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2020-12-06 杭州網

光明日報

「五一」假期,全國各地景點、景區陸續開放,旅遊市場迎來一波回溫。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寒冬還未完全過去。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今年已有2557家登記名稱中帶有「旅行社」的企業註銷。

面對困境,各地旅行社展開了「花式」自救。這些自救方式能否幫助旅行社恢復經營?旅行社又該如何為未來長期發展做出謀劃?

玩跨界:探索旅遊新零售模式

「在疫情期間,沒有收入,業務歸零,是面臨的最大困難。」中青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境外疫情狀況堪憂,多國、多個航空公司出臺階段性限入政策和停航政策,導致業務停擺時間持續拉長,對業務的影響也逐步擴大。」

在線下業務停滯後,如何維持生存的問題,讓許多旅行社犯了難。導遊變身主播直播「帶貨」,旅行社負責人開始在朋友圈賣水果,員工通過「共享模式」成為外賣小哥……在積極謀求自救的趨勢下,許多旅行社將視線投向了線上平臺,探索經營新模式。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遊集團董事長張明表示,公司將探索「旅遊+生活」的旅遊新零售模式,把旅行社作為流量入口,把旅行社由人流圈變成生活圈。

「旅遊是低頻消費,日常生活消費卻是高頻的,旅行社掌握目的地優質商品和土特產等,可以由導遊採購,由旅行社品牌背書,在線上及門店銷售,滿足遊客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這樣可以增強客戶黏性,拓寬營收渠道。」張明說。

在福建泉州,泉州建發國際旅行社搭建起網絡銷售的「全域旅遊生活購物平臺」,提供了訂酒店,銷售景區門票、旅遊伴手禮等服務。浙江華頂國際旅行社銷售平臺上的天台竹筍、三門小海鮮、仙居椪柑等台州各地的「土貨」,安徽中青旅「線上商城」中的黃山臭鱖魚、安徽特色糕點等安徽名特優農產品,也都獲得了不錯的銷量。

銷售當地特產為旅行社帶來的效益遠不止眼前的微薄進帳,許多旅行社還看中了特產對當地旅遊的宣傳作用。特產是一張推介當地旅遊資源的名片,也成為打開未來旅遊市場發展潛力的鑰匙。

今年4月,吉林琿春濱海國際旅遊有限公司開始在自己的微信小程序上銷售辣白菜、冷麵、明太魚等延邊美食。該公司總經理苗金玲表示:「延邊美食是琿春旅遊的一大特色,我們希望在增加收入的同時,向國內外遊客宣傳推介琿春旅遊資源,為疫情過後的旅遊業興旺做準備。」

定製化:根據需求推出旅遊服務

「五一」假期,省內近郊遊、城市周邊遊、鄉村生態遊、短線自駕遊成為假期旅遊熱點。遊客個性化、品質化、體驗化旅遊需求旺盛,讓許多旅行社看到了「生機」。

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旅行社企業加大產品開發力度,深入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推出「本地人遊本地」等旅遊產品。在本地遊中,遊客深度體驗了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感知了家鄉的新變化。

面對散客多、團客少的形勢,湖南華天國旅在長沙、張家界、鳳凰等湖南省內城市,採購了一些特色民宿和景區的打包套餐,壓低利潤為客戶提供自由行服務,獲得了較好的銷量。

在逐步上線本地旅行團產品之外,許多旅行社還在進一步探索,如何通過深挖特色旅遊產品進行「自救」。中青旅遨遊以「一老一小」作為國內遊的核心用戶,有針對性地研發了多主題國內遊產品。鄉村遊、康養遊、周末親子遊、紅色旅遊和扶貧旅遊等主題產品,為遊客提供了有增值屬性的旅遊服務。

自駕遊由於其私密性、安全性優勢,成為旅行社旅遊產品中最先回暖的業務之一。山東追風行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在「五一」期間推出了30多條自駕遊線路,安徽中青旅也推出了「自駕六安體驗採茶制茶」等以自駕遊為主的省內遊產品,助力旅行社當下經營的逐漸復甦。

練內功:為未來發展積蓄力量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很多遊客的出行意願降低或拖後,當下遊客旅行消費需求乏力。」中青旅相關負責人分析說。

由於出行需求恢復還需等待一些時日,除了當下的「自救」,旅行社必須為未來的長遠發展前景做出規劃。旅遊抵用券、預售產品、練好「內功」……各地旅行社採取一系列舉措,為未來旅遊業務的恢復和發展「鋪路架橋」。

產品預售也成為各地旅行社自救的有力方案。廣東東莞市青年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一次性採購了一千套惠州溫泉別墅,進行線上預售;浙江商務國際旅行社則推出了一些熱門景區和遊樂園套票的預售。由於預售產品有效期長,價格實惠,吸引了不少市民下單。

修煉「內功」,提升業務能力,許多旅行社一直在為未來全面復甦蓄力。在疫情期間,中國旅遊集團積極聯絡培訓機構,搜集網絡資源,整編在線精品課程,啟用了線上直播、培訓學習平臺開展培訓。

相關焦點

  •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花式」自救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五一」假期,全國各地景點、景區陸續開放,旅遊市場迎來一波回溫。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寒冬還未完全過去。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今年已有2557家登記名稱中帶有「旅行社」的企業註銷。
  •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五一」假期,全國各地景點、景區陸續開放,旅遊市場迎來一波回溫。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寒冬還未完全過去。
  • 探索旅遊新零售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面對困境,各地旅行社展開了「花式」自救。這些自救方式能否幫助旅行社恢復經營?旅行社又該如何為未來長期發展做出謀劃?導遊變身主播直播「帶貨」,旅行社負責人開始在朋友圈賣水果,員工通過「共享模式」成為外賣小哥……在積極謀求自救的趨勢下,許多旅行社將視線投向了線上平臺,探索經營新模式。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遊集團董事長張明表示,公司將探索「旅遊 生活」的旅遊新零售模式,把旅行社作為流量入口,把旅行社由人流圈變成生活圈。
  • 疫情下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
    傳統旅行社必須堅定地轉向「線上」「很多優質民宿的宣傳方式太單一,我就和民宿老闆談合作,通過短視頻、直播來展現民宿的全貌及房間設施,為他們帶來流量,拉動銷售。」劉浩現在變身「網紅」,經常出現在西遞宏村等景點,直播人文風景和旅遊知識。
  • 傳統旅行社展開「花式自救」
    王洪昌認為,旅行社要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如果有自己的電商平臺,我們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將產品用預售、優惠劵等方式出售,還可以將多元化產品放到線上售賣等。」王洪昌說。近年來,各大旅行社一直都在考慮傳統旅行社的線上轉型,但因為獨自搭建網絡平臺系統投入大,只能望而卻步。
  • 買燒烤 當網紅 疫情下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員工「共享」賣燒烤 老闆直播當網紅 疫情下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 過去的4個月裡,80後、徐州玉屏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蘇鋒一籌莫展。傳統旅行社必須堅定地轉向「線上」「很多優質民宿的宣傳方式太單一,我就和民宿老闆談合作,通過短視頻、直播來展現民宿的全貌及房間設施,為他們帶來流量,拉動銷售。」劉浩現在變身「網紅」,經常出現在西遞宏村等景點,直播人文風景和旅遊知識。
  • 創新|線上營銷,旅行社的「花式自救」
    創新|線上營銷,旅行社的「花式自救」 2020-05-19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變身代購、特色套餐、線上營銷……孝感旅行社紛紛展開「花式自救」
    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說,「現在一來大家手頭緊了,二來對於安全的擔憂還未鬆懈,這都極大影響了出遊頻率。」為了自救,旅行社最初是迫不得已開始售賣異國產品,沒想到這其中蘊含巨大商機,市場反響大大超出最初的預料。店內擺放著代購商品。店內擺放著漂亮的瓷盤。
  •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員工共享賣燒烤 老闆直播當網紅
    來源:中國青年報員工「共享」賣燒烤 老闆直播當網紅疫情下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過去的4個月裡,80後、徐州玉屏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蘇鋒一籌莫展。疫情逼出了「異業合作」就在蘇鋒和劉浩「想破了腦袋自救」之時,安徽本地規模最大的旅行社——安徽環球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華玉開始另闢「合縱連橫」的蹊徑。「越是沒業務的時候,越忙,越心累!好多東西要慢慢捋順、重新考慮。」疫情發生至今,旗下14個分公司的管理層、員工都在忙著自救,並抽空完善企業培訓和未來發展規劃,為旅遊業復甦做準備。
  •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員工「共享」賣燒烤 老闆直播當網紅
    員工「共享」賣燒烤 老闆直播當網紅疫情下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過去的4個月裡,80後、徐州玉屏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蘇鋒一籌莫展。傳統旅行社必須堅定地轉向「線上」「很多優質民宿的宣傳方式太單一,我就和民宿老闆談合作,通過短視頻、直播來展現民宿的全貌及房間設施,為他們帶來流量,拉動銷售。」劉浩現在變身「網紅」,經常出現在西遞宏村等景點,直播人文風景和旅遊知識。
  • 花式自救要強化用戶思維
    然而,疫情還未結束,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旅行社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業務減量、人員流失甚至即將關門的考驗。直播帶貨、跨界賣房、私人定製……旅遊從業者紛紛轉型「花式自救」。不止旅行社,各大航司也通過「不限次飛行」「白菜價機票」等「花式自救」新舉措,吸引旅客、「回血」部分現金流。受到疫情影響,全國的人流、物流等被限制,的確給旅遊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 疫情常態化之下,誰來「解救」傳統旅行社的焦慮?
    疫情常態化下,傳統旅行社展開「花式自救」一時間成為熱點新聞,農產品微商、帶貨直播、房產銷售、共享員工去盒馬……,2020年旅行社們的遭遇折射出當下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困境:傳統旅行社的出路在哪裡?旅遊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但是五一、特別是國慶黃金周的遊客旅遊消費井噴,使得業內外都不約而同產生了共識:旅遊消費市場需求依舊強勁,傳統旅行社必須堅定地轉向「線上」。行業內產生了共識,新的難題又擺在旅遊人面前:旅行社的產品跟團遊為主,產品與市場嚴重脫節,疫情下旅行社找不到渠道與消費者失聯,不少門店關停轉型。
  • 變身電商、直播雲遊、私人訂製……湖北旅行社「花式自救」
    疫情期間,湖北省海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山早早預見到坐吃山空的窘境,決心積極自救。正巧那時,省內不少特色農副產品受疫情影響滯銷,他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不如在旅遊平臺上代銷農產品,既能幫農民解決銷售難,我們還能獲得額外收入。」
  • 如程與勝景旅遊達成戰略合作,為傳統旅行社線上轉型提供經典「樣本」
    4月1日,會員制特色度假酒店預訂平臺「如程」與長三角著名的旅遊批發商「勝景旅遊」以及其他首批合作旅行社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就品牌合作、場景互通、銷售創新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打造業界合作「樣本」,為國內旅行社提供更多優質民宿資源,聯合開發國內短途產品,協助旅行社完成線上銷售的轉型,幫助國內眾多旅行社在疫情期間完成產業升級。
  • 如程與勝景旅遊達成戰略合作,為傳統旅行社線上轉型提供樣本
    據中浙網(主編/王志鵬)4月1日獲悉,會員制特色度假酒店預訂平臺「如程」與長三角著名的旅遊批發商「勝景旅遊」以及其他首批合作旅行社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就品牌合作、場景互通、銷售創新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打造業界合作「樣本」,為國內旅行社提供更多優質民宿資源,聯合開發國內短途產品,協助旅行社完成線上銷售的轉型,幫助國內眾多旅行社在疫情期間完成產業升級
  • 傳統旅行社「變」局:線上開店是必由之路
    11月26日,在「2020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遊展」現場,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紅 、攜程集團旅遊渠道管理中心總經理尤肅川、錦江旅遊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兼CEO包磊圍繞「傳統旅行社變局」的話題展開了討論。該環節由環球旅訊CEO李超主持。
  • 傳統旅行社「變」局:線上開店是必由之路
    「傳統旅行社變局」的話題展開了討論。包磊表示,疫情之下,錦江旅遊也在考慮如何利用這批人的私域流量做好線上門店業務。吳紅進一步補充道,春秋旅遊的這種個人在線上開店的模式可以實現千人千面。「比如你只想賣海南旅遊產品,春秋旅遊可以為你定製線上海南旅遊專賣店。
  • 一場疫情倒逼傳統旅行社轉型
    「目前來看,跟團遊、自由行以及私家團、小包團、主題遊等仍是旅行社的主營項目,年齡層也涵蓋老中青三代。即便在疫情影響下,跨省跟團遊暫無消息,但省內自由行、定製遊以及酒店、交通等單項產品依然還有售賣的機會。」杭州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許敏認為,打包產品對長線遊更有吸引力,到了周邊遊、短途遊領域,碎片化的產品才是主流。在新的市場環境面前,傳統旅行社亟需變換賽道的「新打法」。
  • 疫情過後,傳統旅遊行業如何破局?|旅遊|疫情|旅行社|傳統旅行社|...
    傳統旅遊行業之「痛」,痛在「線下」!眾所周知,傳統旅行社加盟門檻高、投入大、運營成本高、遊客入店率低,實體旅遊門店實際上已經成為了經營者的負擔。再加上客戶維繫成本高,產品銷售單一、收入單一、產品營銷和展示形態固守、存量市場的萎縮、旅行社客戶老齡化嚴重、80後/90後/00後的中高端人群對自由行、自駕遊、定製遊出行的改變等等……都是導致傳統旅遊行業加劇消亡的重要因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早在2015年開始,傳統旅遊行業的生存壓力已經凸顯,只不過這次疫情的來臨,成為了壓塌傳統旅遊行業的一根致命稻草而已。
  • 旅遊業者不妨蓄力高端定製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曲翔宇】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希臘、義大利、埃及、摩洛哥、土耳其等傳統旅遊目的地國蒙受毀滅性損失。各國在3月至6月間紛紛採取宵禁、封航等強制措施,導致入境遊客歸零,國內遊客驟降。進入7月後,這些國家不約而同地採取有限度的解封措施,旅行限制有所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