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清崎曾在書中說過「貪財乃萬惡之源,貧困才是萬惡之本。」
他認為貧窮不光是沒有錢,還會因貧窮降低志氣,同時由於志氣不足,影響內心,缺乏追逐財富的行動力,也可以理解是心理上的缺失。
而處在富裕階層的人,不僅把握了財富的機遇,且從根本上就具有財富的思維,擁有追逐財富的理念,在人生的各個重要階段都把握了機遇。
也就是說,貧窮是可以被改變的。要想有改變,就要先了解不同的人生階段對應的不同投資方式,不同的投資方式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二者相生相伴。
人生的理財規劃就像升級打怪,總的來說分為四個階段:
一、財富準備階段
關鍵詞:學習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朋友,在財富準備階段,最迫切的是儘快儲備一定的本金,同時提前接觸和學習投資理財。
如果積蓄不多,什麼也不懂,就貿貿然開始投資是很不明智的行為。
首先本金太小,根本滾不起來。其次人生閱歷太淺,投資不僅僅是金錢的比拼,更是對人性、魄力的較量。年紀輕輕,很難有深刻的認識。
工作前幾年,對自身能力、興趣愛好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自己未來想幹什麼,對當前工作是否真的喜歡,是否對其他領域感興趣,這些要做到心中有數。人生大方向確定好了,後面的路就會越走越順。
剛工作新人一大主題是「學習」。不斷的提升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在精力、體力、腦力最好的年華,好好學習努力充電,是最正確的決定。
然而這個階段的職場新人,總是抱怨錢太少,理不了財。這種觀點不可取!
實際上,世界上許多耳熟能詳的超級富豪,都是白手起家,都是從一毛錢開始積累。沒有人生下來就抱著金元寶,也沒有人一投資就年化收益率達到20%。
如果覺得手中的錢太少,可以從100塊開始,從每月總數5%開始。不要等哪天有了大錢再來理財,那都是逃避的藉口。
理財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更是個人財務習慣的一個良好制約和調整,也是對自身財務的一種負責態度。
造成你囊中羞澀入不敷出的原因,恰恰是因為不會理財。觀念很重要,學習也很重要。去學習、去讀書、去鍛鍊技能、去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去好好守護自己辛苦工作掙來的每一分錢。
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
二、財富質變階段
關鍵詞:彈性
這一階段,你的職場積累已經有十年左右,有了一定的積蓄。這是財富質變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最辛苦的階段。
因為要兼顧投資和實業,必須咬牙挺過去。挺過去了,就是一片天。挺不過去,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實際上大部分人可能會止步於這個財富階段,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比如沒有意識到投資的重要性,或者投資走上錯誤的道路,或者沒有掌握必要的投資方法……
要知道,人在工作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當難題擺在面前,常常會萌生「算了吧」「就這樣吧」「我又是何苦呢」?真的順從了那顆脆弱的心,也就沒有了後來。很多當下覺得邁不過去的坎,事後想一想,其實都不是什麼大事。關鍵是挺住。
人生的陣痛就如同拔罐,痛在當下,卻為自己拔去了許多的隱患。咬牙堅持邁過去那一步,人生真的會迎來海闊天空。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人生就是當下一切的不斷重複,也沒有人不會不對未來的美妙感到好奇和嚮往。
加油,熬住就是一切!
三、工作自由階段
關鍵詞:穩健
如果第二階段完成的好,那麼資產將會上升到原來的十倍以上,初步進入錢生錢的階段。這階段是最重要的是抵制誘惑。
前兩個時期是典型的財富積累期,對內要養成節約、合理消費的習慣,對外要在工作上做好經營,開源節流雙方面做好功課。
節流會改變消費習慣,削減不必要的開支,夯實財富基礎。而開源可以更好地拓展財富積累的領域。通過努力和堅持,這期間的資產會呈幾何倍的增長。
來到人生的第三個階段,幾何倍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並非是自身能力的下滑,而是基數越大,想維持之前的增長速度,所付出努力就會越來越大。所謂的「船大難調頭」,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階段處於人生的中年階段,上有老下有小,面臨的壓力空前大。一家人、一個團隊、一個公司的責任,全部壓在你的肩頭。任何一個冒進的行為都可能危及整個家庭的經濟安危。因此,「穩健投資」是你最應該關注的事,是最重要的代名詞之一。
抵制誘惑,巴菲特的名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時刻牢記在心頭。
四、財富自由階段
關鍵詞:安全
這一階段財富增長的可能性依然不大,重要的是規避風險而不是追逐機會,安全是第一要素。
這時的關鍵詞是「安全」。資產要注重分散,好好享受生活的同時保持對投資機會的敏感性,大多數以低風險的固定投資渠道為主,爭取8%到10%的利潤回報。
財不入門,急躁缺乏耐心,不願學習,不懂反思,這些都是財富積累過程中的大忌,同樣更是人生成長中的大忌。
綜上所述,積累財富的四個階段總結如下:
第一階段努力學習,提升能力,積累第一桶金;
第二階段改變財務觀念,進行合理的資產投資;
第三階段穩紮穩打;
第四階段安全第一,保護資產。