發生後,6月7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對海口市場所銷售的部分紅糖饅頭隨機買樣送檢,其中包括新華南路的上海大包、西沙路的包潤發等包子店。次日經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發現,所抽檢的7個樣品中,發現海口瓊山區柳老洲餐飲店所銷售的紅糖饅頭檢出甜蜜素。目前,海口瓊山區食藥監局經介入調查。
  • 6辣條未標註檢出山梨酸
    7月14日下午,《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將8份辣條樣品送至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進行甜蜜素(甜味劑)、山梨酸(防腐劑)的檢測。8份樣品7份購自天貓超市,一份購自某小學附近的小超市。檢測發現,兩份樣品未標註檢出甜蜜素,其中一款以「大豆蛋白粉」為原料,一款以「脫脂大豆粉」為主要原料,按照食品添加劑國標,該類產品不允許添加甜蜜素。
  • 章華美發回應:焗油染髮膏的確添加了致癌物非那西丁但並不違規
    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浙江章華保健美發實業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陳金良向環球網記者回應承認該款產品的確添加了少量的非那西丁,但他認為並不違規。同時,他明確否認產品中含有高敏性的對苯二胺,對兩次由第三方機構檢出對苯二胺的結果表示質疑。
  • 上海質監:送檢「灣仔碼頭」速凍食品暫未查出問題
    食品企業送檢質監部門的速凍食品暫無查出問題。新民網 蕭君瑋 現場回傳  【新民網·獨家報導】上海品食樂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灣仔碼頭」上湯小雲吞(薺菜豬肉餡)近日被南京市工商局抽檢時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該批次產品後被下架查封。11月23日,記者在上海市質監局第四季度發布會上獲悉,雖正在徵集意見的新國標中,有關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的新標準尚存爭議。
  • 吳裕泰張一元等茶葉被檢出含影響生育劇毒農藥
    茶葉樣品農藥檢測結果  CNTV消息(網絡新聞聯播記者武彥報導)4月11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其最新調查報告稱,對北京吳裕泰、張一元、海南農墾等九家茶葉公司的18種茶葉送檢結果顯示:所有樣本皆含有至少三種農藥殘留,其中一些農藥會影響生育能力、胎兒發育或可能損害遺傳基因。
  • 國產農心方便麵:未檢出致癌苯並芘
    日前,韓國農心公司的6款方便麵(農心辣味烏龍麵、農心鮮蝦味大碗面、農心烏龍麵、農心生生烏冬碗面、農心辣味烏龍麵多連包和農心生生烏龍麵)被檢出苯並芘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昨日,中國農心公司向本報發來中國農心產品送檢結果,顯示中國農心的全線產品均不含苯並芘。
  • 10份焦糖奶油味瓜子8份糖精超標 消費提醒:儘量買原味
    有報導稱有商販為了延長瓜子的保質期,炒瓜子時會添加明礬。一些市民也反映,有些瓜子吃著發苦,詢問是不是加了什麼東西。記者近日網購、街採10份甜味瓜子送檢。檢測結果顯示,10份瓜子均未檢出鋁,證明未添加明礬;但其中8份糖精超標。專家提醒市民,長期食用糖精過量的食品,會對健康產生隱患,建議大家儘量買原味瓜子。如果買的瓜子發澀,表皮不自然且有小白點,有可能添加了明礬。如果過甜甚至發苦,有可能糖精超標。
  • 路邊隨機6份麻辣燙檢測結果發現驚天秘密,看完你還敢吃嗎?
    7月7日下午,法制晚報記者將6份麻辣燙樣品送至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進行罌粟殼、地溝油和亞硝酸鹽的檢測。兩分鐘後,試紙上出現兩道紅線,證明不含嗎啡,未添加罌粟殼;只有一道紅線,證明含嗎啡,添加了罌粟殼。本次實驗6份樣品中,4份出現兩道紅線,證明不含嗎啡,未添加罌粟殼。其中2號(某商場地下小吃城)、6號樣品(網上訂餐)因油脂含量過大,影響了檢測效果,試紙未正常顯示結果。(註:工作人員解釋,此種情況需要用酒精稀釋樣品,重新檢測,需要較長時間。)
  • 網紅「素匠泰茶」檢出日落黃
    根據深圳市食藥監局發布的公告,網紅素匠泰茶奶茶店的兩款奶沫泰味奶茶和泰式珍珠奶茶,檢測出日落黃0.11克每公斤,和0.097克每公斤。目前,深圳食藥監局對該店這兩款奶茶進行下架處理。事情發生後,素匠泰茶奶茶店負責人顧女士回應,違規添加日落黃只是個別門店個別問題,而且送檢樣品是通過快遞送出的。在接下來對該門店復檢中,沒有檢出日落黃。  8月20日,記者來到素匠泰茶旺敦路店,出問題的兩款奶沫泰味奶茶和泰式珍珠奶茶依然在正常銷售。銷售人員稱,他們的原料配方都是總部統一配送的。
  • 警方:遺體及麵粉未檢出常見毒物
    事後,他的妻子懷疑,一家人「不約而同」地生病,可能系當天早餐所吃炒麵中毒所致。當地警方隨即介入調查,時至今日,死因仍不明。豐縣公安局出具的調查報告則顯示,送檢的炒麵沒有發現「常見毒物成分」,死者也無疾病史,死亡原因待查。
  • 晉江一老闆肉丸中加硼砂 他說:「不敢多加,怕加多了會吃死人」
    2014年5月份,王某到某製藥公司購買了13包硼砂,準備用於添加到豬肉丸、肉羹中,目的是讓食物更好成型且有彈性。王某稱,他知道硼砂有毒,所以不敢多加,怕吃死人。­  王某每天加工生產8斤左右的豬肉丸,按照40碗的數量銷售,每碗銷售6元錢。每天加工的豬肉羹為2斤左右,按照10碗進行銷售,每碗售價也是6元。根據晉江檢察院指控,至案發時小吃店總銷售數額為171000元左右。
  • 為什麼要在食品中添加硼砂?硼砂到底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據當地媒體報導,這家店之所以生意這麼紅火,根本原因是夫妻二人在銷售的食品中添加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硼砂。當時,被送檢的燒仙草中硼砂含量高達839mg/kg,白涼粉中的硼砂也是達到了552mg/kg。最終,店主夫妻被雙雙判刑。
  • 廣州市農業局:江南市場臍橙暫未檢出蘇丹紅
    廣州市農業局:江南市場臍橙暫未檢出蘇丹紅   江南市場未發現有染色臍橙!昨晚,廣州市農業局向本報通報,獲悉江南果菜市場有疑似染色臍橙銷售後,市農業局對市場臍橙進行抽樣檢測,共計6個樣品,其中2份樣品來自涉事的18、20檔。經廣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所進行檢測,6個樣品均未檢出含有「蘇丹紅」。而江西省安遠縣質監局則表示,將再訪江南市場調查贛南臍橙質量,協調此事。
  • 溫州口岸首次從進口乳製品中檢出微生物不合格
    央廣網溫州6月6日消息(記者 李佳 通訊員 陳肖華)記者今天從溫州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近日從荷蘭進口的加糖煉乳中首次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這是溫州口岸首次在進口乳製品中檢出微生物項目不合格。  該批進口煉乳共23120千克,貨值約5萬美元,為一生產企業進口用作食品加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